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紅旗品牌誕生,便是當時工業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如今,紅旗設計美學已與精益生產、智能智慧並稱為新紅旗品牌的三大支柱。從「尚致意」設計理念開始,紅旗造型設計團隊便不斷深化對設計美學的探索。2019年7月,紅旗造型設計院在北京發起了「新高尚美學」倡議,旨在讓更多的機構、個人關注並加入到「新高尚美學」的建設中,共同構建屬於今日中國的美學。新高尚美學通過對本土優秀文化的研究、理解,融合現當代藝術的審美趨勢,使用藝術創作及工業設計手段,在藝術和設計領域為觀賞者、體驗者提供有內涵、有意義,既體現在物質、也體現在精神層面的風尚美學。它從中國智造行業出發,透過文化藝術領域,逐步滲透到普羅大眾的世界,它將喚醒人們深藏在血脈中的真善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曾經偉大的精神與氣質,推動中國美學體系和產業升級,構建中國美學基因沁潤而成的「天空之城」。
2019年7月,一汽紅旗在長春舉辦了首屆新高尚美學藝術展。2020年的第二屆藝術展,將展出範圍擴展至北京、瀋陽、杭州、成都四地,旨在延續新高尚美學理念內涵,探討全球化語境下中國本土品牌與當代藝術的交融對話,帶領受眾領略一場中國式的、引發深度思考與廣泛討論的藝術感官之旅。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國一汽主辦,紅旗造型設計院承辦的第二屆新高尚美學藝術展首站「移動的理想國·形影」將在北京798藝術中心藝術工廠正式開幕。本屆展覽將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擔綱總策劃,由國內知名青年藝術策展人段少鋒、李華峰聯合策展,通過多方協作努力共同呈現。
徐冰 《背後的故事-黃山圖》 綜合媒材裝置 80×160cm 2017
隋建國 《雲中花園-折枝》 光敏樹脂列印 600×600×600cm 2019
劉慶和 《好運》 紙本水墨 160×370cm 2019
陳琦 《1963》 水印版畫 335×780cm 2009
本次展覽邀請到徐冰、隋建國、劉慶和、陳琦、楊宏偉、郅敏、張哲溢、景曉雷、盧徵遠、陳明強、高振鵬、侯煒國、王恩來共13位國內知名藝術家,展出近50件作品,作品涵蓋了雕塑、繪畫、裝置等多種形態的藝術作品。從年齡跨度上,參與的藝術家涵蓋了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50後、60後、70後、80後的中堅力量。一方面,藝術家的時代屬性構成了展覽的時間線索;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不同代際之間的藝術家用自己作品對新高尚美學的回應。
郅敏 《天象四神-白虎》 陶瓷、金屬 120×120×70cm 2017
楊宏偉 《像素分析8號》 宣紙、油墨 8個印數 100×70cm 2015
對於本次展覽主題,總策劃張子康先生表示「移動的理想國」把當下和一種東西方傳統文化中的理想結合在一起,「移動的理想國」實際上體現出文化的流動性和傳播屬性。美術史家石守謙先生所著《移動的桃花源》談到了中國文人畫中桃花源的意象傳播,而「移動的桃花源」則是今天藝術傳播的實踐,同時作品作為藝術家的「理想國」抑或「桃花源」同樣是一種不斷移動的狀態。「移動的理想國」因此相比較「桃花源」抑或「烏託邦」是一種更為普遍的文化經驗,同時也與當代社會緊密相關,這種普遍性和放大正符合了當代藝術與「新高尚美學」兩者的對話目的。「移動的理想國」同時暗含移動的有溫度的空間,而這種理想與願景同時也是一汽紅旗以及「新高尚美學」孜孜以求的目標。
盧徵遠 慢性NO.07 黑色大理石 80×45×50cm 2015
張哲溢 《觀起落》 布面油畫 315×200cm 2019
此外,本次展覽將以每個藝術家作為展覽的不同單元,同時涉及到雕塑、裝置、影像、繪畫、藝術與科技等作品形態的多元呈現。通過對新高尚美學內涵的延展,讓展覽包含了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全球與本土的關係,藝術與科技的關係。讓新高尚美學在與藝術的對話中不斷生長,完成對當代藝術與話題的放大效果,從而引領「中國式「的當代視覺文化的前沿。
展覽信息:
第二屆新高尚美學藝術展
移動的理想國形影
總策劃:張子康
策展人:段少鋒、李華峰
參展藝術家:
徐冰、隋建國、劉慶和、陳琦、楊宏偉、郅敏、張哲溢、景曉雷、盧徵遠、陳明強、高振鵬、侯煒國、王恩來
開幕:2020/12/19 15:00
時間:2020/12/19-2020/12/27
地點:北京798藝術區藝術工廠
主辦:中國一汽
承辦:紅旗·造型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