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含生命之美|臺灣珠寶設計師龔遵慈作品欣賞

2021-02-17 吃西瓜


珠寶設計師:龔遵慈

來自臺灣、在華人珠寶圈素負盛名的龔遵慈,與一般想像中的珠寶設計師不太一樣。她不擅長自我吹噓,也缺乏珠寶行銷最看重的「創作故事」,但她的每一件作品,皆是藝術家生活靈感與美感的高度體現。

 

「我沒有學術理論的包袱,所以創作非常自由,自然也無所謂主題及意義。所有作品都是見到素材的當下,一刻一鑿慢慢磨出來的。」

 

48歲才開始設計珠寶,如今已近70歲的珠寶設計師龔遵慈這樣說道。去年一整年,她共創作20件珠寶,面對這樣的「微量」生產,一方面她坦言與逐漸力不從心的體力有關,但另一方面,她卻是十分從容自在,直言這是一個必然且自然的結果,反正她從來不想與「量產」妥協。愈是如此,她的作品卻一年比一年搶手,許多作品尚未完成,就已被訂走。

許多人誤以為珠寶是奢華象徵,但它更是講究美感的極致展現,世俗價值反倒是其次。從這個角度思考,便不難理解龔遵慈的珠寶大受歡迎的原因。「無論是以花鳥蟲草何種面貌出現,我想抓住的是一份美感;那是我自己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與體悟。」有趣的是,她創作的珠寶往往不是真實存在的「圖象」,但作品卻幽微傳達出她心底豐富的感覺。

 

鑑賞龔遵慈的珠寶,那些反覆出現在珠寶文案裡的詞彙,如「典雅」「柔美」及「精緻」彷佛躍然成真,就連「粗獷」與「枯槁」等較少用來形容珠寶,卻依舊飽含生命之美的意象,也都能在她的作品之中發現端倪。儘管龔遵慈笑稱自己非科班出身,只曉得「憑感覺」創作珠寶,但從寶石的切磨雕刻,或是金工細節處理的執著,珠寶早已成為一幅具體而微、熱切而真實的生命風景。

龔遵慈作品欣賞




來源:《時報周刊》


吃西瓜

一個關於珠寶腕錶文化藝術創意設計時尚潮流品牌傳播的獨立公眾平臺。


 
沒有規則,不要束縛。用簡單的傳播方式,發現文字與圖片之美。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有顆想要成為浪蕩「思想家」和「藝術工作者」的心,那麼請用力猛戳鍵盤zxzyxf@sina.com,由於工作繁忙及睡覺要緊,對於你的每一封郵件,我們都會很負責任地設置自動回復:在雨後的夏天,吃西瓜,數蝸牛,蹺二郎腿,看小狗子打架。

