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飲,在中國喜歡喝茶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最近天氣越來越熱,除了吃冷飲、吹空調,喝茶作為一個解暑止渴的好方法,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
同時,茶是養生的佳品,如果在對的時間喝對的茶,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保健功效。
那麼夏天適合喝什麼茶呢?
姜棗茶
進入夏季以後氣溫不斷升高,為了散熱,集聚於體表的血液增多,體內就會比較虛寒。再加上天熱後人們喜歡喝冷飲、吹空調,陽氣也相對不足,每天都覺得渾身乏力,常常四肢冰涼,這時就非常適合喝杯姜棗茶來緩解。
做法:
取6枚大棗,去核後掰開,與6克不去皮的生薑片(2~3片)一起加水煮20分鐘左右。
如果嫌麻煩,也可以把大棗和生薑片直接放入杯中,用沸水加蓋燜泡。
生薑性溫味辛,有較好的祛寒溼功效;大棗性溫味甘,有滋陰、補氣、養血、安神的作用。兩者經常配伍,用於健脾胃、生陽氣。
但要提醒大家,因姜棗搭配能激發體內陽氣,晚上喝可能影響睡眠,所以最好在上午飲用;上火、皮膚有炎症、外傷未癒合的人以及孕晚期、生理期血量大的女性都不建議服用。
山楂菊花茶
山楂泡水能健脾胃,促進消化,與菊花搭配,還能清熱解毒,改善便秘症狀。
做法:
取山楂、金絲皇菊放入杯中,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用沸水衝泡,蓋蓋燜10分鐘後即可,喝的時候注意不要燙到嘴巴。
① 山楂有促進婦女子宮收縮的作用,孕婦適量飲用。
② 山楂會刺激胃黏膜,因此脾胃虛弱、大病初癒、胃動力障礙(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的人不宜過多食用。
③ 山楂雖然嘗起來比較酸,但其升糖指數卻比較高,因此並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要控制好食用量。
每日食用山楂幹的數量最好能夠控制在25克左右。
三葉茶
「春養肝,夏護心,秋養肺,冬補腎,四季養脾胃」。高溫易引起情緒焦躁,導致心火過旺,所以夏季養生重在養心。而要想清心火、安心神,首推三葉茶。
做法:
取荷葉、竹葉、薄荷葉各3~5克,用沸水衝泡飲用即可。
荷葉具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的功效,是夏日養心的佳品。而且根據現代營養學研究,荷葉中的荷葉鹼能擴張血管,起到輔助降壓的作用。
竹葉的性質偏寒,也能夠去心火,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症。
薄荷葉有疏散風熱、疏肝行氣、化溼利中的作用,常用於化解夏季的暑溼之邪,與荷葉、竹葉搭配能更好地起到清心火、解暑熱的功效。
枸杞紅棗茶
枸杞屬於藥食兩用,枸杞中含有的枸杞多糖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含有的β胡蘿蔔素能明亮眼睛;鐵、鉀元素能輔助降壓。
配上紅棗有補中益氣、滋脾潤肺、生津液等功效。枸杞和紅棗都有很好的護肝作用,能清肝明目,補血養神。但易上火人群需慎用。
做法:
紅棗去核掰開放入杯中,放入枸杞加熱水衝泡即可,也可加點白糖調勻後更好喝。。
① 枸杞溫熱,熱性體質的人食用一定要注意量,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的人最好不要吃。
②脾胃不好的人,經常吃太多枸杞易導致消化不良。
很多人覺得冷飲一喝下去就能感到清涼,解渴效果自然更好。但實踐卻證明,喝熱茶會比喝冷茶更解渴。
這是因為喝熱茶可以促進血液流向體表,加速汗液排出,散發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鐘後皮膚溫度會下降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而體溫的降低能大大改善口渴的感覺。
相反,喝冷茶只是讓口腔、食道在短時間內覺得冰涼而已,並不會促使熱量散發。炎熱天氣如果大量飲用冰飲,不僅不消暑,甚至還可能導致中暑。
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少量攝入確實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但如果過多攝入,就會導致精神過度亢奮,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可能失調,出現頭暈、頭痛,甚至醉茶的情況。
一般建議大家泡茶時,茶葉和水的比例保持在1:50左右,泡製完晾涼一會兒再喝,不宜過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