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在康師傅之前的方便麵冠軍,如今已掉到行業第13名

2020-12-21 柳先說

目前,國內方便麵市場規模在千億左右,根據機構預計未來幾年行業增速有望保持在6%左右。該市場主要被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品牌佔據著。不過在20多年前,真正的「方便麵之王」並不是這些品牌。

昔日的方便麵冠軍:華豐方便麵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是最早的一批方便麵企業。華豐集團可以說是方便麵行業的開創者,生產的產品包括有三鮮伊面、華豐2000、魔法士乾脆麵等等。

可惜的是,隨著康師傅、統一等品牌迅速崛起,華豐逐步走向沒落。雖然近兩年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但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營收規模都比不上一線品牌。根據去年的方便麵品牌力指數排名顯示,華豐僅排在第13名。

這事要從八十年代說起,華豐在廣東的珠海創辦。當年,國內市場上還沒有方便麵這種商品。華豐的產品一推出,就吸引了許多消費者嘗試,還請來大牌的港星沈殿霞做代言人,品牌首先在廣東打響了名聲。短短幾年時間的發展,便成長為國內方便麵龍頭,紅遍全國大江南北。

九十年代,印尼的金光集團成為華豐的新東家。簡單介紹一下,金光集團由印尼華人黃奕聰先生於60年代創辦,現已成為印尼最大的集團之一,是全球著名的跨國集團。業務涉及製漿造紙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房產、煤礦、移動通訊等領域,年營收達到數百億美元。

背靠金光集團這個龐然大物,華豐剛開始確實取得了快速發展。據了解,在那個時期,華豐在全國各地開辦工廠,同時拓展生產線,使得產品越來越豐富。在已經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再加上有著充沛的現金,產品口味也不差,華豐應該還能取得更進一步進展才對。但是為什麼在後來迅速走向衰落了?

縱觀華豐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衰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行業競爭加劇的外部因素,二是自身經營不善的內部的因素。

在外部因素方面,從90年代中期開始,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的出現,讓市場格局有了新的變化。新興品牌的崛起,勢必會搶奪華豐的份額。當然,這並不是最主要原因,畢竟不管怎麼說華豐都是老牌巨頭,即使面對康師傅、統一這樣的強力競爭對手也不會這麼快沒落。

問題出在自身經營上。彼時,金光集團以更好地管理華豐為由,開始大量撤換公司高管,同時花費重金從海外、港臺等地區招募專業人才。這些人才雖然有真材實料,但他們並不熟悉內地市場。導致制定的產品開發、管理及運營策略,都不是市場所需的。簡單來說,這些人才並沒有真正的從本地化的角度去經營華豐。

