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珠寶設計師龔遵慈作品賞鑑

2021-02-27 iArtJewelry繞線編繩首飾diy

雖然我們的公眾號內容以介紹繞線或是編繩為主,但是我想藝術是共通的,所以不定期的我們也會做一些關於寶石或是珠寶的介紹。這一期,我們介紹的是來自臺灣的珠寶設計師龔遵慈。

作為在臺灣、華人珠寶圈享有盛名的設計師龔遵慈,在她開始設計師生涯之前,人生並非順遂。35歲時,前夫事業垮了,已經生育了三個小孩的她只好去擺地攤賣玉,後來她前夫的事業又起來了之後,45歲的她又發現前夫的出軌。48歲那年,在朋友的建議下,她用了半年時間趕出120件作品,開了自己第一個設計展,並好評如潮,作品也賣掉了8成。從那以後,她就找到了自己的珠寶設計師之路。從1994年開始,她堅持每年年底都做一個作品展。

藍葉大樹 NT$350,000元

1997年,香港的蘇富比拍賣第一次到臺灣辦了一個拍賣型的展覽,負責人找到了她,在這次拍賣上,一拍成名,那一年她剛好50歲。她的人生可能坎坷,但是在設計師的道路上,她卻走得相當順利。

冰種白翠花胸針 NT$520,000元

與擅於講故事的一些珠寶設計師不同,龔遵慈並不擅長自我吹噓,她只用她的作品來表達。並非科班出身的她創作可謂非常自由,無所謂主題或是意義,只是見到素材後,一刻一琢慢慢磨出來。

所以她創作的那些花鳥蟲草也都帶有了石材本身的精神與美感,如具體而微的生命風景呈現在我們面前。

與很多講求奢華或是寶石材質的珠寶設計的作品不同,在她的作品中,更在乎的是美感的極致呈現,世俗的價值反而其次。也正因此,她所創作的珠寶作品表達出她內心的審美與豐富的感覺。她創作的作品,包含生命之美的意向,熱切而真實。

但是為了追求極致的美感,她作品的寶石損耗率最多可能會達到40%。例如,這枚鈴蘭胸針的綠枝要從需要60釐米長、20釐米寬的翡翠玉板取材,不但要全綠勻色、無暇及厚度達7釐米,非常難得。

早期作品中,鈴蘭花、海芋、花朵等是她常創作的主題。

到了最近幾年,或許與心境有關,龔遵慈的作品多了許多色彩,更像是回到童年的感覺,做過許多有意思的東西。最為驚豔的,她做的機器人系列。這些機器人以K金鑲嵌鑽石、黃、紫水晶及託帕等半寶石,手腳關節都能靈活轉動,身體或頭部還點綴有自古董表拆下的機芯,看起來就像是真的機器在運轉。

而除了機器人,還有小怪物與生肖小雞等也讓人心生歡喜。

但從48歲才開始進行珠寶設計,到現在,龔遵慈也年近70,去年一年所創作的作品為20件,較之往年,數量有所減少。一方面當然與她堅持手工打磨,不向量產妥協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與逐漸力不從心的體力有關。不過幸好,家有傳承,17年的作品中,也有她兒女參與製作創作。雖然她說差得還遠,但傳承的意味已現。

