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在煤礦裡感受平凡、用生命譜寫出了《平凡世界》,卻英年早逝

2020-12-21 趙趙的期待

還記得路遙創作的著名文學小說《平凡的世界》嗎?

作品中的大牙灣煤礦原型就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的陝煤集團銅川礦務局有限公司鴨口煤礦。

雖然路遙去世已經有20多年了,但這裡的人們不僅沒有忘記他,相反,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他們建起了鴨口·路遙文化展館。他們還說:「路遙是我們的榮譽礦工。」

只有深度體驗,我們才能體會那些底層深處的生死考驗和奮鬥不息,我們才能明白幸福生活的珍貴和來之不易。

4月20日,來到鴨口煤礦。礦區的辦公樓、住宿小區、廣場沿著道路兩側整齊分布。已經關停的廠區,沒有往日出煤時繁忙的景象。這裡,就是路遙文學名著《平凡的世界》中大牙灣煤礦的原型——鴨口煤礦。

「瞧,建築物密密麻麻擠滿了偌大一個山灣,街道、商店、機關、學校,應有盡有。雄偉的選煤樓、飛轉的天輪、山一樣的煤堆還有火車的喧吼,就連地上到處亂扔的廢鋼爛鐵,也是一種富有的表現啊!」這是《平凡的世界》對大牙灣煤礦的描寫。多少年過去了,處在山溝裡的鴨口煤礦仍然是當年小說中的模樣。

鴨口煤礦是銅川礦務局建礦較早的礦井之一,1966年投產,職工人數最多時有4600人,加上家屬,礦區曾有上萬人生活居住。連日來,記者通過多方採訪,還原了路遙來鴨口體驗生活的諸多細節。

路遙與鴨口煤礦結緣

1980年秋天,路遙通過延安的朋友幫忙聯繫,將四弟王天樂招工到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成為一名煤礦工人。在1984年秋天調到延安日報社之前,王天樂在鴨口煤礦幹了5年的井下運料工。王天樂5年的煤礦工人經歷,為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路遙在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寫道:「我得要專門談談我的弟弟王天樂。在很大的程度上,如果沒有他,我就很難順利地完成《平凡的世界》。尤其是他當過5年煤礦工人,對這個我最薄弱的生活環境提供了特別具體的素材。」

1984年,路遙曾到鴨口煤礦找到時任鴨口煤礦礦長霍世昌,說正在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礦工生活的長篇小說,想聽聽礦工出身的霍世昌對煤礦的認識和對礦工生活的體驗。

"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幾十年前的一句話卻成了如今社會現狀的高度總結。

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位用生命來寫書的偉大作家,在完成最後一部著作的時候永遠的倒下了。

他正是"陝北之子",路遙。

1949年12月2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王家堡村一個普通的農家窯洞裡。

他原名王衛國,是家中長子,下面還有四個弟弟、三個妹妹。

為了生存,在路遙七歲時,父親就決定將這個長子過繼給他的哥哥、遠在延川縣的王玉德。

這之後,路遙更是受盡了貧窮和飢餓,他時常為買不起幾分錢一支鉛筆而發愁。

初中畢業後,路遙返鄉做了一名知青,和知青林紅相愛。

但他有些自卑,為了討好林紅,他把自己得到的一個招工名額,讓給了林紅。

林紅拿著這個指標成了工人後,林紅卻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

他只好用寫作來充實自己,後來被借調到縣委通訊組。

這時,另一位北京知青林達走進了他的生活,用愛撫慰了他的創傷。

路遙考上延安大學後,大多經濟來源是靠林達資助的

知道路遙念書要花很多錢,林達個月拿出大部分工資先給路遙用。

正是因為有了林達,路遙在延安大學能夠安心讀書和進行文學創作。

四年後,兩人結束了異地戀,結了婚,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孩子,路遠。

不過幸福甜蜜的婚後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

每次一開始寫作,路遙就變得"生活不能自理"。

林達難以接受這樣的生活,原本夫妻作息就不同,後來索性連話都不說。

兩人從朝夕相處變成了形同陌路。

幾個月後,林達第一次提出離婚。

但路遙當時已經在文學界小有名氣,新書《人生》也正在輿論頂峰。

路遙怕自己的聲譽受損,更怕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就拒絕了林達。

後來林達又提出來離婚,不出所料,再次被拒絕。

在寫完最後一個字的那一刻,他倒下了。

再醒來時已經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

林達這時再次送來了離婚協議書。

林達再一次提出離婚,而這次,路遙終於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因為這件事,林達被罵了很多年。

