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疼!為防妻子出牆,古人發明7大決招!

2021-02-14 文玩迷

點擊箭頭處文玩迷,百萬文玩愛好者都在看!

為防止妻子出牆,古人發明七大決招,今日看來依然心驚肉跳

宋朝開始推崇程朱理學之後,男人對另一半的思想禁錮開始大肆發現。到明朝清朝達到了巔峰!要說到古人智慧,今人除了佩服就是膜拜了。今天我們盤點一下古人防妻出牆的七大決招!

古代小說裡有這樣一段話: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下暗器斬夫君。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叫君骨髓枯。」

意思是婀娜多姿的佳人,顧盼生蓮,但是腰下好像又把殺人於無形的寶劍,能把那些貪歡的公子斬落馬下,在無形之中讓他燈枯油盡!

古人也是血肉之軀,同樣有著七情六慾,他們一方面極為愛戀佳人,另一方面又怕佳人出牆。這種自私的表現就是定製了一整套思想的枷鎖。這還不算,古人竟還發明了七大決招,用于震懾佳人們!特別是明朝和清朝,這五百多年的時間裡把男尊女卑演繹的淋漓盡致。

1、神奇守宮砂

晉朝《博物志》記載了守宮砂:捉一野生壁虎,然後用硃砂餵養,吃掉七斤後,壁虎通體紅色,再把壁虎搗爛並千搗萬杵,然後用壁虎液體點在皮膚上,赤色不會消失,洗也洗不掉。只有「歡樂」後,守宮砂的顏色才會逐漸消失,是以稱其為「守宮砂」。

這種方法不知道是誰發明的,也不知道靈不靈,只能說古人的腦洞不是一般的大。

話說以宋朝為背景的《神鵰俠侶》,冰清玉潔的小龍女被道士偷吃之後,師傅在她胳膊上留下的守宮砂就消失了。過兒還傻傻不知。

這就像在商品上標明了保質期,是不是「新鮮」一目了然!

2、滴血驗身

清人採衡子的《蟲鳴漫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夫妻倆意外發現,自家女兒和隔壁公子私下聚會聊天,給看夫妻倆嚇了一跳,這若是做了違背道德之事可如何是好?於是父親慫恿妻子用滴血方法給女兒驗證一下。第二天女兒梳妝的時候,母親趁其不備,劃破了女兒手指,然後把血滴在了水裡,一看,血沒有擴散,反而凝聚在一起!當媽的十分高興,直到女兒仍是完壁。

這種方法發明於明朝,在清朝大量使用!

3、陰漏風

也叫「噴嚏風」,這種方法應該是有史以來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方法。先讓待驗佳人去衣,然後蹲在火盆上,火盆裡裝滿乾燥的香灰,之後用胡椒等刺激其鼻子,使其忍不住打噴嚏。如果下方有風漏出會把香灰吹起,這樣的就說明已不是完壁了,反之則是!

古代皇宮選秀,多用此法,一直使用到清朝後期。古人不會無的放矢,估計這種使用了數百年的方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4、愛的枷鎖

歐洲十字軍東徵的時候,二十八萬勇士集體給內人穿上了此物。大多數妻子至死都沒能等到丈夫的回來,而鑰匙只有丈夫那一把。

這是一種私自到極致的方法。也有人說這是愛到極致的表現,所以起名「愛的枷鎖」。

5、廢宮

明朝人王兆雲在《碣石剩談》中提到了操作方法:「用木槌猛擊婦腹,即有一物墜而掩閉其牝戶,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廢矣」,這種方法冷酷至極,它永遠剝奪了一個人最正常的需求。至於文中說的「一物墜」是這一物什麼東西,就不知道了。此法清朝時期使用很多。

6、縫合術

用針線繩索把「門戶」縫閉起來。這種方法其極其卑鄙、無恥!古代官府從來不用,反倒民間卻盛行此法,對於不忠的內人或是跟姥爺有染的奴婢,都樂衷於此法。清朝人褚人獲所著的《堅瓠集》中,就有「搗蒜納婢戶內,而以繩閉之」的故事。

