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亮相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一棟7.2米高的雙層辦公樓在中建二局廣東建設基地拔地而起,這棟並不高的建築物卻吸引了業界的驚嘆的目光。原來,這座建築物的主體結構是現場「列印」出來的,中建機械製造的建築3D印表機就是它的「建造者」。

這座被「列印」出來的辦公樓是「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這標誌著原位3D列印技術在建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3D列印讓房子被「列印」出來

「3D列印建築的基本原理與一般印表機一樣,要有印表機體、噴頭、油墨、紙張。」中國建築技術中心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長助理霍亮介紹說。如果把建築四周搭建的金屬框架視作印表機的機體,那麼噴吐混凝土的列印頭就相當於一般印表機的噴頭,但它噴出的「油墨」卻不是一般的混凝土,而是需要特別配製的。

有了印表機、列印頭和列印材料,「紙張」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施工前,我們在地下預埋了鋼筋籠,這就相當於『列印紙』。」中建二局廣東建設基地有限公司科技部副經理黃雲說,「在列印過程中,隨著牆體的不斷長高,還得按照圖紙去加裝鋼筋。」

3D列印技術主要用在房屋建造過程中的主體施工階段,傳統工藝在主體施工中涉及到模板、鋼筋和混凝土三個方面。3D列印技術的所有工藝也是圍繞著這三個內容進行的,目前3D列印還無法列印鋼筋,鋼筋布置還需要依靠人工。但混凝土澆築所需要的模板,在3D列印建築的施工現場卻沒有,因為3D列印頭裡噴出的混凝土可不一般。

3D列印建築噴吐混凝土和傳統施工澆築混凝土一樣,要一次完成,不能間斷。列印頭通過一圈一圈連續噴吐寬5釐米、厚2.5釐米的列印材料,經過層層堆積建造牆面。如果下層混凝土砂漿凝結慢,沒有形成足夠的硬度,就無法支撐上層材料的重量,導致牆面變形甚至垮塌;如果凝結太快,又會出現和上層材料的黏合問題。「我們通過反覆試驗,在一般的混凝土砂漿中添加了外加劑,通過調節材料粘稠度和凝結時間,終於開發出了3D列印所需要的混凝土,而且它的強度能達到C40-C60,完全滿足建築強度的要求。」霍亮說。

原位3D列印奠定建築推廣基礎

從傳統工藝特點來說,對曲面造型設計的建築來說,不論是現場澆注成型,還是工廠預製構件,模具工程及其成本高且不宜實現。「建築3D列印技術是基於計算機智能控制實現建築構件及建築免模板的施工工藝,在曲面建築和穹頂式建築建造上具有明顯優勢,同時為設計師自由創作提供了可能。」中國建築技術中心材料所所長張濤說。3D列印技術無疑將推動製造業的數位化發展,在3D列印的世界裡,建築師、工程師和建築工人將藉助科技之力,將建築與3D列印結合,完成對現有建築技術的再造。

3D列印建築還可大大節省建築用料,降低施工成本。建築3D列印可以充分利用列印智能控制,使建築一次成型,節約材料60%,同時可減少建造過程中的工藝損耗和能源消耗。「我們這個項目建築面積約23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列印部分為牆體和構造柱,主體列印部分僅需3天。」霍亮說,「由於3D技術列印房屋全部使用機械自動化操作,以往要十二三名工人操作的項目少一半人完全沒問題」。

這棟位於工廠的鋼材鍛造車間旁雙層小樓,是「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建成後將用於辦公和展示。它所採用的原位3D列印建造技術較過去的3D列印技術有三方面突破:一是原位列印,即現場直接將主體列印成型,無需二次拼裝;二是採用輪廓工藝,即列印出的牆體是為中空的,方便添加保暖填充物;三是首次將這項技術運用到雙層建築上,結構難度更大。雖然目前3D列印技術沒有真正批量應用在建築工程中,但原位3D列印技術的成功應用,無疑對3D列印技術在建築領域的推廣奠定了基礎。它與現有施工技術是互補的、相互依靠的關係,研發及應用這一技術不是要替代現有施工技術,而是將其作為對現有施工技術的一個強有力補充。

中國3D列印建築水平與世界同步

這棟「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是由中建股份技術中心和中建二局華南公司聯合立項課題《建築 3D列印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的展示工程。課題成立之初,建築3D列印的研究剛剛起步,從材料到建築3D列印的設備研發及可借鑑資料都很少,並且建築3D列印技術屬於多專業,跨領域的綜合技術,專業範圍涵蓋了材料、機械、自動化、微機控制等,需要研發人員具有多專業、跨學科的知識背景。

