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髮片夾在長發中就「隱形」了(圖片來自淘寶)
假劉海、假髮片成了爆款
每2秒賣出一頂 「假髮經濟」火到海外
商報記者 祝雲燕
女生為什麼特別討厭別人動自己的頭髮?因為可能她的頭髮是「假」的.
最近,發量日漸稀疏的小吳經常在抖音刷到使用假髮片的短視頻。視頻裡,一位博主摘下假劉海、假髮片之後,發量稀疏,甜美不再,完全判若兩人。更神奇的是,只要將假髮片夾在長發裡,發量瞬間就多了不少,成為「禿頭救星」。被這樣的神奇效果「種草」後,小吳忍不住打開了淘寶,她發現月銷售量1萬件以上的假髮墊、假劉海比比皆是。
脫髮人群引爆了「假髮經濟」,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每兩秒鐘就有一頂假髮被買走。而據衛健委數據,國內脫髮人數已超2.5億,即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有脫髮情況。無論是為了更美,還是為了遮禿、掩瑕,近年來,假髮迎來「禿」如其來的商機,甚至還成為很多消費者眼裡的時尚單品。
假髮需求產生差異化 一款假髮片月銷超1萬片
假髮片的火爆離不開明星的「推廣」。彭昱暢在快樂大本營玩遊戲甩出假髮片、蔣夢婕上植髮醫院檢查前先卸下假髮片、楊超越在長城上隨手一薅頭髮,也是假髮片……隨著用戶消費需求的增長和習慣的變化,遮禿、求美、掩瑕,不同用戶群體對假髮的訴求開始發生差異,可以說,如今假髮不僅是遮瑕的工具,還成為了年輕人的時尚單品。
在淘寶上搜索假髮,單價100元到3000元的假髮產品比比皆是,捲髮、直發、黃髮、黑髮,還有各種爆款髮型,其中賣得最好的是單價9元至30元的假髮片。值得注意的是,銷量前十名的假髮全部都是假髮片和假劉海,而不是整頭的假髮套。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可以讓發量看起來更多的假髮片,月銷超過1萬件,頁面顯示有1.9萬人已收貨,銷量第二的是假劉海,顯示有1.7萬人收貨。
從「90後」開始大量購買防脫洗髮水,到生發儀器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再到假髮片、假劉海成為「90後」搜索的關鍵詞,為了讓頭髮看起來更「富裕」,這屆年輕人真的很拼,而他們也推動了假髮製造業的發展。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近3.3萬家經營範圍含「假髮、發製品」。2016年,我國此類企業的註冊增速達到41.79%,增速為近十年來最高。2019年,我國共註冊超8,400家假髮相關企業,增量為近十年來最高,同比增長47%。有專業人士稱,國內假髮產業年銷售額600億元,從業者超100萬人。
假髮是非洲人民的剛需
國內假髮企業紛紛「出海」
線上火爆的現象並非個例,被稱作「國際版淘寶」的速賣通上的假髮銷量也劇增,每2秒就能賣出一頂假髮。今年4月,速賣通上歐美等主要市場的假髮成交額增長了100%,5月與3月相比,全球假髮成交買家數增長了40%,其中非洲假髮市場增速最快,呈現100-300%的飛速增長。
與國內消費者不同,非洲消費者購買假髮更是剛需。正是由於他們發質剛硬捲曲,不好打理,所以才有了流行的髒辮造型。此外,他們的頭發生長緩慢且極易脫所以,假髮成為非洲女性的必備,真人發製成的優質假髮甚至被當地人稱為「黑金」,備受追捧。
強勁的需求催生了非洲假髮行業的繁榮。過去,那些最早拿到中國假髮代理權的非洲人更早實現了財富積累,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而中國假髮企業對市場的開拓也為當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方式——被稱為「假髮之都」的許昌,假髮企業僅在南非開設批發兼零售業務的店面就有120餘家,奈及利亞200餘家,許昌商務局介紹,許昌直接和間接帶動了30多萬非洲人就業。
而國家海關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發製品佔全球發製品80%的份額,其中出口非洲13.37億美元,佔全球近四成,同比增幅超過20%。據悉,未來1-2年內,速賣通還將攜手100家中國假髮龍頭企業「升級出海」,在非洲落地100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假髮店,為非洲人民帶去中國式購物體驗,開拓非洲百億假髮零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