她的珠寶設計製作最為核心的工作是打磨雕琢寶石,這就是工作室3臺打磨寶石的機器中的她為女兒準備的一臺機器。

她的女兒大學的專業是美術,現在跟在她身邊做學徒,「或者我的設計心得也會像中國傳統工藝那樣,口口相傳,其實不是口口相傳,而是日夜相處,在身邊細心領會。」龔遵慈說。

她的兒子也參與了寶石打磨和製作。這枚紫水晶花葉胸針的紫水晶,就是由她的兒子磨製。

手工藝人老去,但幸好傳承不斷。

技藝可以鍛鍊,線條可以修正,但是藝術或天分可能不是鍛鍊而來。正如她一直強調的那樣,藝術是無法言說的,美感是很難培養的,就一定要慢慢鍛鍊,慢慢磨練慢培養。

所以,就讓我們以美圖為鑑賞吧。

相關焦點

  • 【珠寶資訊】臺灣傳奇珠寶設計師——龔遵慈
    ,是臺灣熠熠生輝的著名珠寶設計師。龔遵慈的珠寶和人生之路可謂十分勵志傳奇,似乎是一個永不被打倒的女人。她在剛生完三個孩子後丈夫生意遭受失敗;當家境好轉時,又驚聞丈夫外遇;當她毅然決然獨立出來,專心走上珠寶設計設計之路後,她的小女兒,突然被發現得了末期癌症。龔遵慈沒有放棄,她和小女兒四處求醫,但這些都沒能打到她。如今,她的一件作品可以拍出幾十萬港幣的高價。
  • 賦予珠寶生命力 臺灣珠寶設計師龔遵慈
  • 飽含生命之美|臺灣珠寶設計師龔遵慈作品欣賞
    珠寶設計師:龔遵慈來自臺灣、在華人珠寶圈素負盛名的龔遵慈,與一般想像中的珠寶設計師不太一樣。
  • 陳念萱:家庭主婦也有別的出路,比如珠寶
    鮮少人知道,這件件光彩耀人的珠寶作品背後,是一位含辛茹苦家庭主婦的逆襲。
  • 臺灣珠寶設計師作品閃耀奧斯卡紅毯
    華夏經緯網3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星光大道超吸睛,臺灣設計師胡茵菲(Anna Hu)所設計的耳環及戒指也獲女星史嘉蕾喬韓森、影后希拉蕊史旺青睞,躍上紅地毯。據報導,胡茵菲工作室人員指出,眾所矚目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今年女星們擺脫經濟不景氣的保守風格,在禮服上費盡心思,大方展現華麗珠寶,爭奇鬥豔。
  • 臺灣設計師蔡安和:妙玉盎然的藝術珠寶
    臺灣著名設計師 「TSAIAN HO ART JEWELRY」 蔡安和藝術珠寶創辦人 「臺北市銀樓業職業工會」理事、 「臺灣珠寶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 「深圳珠寶設計師協會」榮譽理事、「意形珠寶有限公司」設計團隊負責因本身承襲傳統金工工藝技法,了解到珠寶工藝的重要性,蔡安和在2014 年創辦了「蔡安和藝術珠寶」,帶領了一個金工設計團隊
  • 臺灣知名珠寶設計師——呂政男
    1965年出生於臺灣嘉義復興商工美工科畢1988 由多年純藝術繪畫工作轉入珠寶公司研習珠寶設計1988~1992任職珠寶公司設計師1992 成立呂政男珠寶設計工作室1994設立臺北「呂政男珠寶研習教室」 現任惹飾手創工作室設計總監暨負責人曾任․高雄國際寶石鑑定研習中心
  • 「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珠寶設計師精湛工藝 綻放中華古典藝術
    臺灣珠寶設計師連綿不斷的創作能量與匠心工藝,打造出許多閃耀動人、技藝精湛的珠寶,許多設計師深厚底蘊的文化能量與多元無限的創意巧思,已在珠寶市場上嶄露頭角、大放光芒,並且在國際上獲得許多殊榮與肯定。
  • 逾30名臺灣設計師將在「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展個人風採
    今年展會的海內外參展商超過20個國家及地區,重要的特色是展會將匯聚臺灣的知名珠寶設計師及頂尖珠寶廠商參與臺灣較大的專業珠寶盛會。 臺灣珠寶設計師展現獨特風格 2014年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分別邀請到由王月要所領軍的「臺灣創意珠寶設計師協會」及吳美瑱所帶領的「臺灣珠寶設計師協會」,現場匯集了逾30位優秀的臺灣珠寶設計師展示各自獨特的珠寶作品。
  • 「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珠寶設計師精湛工藝綻放中華古典藝術
    臺灣珠寶設計師連綿不斷的創作能量與匠心工藝,打造出許多閃耀動人、技藝精湛的珠寶,許多設計師深厚底蘊的文化能量與多元無限的創意巧思,已在珠寶市場上嶄露頭角、大放光芒,並且在國際上獲得許多殊榮與肯定。
  • 臺灣珠寶設計師 逆勢突圍
    深圳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臺北業界較有代表性的珠寶專業市場、知名珠寶店「王月要珠寶」及臺灣珠寶設計師,聆聽圈內人士的聲音,管窺臺灣珠寶市場的現狀。 在過去30年,各路資本紛紛湧入珠寶行業,由於黃金價格一路上漲,產品的溢價、材質的溢價足以支撐利潤。近幾年,由於經濟環境的影響,尤其是黃金原料價格的波動,珠寶零售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
