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人民,是人民公安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懷;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固根基。2017年初,時任東勝區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教導員的淡瑞卿調任泊爾江海子派出所所長。這個在理論與實踐中錘鍊「腦力」,在詢疾苦、察實情、做決斷、看成效中歷練「眼力」,在田間地頭、農家土炕、礦區井田、河道巡察中磨練「腳力」的派出所所長,大膽創新,不斷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書寫高質量平安答卷,確保了轄區人民群眾出門放心、生活舒心、居家安心。一個默默無聞的鄉鎮派出所打造成了聞名全市的「楓橋式派出所」,淡瑞卿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是「管得最寬」的所長。
「熱愛腳下土地,揚起奮進之帆。」從警23年,淡瑞卿從警初心就是做一個有情懷、有血性、有正氣、有風骨、有擔當的人民警察。23年的徵程中,在生與死、血與火、大是大非的實踐中不斷淬鍊、成長、成熟,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個人嘉獎6次,連續四年獲評「優秀公務員」,先後獲「優秀責任區民警」「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志願者」「安保先進個人」、「優秀政法幹警」「抗疫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間,泊爾江海子派出所成績突出,榮立集體三等功。
防疫一線,逆風前行擔當作為
史無前例的疫情是一場大戰也是一場大考。戰的是疫情,考量的是忠誠和責任擔當。淡瑞卿在這大戰大考中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1月30日,泊爾江海子派出所對轄區重點人員進行走訪核查,淡瑞卿在分配所內工作任務時,主動將疫區返鄉的重點人員入戶防疫工作安排給了自己,片區民警白傑說:「淡所,那是我的片區,還是我去入戶吧」。淡瑞卿堅定的說:「我是老黨員,你們還年輕,重點人員的防疫排查工作由我親自去抓,你們儘快完成其他重要工作吧」。
為及早防止重點人員接觸更多人群,淡瑞卿在醫用防護用品不齊全,僅能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第一時間到管控人員家中入戶走訪,並每日三次與被管控人員聯繫確認位置和狀態,隨時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
當時的情況下人人自危,村民一致排斥重點人員,周邊超市不讓其購買東西,甚至連飲水也斷了,重點人員的基本生活成了大問題。淡瑞卿主動協調一家超市,讓重點管控人員與超市老闆通過微信溝通,實現無接觸配送。另外在入戶時他親自從周邊鄰居家提水給管控人員送到家中,解決他們的飲水問題。被管控人員很受感動,表示一定好好配合當地政府和公安機關要求,在家自覺隔離觀察。
所長帶頭,民警也絕不退縮。泊爾江海子派出所在淡瑞卿的帶領下,累計發放《致東勝市民的一封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識》等宣傳資料6000餘份,下片走訪961戶,登記盤查6753人。疫情高峰期間,全鎮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井井有條,被市公安局記集體三等功一次,淡瑞卿本人被評選為「抗疫先進個人」。
警司聯調,打造「楓橋式派出所」
基層派出所工作千頭萬緒,大到命案防控,小到家長裡短、鄰裡糾紛,幾乎什麼都要管一管。正是這樣的工作理念,淡瑞卿被人們稱為「管得最寬」的所長。談起這一稱呼,淡瑞卿說:「管得寬,目的就是讓群眾出行放心,使群眾生活舒心,令群眾居家安心。」
