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2020-12-21 小農人種地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但是大家都說,還別高興的太早,現在三伏天還沒有過去,夏季過後更還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日子還在後面呢!那麼今天秋後氣溫究竟如何呢?氣象臺給不出答案,但是農村老人卻憑藉著「公秋熱死牛,母秋扇子丟」、「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等俗語道破了玄機,大家都說今年秋老虎是母的,後面的日子都不會太熱了!

一、「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

今年立秋時節為農曆6月十八日,恰逢雙數日,根據楊心佛先生在《金陵十記》中表述,可知今年是母秋,那麼也就是說今年會很熱嗎?

楊心佛先生在《金陵十記》:「單日公秋、雙日母秋」。

但是還有一個認可度更高的說法:白天立秋為陽,是「公秋」晚上立秋為陰,是「母秋」。

而今年立秋時間為上午的9:07,是白天,由此而看,今年是公秋,根據農村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今年立秋之後,應該是會比較涼快的!

但是公秋,母秋這一塊還是存在爭議的,所以涼快二字還不能夠坐實!我們再從另一句口口相傳的農諺,來揭秘真相!

二、「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

什麼延天呢?古時候人們通常把立秋到未伏的天數叫做「延天」,而今年恰好有九天,按照農諺:「「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來看的話,今年應該是熱不成的,過了立秋之後,溫度就會慢慢降下來了。

那麼農諺到底可不可信呢?我覺得是可信的,因為這些都是古人幾千年來經驗的總結,是經過時間的檢驗的,就好比如今的大數據分析一樣,能不準嗎?如果不準的話,應該早就淹沒在了歷史的垃圾堆裡了,更不會被人們口口相傳了。

三、立秋了,古人有兩不睡,值得學習

立秋時節已過,氣溫漸漸變冷,稍有不注意就會染上風寒溼邪,讓人腸胃不適!而古人留下的兩不睡,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能夠讓人順利入秋!

第一、不睡涼蓆。涼蓆是夏天的必備,可持續給人體降溫,十分舒適;但過了立秋就把他收起來吧,這樣或能避免溼氣入體,讓身體更棒!

第二、不睡風口。在過去家裡沒空調的時候,夜晚就喜歡和父親一起睡風口上,十分涼快,但是入秋之後我們是從不睡風口的!因為即使反秋老虎很厲害,晚上也是會返涼的,稍不注意就會感冒!

寫在最後:

雖然農諺不一定完全準,但是入秋了的夜晚,會涼涼的,注意保暖防寒是非常重要的,剛入秋,不妨轉給自己的親友,讓其注意身體!

