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略號
以前從未曾讀過麥家老師寫的書,只是因為看到《人生海海》登上了豆瓣2019年度書單中國文學小說類第一名,心裡不由對這本書產生了好奇,正好閒暇無事便看了這本書。
沒想到的是,這本書的內容是這麼精彩,一環扣一環,在閱讀的時候,書中一直藏著無數的謎團,讓我不停的繼續閱讀下去。
「古怪的上校究竟有什麼樣的秘密?」
「上校為何對一隻貓視如珍寶?」
「上校為什麼會瘋了?」
「爺爺為什麼那樣對上校?」
「父親和上校到底是什麼關係?」
「林阿姨是怎麼愛上上校的?」
……
麥家老師用他獨有的寫作手法,以「我」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又一個鮮活人物的故事,再抽絲剝繭一般,講述了上校的一生。用一個晚上,我翻完了這本書,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1如果可以,人生毫無波折挺好。
如果生活毫無波瀾,人們怕是要感嘆這樣的人生無趣至極。但是真正遇上大起大落的人生,有又幾人能夠安然度過。
或許,生活讓無數小孩成為了大人,但是卻又有無數的人性把大人逼瘋,然後情願再次變成小孩。
可能對於上校而言,平凡最可貴吧,所以他才會想要變回小孩。
雖然不該以最惡毒的想法去揣測人心,但是人性卻的的確確把本應享受榮譽的上校逼瘋了。
看書的時候看到上校瘋掉的那一刻,我的心也如墜冰窟,滿腦子的想說:「為什麼好人卻被如此殘忍的安排了這樣的人生?」
但是在讀完整本書的那一刻,我理解了《人生如海》作者麥家老師的那一句話: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一生潮起潮落,上校曾經戰場上的意氣風發,到之後落寞面臨的各種抨擊磨難,但是萬幸餘生還有林阿姨的陪伴。
或許正是因為不完美,才足以被稱為人生。
書中有這樣描述上校:
「生活摧殘了他,但也讓他穿越了生死恐懼和世態炎涼, 變得大徹大悟, 笑傲江湖。他知道怎樣在風光處耀目,也知道怎麼在卑賤中自處。」
上校被逼瘋,卻又被林阿姨寵成了小孩,這大概是麥家老師對上校安排的最溫暖的善意吧。雖然內心還是很難受,總覺得英雄不該是這樣的過完餘生。
2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經歷人生的種種,敢死那不需要勇氣,好好的活著才需要勇氣。
想到上校經歷的種種,我哭了。
好好的活著,對於上校而言已經很難很難了。但是就在上校被刻上那樣的屈辱之後,已經在慢慢回歸平靜點的生活之後,上校居然還要經歷那樣的委屈。
我替上校難過,真的好難過。
誰能受得住這樣的委屈啊,沒有人能,所以上校瘋了。
面對人生的苦難,死亡是一種多簡單的逃避方式。選擇活著,才需要鼓足莫大的勇氣。
在《人生如海》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人生如海,總有陰冷暴虐的水域,也有輕柔溫暖的洋流。」
我看到了上校的一生,充斥著諸如「小瞎子」這樣陰冷暴虐的人性,卻又有林阿姨這樣輕柔溫暖的洋流。
但是我不由的想,為什麼不能多一點這樣「輕柔溫暖的洋流」呢!
時代的背景造成的創傷,又被一群人再次加深了陰影。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初始的善意保留著,一直很多很多,那麼惡意本應該無容身之處的。
3哭過,明天還要好好的過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那麼人生到底是什麼?
在《人生海海》最後的結局,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我放聲大哭,準備把喉嚨哭啞為止,像三十八年前妻子死在我懷裡時一樣。只是我已經六十二歲了,我擔心我哭不了多久喉嚨就啞了。報紙上說,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我哭著,想著,不知道我的哭聲能傳到多遠,能喚來多少陰陽兩界的靈和人為他們送行。」
上校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我」哭得不能自已,這是為上校的離去而哭,為林阿姨的一生在哭,還是哭的是「我」自己,沒有人說的清楚,大抵真的就是好想哭啊!
生而為人,怎麼可能沒有人性。生在集體,怎麼能不和人相處。如果一切的人生,所追尋的真相最終都有了答案,也便就到達了終點。
一切可以有答案,也可以不必那麼執著,因為一切終會消散,好好哭過,明天就好好的過。
最後,想分享《人生海海》中的一句話:「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人家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