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油輪!中國30萬噸巨無霸出航,堪比5艘遼寧艦

2020-12-17 裝置分析

中國造船技術歷史悠久,漢朝的「絲綢之路」就是很好的例子,到了明朝初期,我國的造船和航海技術處於世界頂尖地位,鄭和下西洋就展示了明朝的海軍實力。到了清朝,清政府的閉關鎖國,使得中國的海軍力量落後於西方國家。到如今,擁有頂級造船技術的國家也是屈指可數。

超大型油輪研發建造技術,一直以來都處於船舶工業中的金字塔塔尖,這一技術也是歐美發達國家及日韓兩大海上運輸強國的「大國重器」。建國以來,我國經歷了從技術引進、合作到自主研發的過程。在2004年,我國交付給伊朗的5艘超大油輪,就是中國和韓國共同合作研發建造的。智能化超大型超級油輪是目前世界船舶工業領域的前沿熱點。除了超大規模的排水量之外,智能節能與安全環保是其最大特色。

近些年來,中國造船工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在軍事領域,中國民用工業型造船技術也逐步躋身世界一流水平.早前,由我國中船重工自主研發建造的超大型智能油輪「凱徵」號正式交付客戶。這艘比遼寧艦航母大五倍、排水量高30萬噸以上的巨無霸也是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油輪,這也將中國船舶工業推向新的臺階。

以「凱徵」號為例,這艘巨艦和普通油輪需要大量人工操作不同,包括自動駕駛、智能裝卸、綜合管理在內,其智能化系統都能實現一體化操控。理論上來說,「凱徵」號僅需幾名技術人員就能完成橫跨大洋級別的原油運輸和裝卸任務。從數據上來看,這艘排水量為30.8萬噸的龐然大物,相當於五艘遼寧艦航母;其船體長度超過了300米,也就是三個足球場;高度也達到了50米。據悉,「凱徵」號一次性就可以裝載運輸30萬噸原油,是美軍福特級航母3倍。

擁有「大塊頭」的「凱徵」號同樣具備了「大智慧」。與同級別油輪相比,它最大的優點是擁有一個超智能的「大腦」,它也是全球第一條智能化的超大型超級油輪。截止目前為止,我國超大型油輪已經研發到了第6代,全球超大型油輪船隊中,每10艘中就有一艘是中國製造,這艘「凱徵」號屬全球首創,此外,包括航線規劃系統、消防安全系統等眾多黑科技在內,「凱徵」號的智能化應用程度,代表了當今全球最高水平。它的成功交付,進一步證明了中國已經擁有研發超智能化大型艦船的能力。

世界範圍內30萬噸以上的巨型油輪寥寥無幾,而配備智能化系統的30萬噸級油輪,目前也僅僅只有「凱徵」號一艘。「凱徵」號作為大型艦船在智能化技術應用上的成功典範,也為未來中國海軍軍艦智能化升級積累了大量寶貴技術和經驗。

