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孩子一樣熱愛這個世界,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一個小孩

2020-12-21 文人希音

文:文人希音

圖:來自堆糖網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這麼過。

可以專心做事,也能夠像小孩一樣摘花弄草不去愁煩歲月無聲,在沒有色彩的夜晚聽得見星星眨眼的聲音。不去慨嘆星夜漫長,人生苦短。

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熱愛一定能抵得過歲月漫長。我想做一個穩當的大人,也想做一個熱情的小孩。

熱情的小孩

一、專心做事,不浪費時間哭泣

劉瑜說:「我現在勸別人也好,勸自己也好,一概都是:年紀不小了,該幹嗎幹嗎去,別一頭扎進那美麗的憂傷,一邊拼命往裡鑽,一邊喊救命。」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無可奈何的言語和行為,我們不僅不能暢所欲言,還要控制自己思想與行為。在各種不能、不要、不行的條條框框裡,去拼命搜集那些痛苦與煎熬的悲傷,在流年烈酒裡,暢飲人生的悲痛難耐。像貓的爪子一樣狠狠撓著自己的傷痕,最後看著化膿的傷口,拼了命的向看見的人呼救。

人生僅是活著,就已經很難了。可是我們只能是像中學時代的喊加油的口號一樣,在各種憂傷裡來了又走,最後一猛子扎進去。因為發現,除了在這種憂傷裡勇往直前,好像無路可尋。當我們發現叢林裡還有別的路時,發現這另外的叢林裡也同樣荊棘橫生。

成年以後,憂傷是能夠排遣我們的情緒,我們覺得它無比珍貴和耀眼,它能夠使我們淪陷在裡面,去忘記,去歡愉。時間久了,我們發現時間才是真正昂貴的東西,能夠實現它價值的,是實現在人生意義的路上,歷經試煉,熬過它,成為精金。倘若我們在試煉時只一味拼命掙扎和吶喊,不思想事情本身,我們最終發現,光是浪費人生,就花光了我們的力氣,又怎麼去實現它真正的價值呢。

二、志同道合,珍惜共同成長的機會

劉瑜說:「如果要給美好的人生一個定義,那就是愜意。如果要給愜意一個定義,那就是三五知己,談笑風生。」誰說不是呢?縱然世事難料,可我們有一起歷經磨難的夥伴,陪我們在越過千山萬水的途中,圍爐夜話。就算是抱怨路途艱難,人間不值得,也有朋友陪你一起扛過那段失意又抓狂的悠悠歲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山流水之曲。這曲子是我們自己的人生之歌,當我們與人談起自己的往事開懷大笑的時候,唯有懂你的朋友知道你的輕描淡寫的背後經歷過的多少飽經風霜。

世界上大多數的備嘗辛苦的感同身受,都並不相通。因為人生萬般滋味,只有一起經歷的情誼,才能夠使人們的悲歡相通。當日後一起談笑風生的時候,才會笑中帶淚的時候,嗅到荊棘叢生之後的芳香人生,體會人生真正的愜意。

三、永遠生長,敢於經歷生活的錘鍊

劉瑜送給剛滿百天的女兒的信裡說道:「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我希望我們都能像劉瑜給女兒的信裡所期盼的那樣,如果沒有好運氣,就接受它,接受生活的錘打,像最終變成珍珠的砂礫一樣,歷經磨難的時候不望而卻步,最終從意志堅強的砂礫變成珍珠。

從砂礫變成珍珠,和我們的人生一樣都是同理可證的。我們的人生就像可以多解的數學題,沒有運氣,就在努力中學會自己爭取,戒驕戒躁,即使沒有期望的那麼美好,也依舊慈悲對待,因為好與不好,都是自己的人生,怎麼活好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好好活著,我們終其一生尋求愛,在愛與被愛中不斷掙扎,或是失去,或是得到,都無法自拔的負過傷。

像孩子般天真爛漫的以為得到了就是幸福,失去了就是不幸,用盡吃奶的力氣去抱著大樹許願,願自己快快長大。當我們成年以後,才明白,永遠向上生長,即使遍體鱗傷,也依然燦爛陽光,那才是我們一生都要溫習的功課。

回首往昔,才發現成年以後,無論多用功讀書,都是「學渣」。因為當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就能把「跌倒了再爬起來繼續前行」這樣的人生哲學做到很好。那時候的我們心中有目標,知道所有的經歷的跌倒傷痛都不不是大事,它們和我們實現心中的目標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甚至不足以在我們心中留下一絲一毫的位置。

