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大小晏
晏幾道是幸運地,父親是大宋宰相晏殊,宰相之子名聲響亮,前程富貴。但晏幾道又是不幸的,一生會在父輩的光環下,總會讓人認為,一切的榮耀,都是因為晏殊。我想這估計也會是他不願在仕途之路費功夫的原因之一吧!畢竟對於一般想要有番作為的人而言,任誰都不想活在別人的光環下,像那種「我爸是李剛」的豪言恐怕只是內心孱弱無知之人的名言。
晏幾道,出生的時候是含著金鑰匙的,晏殊第七子,在這段時間,家境富裕。仕途也是順利的,雖一生政治上的民望,不是那麼顯著,但是其在文壇中的才華,絕對是超過父親。晏殊的文學基因,估計是完全承襲給了他,7歲能寫文章,14歲中進士,妥妥的一枚學霸呀。
一曲《臨江仙》
晏幾道心思細膩,和大多數文人一樣,都喜歡結交歌女,畢竟那個年代,詩歌詩歌是用來唱的。最先接觸他的詞作就是這首《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了,當時也不知他寫的啥,只記得他那兩句,一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二是「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印象尤其深刻。這曲《臨江仙》,相較於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委婉含蓄。相思入骨,君知否?多情總被無情傷,怎知相思意。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春日落花飛飛,美人遺世獨立,一幅靜態美人圖,春日惹人惱,誰知內中情。細雨微斜,燕子雙雙歸來。看燕傷情,燕子都是成雙成對,為何徒留我一人,何處不起相思情?千裡之外,你又是否在思念我。這一站就站了很久,手接花瓣,剛想握住,怎敵他晚來風急,紛紛灑灑,不知今夕又是何夕。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往事幕幕,回首來歸,天涯明月共此時,情人遙相思,唯有淚千行。年年腸斷處,不堪起相思。入骨相思,君可知?當時明月姣姣,你卻像彩雲一樣,散落人間。現如今你早已離去,自你去後,天上彩雲歸來,我看到的卻是你的面容。明月依舊,何時歸來。我在痴痴等待!
平身不懂相思,卻犯相思。從那以後,天涯海角,相思綿綿,你如彩雲一樣照進我的心裡,卻如彩雲一樣易散,點點相思,離人淚。「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此去良辰好景虛設,美酒入腸,化作相思淚!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