相關焦點

  • 舟山黃澤山石油中轉碼頭接靠首艘滿載30萬噸級油輪
    央廣網舟山7月17日消息(記者謝夢潔 魏煒 通訊員白植清楊光)7月17日,希臘籍超大型油輪「AQUILA」(阿奎拉)輪順利抵靠浙江自貿區舟山黃澤山石油中轉碼頭1號泊位。這是該碼頭對外口岸開放以來接靠的首艘滿載30萬噸級油輪。
  • 世界最大散貨船即將下水 每艘載重40萬噸共計30艘
    第二代40萬噸 礦砂船亮點 世界最大散貨船即將「下餃子」  本報青島電(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黃玲 林建平)19日,由武船集團承制的世界最大散貨船——第二代超大型40萬噸礦砂船下水。  據悉,這是中國礦運、招商輪船及工銀租賃訂造的30艘40萬噸級超大型礦砂船中的率先出塢船舶,是一款世界領先的最新型船舶產品。
  • 不怕冷 中國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
    不怕冷 中國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來源:參考消息網發布時間:2018-12-07 08:03:18字體:大 中 小  出海記|不怕冷!中國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  俄媒稱,中國造船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日前完成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該船可全年在無破冰船引航的條件下在北極地區航行和供應凝析油,將主要服務於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亞馬爾LNG(液化天然氣)項目。
  • 啟東:30萬噸超大型油輪經長江口北支航道成功靠泊
    3月16日下午4點,在4艘大馬力拖輪的協助下,一艘30萬噸超大型油輪船體,成功停靠在長江口北支水道。這艘超大型油輪名為「獵鷹」輪,是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首個浮式生產儲卸油船。30萬噸的大型油輪靠泊尚屬首次,是長江北支航道通航以來噸位最大船舶。啟東海事處處長李大為介紹,北支航道狹窄、局部水深較淺,為確保該船成功靠泊,政府和相關單位共同策劃,現場指導審議專項方案。此次成功靠泊,為長江北支航道大型船舶通航開創了先例,為啟東製造更多的「大國重器」開闢嶄新航道。
  • 30艘國船國造?中國船舶聯手民營化工巨頭打造VLCC船隊
    大約30艘!中船租賃榮盛集團合資共同打造VLCC船隊 11月5日下午,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浙江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合資合作協議,將由中國船舶(香港)航運租賃有限公司(中船租賃)與榮盛貿易公司成立合資企業投資建造VLCC。
  • 2000萬桶原油,30艘油輪在美國加州海上漂蕩
    4月22日,有外媒報導稱,約30艘油輪載著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岸漂浮,無處安放(Nowhere to Unload)。截自彭博社相關報導美國加州30多艘油輪海上漂泊無處去據彭博社報導,4月21日,30多艘油輪停在長灘至舊金山灣水域,油輪上載有超過2000萬桶原油,約等於全球一日耗油量的20%。
  • 遼寧艦編隊穿越海峽挺近東海,處於全球什麼水平?
    遼寧艦高調出航,帶著驅逐艦護衛艦穿越宮古海峽直達太平洋海域,期間中國空軍殲11B也在周邊進行了多次飛行任務。太平洋上僅有中國航母處於戰備狀態新冠病毒已經滲透進美國部隊當中,美軍部署在西太平洋海域的四艘航母編隊已經被病毒擊潰,徹底趴窩,短時間沒有再度調動的可能性。
  • 遼寧艦帳單首次曝光!加一次油可抵北京一套房
    從全球來看,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當年花費了4.5億美元,換成現在的匯率就是25.74億美元。美國服役的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並且全是10萬噸級的排水量。造價更是不菲,達到了驚人的40億美元。但這個數字與美國最新服役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相比,40億噸核動力航母僅僅是個零頭,是的,你沒有聽錯。僅僅是福特級的零頭。
  • 全球盾艦數量,美國91艘,日本7艘,中國有多少艘?
    特別是過去15年的發展速度顯而易見的,效果非常好,我國海軍總噸達到了145萬噸,世界第二,不僅規模大大提高,各種武器裝備技術也是世界前列!在過去的十幾年我國海軍能有如此成績,只有4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是「厚積薄發」!起初我們連航母都無法想像,而現在已經有兩艘,一半以上的驅逐艦都是功能強大的盾艦,規模世界派第二。中國海軍規模已經僅次於美國,超過了俄羅斯。
  • 山東艦面世一周年,印媒有點慌,「我們要求購第三艘航母!」
    2019年12月17日下午,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經中央軍委批准,我國第二艘航母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從向英、德等國重金訂造艦船,到自行研製航空母艦,這一條路中國走了131年。自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服役,已過去七年,在遼寧艦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設計的"山東"號,究竟有哪些新的亮點?
  • 首艘國產航母還沒動起來,印度公布第3艘航母建設,採用電磁彈射
