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講完了奶酪,乳品的基本常識就差不多了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再寫一下升級版(專業版)的乳品知識。
奶酪(Cheese),又名乾酪,芝士,乳酪啊,大部分都是通過發酵的製備,和酸奶類似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要經過排乳清壓榨,固形物含量更高,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而且在國外由於使用不同的菌種,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模具,不同的存儲條件和後熟的方法,會造成奶酪的外觀,質地,口感,應用千差萬別。現在全球奶酪的種類成百上千,我這邊只能從最最基本的知識講起,講一些大家平時最最常見的奶酪,這樣大家平時自己去超市挑選奶酪的時候,可以大概知道這幾種奶酪適合如何食用,那種奶酪最適合自己的口味;也會了解自己平時吃到的奶酪又是怎麼一回事。奶酪產品太多,咱們分幾天講啊。
咱們就先從新鮮奶酪講起吧。這個應該是大家吃得最多的奶酪了,而且也目前非常主流的奶酪。新鮮奶酪(按照中國國標也可以叫做未成熟乾酪 Unripened Cheese)是指沒有經過成熟/存儲/熟化過程,直接將牛乳凝固後,去除部分水分而成的新鮮乾酪,它的水分充足、奶味清新、酸味清爽、口感柔軟嫩滑,為了保證產品的新鮮,產品的保質期很短,或是採用冷凍方法存儲,防止產品進一步成熟或是風味的改變。最最知名的幾個新鮮奶酪估計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奶油奶酪(Cream Cheese),馬蘇裡拉奶酪(Mozzarella Cheese),馬斯卡彭奶酪(Mascarpone Cheese),軟質的費塔奶酪(FetaCheese),還有所謂的農家乾酪(Cottage Cheese)等等。每天講兩三個,講的太多印象不深。
馬蘇裡拉奶酪(Mozzarella Cheese)- 我們簡稱「馬蘇」,
談到這個奶酪,估計大家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當年必勝客第一次推出芝心披薩時,廣告上面那個長長的奶酪拉絲了,似乎談到馬蘇就要說到拉絲,沒拉絲都不好意思出來混了。不過很抱歉的告訴大家,我們一直被誤導了。真正的馬蘇或者說馬蘇1.0版,是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Campania)和那布勒斯(Naples)地方產的一種淡味奶酪,馬蘇1.0版是用水牛奶製作的,正宗水牛奶做成的馬蘇色澤很白,有一層很薄的光亮外殼,未成熟時質地很柔順,很有彈性,容易切片,成熟期約1至3天,成熟後,就變得相當地軟,風味增強了,不過之後迅速變質,保質期不超過1周。因此水牛奶製作的Mozzarella一般做成小球形狀放在乳清中低溫密封保存,這個馬蘇1.0版一般會建議直接食用或是配合沙拉食用,一口一個,味道口感極佳。
由於水牛奶的供應受限,後來大家就直接使用普通的牛奶進行生產,那麼就出現了我們現在常見的馬蘇2.0版。工藝如下:
牛奶標準化→巴氏殺菌→注入乾酪槽→加發酵劑→加氯化鈣→加凝乳酶攪拌→靜置凝乳→切割→加熱攪拌→硬化凝塊→排乳清→熱水洗攪拌降→降溫冷卻→熱燙→揉合呈型→冷卻定型→脫模→鹽漬包裝→貯藏→檢驗合格→出廠
