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病夫」!英國媒體集體自嘲

2020-12-2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鞠峰】脫歐,一場延宕多年的「鬧劇」即將「劇終」,而新冠病毒的變異,似乎給這場「政治大戲」來了個「劇透」,許多英國民眾,提前感受到了結局的冰冷殘酷。

在英國發現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新變種後,英國政府採取更為強力的疫情封鎖措施,但仍有倫敦民眾大量外逃,英國混亂不堪,歐洲眾多國家,一個接一個地「禁航」。英國人,一下成了最「不受待見」的歐洲群體。

紅色為對英國「禁航」的歐洲國家(圖源:每日郵報)

一眾英國媒體,用犀利的言辭形容這種尷尬的國際地位。《每日鏡報》直接在頭版上印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標題;《泰晤士報》頭版稱,「歐洲對英國關上大門」;《太陽報》對於法國的態度評論道,「法國沒有絲毫憐憫」。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更是直言英國已成「國際棄民」。

因為在英國發現了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新變種,英國政府在12月19日宣布,從20日起倫敦等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將提升至第4級(Tier 4),實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倫敦等地將再度「封城」,其他區域的防疫措施也會進一步收緊。

各大英媒頭條均與英國「被關門」有關

《泰晤士報》20日頭條以《歐洲對英國關上大門》為題,介紹了歐洲眾多國家,緊急對英國封鎖航線和軌道交通時堅定態度,以及描述英國國內疫情如何「失控」。

《泰晤士報》頭條截圖

該報援引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的話稱,由變異病毒毒株引發的疫情「已經失控」。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等國,在英國首相詹森警告變異毒株的傳染性後,迅速「關上了國門」。

《每日鏡報》提前在推特上發布了次日(21日)報紙的頭版,上面印著「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大寫字母標題。封面上的詹森帶著口罩,一臉疲倦。

《每日鏡報》21日頭版預告

報導要點提及,因詹森「沒有早一點實施嚴格的封城」,被工黨政客批判。詹森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飽受詬病。17日,詹森還承諾假期暫時「放鬆」防疫要求,反對工黨人士「取消聖誕節」的提議,要讓英國人「過個好聖誕節」。但20日,他又突然改口,宣布自20日起的未來兩周內,提升倫敦及周邊地區防疫級別至新增的第四級(Tier 4)。「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宣布,我們無法繼續按原定計劃度過聖誕節。」詹森表示。這種短時間內反覆修改政策的表現,讓工黨領袖斯塔莫感到沮喪,保守黨內部也對詹森「不打招呼」的做法表示不滿。

《太陽報》頭版稱,「法國人沒有絲毫憐憫(show no mercy)」,直指停航停運帶來的英國食品危機。報導稱,(英吉利)海峽隧道和法國的港口的關閉,將影響從蘇格蘭到歐洲的海鮮等商品的出口。如果歐洲駕駛員拒絕前往英國,英國超市的進口食品也將受到影響。

《太陽報》頭版右下部分截圖

英國物流集團喬登貨運公司的董事喬恩·斯沃洛(Jon Swallow)對路透社表示,法國這一舉動,會嚇得歐洲司機不敢前往英國,因為他們擔心會無法回家。他說:「這是一個嚴重的情況,因為我們的庫存商品是為聖誕節期間準備的,以及幫助明年1月穩定(脫歐過渡期結束後的)情況。」 「這說明了英吉利海峽路線有多脆弱。」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本月中旬《泰晤士報》呼籲英國民眾為即將到來的「硬脫歐」而「屯糧」。英國食品生產商預警,「硬脫歐」引發的蔬菜短缺將持續三個月。衛生部長們已經通知藥品、醫療設備和疫苗的供應商在安全地點,儲備至少6周的藥品。

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1日直言,英國成為「國際棄民(a global pariah)」。

CNBC21日報導稱英國成「國際棄民」

報導稱,英國政府表示,將在周一舉行一次危機會議,討論國際旅行的情況。歐理會將在倫敦時間上午10點,舉行歐盟對新冠病毒變種的協調反應談判,「這種情況可能會使英國脫歐談判進一步複雜化。 隨著12月31日最後期限的臨近,英國和歐盟在脫歐後的貿易關係上仍然陷入僵局,漁業等問題引發的爭端是談判的障礙。」