只是當有人去扶的時候,我們才會熱烈大哭,好像經歷跌倒,是多大的豐功偉績,值得大哭一場。

如果可以,心中住一個小孩,明媚晴朗,生活裡活成孩子,風雨裡是大人的模樣。

面對人生這道多選題,專心做事,專注於自己的目標,相信總會遇到磕磕絆絆,但不要為那些小絆腳石浪費時間哭泣,如果受傷了,就上藥包紮,如果影響前行了,也不要為此難過,因為還有別的路可尋;無論能否前行,都記得人生的每一個時刻,不只有自己,還有很多和我們一路前行的朋友,聽得懂你的「高山流水」,在磨難裡和你一起找到人生的愜意;我們永遠都在生長,任何時候都在學習走在在荊棘叢生的路,依舊滿眼風光,因為世事無常,人總得好好生活。

相關焦點

  •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
    伊朵的作文題目為《我最喜愛的玩具》,開篇第一句就很抓人:「我最喜愛的玩具是一隻小貓,它雖然是一隻玩具貓,但是遠看像一隻真貓。」原來,她很想養只真貓,但媽媽不讓養,她就把這隻玩具貓當真貓,給它起名「小喵」,用太空泥給它做食吃。寥寥幾句,鋪陳出美好心願和童真童趣,這才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有的生活表達和心靈傾訴。
  • 《小王子》裡寫: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願你時常待自己如小孩
    文∣閒時翻書君《小王子》裡寫的1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聖埃克蘇佩裡是啊,我們曾經都是小孩,也許現在仍然還是。或者應該換一種說法,過去,我們是表裡如一的小孩;而現在,表面上我們已經長大。長大這個詞,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 心理學:為什麼我勸你要像個孩子一樣,別一直做大人模樣
    心理自媒體大V青音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風雨中像個大人,在陽光裡像個孩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困境中,我們要像大人一樣抗下所有。但在這之後,我們就要像孩子一樣釋放自己!但現實卻是很多人成為大人後已經忘記了如何成為孩子,甚至很多人成為大人後開始反感變成一個孩子!
  • 《香腸派對》三周年精選:「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
    1、「我將來要當一個兔子警官」——來自TapTap用戶:無憂 TapTapID:821760002、「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來自TapTap用戶:烏作·半 TapTapID:66313344「希望大人們都不要忘記,曾經也是一個小孩。他們善良、誠實、熱情、活潑、勇敢、對一切好奇並充滿想像!長大後,也許會丟掉那些最初的美好,但是我相信,熱愛【香腸派對】這款遊戲的玩家還有製作者,依然保存著那些最初的美好!加油!加油!加油!」
  • 願你,陽光下像個小孩,風雨裡像個大人
    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足夠堅強,即使前路有很多艱難險阻,即使人生總是有風雨,我們也要在風雨中支撐下來,等到下一個晴天。也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風雨中表現得像一個大人,不要畏懼,也不要怯懦,只需要在風雨中挺立,迎著風雨向前,雖然辛苦,但可以忍耐,雖然勞累,但一切都值得。
  • 成為一個像孩子一樣的成年人
    在書店,我發現一個令人汗顏的現象:孩子對書籍,都有一種本真的、熾烈的熱愛。他們可以在書城裡,一待就是半天。在書架前,用極不舒服的姿勢,或坐,或蹲,或跪,或立,翻讀手中的書,怎麼都叫不走,迷戀至極。而不是像我們成年人,走走停停,翻翻看看,偶爾停下來,手持一本大部頭,裝模作樣自拍一張,發發朋友圈。這種散漫與矯作,在孩子們的真實面前顯得那麼幼稚可笑。
  • 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
    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 2020-05-20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小王子》法語原版經典句子
    大人們自己什麼也不懂,總是要小孩來給他們解釋,這讓我覺得很累。【龍應臺曾說,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是,蹲下來,和孩子保持 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正是世界的不理解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沉默。感同身受是個偽命題,我們也不再 言說。
  • 少拿小孩做擋箭牌,你們本就是一塌糊塗的大人
    歸途&Jiangdada 作品問:毛利老師,話說雖然很抱歉打擾到你,
  • 「大人味」的世界也不過如此
    那些曾經討厭過的生薑大蒜、苦瓜胡蘿蔔、咖啡啤酒,如今都慢慢地出現在了我的生活中。時間真是神奇,除了讓你接受那些小時候硬著頭皮也吃不下去的「大人味」,也會讓你學著接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逐漸長大的自己。 89 歲  最後的掙扎  談個戀愛吧 89 歲依然期待愛情,保持對世界和自己的溫柔,讓成人和衰老都變得值得期待。哪怕有一天老年斑爬上了皮膚,臉上的皺紋再也無法消除,也要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接受和消化曾經經歷的歲月。