這樣做帶來的後果可想而知,使得華豐與市場脫節。幾乎在同一時間,康師傅、統一等後起之秀發起強大攻勢,搶下更多的市場份額,而華豐慢慢被消費者給遺忘了。

有分析師表示:目前,華豐方便麵的競爭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且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品牌雖然還保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要想恢復以前的地位,恐怕是很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康師傅、統一纏鬥了20多年,如今方便麵卻快要賣不動了?
    公告顯示還,在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事業收益為149.1億元,同比增長29.16%,佔總收益的45.27%。因期內促銷力度下降、產品升級及生產優化,方便麵毛利率為30.35%,同比增長2.19%。高價面與高端面是康師傅的核心市場,其中,高價袋面收入67.97億元,容器面收入68.24億元。
  • 康師傅解散不賣方便麵了?傳言背後的真相是這樣
    康師傅控股(00322.HK)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奈地表示,昨(1月2日)晚開始,臺灣康師傅解散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很多吃瓜群眾誤以為是康師傅控股解散了。中國臺灣網援引頂新集團說法稱,已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起解散。
  • 康師傅方便麵進化論:得「Z世代」者得未來
    均衡營養:從運動營養膳食領域破冰時光回溯到起點,方便麵營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臨時飽腹」、「不健康」的刻板印象,外賣則在健康和省事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如何重塑方便麵的飲食形象,就成了康師傅這個行業龍頭義不容辭的重任。因此,除了新產品和新品類不斷推陳出新,康師傅還著力於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形象。2017年,康師傅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 80後的記憶,康師傅最早的廣告,當年吃過的方便麵,你還記得嗎
    不知不覺中,當年的80後現在也是已過而立之年了,當年的小夥伴們,現在也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了。有時候,人的年齡越大,就越喜歡回憶以前的往事,有人、有事,還有記憶最深處的美食。80後的記憶,康師傅最早的廣告,當年吃過的方便麵,你還記得嗎?
  • 80後的記憶,康師傅最早的廣告,當年吃過的方便麵,你還記得嗎?
    不知不覺中,當年的80後現在也是已過而立之年了,當年的小夥伴們,現在也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了。有時候,人的年齡越大,就越喜歡回憶以前的往事,有人、有事,還有記憶最深處的美食。80後的記憶,康師傅最早的廣告,當年吃過的方便麵,你還記得嗎?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相比之下,統一的老對手康師傅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卻成績耀眼,第一季度公司總收益同比上升3.73%至141.976億元,公司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5.32%至4.335億元。雙方的交手始於1992年。這些年來,在傳統方便麵和飲品市場整體頹勢的狀態下,經歷了方便麵爭奪戰、火腿腸補貼戰後的兩大巨頭,如今又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中高端品牌的戰場。
  • 康師傅真的變了:一年方便麵銷售額超250億,牛肉麵終於放大塊肉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其方便麵的銷量和銷售額佔比分別為43.3%、46.6%,幾近佔據行業半壁江山。去年,康師傅實現營收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淨利潤為33.31億元,同比大增35.22%。其中,方便麵業務銷售額和淨利潤分別達到253億元和22億元,成為最賺錢的業務。
  • 戰「役」宅在家 方便麵銷量猛增!900億巨頭康師傅控股火了
    同時,大和將康師傅控股目標價由13.2港元升至15.6港元,評級同時由「持有」提升至「跑贏大市」。另外,大摩發布研報稱,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預計主要消費必需品今年可取得更高的利潤收入。該行認為,在一眾必需品中,方便麵需求最具彈性,因為消費者將減少外出及傾向在家用餐。故將康師傅投資評級由「持有」上調至「優於大市」,目標價由13.2港元上調至15.6港元。
  • 解讀康師傅財報:方便麵市佔率連年下滑,包裝水收入驟降28.99%
    昔日「垃圾食品」,如今迎來大反轉。而作為國內方便麵知名品牌的康師傅近日也發布了2019年年報。據財報顯示,2019年康師傅實現收入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公司股東應佔利潤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事實上,近幾年康師傅控股的業績增速呈現放緩的趨勢。
  • 中國的方便麵之王,多年來穩坐行業頭把交椅,一年賺走606個億
    小時候能吃到一袋方便麵,那真的是非常開心!90年代中後期,有了康師傅,後來的方便麵行業巨頭,那個時候方便麵價格也比較貴,我記得好像是0.8元到2.5元之間,現在看來如此便宜,但在那個年代很多人卻買不起。