截至目前,國際上已經有超30個國家和地區宣布了對英國「禁航」、停止人員往來的相關措施。但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個英國「盟友」顯得十分例外。澳衛生部長稱「無計劃與英斷航」,解釋道「我們的隔離方式與歐洲不同」,美國也認為沒必要限制(英國)航班,「無需拉響警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病夫」帽子物歸原主,高傲的英國被疫情打敗!自嘲「歐洲病夫」
    01英國媒體對自己真狠,連「歐洲病夫」都用上了!02自嘲是「歐洲病夫」,或許一點也不為過曾經的世界老大,淪落到如此境地,確實讓人難以相信,也感到十分可憐而可悲。而面對美國,英國又是唯命是從,不敢有半點自尊,美國指哪英國打到哪,美國說東英國不敢說半點不同。最終,使英國自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特別是脫歐,更像是一場鬧劇,一直難以收尾。所以,英國媒體自嘲是「歐洲病夫」,或許一點也不為過。
  • 「歐洲病夫」炸鍋了,被30多國切斷「聯繫」,英媒:認清冷酷面目
    原本,脫歐這場跌宕多年的「鬧劇」即將落下帷幕,但是新冠的變異,似乎給這場「政治大戲」來了個「劇透」,讓很多英國民眾提前感受到結局的殘酷。英國發現傳染性更高的新毒株後,立刻採取了強度更大的疫情封鎖措施,但還是有很多民眾大量外逃,致使英國混亂不堪。
  • 被指「亞洲病夫」,中國反應過度了嗎?
    筆者注意到,在主流的批評聲音之外,某些自媒體公號和個人打著「客觀公正」的幌子,隱晦地指出,中國人並沒有完全參透sick man在英語中的真正意思,委婉暗示中國反應過度。Sick man究竟是什麼意思?經筆者查證,這一說法起源於歐洲。
  • 倫敦封城:英媒驚呼「歐洲病夫」,倫敦被劃「疫區」可能性幾何?
    12月21日,英國著名報紙《每日鏡報》在自己報紙的頭版,用無比碩大的字體,寫下了一個堪稱轟動一時,未來註定也會流傳後世的超大標題:SICK MAN OF EUROPE——歐洲病夫。歐洲病夫四個碩大的英文單詞,分成兩行,將感染新冠病毒初愈不久的英國首相詹森戴著口罩的形象緊緊包圍在報紙頭版中間,充滿了某種不可言說的象徵主義:英國自稱歐洲病夫。
  • 放任新冠導致變異,英國政客卻叫囂讓中國賠款
    面對政府部門防控超級新冠病毒束手無策的無能之舉和各國相繼斷航帶來的惡劣影響,失望的英國《每日鏡報》在其頭版上列出了一個《英國已成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大標題,更令人唏噓的是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也略帶嘲諷意味的將英國稱為「國際棄民(a global pariah)」,一時之間深陷超級新冠危機的英國成為了美歐部分國家茶餘飯後的笑料
  • 中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那「西亞病夫」是哪個國家?
    今日問題 ⊙「西亞病夫」是哪個國家?⊙ 晚清時期,「東亞病夫」(Sick manof Asia)的稱呼令我們倍感恥辱。
  • 加裡波利戰役:「歐洲病夫」的高光時刻
    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提出,既然在東西兩線主戰場無法取得突破。不如在其他戰線上尋求打敗同盟國。他選擇的是同盟國中看起來最弱的一環——奧斯曼土耳其。 土耳其帝國綽號「歐洲病夫」,在一戰爆發前的多次戰爭中都遭到慘敗,喪失大片國土。土耳其又控制著俄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要道——達達尼爾海峽。
  • 香港22日起禁止英國航班入境——香港做得對!
    近日,英國發現了一可怕的新冠病毒突變毒株,S蛋白與人ACE2受體結合親和力提高了1000倍!這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擴散蔓延的危險性大大增加了。新冠病毒變異,導致英國民眾恐慌,倫敦民眾如驚弓之鳥,上演集體大逃亡。車站、碼頭、機場人滿為患。
  • 聖誕取消賴中國,英國政客被中國記者怒懟
    【文/觀察者網 鞠峰】2020年底的英國,比封城來的更快的是新冠病毒的變異;比眾多國家對英「關門」來的更快的,是倫敦市民出逃城市的速度。英國,突然成了「歐洲病夫」、「國際棄民」,政客們現在是尷尬,焦慮,還是無奈?看來,其中有些人依然是「遇事不決,甩鍋中國」。
  • 西方為啥不稱日本是「病夫」?賠償儀式上,30名武士現場表演切腹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896年10月17日出版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中,英國人用「Sick man of East Asia」來形容中國人。一方面,英國人對「日不落帝國」踩著這個曾經的世界超級大國並從它身上抽筋扒皮的「成就」感到相當自豪,另一方面,當時的中國底層民眾窮困潦倒,稍微有錢的人,十有四五在毒癮中自甘墮落。尤其是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後,中國更是疲態盡顯。
  • 武契奇一語成讖,為啥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俄羅斯人說了句大實話