其中工藝中的熱燙過程使乾酪粒均勻受熱,融粘一體;而揉合則是採用柔和工藝的將奶酪凝塊拉長攪動,交叉翻疊,至形成產品表面光滑發亮,可纖拉成絲,具粘性而不粘手,尤如塑料團塊狀才會進行後續的定型包裝,這兩個工藝最終造成了我們期望的拉絲效果。
但是拉絲絕對不是馬蘇的最最關鍵的屬性,現在大家中國吃到的絕大多數都是美式披薩,以口感厚實勁道的麵餅打底,上面加了豐富配料芝士烤制;大家如果有機會去馬蘇的原產地義大利,品嘗正宗的意式披薩,會發現那邊的披薩採用的是又薄又脆的麵餅,配上豐富的配料和馬蘇烤制,馬蘇基本呈現微微烤焦的狀態,那邊的消費者更加在意的是馬蘇烘烤後顏色是否金黃誘人,奶香味是否濃鬱,口感是否微微勁道,是否拉絲則根本無關緊要。這個也就是大家在市場上面發現的天然馬蘇很少來著歐洲的原因,因為歐洲的馬蘇不保證烘烤後的延展性(拉絲),這個恰恰和我們認知的主流不匹配。(有點打臉的感覺哈)
不過Sophie小朋友對於馬蘇的拉絲簡直是喜歡的一塌糊塗,經常自己用小碗盛上半碗馬蘇碎,微波加熱後,一邊拉絲一邊吃。所以說喜歡拉絲就是喜歡,我們花了錢就是要任性,想在中國賣的好就要聽咱們中國人的,我們就是要拉絲的馬蘇~~~。
奶油奶酪(Cream Cheese)
這個是現在大家最愛吃的芝士蛋糕最最關鍵的原料之一。以奶油與牛奶混合為原料經標準化後發酵,分離乳清而製成的味道濃鬱淳厚的新鮮非成熟軟質乾酪。一般脂肪含量在脂肪33%以上。生產工藝如下:
牛奶標準化(與稀奶油混合)→均質→巴氏殺菌→加發酵劑→調整酸度→排乳清→加入食鹽和穩定劑定型→包裝→貯藏→檢驗合格→出廠
由於脂肪的含量高,風味就會特別飽滿,色澤潔白,質地柔軟,味道近乎於奶油的細膩,適合塗抹,尤其適合烘培點使用,適合做輕乳酪蛋糕、乳酪蛋糕、乳酪舒芙蕾、乳酪戚風等等,說起來就流口水。另外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在吃乳酪蛋糕的時候,不管什麼形式,都會有明顯的酸味,這個絕對不是乳酪壞了,其實奶酪在菌種發酵和後面調整pH值會是產品本身帶有酸味,但是奶油奶酪發酵時間很短,因此酸味很淡或是基本感覺不到。在餅房買蛋糕時大家經常會發現乳酪蛋糕通常都是檸檬/香橙/紅酒等等口味,通常都會是配合酸味的配料,即使是原味/經典口味的乳酪蛋糕,大家如果能夠看到蛋糕製作過程就會發現,其中一定會有一個很重要的配料就是檸檬/檸檬汁,這個才是蛋糕最終口味微酸的原因,為什麼呢?有的說是為了除去蛋糕裡面加入雞蛋帶來的蛋腥味,也有說是調節奶油,牛奶或是蛋清的pH值,使得打發性更好。但是對於一個真正的吃貨,加入檸檬汁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解膩。
一般在製作乳酪蛋糕時,為了保證烤好的蛋糕猶如嫩豆腐般滑嫩,醇香宜人風味濃鬱,兼香甜美味口感細膩,需要添加奶油奶酪,稀奶油,蛋黃,蛋清,白砂糖等等,才能達到以上效果,但是這樣高能量的食材堆積在一起,除了帶來美味,一定會由於高糖高脂肪,在食用時會感到過於油膩;但是加入檸檬汁後,酸酸的味道絕對會有解膩的神奇功效,是的產品味道更加清爽,讓你多吃幾口(絕對是提高消費量的殺手鐧啊)。大家如果不信,下次再訂蛋糕的時候,可以問問店員蛋糕裡面是否添加檸檬汁,如果添加,就堅決讓他們在給你做蛋糕時不要放,等你吃的時候,就會深有體會了。當然某些「重口」的人還是可以克服這個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