  • 統一大戰康師傅,誰是贏家?
    套用格林公式就是:在康師傅崛起之前,統一已經是中國臺灣泡麵市場的老大了。步入90年代,改革開放讓統一注意到了中國大陸廣闊的市場。於是統一帶著曾經在中國臺灣取得成功的方便麵們,試圖徵服大陸市場。錘爛統一的,正是名不見經傳的頂新集團。同樣來自臺灣的它,憑藉著一手麻辣鮮香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席捲了大江南北,成為了90年代最炙手可熱的方便麵。
  • 康師傅和統一慌了,行業老三打算上市,方便麵市場將要三足鼎立?
    繼康師傅、統一之後,「方便麵老三」今麥郎如今也要上市了。據河北證監局最新消息,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信建投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受聘擔任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輔導機構。根據新華網去年發布的《食品品牌競爭力評價體系》報告,今麥郎在方便麵品牌影響力方面排名第三,與行業龍頭康師傅和統一仍有較大差距。
  • 康師傅兄弟超過富士康郭臺銘成為臺灣首富,方便麵市場有多賺錢?
    康師傅集團創始人四兄弟首登臺灣富豪榜首富,顯示了大陸消費市場對臺灣企業的重要性。在臺灣名不見經傳的康師傅,依靠大陸市場的開拓就讓其創始人成為臺灣首富。第一款產品康師傅紅燒牛肉麵,迅速在國內市場風靡起來。1994年,康師傅連續在廣州、杭州、武漢、重慶、西安、瀋陽等地設立生產基地,日產量很快突破了2500萬包。康師傅供不應求,當年銷售破60億包,坐上了中國方便麵行業的頭把交椅。統一在投資大陸之前,是臺灣食品業和流通業的老大。
  • 方便麵「復活」上半年銷量猛增,康師傅統一疫情紅利能吃多久
    在營收個位數增加下,方便麵巨頭的利潤增幅迅猛,尤其是康師傅的利潤增長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康師傅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實現8%和58.3%的增長。而統一營收和淨利潤則分別實現了2.2%和39.6%的增長。另有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銷售額同比增長11.5%。
  • 去年賣出250多億,康師傅方便麵還要做新「爆款」!
    其中,代表性品類之一方便麵的上半年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1.5%,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不過,自進入後疫情時期,消費活動回歸正常節奏,方便麵的增速開始逐漸回落。在上述會議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指出,2020年方便麵的增速從一季度的23%,降到4月份的13%、5月份的8%。
  • 康師傅方便麵營收253億,包裝水下滑明顯……
    「高端面」成為營收主要來源財報顯示,康師傅2019年營收為619.8億元,同比增長2.13%。在康師傅的2019年成績單中,方便麵業績增長貢獻明顯。數據顯示,2月以來,天貓平臺方便食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00%,「方便麵」一詞搜索量增長200多倍;單在京東平臺,從除夕到初九,就已售出1500萬包方便麵。據媒體報導,自1月28日起,康師傅天津、廣東江門、重慶等多地的工廠就已緊急率先復工,全國工廠全面恢復生產,其中僅天津工廠日產量便超過400萬包。康師傅方面預計,2020年其方便麵事業將延續好的成長。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其中,方便麵業務2019年錄得收入約85億元,微增0.9%。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另一家方便麵巨頭康師傅也於近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方便麵業務的收入達253億元,同比增長5.79%。計算下來,2019年,統一的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的1/3。
  • 最好吃的6種方便麵排行榜,康師傅遺憾落榜,第一名好吃到沒脾氣
    首先它不是不是湯麵,是一種拌麵,它的料包比起很多方便麵來說鹹味沒有那麼大,而且泡出來的麵條非常的勁道,關鍵是聞起來就有一股鹹蛋黃的味道,吃起來有一點辛辣的口感,濃濃的越南風格,好吃到讓我沒脾氣。第二名:火雞面火雞面也是最近在吃播行業中很多吃播都會挑戰的一種面,源自韓國,韓國也是一個非常能吃辣的國家,而我作為一個無辣不換的女孩子當然不能放棄火雞面啦。
  • 康師傅淨利33億方便麵業務貢獻六成 百事可樂拉動飲品板塊營收增長
    2019年,公司營收實現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淨利潤實現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其中,方便麵業務營收實現253億元,同比增長5.79%;淨利潤實現22億元,同比增長28.74%,佔公司淨利潤的66.05%。同時,憑藉46.6%銷售額市佔率成為銷售冠軍。
  • 28年前的今天第一碗「康師傅」方便麵上市!這裡為您「揭蓋」泡麵的...
    中國小康網訊 1992年8月21日,第一碗「康師傅」紅燒牛肉麵上市。今年也是泡麵發明52周年,當然這是現代意義上的方便麵,我國早在乾隆時期,就有方便麵的雛形了。如今,泡麵風行於世界各國,每年都有全球泡麵榜,甚至還衍生出了泡麵文化、泡麵博物館。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泡麵的前世今生,裡面可是有很多勁爆猛料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