  • 《中國寶玉石》雜誌國際優秀珠寶設計師作品推介
    」專題,9月刊同樣推出「國際優秀珠寶設計師作品推介」主題報導,以供同行欣賞與學習。2015年因對珠寶的喜愛,憑藉著過去在Emanuel Ungaro品牌的珠寶設計、以及長年設計製作精細高級訂製服的經驗,創立個人頂級珠寶品牌「Khieng Jewelry」,融合東西方設計特點、充分運用本地珍貴材料-臺灣AKA紅珊瑚,創作充滿方國強獨特個人風格的精細頂級珠寶。目前正在醞釀不同主石的next jewelry collection。
  • 11/2「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 世貿一館登場 當代設計師區受矚目
    展會與臺灣區珠寶工業同業公會、臺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攜手合作,除力邀海內外業者展出最具投資趨勢之珠寶玉石,更擴大當代設計師展覽區,力捧後起之秀;目前已吸引逾百家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的參展商。     博聞臺灣總經理劉櫻惠表示:「近年來,客制化、具藝術價值的珠寶品越發炙手可熱,也使得珠寶設計師積極於產業布局,盼能在市場上嶄露頭角。這種良性競爭不僅活絡市場熱度,也提升珠寶品的收購價值。
  • 獨立珠寶設計師曾鬱雯:珠寶詩人的哲學之道
    曾鬱雯,優秀的臺灣獨立珠寶設計師,在公眾視野裡她還有多個身份:電臺主持人、作家、攝影家等等。但在我眼中她更是一個活得多姿多彩的女人。  她,是臺灣第一位同時獲得佳士得、蘇富比兩大國際拍賣會青睞的珠寶設計師,她也是唯一榮獲金馬獎、入圍金曲獎的珠寶設計師。
  • 華人珠寶設計師趙心綺,走向世界的珠寶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這枚羽毛胸針的設計者另外兩件高級珠寶作品也在同場拍賣中掙得高價——總共拍出1600萬港幣!那麼到底是哪位設計師這麼厲害?趙心綺:臺灣首位進軍紐約佳士得的珠寶設計師(奢華主義設計師)出生在藝術世家的她自小深受藝術薰陶,外祖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建築師,臺灣有幾千座廟宇出自他手。而父親是一位雕刻師,平日裡最喜歡給趙心綺出題考試,比如捏一朵花呀,或雕上一隻小老鼠,然後再告訴她怎樣修改才更生動。
  • 博聞攜手珠寶設計師呈現「設計師長廊」 即將亮相4月深圳珠寶展
    定於2018年4月19-22日在深圳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深圳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深圳珠寶展)將以全新主題形象 "Jewellery Resources China" 攜手深圳市珠寶首飾設計師協會,集結一批出色的珠寶設計師及其精心打磨的首飾作品,呈現一個嶄新且頗具前瞻性的珠寶秀場--「設計師長廊」。屆時不僅有美不勝收的珠寶大飽眼福,更有珠寶設計藝術與商業創新論壇大開腦洞。
  • 專欄:珠寶設計師
    蔡安和設計作品《瓢蟲》 手鍊臺灣著名設計師蔡安和先生一直致力於新藝術珠寶的創作,賦於珠寶獨特的造型,利用新型材質讓珠寶在色彩上愈發濃烈。  蔡安和一直強調TASIAN HO ART Jewelry是一個設計團隊,凝聚的力量需要團隊合作精神,他並不是領導,團隊精神唯一的要求是齊心協力的融洽氛圍才能創造出帶有正能量的作品。對於珠寶設計師,他向來不要求他們一定要有所謂的科班出生或是強大的珠寶專業知識背景,對他來說,一個好的珠寶設計師有重要的兩點:一是能吃苦耐勞的精神。
  • 【華裔珠寶設計師】——趙心綺(Cindy Chao)
    趙心綺(Cindy Chao)是臺灣首位進軍紐約佳士得的珠寶設計師簡介趙心綺(Cindy Chao)是臺灣首位進軍紐約佳士得的珠寶設計師,在建立品牌短短3年後就成為了世界珠寶設計舞臺上的一匹中國黑馬。一年只製作36件Master piece的她,讓歐美、港臺的政要名媛們心甘情願地把天價珠寶存放在心綺的保險箱裡,花上幾年等待她的靈感。對於這位年紀輕輕就成為了首位受邀在香港IFC連卡佛百貨開店的臺灣珠寶設計師,一切聽上去更像是一則神乎其神的傳奇。
  • 汲取音樂靈感,臺灣設計師的高級珠寶系列長這樣
    臺灣設計師Anna Hu剛剛推出新一季高級珠寶系列——「Silk Road Music」,靈感來自階梯型鑽石和藍寶石,鋪排構成鋼琴鍵盤;流線型輪廓則模仿豎琴造型,如同動聽的旋律在耳際流動;耳墜中央還鑲嵌2顆圓潤的孔克珠,象徵躍動的音符,成為作品的點睛。
  • 中國嘉德2020秋拍丨中國嘉德芭莎珠寶獨立設計師作品匯珍
    中國嘉德珠寶致力於培養連結國內獨立設計師成長平臺,在本季秋拍中,攜手芭莎珠寶聯合推出「中國嘉德芭莎珠寶獨立設計師作品匯珍」。集合國內優秀的設計師新銳力量,為藏家朋友帶來7位獨立設計師的近20件原創珠寶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