直到7年後路遙的親弟弟王天樂寫了一篇《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來紀念哥哥,在這篇文章裡,王天樂說了些公道話,讓我們來讀一讀:

1992年初,我嫂子林達正式提出了和路遙協議離婚的,對此,我無話可說,我也十分理解林達,她不知提出過多少次要離婚了。作為一個女人,當一名作家的夫人是十分不容易的。天下女子就是找一個農民也不要找作家為丈夫。當作家可能獻出生命,但當作家的夫人同樣要經受普通女人無法容忍的各種心靈災難。在這一點上我不恨林達,也不恨路遙。

王天樂說"她不知提出過多少次的離婚了",可見林達並非是刻意在路遙彌留之際提離婚,這是她一直的心願。

路遙在寫作的十幾年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基本屬於零收入狀態。

對他來說,這或許是一種幸福,但對妻女來說,則是家徒四壁式的生活,若非林達還能賺些錢,這個家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對於這個結果,大家都能理解,但不免也會為路遙的感情生活而唏噓。

不過這也可能是路遙寫出那麼多偉大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路遙的一生中有著許多優秀的作品,有多部作品被翻拍成電視劇。

但是最優秀的還要說這本路遙燃燒生命也要完成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這本書整整創作了六年之久,在這期間路遙為了更好地創作還搬進了煤礦裡。

書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凝聚著路遙對文字的偏執和熱愛。

路遙以自己博大的胸襟和無盡的悲憫之心,為每個時代的處於貧困與逆境中的年輕人點亮了夢想之光,燃起了奮鬥之火。

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歸於大地,但他的靈魂早已刻在書中。

無數人在看過這本書後都能得到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路遙,就像是在讀自己,讀《平凡的世界》就像是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救贖。

如果你的一生只能讀一部作品,那首選就是《平凡的世界》。

這套書,不僅能為你的內心建起一道城牆,還能成為你前進路上最有力的武器!