意思是亳州有一位讀書人,偷偷和家中奴婢有染。他的妻子非常嫉恨,竟將蒜頭搗碎塞入婢女的門戶中,並用繩子將口處縫起來。知道的鄰居都對此憤憤不平,便去向官府告狀。

縣官大怒,派人將某甲的妻子拘提到案,決定以牙還牙,並喚來幾名車工,準備錐子和繩子,也要如法炮製讓其感受一下,嚇得妻子亡魂皆冒。書生擔心如此會使家門蒙羞,竭力懇求縣官高抬貴手。

7、終極殺招

最後當然不得不提到純國產,大名鼎鼎的「木馬」,四十釐米的木杵,能震懾所有不軌之人。如果已經形成無法挽回的事實,丈夫又把妻送上官府。

那麼這種古老的發明便會大展威風了。千搗萬杵之下,至於片刻便讓人無法承受了。以宋朝時期為背景的《水滸傳》中寫到,那王婆只坐了片刻便不行了。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文玩方面的問題

可以給我留言

或者直接添加大磊子微信:xiaoxiaogood2015

相關焦點

  • 成語是漢語言文學中的經典,為何古人能夠發明,現代卻很少發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上流傳最久的文明,期間孕育出了許多燦爛文化,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成語也是中國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之一。
  • 龍窯、饅頭窯、蛋形窯……為燒出精美瓷器,古人發明了多少窯爐?
    而從陶器衍生出的瓷器,則獨獨發源於中國,催生出單色釉、彩繪瓷兩大藝術高峰。從原始簡陋的無窯露天燒制,到地下挖穴,又回到地面築窯……中國古代工匠在能量來源和築窯材料都受限的條件下,為了燒出更精美的瓷器,不斷改進窯爐結構,誕生種類繁多,令後人驚嘆不已的各式窯爐。
  • 是發明還是搞笑?全球首條「防屁內褲」在美國問世
    這種因放屁而造成的尷尬場面可能會隨著一種新發明而消失。  美國科羅拉多州62歲男子韋默發明了全球第一條防屁內褲。這種稱為「屁股無拘束」(Under-Ease)的不透氣內褲,設有一個可更換的木炭過濾器,將臭屁轉變為無味的氣體。目前,「屁股無拘束」內褲已在網際網路上發售。韋默說,當他那患有節段性迴腸炎的57歲妻子阿琳6年前在床上放了一個大臭屁後,他便忽發奇想,創造出這個新發明。
  • 古人的發明,至今實用
    而我們對古人的智慧至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雖然很多傳統手工藝品逐漸被科技所取代,但依舊有很多充滿古人智慧的發明盛行於民間,而今天要說的這件家具「春凳」便是其中之一。 那麼古人為為何要取如此一個雅名?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 10歲「暖男」為護妹妹發明「防門夾手神器」
    建設大馬路小學四年級的潘一然給出了示範。作為哥哥的他為了保護妹妹,發明了一個「防門夾手神器」。昨天,該「神器」在越秀區中小學科技節啟動儀式上展出。據介紹,該「防門夾手神器」由鋁箔片、主控板、紙盒(模擬門)、電池、輕黏土和蜂鳴器組成。其原理是,人體接觸到鋁箔紙,鋁箔紙導電,主控板的電容器產生變化,導致蜂鳴器鳴叫。
  • 兒童發明「防踩狗屎鞋」 獲發明大賽金獎
    為此,幾名西班牙兒童發明了「防踩狗屎鞋」,還獲得了發明大賽金獎。據西班牙《今日報》報導,在今年的倫敦兒童發明大獎賽上,幾名西班牙「小發明家」的「防屎鞋」獲得金獎並申請到專利。據了解,孩子們最初的設計目標是踩到狗屎時鞋子會發出「嘟嘟」聲,以警告穿鞋人馬上清洗。
  • 是古人發明的,叫「春凳」
    是古人發明的,叫「春凳」眾所周知,我們現在很多東西,都是歷史上傳下來的,經過歷史的變遷,或多或少都發生了一些改變。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去過情侶酒店的朋友,都見過一張這樣的凳子,就是在床尾,會有一張沒有床高的凳子。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的,其實這是古代人發明的凳子,名字叫做「春凳」,在古代代表著非常美好的寓意。
  • 脫髮怎麼辦 古人有防脫髮的需求嗎?
    古人云:冀採石上草 得以駐餘顏 脫髮是由多個原因綜合形成的,石上草防脫育發團隊通過上千例脫髮人群數據比對中發現,40-55%為年齡為25-35歲之間,這個年齡在現實生活中處於工作上升期和擔負家庭責任的初始階段
  • 內褲發明之前,古人都穿什麼?
    不過問題來了:既然沒有內褲,那古人穿的都是什麼?今天阿信就跟大家聊聊關於內褲的那些事兒。內褲出現之前古人都穿什麼?中國最早的服飾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作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的有巢氏「始衣皮」,「襲葉為衣裳」來保護自己的重要部位,同時也能起到禦寒作用,但下體是真空狀態。
  • 脫髮怎麼辦 古人是怎麼防脫髮的?
    這個話題會引起很多人的興趣,脫髮在現代人看來跟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精神狀況以及遺傳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說到古人會不會有脫髮的煩惱,如果古人也有脫髮的問題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呢?雖然這些案例我們無從去一一考究,但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各種寶貴經驗財富可是讓我們代代受益非淺;比如通過實踐總結的很多經方驗方中提到的何首烏、黑芝麻、核桃仁等,人們普遍想到的就是生發養發,像這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自然界產物比比皆是,古人在生活實踐中總結了很多經驗並不斷地去驗證。
