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路遙創作的著名文學小說《平凡的世界》嗎?
作品中的大牙灣煤礦原型就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的陝煤集團銅川礦務局有限公司鴨口煤礦。
雖然路遙去世已經有20多年了,但這裡的人們不僅沒有忘記他,相反,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他們建起了鴨口·路遙文化展館。他們還說:「路遙是我們的榮譽礦工。」
只有深度體驗,我們才能體會那些底層深處的生死考驗和奮鬥不息,我們才能明白幸福生活的珍貴和來之不易。
4月20日,來到鴨口煤礦。礦區的辦公樓、住宿小區、廣場沿著道路兩側整齊分布。已經關停的廠區,沒有往日出煤時繁忙的景象。這裡,就是路遙文學名著《平凡的世界》中大牙灣煤礦的原型——鴨口煤礦。
「瞧,建築物密密麻麻擠滿了偌大一個山灣,街道、商店、機關、學校,應有盡有。雄偉的選煤樓、飛轉的天輪、山一樣的煤堆還有火車的喧吼,就連地上到處亂扔的廢鋼爛鐵,也是一種富有的表現啊!」這是《平凡的世界》對大牙灣煤礦的描寫。多少年過去了,處在山溝裡的鴨口煤礦仍然是當年小說中的模樣。
鴨口煤礦是銅川礦務局建礦較早的礦井之一,1966年投產,職工人數最多時有4600人,加上家屬,礦區曾有上萬人生活居住。連日來,記者通過多方採訪,還原了路遙來鴨口體驗生活的諸多細節。
路遙與鴨口煤礦結緣
1980年秋天,路遙通過延安的朋友幫忙聯繫,將四弟王天樂招工到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成為一名煤礦工人。在1984年秋天調到延安日報社之前,王天樂在鴨口煤礦幹了5年的井下運料工。王天樂5年的煤礦工人經歷,為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路遙在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寫道:「我得要專門談談我的弟弟王天樂。在很大的程度上,如果沒有他,我就很難順利地完成《平凡的世界》。尤其是他當過5年煤礦工人,對這個我最薄弱的生活環境提供了特別具體的素材。」
1984年,路遙曾到鴨口煤礦找到時任鴨口煤礦礦長霍世昌,說正在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礦工生活的長篇小說,想聽聽礦工出身的霍世昌對煤礦的認識和對礦工生活的體驗。
"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幾十年前的一句話卻成了如今社會現狀的高度總結。
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位用生命來寫書的偉大作家,在完成最後一部著作的時候永遠的倒下了。
他正是"陝北之子",路遙。
1949年12月2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王家堡村一個普通的農家窯洞裡。
他原名王衛國,是家中長子,下面還有四個弟弟、三個妹妹。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就決定將這個長子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
這之後,路遙更是受盡了貧窮和飢餓,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初中畢業後,路遙返鄉做了一名知青,和知青林紅相愛。
但他有些自卑,為了討好林紅,他把自己得到的一個招工名額,讓給了林紅。
林紅拿著這個指標成了工人後,林紅卻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
他只好用寫作來充實自己,後來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
這時,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
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
知道路遙念書要花很多錢,林達個月拿出大部分工資先給路遙用。
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四年後,兩人結束了異地戀,結了婚,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孩子,路遠。
不過幸福甜蜜的婚後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
每次一開始寫作,路遙就變得"生活不能自理"。
林達難以接受這樣的生活,原本夫妻作息就不同,後來索性連話都不說。
兩人從朝夕相處變成了形同陌路。
幾個月後,林達第一次提出離婚。
但路遙當時已經在文學界小有名氣,新書《人生》也正在輿論頂峰。
路遙怕自己的聲譽受損,更怕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就拒絕了林達。
後來林達又提出來離婚,不出所料,再次被拒絕。
在寫完最後一個字的那一刻,他倒下了。
再醒來時已經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
林達這時再次送來了離婚協議書。
林達再一次提出離婚,而這次,路遙終於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因為這件事,林達被罵了很多年。
直到7年後路遙的親弟弟王天樂寫了一篇《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來紀念哥哥,在這篇文章裡,王天樂說了些公道話,讓我們來讀一讀:
1992年初,我嫂子林達正式提出了和路遙協議離婚的,對此,我無話可說,我也十分理解林達,她不知提出過多少次要離婚了。作為一個女人,當一名作家的夫人是十分不容易的。天下女子就是找一個農民也不要找作家為丈夫。當作家可能獻出生命,但當作家的夫人同樣要經受普通女人無法容忍的各種心靈災難。在這一點上我不恨林達,也不恨路遙。
王天樂說"她不知提出過多少次的離婚了",可見林達並非是刻意在路遙彌留之際提離婚,這是她一直的心願。
路遙在寫作的十幾年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基本屬於零收入狀態。
對他來說,這或許是一種幸福,但對妻女來說,則是家徒四壁式的生活,若非林達還能賺些錢,這個家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對於這個結果,大家都能理解,但不免也會為路遙的感情生活而唏噓。
不過這也可能是路遙寫出那麼多偉大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路遙的一生中有著許多優秀的作品,有多部作品被翻拍成電視劇。
但是最優秀的還要說這本路遙燃燒生命也要完成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這本書整整創作了六年之久,在這期間路遙為了更好地創作還搬進了煤礦裡。
書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凝聚著路遙對文字的偏執和熱愛。
路遙以自己博大的胸襟和無盡的悲憫之心,為每個時代的處於貧困與逆境中的年輕人點亮了夢想之光,燃起了奮鬥之火。
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歸於大地,但他的靈魂早已刻在書中。
無數人在看過這本書後都能得到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路遙,就像是在讀自己,讀《平凡的世界》就像是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救贖。
如果你的一生只能讀一部作品,那首選就是《平凡的世界》。
這套書,不僅能為你的內心建起一道城牆,還能成為你前進路上最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