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媽媽這個詞語,我們潛意識裡就會想到溫柔善良、體貼細緻這些形容詞,這大概也是每個孩子心中理想的媽媽。但也有這樣一類媽媽,她們強勢,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不容置疑的,孩子必須按照她的要求來。而且,近年來類似的影視劇也一直在反映著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看過的人都發現了,那就是有個強勢的媽媽,對孩子的危害極大,一起來了解下吧。
性格的影響
在家裡,媽媽脾氣大、性格衝,說話做事說一不二,要求孩子一切都無條件地聽從她的。這種獨斷強勢的行為看似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但一切按照她的意願,無形中會壓抑孩子的個性,抹殺孩子的自主性,而且還會讓孩子不滿,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同時,長期在這樣被打壓、壓抑的環境下長大,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悲觀的態度,大多都比較敏感、自卑、內向。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沒有主見,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對將來的生活和工作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父親參與度低
一般家庭裡,如果媽媽太過強勢,那爸爸氣場就會比較弱一些,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基本上都會不吱聲,或者是爸爸勸解,最後淪為父子倆一起被教育的局面。久而久之,爸爸也就選擇了沉默,就像《都挺好》裡廣為人知的蘇大強一樣,對於強勢的妻子,他就一直選擇逃避,以至於讓兒女都對這個父親失望,也就一個個都選擇了離家遠遠的。這就是典型的父親在家庭中地位處於弱勢的表現,不敢反駁妻子、不敢插手子女的教育,一味地退讓逃避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家庭都極為不利。
家庭不和諧
掌控一切,獨斷專行的媽媽,和選擇默默承受的爸爸,虎媽貓爸的家庭組合,註定風波不斷。媽媽太強勢,勢必就會想要為家庭成員都做好籌謀,讓大家按著她的劇本來,一旦不符合她心意,就會是一場暴風雨,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心理會留下什麼樣的陰影可想而知。
所以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媽媽要多聽孩子的心聲,要讓孩子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讓孩子在一個和諧健康的環境中長大,這對孩子的一生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