  • 內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古人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內褲的?
    內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古人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內褲的? 內褲是在1935年才發明出來的,而當時第一條現世的內褲還是男士三角褲,女士三角褲還要到距離44年後才真正意義上的出現。而對於中國的古人而言,之前是沒有穿內褲的。
  • 古代沒有發明牙刷古人牙齒為什麼那麼白?
    我們經常看古代的文學作品都會讀到描寫古人牙齒潔白的文章,比如:國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
  • 古人冬天的取暖方式
    在禦寒手段有限的古代,除了燒火取暖,古人們還有哪些奇特的取暖方式呢?今天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壁爐」與「火牆」】在秦朝時,貴族們就已經開始使用「壁爐」「火牆」的方式取暖。考古學家在鹹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發現了三座「壁爐」,壁爐裡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
  •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在我國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經驗與智慧,上至秦皇漢武,下到民國乃至解放,其中兩千所年所形成的文化也著實是令人們震撼,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智慧,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16兩為什麼會是一斤,又或是筷子的長度要分為7寸6。
  • 是誰發明了衛生巾
    有記載顯示,現代版本的衛生巾是由一名十分疼愛妻子的美國男士發明的。他無意中發現:用細軟的布將潔淨的棉纖維和吸收性強的紙漿包裹起來,做成長條狀棉墊,能夠有效減輕妻子經期的痛苦和不方便。這種棉墊於20世紀40年代在歐美國家流行起來,此後,衛生巾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 中國的古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內褲的?此前都是開襠褲嗎?
    中國早期內褲的雛形應該是在漢朝,古人稱其為「窮絝」。它的發明者是大將軍霍光,令人頗感意外的是,一個日理萬機的大老爺們,竟然研究起女人應該穿什麼樣的內褲,他是變態嗎?其實不然,霍光發明「窮絝」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外孫女上官皇后能誕下龍嗣,同時也為了防止漢昭帝跟後宮其他女子曖昧,亂搞男女關係。
  • 古人的「下雨穿搭」
    後來,古人嫌蓑衣舒適感不好,開始使用絲綢製作雨衣,並且在衣服外面塗一層油,增強防水性。圖片來源:拍信。2.雨傘。作為下雨天的「必備單品」——雨傘,在古代也有多種別稱。「傘」,亦作「躇」,《正字通》說:「傘,御雨蔽日,可以卷舒者。」先秦時,傘又稱為「簦」。
  •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我們經常有聽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其實這就是古代百姓教育自己孩子時經常說的話,雖然說現在看來屬於迷信的說法,但是窺見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有著很好的警醒意義的,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總結吧。
  • 麻將作為一種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遊戲,也是需要戰略和技巧
    麻將是由中國古人發明的一種博弈遊戲,其中包含著許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想。麻將通常採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小長方塊,然後在其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北方麻將一副一般有136張牌,而南方麻將通常為144張牌,不同地區的遊戲規則也各不相同。
  • 發明防摔倒神器。學渣親自示範後,意外成全校名人了!
    同學們大家好,一千個人的想法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發明這一點衰衰很有心得,不論在什麼情況下,衰衰總是能發明一些神奇的道具,來用於應對於各種情況,對於衰衰的新奇發明,同學們也表示讚嘆,畢竟發明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對於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的方案而做出的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