經過3年的技術攻關已經完成了多種3D列印材料體系、架體結構、輸料系統、控制軟體的開發工作,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突破,獲得建築3D列印材料、設備類專利13項,軟體著作權4項,專業著作1部,外觀專利1項。霍亮說:「目前,國內外建築3D列印技術同步發展,中國建築行業在某些應用方面甚至已經超越國外同行。」

中國建築在國家政策引領下,攻堅克難,深入探索建築3D列印技術,引領國內的學術領域的研究。中國建築技術中心主編的《混凝土3D列印技術規程》已經起草完畢,目前處於徵求意見階段;技術中心關於3D列印的相關研究成果先後在第27屆澳大利亞混凝土會議和第69次RILEM技術交流會議上進行技術交流,在美國第31屆固廢技術與管理國際會議和第15屆水泥化學國際會議上進行了主題報告,受到了國外專家的關注和高度好評。

相關焦點

  • 中國建成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建築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11月17日報導,一棟7.2米高的雙層辦公樓在中建二局廣東建設基地完成主體結構列印,這是「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標誌著原位3D列印技術在我國建築領域的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再添利器。
  • 全球首例原位3D列印建築,即將在龍川投用!它長這樣→
    全球首例原位3D列印建築,即將在龍川投用!記者日前從中建二局廣東建設基地獲悉,於去年11月上旬列印成型的全球首例3D原位列印二層示範建築,近期獲得了「國際先進科學技術」認證,該建築將作為3D列印技術展示和創新工作室,預計9月底裝修完畢,10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 河源這棟「網紅」建築即將升級,打造國內首家建築3D列印展館!
    大家還記得國際首例3D原位列印多層示範建築嗎?2019年,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原位「輪廓工藝」3D列印雙層建築在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園區成功完成主體列印列印完成淨用時不到60小時!據了解,這棟總建築面積230平方米、總高度7.2米的雙層示範建築樓,設有3D列印展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黨建活動室以及車間辦公室,旨在向外界展示原位3D列印建造技術的魅力,推動現代建築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
  • 在這個發布會上,3D列印建築模型引圍觀
    近日,中建二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果發布會在騰訊廣州總部大樓項目舉行,30餘名建築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共享行業科技盛會。發證書現場,詳細講解了創新工作室在制度建設、創新成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經驗,同時發布了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毗鄰工地河水淨化系統》、省級工法《高滲透率砂層地質條件下「雙牆合一」施工技術創新》、《大懸挑雙層飛簷鋼結構屋面群建造施工工法》等多項科技成果。同時,期間還表彰了2019年羊城工匠代表,並為省勞模贈書。
  • 銳意進取,中建集團在3D列印建築領域取得「雙料冠軍」
    中建集團還打造了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建築。CCTV-10《創新進行時》欄目連續推出5集紀錄片,對此作了專題報導。中建集團在3D列印建築領域取得「雙料冠軍」這兩個「雙料冠軍」有何亮點藍寶帶你一睹為快第一「冠」:世界首個3D列印商用建築杜拜3D列印未來辦公室毗鄰杜拜世界貿易中心建築面積為250
  • 「薦讀」世界首例!3D列印二層辦公樓,網友:太逆天了
    你以為的列印船是這樣的其實已經成這樣了▲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最大3D列印船當然還有這些▲全球第一架3D列印飛機THOR▲世界首枚3D列印的電池動力火箭▲世界首例3D列印的人工眼角膜3D列印這一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技術又稱「增材製造」,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
  • 國內首家建築3D列印展館今日在河源龍川啟用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從河源市龍川縣政府獲悉:國內首家建築3D列印展館今日已在河源市龍川縣建成開放並正式啟用。據了解,2019年底,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在河源市龍川縣陽光智造公司列印了原位「輪廓工藝」3D列印雙層建築,列印完成淨用時不到60小時。
  • 建築「黑科技」:3D列印房屋,不用暖氣照樣暖和,還能降房價?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3D列印建築水平已與世界同步,但建築3D列印從技術突破到應用推廣,還有一些難題尚未解決,而「被動房」則被業內認為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3D列印建築:顛覆傳統建築業2019年11月,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廣東建設基地在3天內多了一座7.2米高的二層小樓。這座小樓看起來其貌不揚,但卻吸引了世界各地建築業人士的目光。該座二層小樓是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