相關焦點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啥意思?立秋分公母?
    立公秋扇子丟,立秋馬上要到來了,這種炎熱天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漸漸退去,而秋高氣爽也在不久的將來迎接人們的到來。今年立秋是8月7日,也是農曆六月十八,今年的立秋比去年提前了一天。而立秋馬上到來,人們都說「扇子丟,母秋熱死牛」,這是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
  • 今日立秋,老人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如何養生
    進入立秋,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認為到了立秋天氣立馬就能涼快了。事實上卻沒有那麼快,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雖然已經是秋天的起點了,但在民間依舊有「熱在三伏」、「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
  • 農村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狗」,啥意思?立秋還有公母?
    而立秋也分公和母,在生活中人們是怎麼區分的呢?俗語「扇子丟,母秋熱死狗」,其實就是指公秋的年份中,氣溫會下降特別快,而母秋的到來的話天氣會持續炎熱,即便立秋到來以後天氣依然十分炎熱,而且維持的時間也比較長。這對於人們已經持續忍受了兩個多月的夏季而言,後續高溫炎熱的「秋老虎」再次到來,那麼是更加煎熬的。
  • 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如何分辨公秋母秋?看完有數了
    在民間人們判斷立秋後天氣是否涼爽是用公立秋和母立秋來判斷,有「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是如何分辨公立秋和母立秋呢?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地區氣候差異大,分辨公秋和母秋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按照立秋的準確時間來分辨公秋和母秋。按照民間的說法,白天為陽,當立秋在白天時便是公立秋,夜晚為陰,立秋在晚上就是母秋。
  • 今天立秋,老人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2020年是什麼秋?
    立秋已到,多地經歷了一番降雨,溫度卻並沒有隨之降下。 俗語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時人又將立秋分為公秋、母秋,乍聽好沒道理,細品時又覺有趣。公秋、母秋該如何劃分?2020年是母秋還是公秋呢? 公秋把扇丟 扇子丟了,自然是因為涼快。
  • 秋天的開始,俗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牛」
    你說的「公秋摺扇丟,母秋熱死牛」是什麼意思?太酷了!是七日,秋天的開始!這意味著炎熱的夏天結束了,舒適秋天開始了,宜人的秋天需要來了!但是每個人都說,不要太快快樂,現在三伏天都還沒過去,夏天后面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生活還在後面!那麼入秋後的平均氣溫是多少?
  • 俗話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真假
    秋後一伏沒跑了,可見立秋以後還要熱上一段時間,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促進農業豐收。按照立秋以後的天氣情況,在北方,早晚時間段明顯感覺比較涼爽,但有時候「秋老虎」還是比較厲害的,非常炎熱。為此在民間對「秋老虎」又有公、母之說。才有俗話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真的假的?咱們先從「公、母秋」來說起。
  • 明日立秋,俗語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公秋母秋咋判斷?
    明天就是立秋了,關於立秋,民間有很多諺語,比如「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這句話主要說的是立秋之後的天氣問題,如果立秋是「公秋」, 扇子可以丟掉了,則說明立秋過後,天氣會變涼爽,相反,如果立秋是「母秋」,會熱死牛,則說明立秋之後,還會持續高溫天氣,熱死牛是一個比喻,形容溫度很高。
  • 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
    導讀: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今天09時06分,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向具有很關鍵的影響。農村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和農諺有很多,大多都是關於天氣的變化描述,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天氣的變化,對於秋苗的生長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天氣,才能利於秋苗的生長,從而才能獲得豐收,而一個不適宜的天氣出現,那麼秋苗也就很難成長。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而立秋其實也是分公和母的,所謂公立秋就是立秋到來的時候是處於一天中的上午階段;而母立秋就是立秋當天的下午階段。
  • 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立秋越來越近了,距離現在還不到十天的時間,我們就能夠迎來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立秋到來之後,天氣畫風突變,雖然白天還會依然的炎熱,但在早晨和晚上,已經能夠感受到了習習涼風。
  • 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有何講究?今年是什麼秋
    二十四節氣歌把春夏秋冬四季分得明明白——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進入立秋之後,就代表著秋天就要來了,高溫天很快就要結束了。立秋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影響著農民的農事活動,在民間就有「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一說,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嗎?
  • 8月7號立秋,「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
    導語:立秋將至,「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立秋是二十四節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開始。每年當太陽黃經到達135°時,就進入立秋節氣。在民間,人們根據立秋時間的早晚,根據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來判斷立秋後的大致氣候變化,用來當做農業生產的參考。如果立秋節氣後雨水多,氣溫下降的快,比較涼爽,被人們戲稱公老虎;如果雨水少,氣溫炎熱,被人們戲稱母老虎。以公母老虎之分,來形容「秋老虎」是否厲害,做好秋收準備工作,也很好的表達了人民樂觀向上的精神。
  • 農村有母秋扇子丟,公秋熱死牛的說法,秋天還有公母嗎?怎麼分?
    ~~古代農村有些地方,把立秋分公母秋,有兩種方法。①是把立秋的農曆那天,是單數還是雙數來決定是公秋或母秋。這些地方的農民,把立秋那天是單數,定為公秋。公秋到立秋節後,天氣仍然非常炎熱,酷暑難耐,暑氣逼人,非常兇猛,是公秋的主要特徵,所以說,「公秋熱死牛」。公秋氣溫高,耕牛都熱得受不了,何況人更加熱。
  • 立秋將至,「公秋把扇丟,母秋熱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請看
    我媳婦一臉懵逼,不知道說的啥,她反問到,「什麼我的日子?」。我趕緊笑著說:「就是你母老虎的日子要來了,天氣熱死牛了」。這時候我媳婦才明白過來。畢竟都是農村人,知道有秋老虎的說法。我們以母秋老虎為兇,以公秋老虎為溫和。於是我媳婦反問到:「今年的秋老虎是你還是我,你搞清楚了沒?」真是問倒我了。後來我爸也插嘴了,他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
  • 立秋諺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
    立秋是指太陽到達黃經135°的那一刻開始計算,而通過查萬年曆得知,今年立秋到來時間是2020年8月7日09時06分11秒。如下圖關於「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就是指如果今年是公秋的話,天氣會提前轉涼,而家中一直使用的扇子也可以丟在一旁不使用了。而如果是母秋的話,即便到了立秋,天氣也會比較炎熱,可以用「熱死牛」來形容。那麼今年的秋是公秋還是母秋呢?
  • 8月7號立秋,「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今年立秋屬於哪種秋?
    今年比較特別,8月7號立的秋,自古民間就有「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公秋會比較涼爽,如果是母秋的話,那天氣可能還是會再熱一段時間。今年的8月7號早上9點立的秋,按照早晚入秋的說法,今年應該是公秋,但是呢正好趕上三伏天還沒過去,俗話說秋老虎還有熱上一段時間,我們經過幾個月暑季,身體出汗大量水分電解質流失,身體機能消耗太多,入秋需要「貼秋膘」補充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準備過冬。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立秋如何分公母?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立秋節氣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立秋還能分公母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那麼立秋是如何分公母的呢?
  • 8月7日立秋,農村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母秋?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一年之中最熱階段,今年的中伏時間還特別長,足足有20天的時間。雖然剛剛進入中伏,但是人們已經開始期盼立秋的到來。雖然立秋代表著秋天的開始,但是並不是立秋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在農村有「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公秋和母秋是如何判斷的呢?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呢?
  • 「公秋爽,母秋兇」,2020年立秋屬於哪種秋?農戶應注意什麼?
    立秋將至,再過幾天就要立秋了,今年立秋時間在公曆8月7日。進入立秋節氣,大趨勢將是氣溫、雨水逐漸回落,而立秋也將成為一年裡能量轉移的轉折點,萬物將從旺盛生長轉為蕭條成熟。一、「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這句俗語主要意思是:早立秋可能糧食欠收,晚立秋則糧食豐收,不早不晚立秋正好趕上中伏最熱的時候。水稻、玉米等作物當前正值生長發育關鍵期,水稻處於灌漿期、玉米處於花粒期,它們能否順利增產豐收基本上就指望此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