  • 好多父母的錯誤在於,讓孩子做大人!不讓他當孩子
    生活中的各種毫無意義的小事都會跟我說,我工作每天已經很忙,回家還要被他幼稚的事情打擾著,他就不能像個大人一樣,不要總是做這麼幼稚的事情嗎?我家孩子是不是心理有問題呀,六歲的人了都分不清現實和童話嗎?」聽到我朋友這些話,我替孩子感到難過,因為孩子在給媽媽分享生活,在做孩子的年齡做孩子做的事情,媽媽卻覺得很幼稚,不想聽。
  • 幾米:我不是完美小孩,你們也不是完美大人,請接受脆弱的不完美
    這個名字是爸媽為我取的。 他們說,我小時候,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著睡著,或笑或哭,我看起來都好完美。 可是,隨著我慢慢長大,事情就變了…… 爸媽的要求愈來愈多,學校的要求愈來愈嚴。
  • 小孩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的不同,看看動畫電影《小王子》就知道了
    「也許這個世界太像大人太成熟」,電影的開篇就是老頑童飛行員的敘述,他認為他與小王子的故事無法與大人分享,這就為小女孩的出現做出了鋪墊。:「你變得和他一樣了,永遠都在埋頭工作,離你不見蹤影還有多久?」「小王子的故事就從小女孩與飛行員成為好朋友的過程中慢慢鋪展開來,先是小王子與玫瑰的愛情故事動人而唯美,到「可惜造物弄人,雖然他們彼此相愛,但是他們都太年輕,還不懂得如何去愛」,這種年輕與成熟的較量,傷感且迷人,是透過大人的目光與看孩童時代的純真感情。
  • 這世界沒有大人,只有長皺的小孩
    「哲學、詩人」與「兒童」,一個艱深晦澀,一個純真無邪。哲學一定意義上源於個人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未知世界及其相互關係的探索。而兒童天生就充滿了對世界、對自我的好奇,充滿著對自然、對社會的疑問。在這個意義上,兒童天生就是哲學家。因為孩子,比我們更貼近這個世界的本源。別忘了,《皇帝的新衣》裡,敢於站出來說出真相的是一個孩子。
  • 奇怪:孩子的感情世界,大人竟然都猜不透!
    其實小孩子都是會有感情世界的,只是他們不會表達,只是說對這個同學感覺很好,很喜歡和他聊天和簡單接觸,而內心卻是非常敏感,生怕被人發現,所以,小孩的感情世界,大人也是無法猜透的,那要如何引導好,孩子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從小引導,如果小時候引導不好,有很大程度會出現早戀的!
  • 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話,而大人卻不聽小孩的話
    當5歲的孩子這麼問你:為什麼小孩要聽大人的話,而大人卻不聽小孩的話?你要慶幸:他的觀察能力很強,他開始察覺到,規則的差別。其實,孩子要大人聽得常常是大人要孩子聽的話,而如果沒有一視同仁,大人可以獨立於規則之外,孩子的教育會事倍功半。每一次大人要小孩聽話,都應該告訴孩子背後的原因。
  • 幾米畫給家長的繪本 :《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大人都忘了,他們也曾是小孩,他們的口袋裡,曾經也藏有各種怪獸,他們的腦袋裡,曾經浮現奇幻彩虹."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書!"大人說."每一個大人都是一本呆板無聊的教科書!"孩子說.大人們總認為小孩像烏龜一樣慢吞吞但可別忘了龜兔賽跑最後勝利的是烏龜哦大人在學習慢活 小孩只要快活
  •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記住這一點的並不多。電影《小王子》是法國馬克·奧斯本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從上映之日起,就收穫了無數成人的淚水,從票房來看,無疑是成功的。有人說,大人對孩子要求太多了,孩子的世界就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但是我們對大人的要求又何嘗不多呢?孩子需要自由,大人又何嘗不需要呢?每一個大人都承擔著超負荷的壓力,他們不曾抱怨,只希望多些體諒,多些包容,大人的世界不是荒誕,只是現實面前,人人自危罷了。
  • 世界上最快的小孩,13秒跑完100米,很多大人都被甩得看不見尾燈
    但羅曼·馬克特的確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男孩。他只有9歲,雖然年齡很小,但他的滑冰技術卻比大多數成年的職業冰球運動員要好。當他的訓練視頻出現在網上後,他很快就走紅了。人們看到他對冰球的熱愛以及他如何努力變得更好,大家都很欽佩這位小運動員。當然,和其他孩子一樣,羅曼不喜歡在學校上課,他只喜歡滑冰。
  • 接受「不完美小孩」,讓孩子勇於做個「不完美小孩」
    「不完美小孩」好像跟所有大人們的傳統觀念有些衝突,畢竟誰願意自家小孩不完美呢?可是,完美小孩真的存在嗎?完美小孩就不會犯錯誤嗎?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為自己犯錯誤而感到羞愧,閉上眼睛思考一下,我們小時候犯了錯誤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