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的牡丹畫法,不可能學不好!

2021-02-28 古今字畫

方法/步驟

寫意牡丹的畫法(一)

01、寫意牡丹畫法(一)

淡墨勾花頭後平塗一層淡白色。白色的濃度不要太濃,太濃了以後染色時容易吃色,並且底色也會上翻。勾花的線條不要太粗,儘量做到流暢而婉轉自如。花瓣的外邊緣線要豐富多變,轉折線要圓滑流暢,花瓣中間的結構線要稍微勁挺一些才好。

02、寫意牡丹畫法(一)

曙紅水從根部往瓣尖統染花瓣,這時候不需考慮花瓣的結構、瓣尖掩映等細小變化,主要就是分染花瓣本身的固有色變化。反瓣的根部、轉折線的邊緣此時都可不留水線。

03、寫意牡丹畫法(一)

曙紅水繼續統染2遍後開始用稍濃一些的曙紅分染花瓣的結構關係。此時的分染主要集中在花瓣根部和花瓣的結構轉折、掩映部分。反瓣用淡曙紅繼續分染,靠近根部的地方留一條水線。一是為了能和正瓣分開,二是為了求取裝飾趣味。正瓣比反瓣大約要多染2到3遍,總體色彩比反瓣也要略深一些。

04、寫意牡丹畫法(一)

濃曙紅提染根部以後,再用胭脂提染最深處,中等濃度的曙紅刻畫一下瓣尖的細微結構變化。染足明暗關係後用稍濃的白色從瓣尖往根部倒染。、不要每一片花瓣都染到,而主要提染花瓣的最亮面和離我們最近的幾片花瓣,粉不可過厚,過厚易匠氣。染色結束後,淡曙紅水復勒開始的淡墨線,復勒的時候保持線條的流暢度。吸滿濃粉黃的筆尖略蘸點朱磦立粉點花蕊,白色勾花絲。最後,調和花青和藤黃,為牡丹添加葉子。

寫意牡丹的畫法(二)

筆蘸輕水調和曙紅,畫出顏色虛實結合,使其花瓣更加豐富、生動。

用不同的筆觸點花瓣,逐步畫出花頭的造型。

畫外圍花瓣大筆側鋒,畫花瓣時可以分組畫出,以突出層次感。

用石青畫花心,藤黃點花蕊。

兼用毛筆中鋒、側鋒,畫出花枝,用小號的筆畫側枝,用筆時要有提、按過程。

筆肚淡墨,筆尖蘸濃墨側鋒畫葉,三葉一組,畫時要注意前後的虛實關係。

添加花葉,根據長勢,畫出其花冠周圍的葉子。

寫意牡丹的畫法(三)

牡丹花冠畫法

花冠中的花瓣用點厾筆法,先醮朱磦,再調胭脂加水。花瓣有圓形花瓣與方形花瓣,用筆也最好方圓結合。花瓣中有不同大小的缺口,整體是圓中有缺,分大缺口與小缺口。牡丹花冠有單瓣、復瓣和多層瓣之分,內外層大瓣及碎瓣都要細心刻畫,最後整碎之間虛實結合。花冠的造型儘量重疊交錯,長短大小曲折變化,體現其雍容華貴,端莊典雅。點厾用筆要快慢結合,提按有序。用色需豔而不俗,飛白、水跡、相互滲透運用。畫花冠時要注重用水,水法通則六法通。常用的有水帶色,色帶水,水破色,及色破水之法。花蕊用藤黃加白粉勾畫,花蕊的排列要有高低、朝向的變化,有長短、粗細、緊散,顧盼、疏密之分。花蕊還有雄雌之分,雌蕊一般被雄蕊包圍。畫雌蕊時可先用濃墨點勾出雌蕊,再用濃厚的三綠覆其上。雄蕊圍繞雌蕊畫出即可。

1.花瓣的畫法:朱磦調胭脂加適量水,由中間開始畫起,用筆時注意方圓結合和濃淡虛實。有的花瓣可用飛白之筆畫出其圓中有缺的形態,水跡的運用也不可或缺。

2. 此三種為側面的花蕊,只見雄蕊,不見雌蕊。

3. 此為正面的花蕊。畫時可先畫雄蕊,預留出雌蕊的位置,再畫雌蕊。

4. 畫雌蕊時,可先用較淡三綠作底,再用幹筆蘸濃墨點上,最後用較濃厚的三綠覆在墨色上。

5.側面花冠的畫法:畫花瓣時注意大的朝向,用筆方圓結合,飛白、水跡並用。有一側的雄蕊是看不到的。

6.正面花冠的畫法: 調胭脂加適量水分,方圓結合的用筆畫出花瓣,用前面講到的花蕊的畫法畫出花蕊即可。

花蕾,葉芽畫法

牡丹花蕾從形成到開裂,一般從一兩瓣到數瓣的形態變化較多。花瓣從外向內包裹,三筆或五筆鋪色而成,再在花蕾底部畫出葉芽,葉枝。花蕾用筆要簡潔大方,落筆準確,花瓣要整碎結合。葉芽要用朱磦蘸胭脂,或再蘸點墨畫,半乾時用濃胭脂略勾葉莖。