為了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目的,淡瑞卿聯繫鎮政府、村委會、司法所等部門,探索建設多元化調解機制,在鎮政府成立警司聯合調處中心,在每個行政村設立警司聯合調處室,並為每個調處室聘請一名兼職律師,確保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一直以來,轄區煤礦與當地群眾之間因徵地拆遷、煤礦開採汙染等問題矛盾頻發,阻撓生產、互相毆鬥等事件時有發生。為儘快解決這一矛盾,淡瑞卿主動擔當,啟動聯調機制,全面收集礦區的各類矛盾糾紛、社情民意,根據實際情況提前介入處置,有效防止了多起矛盾糾紛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經過淡瑞卿的調解,讓一些原本在礦區門口阻攔運煤車隊的村民轉變思路,組成了一個車隊加入礦業運銷公司,在家門口跑起了運輸賺上了錢,讓曾經的「仇人」如今變成了生意夥伴。每每談起這件事,當地群眾讚不絕口。
服務群眾,打通「最後一公裡」
2019年末,在派出所「命案防控」推進會上,淡瑞卿提出:「命案防控,最好的辦法還是深入到群眾中去,只有距離群眾足夠近,才能及時了解他們的矛盾根源,做到及時化解預防;只有距離群眾足夠近,才能在惡性事件發生時做到及時跟進,有效控制。」
泊爾江海子派出所轄區面積1051平方公裡,轄區有11個行政村、152個自然村。地域廣闊,住戶分散,如何才能讓民警距離群眾更近,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淡瑞卿在兩年前就已經著手解決這件事了。
首先,他開啟了農村派出所巡邏機制,這在自治區鄉鎮派出所當屬首例。他協調了三輛警車,對轄區進行常態化巡邏,白天主要在商業集中區、人口聚集區、煤礦等重點區域巡邏;夜間19:30至11:30,值班人員分東西兩組,沿109國道分別向東向西開展巡邏,並延伸至村落。轄區巡邏一方面能加大防範、提高震懾,同時對現場群眾求助、緊急案情處置起到及時應對、快速處警的效果。
與此同時,淡瑞卿帶領全所民警有效開展了「一村一警一室一微群」建設、「街巡+網巡+門禁」系統建設、矛盾糾紛化解多元機制建設。確保每個村都有警察、有警務室、有調解室,在村民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出現。通過一系列努力,轄區發案數較往年明顯減少,矛盾糾紛97.1%化解在基層,多年積訪案件逐步減少,往年赴北京、呼市老上訪戶幾近歸零,初信初訪連續「零發案」。
今年6月2日,駐村警務室民警深入到折家梁村摸排時,獲悉折家梁村村民王某與高某因1997年政府修路補償時發生地界糾紛,二十多年沒有化解,近日來有進一步激化傾向,高某有極端想法及過激言論。淡瑞卿了解情況後,於當天組織鎮政府、司法所、村社負責人對此事進行調解,經過整整近6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與開導,王某與高某最終達成和解協議,將這一突出矛盾及時化解。這一案例至今成為當地群眾的美談。
「雙親理念」,彰顯大美情懷
親民親警,這是淡瑞卿所長的理念和情懷。他常說,始終保持公僕心,以民心為大、民生為重、民苦為憂,方能持之以恆為維護人民利益為奮鬥不止。
折家梁村的村民高某承包耕地60多畝種了西瓜,趕上今年雨水大,好多瓜不及時採摘就爛在了地裡,淡瑞卿所長組織人手幫忙採摘,主動發朋友圈推銷。更多的轄區百姓不稱其為淡所長,而是淡書記,更多的感同視其為轄區村委書記。每每人們問起你難道不感覺辛苦嗎,有必要那麼付出嗎?淡瑞卿常說:「我在農村長大,我是農民的兒子,我多給農民們辦點力所能及的事,有何辛苦呢」。
淡瑞卿任泊爾江海子派出所長後,對民警嚴加管理,從「八小時」延伸到「二十四小時」,從工作日延伸到雙休日、節假日。淡瑞卿針對休班的民警創新性開展「雲家訪」,通過微信視頻聊天,微信位置共享的方式監督民警是否參加飲酒聚餐。淡瑞卿所長常說的一句話是:「嚴管隊伍就是保護民警,就是親警」。通過學習身邊發生的公職人員酒駕的反面典型案例,大家慢慢感受到「雲家訪」巡查督導的溫暖。
心有忠誠,行有方向;心有夢想,方可致遠。在回望自己從警歷程時,淡瑞卿深有感觸地說:「不管在哪個警種,在哪個崗位,只要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淡瑞卿,一名以身作則的優秀共產黨員,一個在平凡崗位上堅守23年的老警察,他就像一棵老樹,紮根在一處就要為百姓撐起一片天空。他用擔當作為詮釋了「最美警察」平凡崗位的堅守奉獻,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恪盡職守、無怨無悔的美好心靈。
【來源:正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