相關焦點

  • 臺灣珠寶設計師龔遵慈作品賞鑑
    這一期,我們介紹的是來自臺灣的珠寶設計師龔遵慈。作為在臺灣、華人珠寶圈享有盛名的設計師龔遵慈,在她開始設計師生涯之前,人生並非順遂。35歲時,前夫事業垮了,已經生育了三個小孩的她只好去擺地攤賣玉,後來她前夫的事業又起來了之後,45歲的她又發現前夫的出軌。48歲那年,在朋友的建議下,她用了半年時間趕出120件作品,開了自己第一個設計展,並好評如潮,作品也賣掉了8成。
  • 【珠寶資訊】臺灣傳奇珠寶設計師——龔遵慈
    ,是臺灣熠熠生輝的著名珠寶設計師。龔遵慈的珠寶和人生之路可謂十分勵志傳奇,似乎是一個永不被打倒的女人。她在剛生完三個孩子後丈夫生意遭受失敗;當家境好轉時,又驚聞丈夫外遇;當她毅然決然獨立出來,專心走上珠寶設計設計之路後,她的小女兒,突然被發現得了末期癌症。龔遵慈沒有放棄,她和小女兒四處求醫,但這些都沒能打到她。如今,她的一件作品可以拍出幾十萬港幣的高價。
  • 賦予珠寶生命力 臺灣珠寶設計師龔遵慈
  • 陳念萱:家庭主婦也有別的出路,比如珠寶
    先生外遇,為了養活自己與三名就學中的兒女,她半途出師,成為國際搶手的珠寶設計師。有回幾個好朋友一起在花蓮海岸邊散步,黃昏時分,海風帶來些許涼意,長我十多歲的龔遵慈,忽然拿下掛在脖子上的披肩給我裹上:「你留著吧!不用還我了,這披肩不便宜,不許隨手送人啊!」她卻隨手送了我。
  • 「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珠寶設計師精湛工藝 綻放中華古典藝術
    近年來,臺灣珠寶設計上融合了東方傳統之美與西方藝術精隨,結合成熟專業的金工技術,創作出許多繽紛多元的珠寶款式,令人驚豔。 這次專門為臺灣珠寶設計師量身打造獨一無二的設計師展區,逾40位優秀頂尖的臺灣珠寶設計師將在本展中展示各自最新的精巧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帶有濃厚的個人風格,併兼具了獨特的創意與珠寶工藝之美。
  • 獨立珠寶設計師曾鬱雯:珠寶詩人的哲學之道
    曾鬱雯,優秀的臺灣獨立珠寶設計師,在公眾視野裡她還有多個身份:電臺主持人、作家、攝影家等等。但在我眼中她更是一個活得多姿多彩的女人。  她,是臺灣第一位同時獲得佳士得、蘇富比兩大國際拍賣會青睞的珠寶設計師,她也是唯一榮獲金馬獎、入圍金曲獎的珠寶設計師。
  • 「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珠寶設計師精湛工藝綻放中華古典藝術
    近年來,臺灣珠寶設計上融合了東方傳統之美與西方藝術精隨,結合成熟專業的金工技術,創作出許多繽紛多元的珠寶款式,令人驚豔。 這次專門為臺灣珠寶設計師量身打造獨一無二的設計師展區,逾40位優秀頂尖的臺灣珠寶設計師將在本展中展示各自最新的精巧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帶有濃厚的個人風格,併兼具了獨特的創意與珠寶工藝之美。
  • 逾30名臺灣設計師將在「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展個人風採
    臺灣珠寶設計師展現獨特風格 2014年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分別邀請到由王月要所領軍的「臺灣創意珠寶設計師協會」及吳美瑱所帶領的「臺灣珠寶設計師協會」,現場匯集了逾30位優秀的臺灣珠寶設計師展示各自獨特的珠寶作品。
  • 臺灣珠寶設計師作品閃耀奧斯卡紅毯
    華夏經緯網3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星光大道超吸睛,臺灣設計師胡茵菲(Anna Hu)所設計的耳環及戒指也獲女星史嘉蕾喬韓森、影后希拉蕊史旺青睞,躍上紅地毯。據報導,胡茵菲工作室人員指出,眾所矚目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今年女星們擺脫經濟不景氣的保守風格,在禮服上費盡心思,大方展現華麗珠寶,爭奇鬥豔。
  • 11/2「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 世貿一館登場 當代設計師區受矚目
    展會與臺灣區珠寶工業同業公會、臺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攜手合作,除力邀海內外業者展出最具投資趨勢之珠寶玉石,更擴大當代設計師展覽區,力捧後起之秀;目前已吸引逾百家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的參展商。 本屆『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匯集10多位海內外當代設計師,展示個人獨樹一格的珠寶作品,大秀創意、美學與工藝技術,吸引專業買家、收藏家、投資者參觀鑑識,讓展會更加精採可期。」
  • 臺灣知名珠寶設計師——呂政男
    1965年出生於臺灣嘉義復興商工美工科畢1988 由多年純藝術繪畫工作轉入珠寶公司研習珠寶設計1988~1992任職珠寶公司設計師1992 成立呂政男珠寶設計工作室1994設立臺北「呂政男珠寶研習教室」 現任惹飾手創工作室設計總監暨負責人曾任․高雄國際寶石鑑定研習中心
