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歷盡6年寫出《平凡的世界》,其中3年時間都用來研究這些

2020-12-21 和風姑娘啊

路遙花了6年的時間寫出《平凡的世界》,其中3年讀了100多部長篇小說,仔細研究它們的結構特點。這部上百萬字的鴻篇巨著,是一部社會歷史畫卷,也是盪氣迴腸的生命交響曲。

談及到路遙,我們提到最多的就是苦難。面對貧苦,他沒有放棄讀書的機會;面對苦難,他沒有倒下,而是勇敢面對。出身在農民家庭的路遙,讀書確實影響了他一生的命運軌跡。

7歲過繼到大伯家,他含著淚看著父親離開;

大伯家條件不好,在學校夏天吃餿飯,冬天吃冷飯,他依然堅持讀書;

為了像別的小孩一樣看上電影,在下水溝裡長大;

後來有機會去縣文化館閱覽室,才開始真正在閱讀中獲得快樂。

在很小的年齡汲取書本的營養,確實讓路遙獲得精神的充實,使得他更加有自信,那種自信也超越了物質的窘迫。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身上就有路遙的影子,有理想有擔當敢吃苦愛讀書,讀書讓孫少平看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讀書也使路遙擁有了仰望星空的勇氣。

1969年路遙返鄉當知青,北京的很多知青也一同去了延川,在延川和這些知青相處的過程當中,打開路遙人生的另一扇窗,那段經歷對他影響很大。

1982年,路遙發表了中篇小說《人生》,獲得了全國第二屆優秀中篇小說獎。他本可以高枕無憂,但是心有不甘,想寫出一部上百萬的鴻篇巨製,便開始籌划去寫《平凡的世界》。

20世紀80年代,當所有人都轉變方向,開始學習西方意識流手法或者是學習馬爾克斯……他說:「我要面向大眾!背對文壇!」依然去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技能改變生活#

創作完《平凡的世界》後,他給友人的通信中說:「當別人用西餐西式餐具吃中國這盤菜的時候,我並不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飯而害臊。」這就是路遙精神!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夠世代相傳,是路遙先生讓我們在孫少平孫少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給很多生活在底層的卑微人物帶去了生活的希望。

讓我們看到:即使我們一無所有,也可以用青春和生命書寫人生,「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通過自己平凡的生命創造人生的不平凡。

雖然路遙英年早逝,但是作家的生命長度是由作家作品所決定的,路遙還活著,他也將繼續活著。他是我們青年人的榜樣,給予我們向上和向善的力量!而《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應該花一生時間去拜讀的經典!

