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雨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即名句,少有人超越,被譽為:絕唱

2020-12-21 詩詞曲精品齋

春雨,在詩人們的筆下,是多種多樣的。

韓愈筆下的春雨,很美很柔,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到了僧人志南的筆下,春雨同樣有著無限柔情,「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但到了李商隱筆下,春雨又是無情的,「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等到了瀟灑的東坡筆下,春雨更是人生的一場洗禮,「一蓑煙雨任平生」……

可是,無論詩人們描寫了多少種春雨,我總覺得,最美的春雨,還是杜甫帶給我們的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的夏天,關中大旱,杜甫不得已離開了陝西地區,在經過了一段輾轉流離的生活之後,終於來到了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了下來,開始了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這段時間的杜甫,總是親自耕種,養花種菜,和勞動人民融為了一體,因此,他對於所有和農民有關的事情,都充滿了喜悅和讚美之情。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的春天,杜甫目睹了一場美好的春夜細雨,於是揮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春夜喜雨》詩,詩中為我們描述了一幅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好圖景,千年後讀來,仍然感動、仍然欣喜,一如當時杜甫的心情。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小註:花重[zhòng],花朵上積累了雨水而變得沉重。

首聯描繪春夜雨水到來時的喜悅心情,「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雨的到來,讓詩人充滿了喜悅之情,他沒有用什麼高級詞彙來表現這種喜悅,而是返璞歸真的用了一個「好」字,一下子喚起了人們心中的美好。而且詩人將春雨擬人化了,仿佛春雨知道滿足人們的需求,在春天萬物萌動、需要雨水的時候,它就悄悄來了,這樣雪中送炭的春雨,多好!除了「好」字,又有什麼字更能表現出這種欣喜和感激?

頷聯是進一步表現春雨的「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由此足見,春雨不僅好在適時,而且好在潤物。春雨伴隨著柔和的春風,滋潤著世間萬物,萬物生,生命成,春雨帶來的,是新生、是生命、是律動,更可貴的是,這帶來美好事物的使者,是悄悄地在夜晚來臨的,如果在白天,它會得到足夠的關注,可是它卻偏偏在夜裡大家休息的時候到來,足見春雨滋潤萬物,是不需要人們感激的,是博大無私的,這樣的春雨,能不愛嗎?

頸聯寫春雨中的夜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因為是夜晚,又是雨天,所以詩人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朦朧一片,野外的小路和烏雲一樣,都是黑蒙蒙的,江面更是與天色融為了一體,只有那江上漁船的燈火,顯得更加明亮起來。詩人會想:這雨,怕是要下一夜吧?杜甫抓住了一筆典型的細節,工筆細描,為我們渲染出了春雨迷濛、色彩迷離的氛圍,當真是精妙傳神之極。

於是詩人想到了明天春雨過後的美麗景象,「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早晨起來,萬物萌生,花朵更是開得嬌豔欲滴,而在花瓣上,是雨水來過的痕跡,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的花朵,將錦官城(成都)妝點得更加明亮和美麗了!

通過我們逐句的分析,不難看出,杜甫為這場春雨所作的「畫像」,是有著一條清晰的思路的:下雨——聽雨——看雨——想雨。春雨貴如油,詩人盼望春雨能夠滋潤萬物,春雨就來了,而且是悄悄在夜裡來,如此無私奉獻又低調的春雨,人人都愛,人人都喜,詩人更是如此,所以他起來看雨,並且想到了明天春雨過後的美麗景色。這樣組合起來,便為我們寫出了傳神之極的春雨。

更重要的是,杜甫筆下所讚美的春雨,不是春雨的美麗姿態,而是春雨滋潤萬物、興發民田的美好,這種喜悅之情,無疑是崇高的,因為只有對勞動人民有足夠的熱愛和同情,才會愛屋及烏,流露出最真實的感情,這無疑是杜甫偉大人格最美的一筆,正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何等胸懷才能道出此等壯語!

總之,這首《春夜喜雨》,無論是在鍊字造句上,還是細節描寫上,都體現了杜甫那一顆無私的心情,藝術、感情均是上乘,這樣的「喜雨」之詩,無愧於元人方回「此詩絕唱」的評價。