  • 《中國寶玉石》雜誌國際優秀珠寶設計師作品推介
    」專題,9月刊同樣推出「國際優秀珠寶設計師作品推介」主題報導,以供同行欣賞與學習。而且對材質工藝有著深刻的認識,尤其對珍珠珠寶有著專業而獨到的理解和表達。除了珍珠,Alessio 也喜歡運用彩寶。義大利珠寶聞名於世,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影響,大多都呈現出窮極奢華、繁複瑰麗之風,這一點,在阿萊西奧·博斯基的作品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 國際知名的五位華裔珠寶設計師,他們憑什麼成為拍賣市場寵兒?
    在 Wallace Chan 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來自中國歷史傳統故事、希臘神話、大自然、佛教文化等種種靈感來源,能涉獵到的他全不放過。Wallace Chan 以突破傳統的作品脫穎而出,獨樹一幟。他不斷創新,將珠寶作為藝術品來創作和展示。他的珠寶不僅能夠佩戴,也能作為雕塑來欣賞。
  • 臺灣設計師蔡安和:妙玉盎然的藝術珠寶
    臺灣著名設計師 「TSAIAN HO ART JEWELRY」 蔡安和藝術珠寶創辦人 「臺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理事、 「臺灣珠寶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 「深圳珠寶設計師協會」榮譽理事、「意形珠寶有限公司」設計團隊負責因本身承襲傳統金工工藝技法,了解到珠寶工藝的重要性,蔡安和在2014 年創辦了「蔡安和藝術珠寶」,帶領了一個金工設計團隊
  • 如何欣賞高級珠寶設計作品?
    完成挑選工序後,便要把美鑽鑲嵌到作品上,這時工匠會使用機器打造別出心裁的設計。香奈兒「Les Talismans de CHANEL」臻品珠寶系列,這一系列象徵守護寓意的珍貴珠寶作品中,閃耀著無法言喻、神秘莫測的光芒,直接觸動大自然的奧秘之美,激發出深植我們內心的正面力量
  • 再構東方美,中國獨立珠寶設計師詮釋「新中國風」
    他們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解構並詮釋新語境下的中國風珠寶,讓人眼前一亮之餘,更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更深刻的認知。5月中旬,一場名為「什麼東•西」的中國獨立珠寶設計師聯展在上海豫園拉開帷幕。此次聯展由中國最大的匠人手作平臺——東家•守藝人主辦,聯合王焜、大樹劉明明、蘇潔鋒等國內13位獨立珠寶設計師共同打造,旨在表達屬於這個時代的「東方美」。
  • 專欄:珠寶設計師
    ,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但並沒有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被淘汰,珠寶能給予人們精神層面的享受是極其厚重的,近代的珠寶更被賦予了許多新的含義,歷史的齒輪滾過21個世紀,回望這長河會發現,這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充滿矛盾卻依然飽含熱情,物質與精神同步共存,都在現實的舞臺上停駐腳步留下珠寶的空間,複雜的社會文化孕育了珠寶玉石文化發展的多種可能性,觀念與形式一同建立,真正的凝結珠寶文化成果,在變遷中向更好的方向一路前行
  • 華人珠寶設計師趙心綺,走向世界的珠寶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這枚羽毛胸針的設計者另外兩件高級珠寶作品也在同場拍賣中掙得高價——總共拍出1600萬港幣!那麼到底是哪位設計師這麼厲害?趙心綺:臺灣首位進軍紐約佳士得的珠寶設計師(奢華主義設計師)出生在藝術世家的她自小深受藝術薰陶,外祖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建築師,臺灣有幾千座廟宇出自他手。而父親是一位雕刻師,平日裡最喜歡給趙心綺出題考試,比如捏一朵花呀,或雕上一隻小老鼠,然後再告訴她怎樣修改才更生動。
  • 藝術珠寶JHENG JEWELLERY締造雋永傳世之作
    LIANGHER良和時尚珠寶世家第四代傳人Joan Cheng為家族超過一世紀的華美記憶再添裡程碑,全新藝術珠寶品牌JHENG JEWELLERY誕生。JHENG以「珠寶融入藝術、藝術融入生活」為概念,其珠寶作品之價值不僅體現在所使用的珍稀寶石與繁複工藝上,而且屬於更能營造互動、參與佩戴者生命故事的獨特藏品。
  • 臺灣珠寶設計師 逆勢突圍
    深圳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臺北業界較有代表性的珠寶專業市場、知名珠寶店「王月要珠寶」及臺灣珠寶設計師,聆聽圈內人士的聲音,管窺臺灣珠寶市場的現狀。 在過去30年,各路資本紛紛湧入珠寶行業,由於黃金價格一路上漲,產品的溢價、材質的溢價足以支撐利潤。近幾年,由於經濟環境的影響,尤其是黃金原料價格的波動,珠寶零售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