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要喝沒有汙染的茶就到貴州來。」
這幾天,相信好多人都看到過這句話,這是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貴州茶時所說的話。
貴州酒好,已經是共識。但茶好,卻未必人人了解。既然咱們省委書記都親自在為貴州茶「點讚」,我們也該好好來了解一下自家的好東西——貴州茶。(了解了,對外地的親朋好友也多個吹牛的素材)
除了沒有汙染,貴州茶的好,可能真的超過大家的想像。
我們先來看看貴州茶的四大特點(用數據說話):
貴州新目標製圖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無論是品質還是口感,貴州茶都是一級棒的。不知道你們怎麼樣,反正最近幾年,我身邊喝茶的朋友基本都只喝貴州茶了。
貴州茶好,不是吹牛皮吹出來的。我們有理有據。
為什麼好?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少!
好茶之天時
我們都知道,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的氣候特徵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這些,貴州都有。
都勻螺螄殼茶山。盧桃/攝
貴州是中國唯一兼具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雲霧、無汙染,全境高原的茶區。貴州降水量充足,雲霧繚繞,有機質含量高,物種豐富,生物多樣性凸顯,剛好適宜茶樹生長。
好茶之地利
陳建/攝
茶「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貴州土壤主要為酸性,質地疏鬆,排水性好,並有20多個縣的土壤富含硒、鋅、鍶等微量元素。在這種條件下生長的茶樹,茶芽肥厚、胺基酸含量高、芳香性好。
好茶之人為
為什麼省委書記敢說貴州茶無汙染?
從2015年開始,貴州茶葉開始執行新的地方標準,各項關鍵指標要求遠遠高於國家標準,並在全國率先推行許多措施保障茶葉品質:
粘蟲板在貴州茶園廣泛應用
在全國率先禁止水溶性農藥的使用,提出「寧要草不要草甘膦」,堅持人工鋤草;用生物防控,使用黃板、藍板、誘蟲燈、誘蟲房等捕捉害蟲,放養病蟲害天敵等,最大限度避免農藥的使用;政府還統一給茶農發放採茶竹簍,這在其他茶區極為少見。
誘蟲燈
品質絕佳的貴州茶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麼?當然不是,貴州產茶歷史一直都有文獻記載,是中國最為古老的產茶區之一。
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原產地的東西最好。貴州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擁有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這也是為什麼貴州出好茶的原因之一。
普安古茶樹
貴州是我國野生喬木大茶樹和灌木古茶樹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貴州具有一定規模(1000畝以上)的連片古茶園達18處,200年以上的古茶樹15萬株以上,其中千年以上的古茶樹萬餘株,在國內極為罕見。
貴州新目標製圖
據著名茶學專家鄧萬明研究員論證,貴州最早出現茶事歷史記載,可上溯到漢代。早在唐代就是我國的八大茶區之一。在貴州晴隆發現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顆茶籽化石,說明在距今百萬年前這一區域便有茶樹的出現,也充分的印證了該區域為中國茶樹的發源地。
歷史上一直有雲貴出好茶之說。陸羽《茶經》中載:「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其味極佳。」
貴州歷史上就出好茶,這從歷朝歷代貴州的「貢茶」數量和品種也可以看出來。
貴州新目標製圖
除了上文提到的貢茶,
貴州現在有名的茶又有哪些呢?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1956年由毛澤東親筆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
▽湄潭翠芽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清芬悅鼻,粟香濃並伴有新鮮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湯色黃綠明亮。
▽梵淨山翠峰
產品原料採自梵淨山800~1300米海拔高度的福鼎大白茶群體,產品具有「色澤嫩綠鮮潤、勻整、潔淨;清香持久,慄香顯露;鮮醇爽口;湯色嫩綠、清澈;芽葉完整細嫩、勻齊、嫩綠明亮」的特點。
▽石阡苔茶
地方品種,母樹屬古茶樹系列,是中國屈指可數的茶樹良種,抗逆性、適應性、產量、品質都比外地品種要勝幾籌,而且慄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澤綠潤,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活勻整。
▽貴定雲霧貢茶
以貴定縣境內生長的本地鳥王茶樹品種和其它優良茶樹品種的鮮葉為原料,按貴定雲霧貢茶的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特種綠茶。緊細、捲曲、顯亳,勻整、綠潤,湯色綠黃清澈、香氣嫩香。
▽雷公山銀球茶
國內外首創,形狀獨特,是一個直徑18-20毫米的球體,表面銀灰墨綠,產於雷山縣著名的自然保護區雷公山,採用海拔1400米以上的「清明茶」的一芽二葉,經過炒制加工後,精製而成,既美觀漂亮,又清香耐泡。
▽鳳岡鋅硒茶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茶葉浸泡所析出的鋅硒元素易於人體吸收,天然無毒副作用。茶葉外形勻整緊索,色澤灰綠油潤,慄香高長沁脾,滋味鮮爽潤喉,湯色黃綠鋥亮,葉底嫩綠耐泡。
▽綠寶石茶
原料採用一芽二三葉,採用貴州牟氏制茶工藝製作而成,呈盤花形狀,顆粒緊實,色澤綠潤,衝泡後茶葉自然舒展成朵,嫩綠鮮活,慄香濃鬱,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爽醇厚,衝泡七次猶有茶香。
▽金沙清池翠片
清池翠片為特種綠茶,它形美、色綠、香鬱、味甘;外形扁、平、直、光滑、勻整、色澤翠綠油潤、內質香氣高爽持久,有炒香、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鮮明,勻齊完整。
▽遵義紅
「遵義紅」是湄潭2008年以來充分開發黔湄系列國家級無性系良種,恢復於19世紀40年代在湄潭成功試製的「黔紅」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工藝形成的名優工夫紅茶產品。外形緊細、色澤褐黃,湯色橙紅亮、帶金圈,香氣純正、幽長、帶果香,滋味純正,葉底勻嫩。
除了上面提到的名品,貴州其實有很多地方都產好茶。整個貴州分為9大茶葉產區,每個產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名品。
貴州新目標製圖
《阮郎歸》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
月團犀胯鬥圓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絳紗囊,
品高聞外江。
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
——《阮郎歸》黃庭堅·北宋
這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在黔州(轄今貴州遵義市境內道真、務川等縣)為官時所作茶詞。也是迄今為止貴州最早最具美學價值的茶詞。
從遙遠的漢代到現在,歷經千年,貴州茶始終以其優秀的品質和獨特的口感獲得愛茶人的青睞。
綜上所述,沒吹牛,貴州茶,真的好!
(以後再有人問貴州茶怎麼樣,就把這篇文章甩給他,分分鐘以理服人。)
參考資料:
1、《貴州茶史文化與代表性民族茶食俗探略》《廣東茶業》2018年第5期
2、《高山雲霧裡的貴州茶史》善傳茶事
3、貴州茶香、懂茶帝
部分圖片內容來源:貴州新目標及網絡
文中部分數據來源於公開資料,具體數值請以官方發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