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類基金收益怎麼樣?能買嗎
最近科技類股票是搶盡風頭。加上科創板的發行,以及國家鼓勵科技企業。市場感覺被科技股綁架了,科技股無疑佔據了天時地利與人和。也很多的粉絲通過各種渠道來問西西到底要不要參與這場「盛宴」。下面聽西西細細分解。
人類的進步確實是科學的進步,科技是第一個生產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
1
市場情況
我們首先來看下搶盡風頭的科技ETF(515000),這隻基金從8月16日上市以來,已經有58億的規模,累計增長超過18%。要知道一隻新基金,上市剛滿一個月規模上58億,最高的成交額達到13億,規模和流動性都遠超同類基金。
當然其他基金公司也沒有閒著,借著科技風盛行,也發行了不少科技相關的基金。比如通信主題類基金、5G主題類基金,還有很多科技相關的指數基金。比如下面兩隻處於認購期的:
華泰柏瑞中證科技100ETF(首發,515583,9.11-9.23),封閉期1個月。中證科技100指數,從滬深兩市的科技主題選取 100 只研發強度高、盈利能力強且兼具成長特徵的科技龍頭公司股票作為指數樣本股(含科創板公司),有望成為國內科技創新發展方向的旗艦指數。
嘉實中證新興科技100基金(首發,515863,9.4-9.20),封閉期3個月。
2
西西觀點
記得之前就跟大家說過,基金密集發行和超額認購是一個反向指標。基金這個行當是好做不好賣,好賣不好做。就是在大熊市需要資金買入發行基金沒人買,在牛市市場高估卻很好發行基金。也就是當基金髮行很順利,超額認購的時候都是需要警惕的時候。
最近科技指數很火,市場的熱點,賺錢效應明顯。
就像小米本身只是一家組裝公司,晶片、屏幕、攝像頭、系統等等都不是自己的。我想這也就是股價跌跌不休的原因,因為它沒有護城河。使用小米手機的再多,別人把你晶片斷供了,系統不讓你用了,公司照樣會接近癱瘓。(當然,小米是一家好公司,也在研發自己的晶片和系統,但就目前裡說並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
360公司在美股才幾十億,到A股可以三四千億。定價為什麼差這麼多,一定是哪裡錯了,我覺得A股不理性,但是我也靠這個不理性賺錢。所以感謝這個時代,我不會買小米,也不會買360,即使它們很火。
3
總結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進步,但人類的貪婪和空間卻在原地踏步。很多人說下一輪的牛市很可能是科技股大牛市,對於這個西西能力有限預測不來。但是西西知道,瘋狂過後一定是一地雞毛,而且大多數人並不能在這場「科技牛」中賺到錢。因為2000的納斯達克的網際網路泡沫已經有前車之鑑了,網際網路是改變了世界,也帶來了牛市,但大家真的賺到錢了嗎?
如果你實在想參與科技股,西西的建議是最多倉位不超過10%。既可以滿足短期的眼紅收益,而泡沫破裂又不會導致全局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