視點 北京民俗博物館裡過「七夕」 鵲橋天河會情景再現

2020-12-21 青瞳視角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作為中國傳統節俗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七夕節節俗活動可謂豐富多彩、精巧別致。

8月25日,北京民俗博物館裡舉辦了「愛滿京城相約幸福」系列文化活動,通過傳統民俗場景復原、乞巧遊藝會、詩情七夕等活動展現獨特的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和手工技藝。

活動當天,一走進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一場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統節俗情景表演正在上演。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讓觀眾在故事重現中,感受著堅貞而美好的愛情。

今年75歲的石秀珍老人和78歲的丈夫吳元寶,今天特意到東嶽廟感受「七夕」民俗文化,傳統節俗情景表演結束後,老爺爺接過「月老」遞來的紅繩,繩的一頭連著自己,另一頭連著滿頭白髮的妻子石秀珍。

他們的手緊緊的握在一起,在鵲橋下、桃樹前,讓工作人員為他們留下幸福的瞬間,「爺爺您和奶奶結婚多久了?」「我們結婚53年了,我21歲嫁給了他,一路風雨同行,幸福了一輩子。」老人娓娓道來的樸素愛情故事打動著現場的每一個人,人們也紛紛向他們送上祝福。

本此活動還開展了內容豐富的線上直播活動,工作人員帶領觀眾「走進」博物館,領略七夕節傳統民俗內涵。

此次活動是北京民俗博物館展廳全面恢復開放以來的首次線下活動,博物館專門設置了七夕節俗文物展,用文物展覽的形式供遊客了解傳統節日源流,感受中國傳統民俗的魅力。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王薇攝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郝羿編輯/胡克青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北京民俗博物館裡過七夕,體驗投針驗巧、鳳仙花染指甲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七夕是傳統的中國「情人節」,但除了表達愛意,七夕還擁有眾多豐富多彩的節俗。8月25日,北京民俗博物館的乞巧遊藝會就讓大家「穿越」回過去,體驗了投針驗巧、鳳仙花染指甲等消失已久但又極具浪漫色彩的七夕民俗。
  • 北京民俗博物館拜織女,民俗文化動人心
    今天是農曆「七夕」。 七夕又稱乞巧節,源於漢代,是一個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唯一一個以女性為主角的傳統節日。今天上午,以主題為「愛滿京城 相約幸福」的民俗活動在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活動通過專題展覽、體驗和社會教育活動,展現七夕文化中「忠貞、和睦、勤勞、浪漫」等特點。
  • "我們的節日·濃情七夕":北京民俗博物館裡感受乞巧民俗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鵲橋仙》,將牛郎織女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描摹得感人至深。因被賦予上牛郎織女的傳說,如今的七夕節已經儼然成了一個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而在古代,對於當時的姑娘們來說,七夕則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乞巧節。那究竟何為乞巧節?除了乞巧,七夕還有哪些歲時風俗?跟著小編來北京民俗博物館一探究竟吧。
  • 北京:博物館裡的七夕夜
    「七夕」情滿四合院民俗展中浪漫談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羅鑫 攝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強力靜 羅鑫)初秋夜晚,微風習習。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日晷下,精美的月球燈前,身著漢服的「牛郎」「織女」從「鵲橋」兩端緩緩走向對方、最終相會,攝影師為他們定格下濃情蜜意的瞬間。「今天是我和男朋友度過的第一個『七夕』,這樣過『七夕』特別有儀式感。」38歲的汪婕說。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
  • 北京民俗博物館七夕節投針乞巧憶傳統
    昨天,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愛滿京城 相約幸福」系列文化活動,通過線上直播與線下觀眾體驗傳統民俗場景復原、乞巧遊藝會、詩情七夕等,讓人們沉浸在這個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裡,品味精巧別致的傳統節俗。七夕當天,關閉多時的月老殿重新開放。
  • 北京民俗博物館月老殿今天重新開放
    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愛滿京城 相約幸福」系列文化活動,通過線上直播與線下觀眾體驗傳統民俗場景復原、乞巧遊藝會、詩情七夕等,讓人們沉浸在這個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裡,品味精巧別致的傳統節俗。千裡姻緣一線牽的典故,源自月老用一絲紅線牽連起的佳話。今天,關閉多時的月老殿重新開放。
  • 穿針乞巧拜織女,解鎖古人如何過七夕
    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曆七月初七,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會在七夕節那天「乞巧」。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喜蛛,是一種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樹木上常能見到。
  • 渭南市民博物館裡親身品味「詩情畫藝」 歡度七夕
    8月25日晚,渭南市博物館燈光璀璨,人流如織。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到來之際,市民們紛紛走進博物館,不僅品鑑文物、體驗原始織布技術,還仰觀星空,俯身參與手繪,在竹影婆娑間,不時還能聽到朗朗誦詩聲。「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是中華傳統民俗裡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節日,當天渭南市博物館邀請觀眾們「渭博尋古物 七夕定情緣」,在夜色中的文物展廳,觀眾們觀賞藏品,尋找文物與牛朗織女傳說的關聯,體悟蘊含在衣食住行中的生活態度,生活智慧,感受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 dnf七夕鵲橋口袋裡有閃閃發光的東西是什麼 鵲橋相會答案匯總