    這讓印度人坐不住了,據印度《歐亞時報》的報導,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已經結束了系泊試驗,預計將於明年年初進行海試。和我們的航母發展路線類似,印度也是先從俄羅斯引進了一艘二手航母,再通過仿製獲得自造航母的能力。目前印度擁有一艘從蘇聯「基輔」級航母改裝而來的新航母,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是印度海軍的旗艦。
  • 首艘12萬噸級航母將亮相,各項性能碾壓福特號,造艦大國如虎添翼
    造艦大國軍事步伐無人能及美國海軍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海軍,作為響噹噹的造艦大國,美國光是核動力航母就有11艘,而美軍之所以能夠擁有這麼多艘航母,與其經濟實力脫不開關係,美國雄厚的經濟實力為美軍奠定了基礎,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經費用來鞏固自己的軍事實力,並且在航母建造這條路上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美國利用自己的優勢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進行威懾
  • 隨中國腳步、學英國技術、被美國套路:韓國要造首艘國產航母
    報導稱,這艘航母將由韓國製造,英國提供技術支援,因此這艘韓國航母有著"英國血統",從概念圖上看,它有著顯著的英國航母特點:與"伊莉莎白女王"號一樣的雙艦島設計,一個用於指揮艦隊 一個用於指揮航空兵;放棄了美國航母的斜角甲板設計,改為了英國新航母的直通式設計,但取消了艦艏的滑躍甲板。韓國海軍從未擁有過航母,只有現役的兩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功能比較接近航母。
  • 日本啊,這就是中國的實力!最新照片顯示:075三號艦已初具輪廓
    加賀」號護衛艦 在2017年的時候,日本出雲級「加賀」號護衛艦正式服役,加上2015年服役的「出雲」號,日本一下子有了2艘2萬噸的出雲艦,當時這兩艘出雲艦在整個亞洲可謂是
  • 遼寧艦帶領5艘軍艦穿越宮古海峽,突遭日本艦機緊急追蹤監視
    而對於我們來說,早在4月10日的時候,遼寧艦帶領5艘軍艦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然後直接進入南海進行作戰訓練,當時日本也拍了照。在時隔了半個多月之後,我們看到遼寧艦航母編隊又回來了!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8日發布的消息,4月28日上午9時左右,遼寧艦航母編隊出現在宮古海峽80公裡處,編隊共由6艘軍艦組成,據日本防衛省公開的現場畫面顯示,這支艦隊包括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052D型西寧號驅逐艦、052D型貴陽號驅逐艦、054A型棗莊號護衛艦、054A型日照號護衛艦以及呼倫湖號補給艦。
  • 30萬噸「航母油輪」來了!南通船企復工迎來超級訂單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3月16日下午5點左右,復工復產後的江蘇南通船企迎來了一筆約10億人民幣的超級訂單:一艘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從海上沿著長江航道緩緩靠泊於啟東中遠海工舾裝碼頭。這艘巨型油輪將在此經過兩年的改造,「改頭換面」成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FPSO)。這艘油輪船舶長333米,寬58米,型深31.2米,相當於10層樓的高度,甲板面積有三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它的長度與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相仿,寬度甚至更大。
  • 敢於擔當的重點工程「領航人」——記全國勞動模範,中國船舶大船...
    率領團隊順利完成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總裝建造任務;主持完成遼寧艦四次航海試驗保障及港內停泊保修任務;主持建造30萬噸超大型油船VLCC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翻開中國船舶大船集團船塢總裝三部黨委書記、部長馬瑞雲的履歷表,不難發現,他和國家重點工程有著不解之緣
  • 明明是中國第一艘航母,為何遼寧艦的舷號不是01而是16?
    遼寧艦是我國第一艘試驗型航空母艦,被業內稱為「航母大學」,是中國航母培養大批指戰員、飛行員等優秀人才的「科研基地」,既然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為何舷號使用的不是「01」而是「16」呢?遼寧艦舷號猜測目前,官方從未公布過遼寧艦的舷號為何是「16」,從遼寧艦服役被刷上「16」的第一天開始,「16」的意義和象徵及起源就一直被外界熱議,主要的猜測有以下幾個:第一種:劉華清上將生於1916年,為了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印度第二艘國產航母被叫停,美智庫又補一刀:中國第二艘即將下水
    不過,印度建造國產航母的過程並不順利,期間出現各種事故,關鍵部件還需要從他國採購,直到今天,首艘國產航母仍未完工,進入印度海軍服役,更是遙遙無期。即便是這樣,印度國內仍有不少支持建造國產航母,甚至提出建造新國產航母的設想,即第二艘國產航母。 就在2月,印度首任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將軍稱不會建造新國產航母,理由是沒錢,航母造價昂貴,當前印度海軍的最重要事務,是強化印度海軍潛艇部隊,一時間 ,引發外界的熱議,不少印度軍方人士表示質疑。
  • 從36艘到163艘,中國海軍這10年,主力戰艦數量增長近5倍
    10年前我們僅有36艘主力水面戰艦10年前,也就是2011年,當時的中國海軍還只有36艘主力戰艦,沒有航母。最大的是2艘071型船塢登陸艦,998崑崙山艦和999井岡山艦,它們的服役日期分別為2007年11月30日和2011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