相關焦點

  • 路遙在煤礦裡感受平凡、用生命譜寫出了《平凡世界》,卻英年早逝
    這裡,就是路遙文學名著《平凡的世界》中大牙灣煤礦的原型——鴨口煤礦。「瞧,建築物密密麻麻擠滿了偌大一個山灣,街道、商店、機關、學校,應有盡有。雄偉的選煤樓、飛轉的天輪、山一樣的煤堆還有火車的喧吼,就連地上到處亂扔的廢鋼爛鐵,也是一種富有的表現啊!」這是《平凡的世界》對大牙灣煤礦的描寫。多少年過去了,處在山溝裡的鴨口煤礦仍然是當年小說中的模樣。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很多人知道路遙,是通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它寫出了那個時代各階層人民的追求,痛苦和歡樂。這篇文章會介紹下路遙的一生,那些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路遙往事。他開始大量閱讀中外的長篇小說,學習並借鑑別人的創作經驗,他並沒有像很多作家一樣上來就開始寫,而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長篇小說裡面的專業內容,磨刀不誤砍柴工,他多次研究同一部長篇小說,即使已經爛熟於心,他依舊非常認真的研讀並記錄其中的小說創作技巧。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說到路遙和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知道這本書和他的作者響噹噹的名號。最近兩年這本書經過時光的洗禮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作者路遙的貧苦經歷和這部作品貼合人心的社會題材讓這本書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 《平凡的世界》幕後推手:公交上偶遇路遙,錄成廣播影響3億人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終於出版,但隨後文學界對它的評價都不好。1986年冬天,路遙和同事白描一同帶稿子進京,參加作品研討會。研討會上,大多數評論家都對這部作品表示失望,認為是一部失敗的作品。甚至有人認為,相比於中篇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是一個倒退。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轉院2個月後,1992年11月17日凌晨8點20分,42歲的作家路遙,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一顆巨星隕落了。在路遙住院3個多月期間,妻子林達僅來探望過一次。林達不僅要上班,而且還要照顧女兒,路遙的創作費很少,連自己的煙錢和咖啡錢都不夠,林達的任務更加艱難了,也許,林達那些年是怎麼撐下來的,我們一般人都不能感同身受。對於林達提出的離婚,也許是因為已經絕望了吧,林達沒有錯,路遙也沒有錯,錯的是他們沒有緣分,他們的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束,這就是一個悲劇。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路遙《平凡的世界》經典語錄50句
    ——路遙《平凡的世界》02、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路遙《平凡的世界》03、只有自己誠心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路遙《平凡的世界》04、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
  • 如何評價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當代文學一部重要的現實主義力作,也是陝西作家路遙的最後一部長篇,也可以說封筆之作。《平凡 的世界》寫完不久,路遙就因為嚴重的肝病而去世了。但他給當代文學,給廣大讀者留下一部久經不衰的文學名著。《平凡的世界》出版30年了,至今仍被讀者在傳誦,銷量不減,年年都在增加。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平凡的世界1989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了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跨越3個年頭,這部凝結著路遙6年辛勞汗水的一百餘萬字的長篇小說終於全部出齊,從此,它深深地鐫入中國當代文學史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出了女人的三種愛情觀,哪種能得到幸福
    ——路遙路遙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影響數萬中國年輕人,就是因為裡面的人物太過現實,太過鮮明,太具有代表性。《平凡的世界》中寫了三類女性,她們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愛情觀念,對於女性來說,哪種愛情觀念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呢?
  • 致敬平凡——紀念路遙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就在70年前,陝北榆林清澗縣普通農村家庭一個孩子的降臨。最終卻成為中國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他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他一生與命運鬥爭,歷經貧苦。
  • 42歲路遙不幸去世,兄弟4人無一倖免,《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1991年3月,路遙憑藉《平凡的世界》獲得中國文學最高榮譽獎——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路遙在西安不幸去世,年僅42歲。那麼問題來了,1、坊間相傳,路遙沒錢去北京領獎,這件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路遙生前好友航宇,在《路遙的時間:見證路遙最後的日子》中記錄到:「3月23日晚上,路遙興致蓬勃地來到我房間,用從來沒有過的商量口氣,喜笑顏開地對我說,你明天能不能不要睡懶覺了,起早一點行不行,然後到火車站給我買一張去北京的軟臥火車票,我要去北京領獎。
  • 《平凡的世界》被著名期刊拒稿,路遙去世後專家懺悔道:我錯了
    大家初讀《平凡的世界》,想必都曾被孫少平與郝紅梅的故事所打動。那因貧窮而生的羞怯,那真摯的情感,那對時代的記錄,那激人向上的正能量,由此揭開序幕,延續整部作品。在《平凡的世界》問世之後的三十多年中,這部作品不知激勵了多少讀者,儘管作者路遙早已懷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路遙離開的時候,是帶著很深的遺憾的。
  • 誠食講座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給我熬的一碗毒雞湯
    不得不說,《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給我熬的一碗毒雞湯!裡面的毒藥藏地很深,讓我曾一度以為那毒藥就是生活的解藥。講者 | 唐利群,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女性文學、左翼文化、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理論方面的研究。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最平凡的人,激勵著無數的青年拼搏奮鬥
    也許人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 路遙:我寫了平凡的故事,但我的生活不是平凡
    ……寫下這些人物的路遙一生都是平凡悲慘的,但是平凡出生時沒有上帝的光環,但註定不是平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問題的關鍵是,這種疼痛,你想吃嗎?01年1949年12月2日,路遙出生在陝北清澗縣一個農民家庭。
  • 林達哭訴:路遙,請聽一聽我們的哀訴;12年後,女兒把她告上法庭
    路遙帶女兒騎駱駝長達6年沒日沒夜的創作、極其粗劣的飲食,榨乾了他的健康,寫完《平凡的世界》不久,他就倒下了。路遙去世至今快30年了,從學術精英到草根百姓,各地自發紀念他的活動層出不窮,平均每年有1本以上研究他的書籍出版。延安大學的路遙文學紀念館,僅用2個月的時間便全部建成。徵集文章一發出,各地朋友都把第一時間寄來自己珍藏的路遙物品。
  • 路遙《平凡的世界》:為何它不被文學史認可,卻能成永恆的經典?
    時間流逝飛快,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發行到今天為止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而這部曾經飽受爭議的作品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也適用於《平凡的世界》。但許多專家學者以及讀者都認為這部小說文筆粗糙、情節老套、又臭又長,實在想不通它為何能受到如此推崇!
  • 路遙未完成的3部小說:生命樹、崩潰、十年,曉雷:劍指諾貝爾!
    在完成《平凡的世界》後,路遙著手開始第3個階段的創作準備。1989年1月5日,路遙在《業務自傳》中寫下這段文字:今後準備繼續深入到生活中,同時集中一段時間,更深入地研究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廣泛地研究西方現代派藝術的源流,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第三階段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