    而最近幾天,由於新冠病毒在英國發生變異,隨後一系列事態發展也讓人想起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幾個月前的一句話。 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疫情開始在歐洲肆虐,當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因向歐盟求助無果,寒心地指出「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並且武契奇還表示「不指望得到歐盟的幫助,希望中國援助」。隨後中國的物資與醫療團隊抵達塞爾維亞,幫助塞爾維亞人民抗議。
  • 歐洲病夫英國,每天新增7%,倫敦病死率17.7%全球第一,人間地獄
    財聯社4月17日訊,英國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5599例,累計增至108692例;新增死亡病例847例,累計增至14576例。據英國《衛報》4月16日報導,美國宣布暫停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助後,七國集團(G7)領導人16日召開了一次視頻會議,其他6國領導人——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加拿大,都表達了對世衛組織的強烈支持。《衛報》稱,川普被6國領導人孤立了。
  • 西方為何不稱日本是「病夫」?一場賠償儀式上,30名武士當場自殺
    一、東西亞病夫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一個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成為東亞病夫,一個就是為什麼日本不會成為東亞病夫?首先來看第1個問題。其實據史書記載,歷史上有兩個病夫,分別是東亞病夫中國,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而且,非常巧妙的是,這兩個國家都曾經成為西方世界的陰影,是最強大的帝國,但是最終都因為封閉保守而走向沒落,且差點被肢解。
  • 遇事不決怪中國:聖誕取消賴中國,英國政客被中國記者怒懟
    英國突然成了「歐洲病夫」和「國際棄兒」。政客們是尷尬、焦慮還是無助?他們中的一些人仍然是「遇事不決,甩鍋中國」。當地時間12月20日,有英國「大嘴」之稱的英國脫歐黨領袖奈傑爾·法拉奇在推特上發表「無能諷刺」:「聖誕節取消了,謝謝你,中國。」並把它給置頂了。
  • 病嬌文,《毒寵:病夫遇上變態小嬌妻》看她如何擺平傲嬌偏執病夫
    今天小編又跟大家見面了,很多朋友都愛看網絡小說,但是小說看多了,不知不覺就會書荒了,但是作為一個老書蟲,為大家推薦以下幾本書是病嬌文,《毒寵:病夫遇上變態小嬌妻》看她如何擺平傲嬌偏執病夫!1.《豪門千金:病嬌男神快躺下》作者:吃怪獸簡介:傳說中,駱家大少才華橫溢,溫柔多金,是c城所有女孩子的夢中情人。顧卿卿因為一紙契約,成了駱大少的未婚妻。
  • 李誕老婆黑尾醬:在家掛「東亞病夫」牌匾橫幅,稱本是東京人!
    近日,有網友爆料,黑尾醬曾在視頻錄製中曝光過自己的家,在客廳的背景牆上赫然掛著"東亞病夫"字樣的橫幅。這個行為真的讓人感覺非常迷惑!"東亞病夫"這個詞源自1896年的《字林西報》,到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中國運動代表團全軍失利,當地報紙就以這4個字來形容國人。
  • 和清朝同時期西亞病夫,曾經稱霸歐亞大陸,現在分裂成數十個國家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裡,我們中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這對我們中國而言,無疑,意味著極大的侮辱和諷刺,但你曾聽說過西亞病夫嗎?奧斯曼帝國曾與清朝時期的中國並稱為:東西亞病夫。或許有人不解,奧斯曼曾經可是能和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的一個大國,怎麼會和當時腐敗、懦弱的清朝並稱為東西亞病夫呢?
  • 曾稱中國是「亞洲病夫」的美媒,現在不得不對中國換了個詞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大家可能還記得,在今年2月初,當中國正在與新冠病毒疫情進行艱難搏鬥的時候,美國《華爾街日報》卻刊登了一篇唱衰中國的評論文章,更給這篇文章配了一個「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標題。圖自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不僅如此,《華爾街日報》還在報導中展現了3名採訪對象在過去這兩個月裡心態的變化,稱一位在英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在武漢的疫情暴發之初,因為擔心自己在國內的家人,曾在英國購買了500個口罩寄回身在浙江省的家人。
  • 變異毒株襲擊倫敦,英國最大的真相暴露了
    霧都煙雨葬落霞,三島悽迷霜後花百戰猶記憲章夢,圈地難尋舊繁華玫瑰露重紅白色,米字無炊冷暖家帝國風燭成追憶,獨留莎翁紙上誇——哲空空《日落帝國》 近日,《每日鏡報》發出頭版頭條,標題為:SICK MAN OF EUROPE(歐洲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