相關焦點

  • 路遙歷盡6年寫出《平凡的世界》,其中3年時間都用來研究這些
    路遙花了6年的時間寫出《平凡的世界》,其中3年讀了100多部長篇小說,仔細研究它們的結構特點。這部上百萬字的鴻篇巨著,是一部社會歷史畫卷,也是盪氣迴腸的生命交響曲。談及到路遙,我們提到最多的就是苦難。在很小的年齡汲取書本的營養,確實讓路遙獲得精神的充實,使得他更加有自信,那種自信也超越了物質的窘迫。《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身上就有路遙的影子,有理想有擔當敢吃苦愛讀書,讀書讓孫少平看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讀書也使路遙擁有了仰望星空的勇氣。
  • 路遙巨著《平凡的世界》:帶你解讀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人生!
    而路遙,用敏銳的眼光注意到了這點,取材於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坡一個普通的農村,然後,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中展開整個故事情節。用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了整個中國,整個人類的平凡的世界。小說中對於人物的刻畫極其獨到,注意人物的現實性。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路遙(左一)在銅川煤礦採訪 何志銘攝此後,路遙開始了長達3年輾轉於銅川陳家山煤礦、從陝西作協臨時借來的小房間、新落成的榆林賓館、甘泉縣招待所等地的艱苦而漫長的寫作。對於視創作為一種勞動,堅信唯有持續不斷的勞動才能為人類創造出新的精神成果的路遙而言,永遠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 路遙用生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為何卻遭到評論界的一片差評?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長河裡,要論對讀者的影響力,恐怕沒有一部作品能超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路遙嘔心瀝血,花費十年時間完成了百萬字巨著,十年間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那套晚出版本,總銷量就已破1800萬冊,並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而它的盜版更是不計其數。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最平凡的人,激勵著無數的青年拼搏奮鬥
    也許人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中的開篇段落,是整本書的縮寫,你怎麼看?
    有人說《平凡的世界》的開篇段落,是不是整本書的縮寫,其實,路遙先生的名著《平凡的世界》,也是比較傳統的寫法。但我個人覺得這樣的開頭,簡明扼要,直奔主題。各位看官是怎麼看的叻?路遙,原名王衛國,祖籍陝西,創作多為農村題材,主要描寫的是農村與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平凡的世界》是在1986年後所創,然而在寫完第三部創作後不久英年早逝。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份份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不會再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己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連飯都不會做的路遙,憑什麼寫出《平凡的世界》?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眾所周知。路遙可以算得上是有史以來過得最窮最慘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這個來自陝北的農民小夥自小就稱得上一個「家境貧寒」。即便是用生命寫出了驚豔世人的著作也沒辦法改變自己貧困的處境,就連去北京領茅盾文學獎的路費都拿不出來。當時路遙沒有路費去領獎,弟弟王天樂給他借來了錢,路遙卻罵了一句:「日他媽的文學!」你可知道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為什麼會爆粗口?
  • 路遙《平凡的世界》經典語錄50句
    ——路遙《平凡的世界》02、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路遙《平凡的世界》03、只有自己誠心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路遙《平凡的世界》04、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很多人知道路遙,是通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它寫出了那個時代各階層人民的追求,痛苦和歡樂。這篇文章會介紹下路遙的一生,那些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路遙往事。準備工作做的差不多了之後,他來到了陳家山煤礦,為了熟悉這裡的生活增添他寫作的元素,他和這邊的工人聊天,雖然生活有些艱苦,但是他依舊充滿了激情。他經常會在創作的時候點一根煙,然後繼續創作,就這樣從1984年開始籌備,一直到1988年路遙終於完成了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近幾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掀起了又一波收視熱潮和熱議。早在高中時,喜歡看小說的我,就讀過《平凡的世界》,這部巨著不欺世不媚俗,為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立傳,開卷有益,百讀不厭。
  • 路遙:我寫了平凡的故事,但我的生活不是平凡
    今年,他最有價值的兄弟王天樂也在他人的幫助下成功招募了銅川煤礦工人,並在王天樂的基礎上創建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1981年7月,32歲的路遙告別妻女,前往延安地區甘泉縣,高加林,劉巧珍,德順老漢,和黃亞萍來了。
  • 《平凡的世界》:路遙圓不了的美麗謊言
    《平凡的世界》出版在1986 年距今已經超過30年,三十年的時光足以讓人讓很多東西消失,比如當年農村家家必備的紡車,城市盛極一時的蘇聯電影。但《平凡的世界》不僅沒有被時間溶解,反而有種三十年磨一劍的凌厲。那麼,《平凡的世界》厲害硬核在哪,從而扛住了三十年的時間洗禮?
  • 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故事,人生路遙,閱讀改變人生!
    那個時候,工友們晚上下班,都去夜市攤烤串,喝啤酒,因為家裡條件差,老袁每次都婉拒了工友們的邀請,一個人在宿舍,認真地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要不,給孩子買一本《平凡的世界》,讓他感受祖輩時代的不易,感受祖輩們的艱辛,或許,只有孩子內心的強大,才能應對高中、大學充滿誘惑的生活。
  • 《平凡的世界》被著名期刊拒稿,路遙去世後專家懺悔道:我錯了
    那個時候的他,或許就曾期盼過自己的生命中能出現一位如郝紅梅般的女同學。大家初讀《平凡的世界》,想必都曾被孫少平與郝紅梅的故事所打動。那因貧窮而生的羞怯,那真摯的情感,那對時代的記錄,那激人向上的正能量,由此揭開序幕,延續整部作品。在《平凡的世界》問世之後的三十多年中,這部作品不知激勵了多少讀者,儘管作者路遙早已懷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 誠食講座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給我熬的一碗毒雞湯
    整理 | 大鵬 宇軒 瑞秋 童話責編 | 侯雨 童話排版 | 六韜路遙(原名王衛國)有這麼幾個特點:一是他1949年出生,可謂與共和國同齡,1992年因肝病去世。在他短暫的42年生命裡,有27年是在毛澤東時代度過的,所以不管怎麼說,也不管願不願意提及,或怎樣提及,這個時代都在他的生命裡打上了很深的烙印。
  • 路遙:離婚,病重,兄弟失和,42歲早逝的悲苦人生,從來都不平凡
    42歲,正是一個作家創作的黃金年齡,然而路遙卻過早地透支了上天賦於他的才華和生命,他完成了皇皇巨著《平凡的世界》,就像終於完成了領受的使命一樣,累倒在厚厚的黃土地上。路遙的好友賈平凹說:「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路遙當路遙的《人生》轟動整個中國文壇時,有人說《人生》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一個作家有一個作品是其人生的最高度。
  • 路遙《平凡的世界》:為何它不被文學史認可,卻能成永恆的經典?
    1、以生命為代價的創作可以說,路遙在進行《平凡的世界》創作過程中,付出了他全部的努力和心血。在前期準備過程中構建大框架,為了使作品內容更加真實飽滿,他翻閱一本一又一本的資料,手上的指紋都磨掉;為了寫出書中人物飽滿的情感,他親自去煤礦採煤體驗;為了獲得更有效的時間進行創作,兩個饅頭一碗稀飯便是他早午兩餐。其實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平凡的世界》的成長就是路遙身體的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