花蕾:朱磦調胭脂加水畫花蕾,畫時注意花蕾的聚攏之態。

葉芽:調色方法同花蕾,只是要再蘸少許墨水。用中鋒勾畫。

不同方向的花蕾及葉芽的形態。此中用墨勾葉莖,根據不同的畫面,有時也可用濃胭脂勾畫葉莖。

畫好花蕾及葉芽後,用濃胭脂勾畫葉芽上的葉莖,點蕊。再加上些許枝葉,勾葉莖。注意葉片的朝向及聚散。

葉子的畫法:先用顏色擺出葉子的組合,稍嫩的葉片用調胭脂加水即可,較老的葉片在此基礎上蘸少許墨色就好。葉片顏色將幹未乾時中鋒用筆勾葉莖。

牡丹葉子畫法

牡丹花葉的結構是三杈九頂,每一個分杈上生三片葉子,即一條柄上有九片葉子。畫葉子用花青調藤黃再蘸黑,可用長鋒兼毫筆作畫。用筆要快慢結合,用中、側鋒點。厾,一片葉子用一筆或三筆畫成。牡丹葉上需添葉柄和分柄,待半乾時再用濃墨勾葉莖。勾葉莖時,要中鋒用筆,以篆隸筆法勾較為厚重。

用花青調藤黃再蘸墨,顏色不可調的太熟。中、側鋒用筆畫葉子,注意葉子的組合形態。

待幹未乾時用濃墨勾葉莖,區別出不同角度、方向的葉子。

逆鋒拖筆出枝,注意枝條之間的穿插關係。再用顏色畫幾根嫩枝,經營畫面的聚散關係。再在枝上加葉片。

從畫面左下方出枝,並畫出分枝。花青調藤黃再蘸墨畫葉片,較嫩的葉片顏色要淡些。待葉片未乾時用墨勾葉莖,嫩葉的葉莖則用胭脂勾畫。

牡丹枝幹畫法

牡丹枝幹主要出枝的分布和穿插要合理,要有主次之分。出枝按不等邊三角形形成分布,分主枝、次枝及破枝。主枝用筆需老辣、提按、頓挫、嫩枝需加嫩綠及朱磦胭脂色、用筆自然挺拔即可。

朱磦蘸墨,加適量水分,逆鋒出枝。

筆尖蘸墨,加少許水分,逆鋒出枝。運筆注意提按和頓挫。枝條間的穿插要疏密得當。

用墨色畫老枝,再用墨色加少許出嫩枝。注意老枝與嫩枝的銜接。

較為完整的枝條要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同時處理好枝條的疏密關係和前後穿插。可加上幾片嫩葉。

水墨牡丹畫法

水墨牡丹畫主要靠水與墨的變化來表現牡丹的氣韻。水是水墨牡丹中最為主要的成份,初學者要大膽用水。墨通過水的調合可形成五色七彩。

畫水墨牡丹要體現古氣,通過墨色的變化來體現濃淡和虛實的關係。水墨牡丹用筆更要講究,要求乾淨利落。花冠的朝向,花瓣的分布及葉片的整碎結合都要做到筆筆到位,一氣呵成。

用墨色畫花瓣,用筆要乾脆利落,方圓結合。較碎的筆觸和較整的筆觸要相互照應,同樣也要運用到飛白。

不同朝向的花冠,要注意花瓣的組合形態。

先畫出花冠,然後在其底部中鋒用筆勾畫葉芽及枝條,再畫出葉片的分布。注意用筆要乾脆利落。

待半乾時用濃墨勾畫出葉莖。調整畫面,加上花蕾和叢草。

黃牡丹畫法

黃牡丹系落葉小灌木或亞灌木,高1—1.5米,莖木質,葉互生,葉片羽狀分裂,花瓣9—12瓣,黃色。畫黃牡丹可用藤黃加白粉,再蘸花青與赭石著色,葉也可用赭石加花青再蘸墨,以烘託黃花。

黃牡丹的花冠及花蕊均用藤黃加白粉,再蘸赭石與少許花青著色。花蕊則是赭石色居多。顏色都不可調和得太熟。

用藤黃加白粉,再蘸赭石畫出兩朵花冠,注意花冠的朝向。再用墨加少許水分畫出枝條。

就著畫花冠留下的顏色蘸墨畫出葉子的分布,注意葉片的疏密與聚散。用筆要一氣呵成。

待半乾時勾畫出葉莖和花蕊,適當補充一些遠處的葉片。

綠牡丹畫法

綠牡丹,枝條為綠色且粗壯,葉形不規則深裂。花,綠色,平瓣,多輪不露心,屬芍藥花型。花開時,外部花瓣淺綠,瓣翠綠向上捲曲,心瓣則濃綠正抱。整個花冠嚴謹,呈扁球狀。初開時碧綠如玉,晶瑩欲滴,日曬後綠中透黃,光彩奪目。