相關焦點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所以杜甫的詩歌裡就常常表現出憂國憂民的一面,風格也就沉鬱頓挫了起來。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絕句》,便是杜甫詩風沉鬱頓挫的代表作之一。不過與杜甫的「三吏」和「三別」等詩不同,這首《絕句》的沉鬱頓挫並不明顯。即整首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所描繪的大自然風光也都美如畫卷,但是它的背後,尤其是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裡船」卻有著深意,細細品讀,你會發現都是杜甫的辛酸淚。
  • 杜甫想念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有人喜歡李白的浪漫瀟灑,也有人喜歡杜甫的沉鬱頓挫,關於兩人誰是「詩壇一哥」的爭論,千年來都沒有定論。雖然後世經常有人為這兩位爭吵不休,但是在杜甫的心中,李白一直是他的偶像。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兩人第一次在洛陽相遇時,李白已經是天下聞名懂得大詩人,而杜甫還是默默無聞的小青年。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杜甫在泰山下寫的一首詩,被譽為千古絕唱,讀來激勵人心
    其實杜甫評價李白的這兩句詩更像是在說自己,他渴望自己的詩將贏得蜚聲詩壇的名望,但想像自己身後,肯定會是詩名不顯的冷清光景。美好的想像與事實之間總是有太大的落差。真正的事實是杜甫身後依然名不彰,聲不顯。杜甫生前雖然沒有看到這一天,但「千秋萬歲名」在杜甫身後竟然奇蹟般的出現了,杜甫身後有知己,元稹與他成為異代相逢的知己。這篇墓志銘直接推動了杜甫詩作與詩名的橫空出世,如同晴天一聲響雷,喚醒了沉寂的晚唐詩壇,自此杜甫的詩開始廣泛傳播,名動天下,到宋朝,杜甫也贏得了「詩聖」的美譽。
  • 杜甫寫在春天的一首詩,僅開篇5字,讀後便令人心曠神怡!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來具體領略古詩中春天的美好。它是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間。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描繪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調清新,意境明麗。如果要說杜甫這首詩中的春天有多美?我想它的開篇5字,便足以令人心動,讀後心曠神怡。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寫這首詩的時間,是在公元764年春,也就是廣德二年春。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
  • 杜甫登高望遠,寫下一首悲涼的詩,被後世譽為「七律之冠」
    杜甫能被稱為「詩史」主要是因為他的詩,讀他的詩,仿佛就是在讀唐朝的一段歷史。盛唐時期的末尾,正是杜甫的青年時期,他也曾有過「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和意氣風發,安史之亂畢竟成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杜甫的人生也進入了漂泊不定和貧苦不幸的時期,待嘗盡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悽涼況味,暮年的杜甫仍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種大筆如椽的氣勢。杜甫的詩就是大唐的興衰史,他的詩歌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感,也升華出深切的憂國憂民之情。
  •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聖杜甫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並且意義深遠的名句,從這些詩句當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中唐時期的唐朝是怎樣的,有下層百姓的種種疾苦,有翻騰江水一般的豪邁氣勢。
  • 杜甫這四首詩,豪邁氣概絲毫不輸李白,每篇都有千古名句
    最近在某視頻平臺看到有位大咖做了一個視頻介紹杜甫,開篇便給杜甫的一生下了這樣一個概括:唐代大詩人杜甫一生就沒有快樂過,他憂國憂民抑鬱終生。他的這個結論符合大眾對杜甫的了解,一提起杜甫,人們腦海中總會出現一個悽苦無比,滿面憂慮的老頭模樣。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李白的這首詩,是在天寶年間的時候離開京城以後,周遊列國,他在路上遇見了很多的舊友,肯定也喝了很多的酒,寫下的。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筆者第一次讀這首詩時,還真不敢相信這是杜甫寫的,是真沒想到感覺挺文弱的杜甫會寫出「擒賊先擒王」這樣的句子。全詩40個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讀懂整首詩後,讓人不由地對杜甫肅然起敬。詩的前4句,寫的都是沙場上該如何制敵。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整首詩都是名句!
    蘇軾的詩寫得很深刻,裡面還有很多經典的名句,這些詩句深入人心,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唐詩和宋詩其實是有區別,前者更多的還是偏向於哲理,而後者更多的還是側重於抒情,蘇軾的詩不僅很抒情,同時哲理也很深刻,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另一首經典之作,也就是這首《和董傳留別》,這也是蘇軾眾多作品中比較有趣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驚豔。
  • 唐代詩人用心寫1首江水詩,力求詞句完美,開篇頭2句即為傳世名句
    唐代盧延讓寫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還有一位詩人賈島,寫詩經常是廢寢忘食,據說兩句詩用心琢磨了三年才滿意止筆,還激動得淚流滿面。曾因為埋頭苦想「推、敲」二字,和韓愈的馬相撞,在韓愈的點撥下才茅塞頓開,一首經典詩句流傳後世。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詩仙太白再厲害,七絕他是很難勝過聖手王昌齡,出塞詩他是很難勝過詩豪劉禹錫的,這就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風格,後世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
  • 劉禹錫的一首經典愛情詩,歡快深情,其中名句成描寫氣候的名言
    這樣的劉禹錫寫起愛情詩來,也是一樣的瀟灑脫俗,比如他的《竹枝詞》。這是劉禹錫於公元822年至公元824年在四川夔州任刺史時,仿照當地民歌所創作出來的,以描寫三峽風光和男女愛情為主的一系列詩作,共11首。其中有一首描寫愛情的經典詩作,歡快深情,成為唐代詩壇最歡快的一首愛情詩。其中的一句名句,可以說無人不知,後來更成為描寫氣候的名言。它就是《竹枝二首.其一》。
  • 一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泊嶽陽樓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而《錦瑟》這首詩,就是他留給後人的「絕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蘇軾「俗氣」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優雅的名句,現在還時常被提起
    蘇軾「俗氣」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優雅的名句,現在還時常被提起提起歷史上的詩人,多才多藝的不少,但是最怪的也就數蘇軾了吧。會寫詩,當過官,開墾水利,跟好友佛印對對聯,竟然還是個有名的吃貨發明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