    dnf七夕鵲橋口袋裡有閃閃發光的東西是什麼 鵲橋相會答案匯總時間:2016-07-28 14:31   來源:8090網頁遊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dnf七夕鵲橋口袋裡有閃閃發光的東西是什麼?很多玩家都想知道有哪些答案吧,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詳細的解答一下吧!
  • 北京民俗博物館月老殿今天重新開放,有父母替孩子求取紅線,期盼姻緣
    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愛滿京城 相約幸福」系列文化活動,通過線上直播與線下觀眾體驗傳統民俗場景復原、乞巧遊藝會、詩情七夕等,讓人們沉浸在這個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裡,品味精巧別致的傳統節俗。千裡姻緣一線牽的典故,源自月老用一絲紅線牽連起的佳話。今天,關閉多時的月老殿重新開放。
  • 北京11家市屬公園特色活動迎七夕--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
    原標題:11家市屬公園特色活動迎七夕 今天是七夕節,在這個一年中最富浪漫氣息的日子裡,11家市屬公園和園博館結合自身特點和文化資源,按照線上遊覽、現場參觀兩條主線,準備了「文藝七夕」「情懷七夕」「家庭七夕」「文創七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遊園活動。
  • 2020北京公園七夕節活動有哪些?
    》》2020北京植物園七夕節活動攻略(時間+地點)  ➤頤和園:線上答題學習傳統文化  在「頤和微科普」官方公眾號上,頤和園精心準備了線上七夕主題互動活動,遊客通過答題,幫助牛郎織女自鵲橋兩端走向彼此。順利通關後,十七孔橋華燈全部點亮,牛郎織女成功相會。在此過程中,參與者也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 《天上的街市》課後詩歌《秋夕》《七夕》《鵲橋仙》1課時教案
    學習內容:課外詩歌鑑賞《秋夕》《七夕》《鵲橋仙》課型:課外詩詞講析學習目標:1、朗讀感知:理解詩歌主要內容,把握情感。三、《七夕》李商隱1、朗讀2、介紹寫作背景: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
  • 七夕節,來這11家公園體驗特色活動
    資料圖明天是七夕節,在這個一年中最富浪漫氣息的日子裡,市屬公園和園博館結合自身特點和文化資源,進一步豐富「愛滿京城 相約幸福」的主題,按照線上遊覽、現場參觀兩條主線,準備了「文藝七夕」「情懷七夕」「家庭七夕」「文創七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遊園活動,以共築美好生活的「乞巧」互動為主,展現了情景相融的七夕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 七夕不是情人節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藉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託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把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還會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
  • 七夕|七夕的由來
    七夕節,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具有浪漫色彩的節日,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做是「中國情人節」。而美麗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也是合情合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七夕節的由來。
  • 10首七夕詩詞,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首詩描寫了古時人們過七夕的情景。七夕節時,家家望向碧藍的天空,好像看到了牽牛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情景。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佩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不那麼明顯。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二、關於鵲橋仙鵲橋仙,指的就是這一對終年分離,只有七夕才能相聚的夫婦。後來人們為了歌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就創作了樂曲來詠此事,也取名為鵲橋仙。最初的詞,詞調和詞題是統一的,詞調既和音樂有關,也和內容有關。
  • 苦候一載的相會是悲還是喜—粵曲《仙侶會鵲橋》視頻與簡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是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勤勞牛郎不願恩愛夫妻就此分散,用籮筐挑著自己的兒女,一起跟隨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料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划,一道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銀河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這天於鵲橋上相會。
  • 「青島」福彩攜刮刮樂新票「鵲橋會」走進婚姻登記處送祝福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傳承的是千萬年的愛情故事,訴說的是牛郎織女的相知相戀,它驚豔了歲月,溫柔了時光,同時也讓人們對這一節日充滿嚮往。在這個寓意美好的日子裡,不少年輕戀人都選擇在這天登記結婚,為愛情畫上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