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董學彥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烜 文/圖
「一縷發」的時尚風韻,催生出每年逾10億美元的跨境電商交易額,成就了許昌「頭頂時裝之都」的美譽。9月27日,第二屆發製品跨境電子商務大會之中非跨境電商論壇在許都大劇院舉行,知名發製品企業代表、跨境電商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及部分非洲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代表等500餘人齊聚一堂,探討發製品行業的轉型提質與創新發展。
「中非經貿發展走向『黃金時代』,許昌發製品挺進非洲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窗口期和機遇期。」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認為,許昌要充分發揮發製品作為出口「拳頭產品」的優勢,將跨境電商作為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有效手段,完善區域電商基礎設施和產業鏈環節,培育本土化營銷團隊,推動產業面向全球市場的數位化升級。
「在海外,發製品常常被稱為『頭頂時裝』,閃爍著藝術品的璀璨光芒。但是一些發製品從業者只是把它當做一種工業品來做,欠缺的是一種『工匠精神』。」長江學者、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認為,發製品跨境電商交易要有精品意識和長遠眼光,為發製品注入美的內涵和文化魅力,使之成為翩翩起舞的「文化使者」。
「大家都聽過『內容為王』。對於YouTube的紅人來說,內容可能就是一個視頻。對於攝影師來說,內容可能就是一張圖片。」非洲知名電商平臺Kilimall創始人楊濤說,許昌的發製品行業要把「內容」營銷放在第一位,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媒介,講出每一頂假髮背後膾炙人口的好故事。
許昌市發製品生產歷史悠久,是全球最大的發製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全市發製品企業達到280多家,擁有386個產品種類,發製品產業鏈條從業人員近30萬人。去年,許昌市發製品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10.5億美元,銷售區域涉及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二屆發製品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由省商務廳、許昌市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河南省分會共同主辦,舉行了參觀考察、產業對接、中非跨境電商高峰論壇等多項精彩活動。
編輯:宋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