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記憶中,每當灑水車從街上開過,總會伴隨著一陣以「滴滴……」聲演繹的曲目,要麼是《蘭花草》,要麼是《世上只有媽媽好》,或者《十五的月亮》、《生日快樂》,總之,來來去去就那幾首。
但是,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就在今年,柳州街頭的灑水車,有的悄悄地換了音樂了。
為什麼「滴滴……」了 幾十年
9月9日上午,在柳州市的濱江東路上,一輛灑水車緩緩前行,噴射的水花不大,剛剛好把路上的落葉等物衝到路邊,車上播放著一曲《夢裡水鄉》,旋律婉轉悠揚,一點也不刺耳。
「工作時播放音樂主要是提醒路人注意避讓。」 柳州市環衛處動力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幾十年以來,柳州灑水車播放的音樂其實是更新過幾次的,比如《世上只有媽媽好》、《走進新時代》等曲目,都是後來加入的。
但是,不管灑水車的曲目怎麼更新,它的播放器卻是一直沒有變的,幾十年來都是一臺由單片機驅動的蜂鳴器。這樣的裝備在 幾十年前算得上是 「黑科技」,和當時的磁帶、唱片比起來,灑水車上的這套設備,無論使用多久,其音質、音色都不會改變,因為它用的是數字存儲。
由於當時的技術所限,這套設備只能播放音色單調的單音音樂,聲音尖銳刺耳,因此在曲目的選擇上,只能儘量選一些節奏相對歡快、旋律又相對舒緩的歌曲。而符合這些特點的歌曲其實並不多。
單色的尖銳刺耳,正好起到提醒路人的作用,因此,灑水車在 幾十年以來,不管車輛怎麼更新換代,車上那套音樂播放設備基本沒有發動,歌曲也很少更新。
單音變和弦,你還認識它麼?
半年前,柳州市環衛部門更新了一批灑水車。這批灑水車一上路,細心的市民便發現,它們的「嗓門」變了,不再是尖銳的單音,而是變成了動聽的和弦,播放的曲目也換了。
「因為這幾年一直有地方提出換音樂的需求,所以我們廠家就做了一批這樣的車。」灑水車的廠方代表劉先生告訴記者,這些灑水車是中聯重科生產的,用的是柳產乘龍卡車的底盤,對於音樂播放器的更換,技術上倒沒什麼難度,關鍵還得看市場的反應。「太好聽的音樂,提醒作用會不會不夠?」劉說,從目前收集的市民反饋看,人們對此有贊有彈。
記者也隨機採訪了多名留意到新灑水車的市民,大家的觀點普遍「兩極分化」。點讚的人認為,舊的音樂太刺耳,聽著令人狂躁,而新的音樂和音色,讓人聽著心情愉悅,隨著城市環境的提升,新的音樂更符合新城市風貌的氣質;而對此不認可的人則認為,灑水車換了音樂後太「溫柔」,起不到提醒的作用,讓人完全沒意識到灑水車的到來,等反應過來時,灑水車常常已經到了跟前,躲都來不及,還不如原來單調面尖銳的音樂好。
將越來越「黑科技」
記者採訪時,在柳北環衛所的車隊裡見到了兩輛新式的灑水車。
通常的灑水車都是在車頭的底部裝有噴水裝置,有的車尾還會有另一套噴淋裝置。但眼前的新式灑水車,卻在車頭前立著一個怪異的噴嘴。
「其實它算得上是一個灑水機器人。」灑水車的廠家代表告訴記者,在行駛的過程中,車頭的噴嘴可以自動灑水,也可以在駕駛員或副駕的控制下,進行灑水、噴射等作業,噴嘴的方向也是可以自由轉動的,可以對馬路牙、隔離欄進行清洗,也可以對路上的淤泥、汙漬直噴,進行定點清除,「必要的時候,它甚至可以噴頭向上,加大水壓,臨時『客串』消防車滅火。」
據介紹,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日趨成熟,柳州的灑水車也在逐漸電動化,目前已有一批電動灑水車在柳州作業。灑水車的生產廠家則表示,隨著圖像識別、遠程操控、5G等技術的日漸成熟和應用,未來灑水車也將越來越具科幻色彩,比如灑水自動規避行人,自動識別汙漬重點掃洗,乃至無人駕駛等功能都會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