  • 中建技術中心自主研發的3D建築印表機亮相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3D原位列印多層建築,是國際首例原位3D列印二層示範建築。該項目是中建技術中心牽頭、中建二局華南公司、中建中東公司共同參與立項《建築3D列印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課題的展示工程。列印所需材料、設備、工藝及控制軟體均為中建技術中心自主開發,已獲得15項國家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6項。
  • 國內首家建築3D列印展館啟用
    工人日報客戶端11月13日電 位於廣東河源市龍川縣的國內首家建築3D列印展館11月11日啟用。2019年底,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在龍川縣陽光智造公司列印了原位「輪廓工藝」3D列印雙層建築,一棟7.2米高、面積230平方米的雙層辦公樓,列印完成淨用時不到60小時。最近,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在該雙層建築原址升級打造建築3D列印展館,設置3D列印展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先鋒驛站、辦公區四大區,旨在展示現代建築產業技術魅力。
  • 3D列印建築設備成功運行
    本報訊(通訊員陳正 記者孟憲峰)近日,由廊坊中建機械有限公司與中國建築技術中心合作研發的房屋3D列印建築設備,在廣東河源龍川中建二局廣東建設基地建築3D列印辦公樓項目中調試運行成功,此舉標誌著3D列印技術在我國建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3d列印如何進入建築行業
    自2016年西班牙首座3d列印人行天橋投入使用以來,對3d列印建築的推動似乎正在加速。今年1月,上海為世界上最長的列印混凝土橋梁揭幕,而首個列印鋼跨將於今年在阿姆斯特丹一條運河建造。除了橋梁,荷蘭埃因霍溫市首批可出租5棟球莖狀建築的3d列印房屋將於今年夏天上市。有些藝術,甚至是滑稽的設計看起來就像建築幻想。
  • 60小時「列印」兩層樓 廣東建築3D列印展館正式開放
    央廣網河源12月7日消息(記者官文清)記者今日了解到,河源市龍川縣日前正式建成並開放啟用建築3D列印展館 ,該展館由雙層建築構成,採用原位「輪廓工藝」3D列印而成,整個展館「建成」淨用時不到60小時。  走進3D列印建築現場,一棟7.2米高的雙層小樓映入眼帘。
  • 打開建築的新領域——混凝土製品也可以3D列印
    利用本項目開發的3D列印混凝土和列印設備成功實現了二層建築的現場列印建造,並實現景觀部品、裝飾構件及全固廢混凝土製品的列印應用。利用本項目技術開發的列印設備成功應用於國內浙江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中建中東公司等。
  • 3D列印成杜拜新名片 未來25%建築3D列印
    佔地640平方米、高約9.5米、雙層、白色連體結構……不久前竣工的阿聯杜拜市政府辦公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據了解,該建築施工時,現場沒有四處堆放的建材。工人們用傳統建築方式構築地基,再藉助大型吊具,將3D印表機移動到建築的各個定點。3D印表機在預先設置的建築輪廓上直接輸出建築材料,層層向上堆疊直至要求的高度。
  • 青浦迎來全球採購3D列印建築技術客商 中國自主創新的3D列印建築...
    擁有中國自主創新3D列印建築技術的上海盈創公司宣布,該公司今年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環境研究中心、蘇州航道處、蘇州繞城高速、沃薩潤等單位共同探索,實現了 3D 列印建築技術在交通水利工程中的運用。未來,在全球新基建領域,盈創的3D列印材料將廣泛運用於航道、河床、高速公路聲屏障建設中。
  • 3D列印建築這麼火,是忽悠人還是真的厲害?
    這種實質增長最直觀的表現,即是3D列印技術近年來更頻繁的應用於如醫學、製造、建造等行業領域,技術研發與市場應用真正開始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實質增長期並非最終的技術成熟期,個案技術示範成果不代表技術具備廣泛應用性條件。
  • 3D建築列印的踐行者
    在寧夏自治區夏天極其乾燥和炎熱的情況下,博彭科技完成了具有挑戰的施工,為全球首例現場一體列印的綠色農業基礎設施。通過博彭的現場圖片可以發現,施工過程中的3D列印特有紋路,特別的整齊漂亮;且內波紋牆體,具有天然的隔熱保溫功效,而且還特別節省材料。
  • 3D列印建築亮相蘇州 別墅列印耗時僅1天(圖)
    近日,數幢使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建築亮相江蘇蘇州。中新社發王思哲攝近日,數幢使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建築亮相蘇州工業園區。這批建築包括一棟面積約1100平方米的別墅、一棟5層居民樓和一棟簡易展廳等,建築的牆體由大型3D印表機噴繪而成,而使用的「油墨」則是由少量鋼筋、水泥和建築垃圾製成。據介紹,3D列印建築最大的好處是節能環保、節省材料。  列印過程  牆體到底是如何列印出來的呢?
  • 3D列印成杜拜新名片 2025年新建建築25%部分將由3D列印建成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到2025年,杜拜每棟新建建築中,25%的部分將由3D列印技術建成3D列印,杜拜新名片圖為不久前竣工的阿聯杜拜市政府辦公樓,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影像中國佔地640平方米、高約9.5米、雙層、白色連體結構……不久前竣工的阿聯杜拜市政府辦公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據了解,該建築施工時,現場沒有四處堆放的建材。工人們用傳統建築方式構築地基,再藉助大型吊具,將3D印表機移動到建築的各個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