畫綠牡丹可用花青加藤黃加白粉,再蘸赭石著色,葉可用花青加藤黃蘸墨。

心瓣濃綠,用花青加藤黃加白粉,再蘸赭石畫出。注意花瓣的聚攏之態。

雄蕊用藤黃調朱磦,雌蕊直接用濃厚的朱磦點畫即可。花冠上的外瓣在調色時可使花青色居多,畫時同樣也要運用到飛白與水跡。

白牡丹畫法

白牡丹,莖稜漕,葉互生,卵形至矩圓狀卵形。基部抱莖,全綠。花生枝端,穗狀花序,簡狀,有腺體,花冠高腳碟狀,白色。

畫白牡丹時可用白粉調淡綠加少許淡黃畫花瓣,用藤黃加朱磦加白粉點花蕊。白牡丹的葉可用花青來表現,花青在白粉邊緣可烘託白花。

白粉調淡綠加少許淡黃畫花瓣,注意花瓣的聚攏之態。

用藤黃加朱磦加白粉勾畫雄蕊,雌蕊用朱磦加少許藤黃點之即可

白粉調淡綠加少許淡黃畫出兩個花冠,注意兩朵花的前後虛實關係。用花青加適量水分畫葉子,處理好葉子的聚散關係。

待未乾時,用較濃的花青勾畫出葉莖,注意葉面的俯仰向背之分。

中鋒用筆畫出枝條並點苔、點花蕊。最後題款蓋印,完成畫面。

牡丹|花頭畫法

牡丹|枝幹與花苞畫法


牡丹|葉子畫法

寫意牡丹的畫法(四)


深紅牡丹畫法:筆肚蘸較稀的白粉,調入曙紅,再調胭脂。先畫出花頭的前部,然後筆尖再調花青或墨,按前後濃淡關係畫出花頭。大瓣小瓣相間,不要雷同。完成花形後,再進一步調整刻畫層次,著意表現花頭的透視和厚重感。幹後點蕊。(如圖一)


圖一
二喬牡丹畫法:二喬是一種名貴品種,在同株同朵花頭上呈現二種顏色。畫二喬牡丹,先畫淺色再畫濃色。順序是調白粉後蘸少許曙紅或胭脂,在白瓷盤中調和到滿意為止,用側鋒畫花頭的前部。畫淺色時,要留出濃色的部分,也就是花心和外輪廓的部位;畫濃色用另一支筆蘸曙紅,調胭脂,筆尖調花青或墨色,小心刻畫,注意層次要分明,對比要強烈,也可用大紅色調墨畫濃色部位。(如圖二)


圖二
背面牡丹畫法:先畫花託、花萼、花莖部分。先用淡紫色點出較大花瓣的反面,然後再調濃色調整花形的結構。要錯落有致,達到滿意為止。這種花形一般是在大幅作品中運用,意在打破正面花頭多而單調的局面,從而使畫面更加豐富多變、情趣怡然。(如圖三)


圖三其它顏色的花頭也用此法為之。牡丹葉子畫法:葉子在整幅作品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幅作品的成敗在於構圖,其中葉子的布局、濃淡、疏密非常重要。要充分領會密不通風、疏可跑馬的畫理。有意留出枝幹穿插的位置。畫葉子一般用綠色或純墨色,且忌顏色不可過多,過多就易髒亂、無主次,喧賓奪主,影響整幅作品效果,那就俗氣了。儘量運用統一的色調。葉子的寫意畫法不易掌握,要體驗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寫生,搜集素材,根據葉子的生長規律,三五成組,大小兼用,認真畫出。把握好水份,乾濕結合。用筆要利索,表現出枝葉的出枝方向,顧盼姿態。畫葉子先點出濃色、闊葉,然後蘸水再畫,由濃到淡。待筆上的顏色用盡,再蘸濃色畫,再蘸水,以此法將葉子畫完,畫面就豐富多變,濃淡和諧。注意把零亂的葉子做合理而有序的組合,從而支撐葉和花,畫出生動自然的感覺,表現整幅作品的力度。勾筋時要連接葉柄與莖,做到有聚有散,輕鬆自然,靈活用筆既見筆觸又顯其精神。(如圖四)


圖四
枝幹畫法:畫枝幹按其生長規律,在符合常理的情況下,大膽構思,大膽落墨,出奇制勝。哪裡需要支撐,哪裡需要線條,構圖時都需要用心地去經營,這決定了全局的態勢和力度,也是一幅作品成敗與否的關鍵。注意先畫主幹後畫次幹,用筆要有彈性,線條粗細、濃淡有變化。注意枝幹穿插的疏密與留白的關係,使其統一而整體。最後題款,蓋印。(如圖五)


圖五
最後,再結合所講內容,重新溫習一下牡丹畫法的完整步驟,即先畫花頭,再畫葉子,枝幹,題款、蓋印。(如圖六、七、)


圖六


圖七

工筆牡丹的畫法(一)

第一步:

根據輕薄柔軟的花,厚重硬挺的葉,及幹,分別用深淺不同,粗細有別的筆劃勾出白描稿。總之,勾錢要因形而異,因質而殊,不可一律。

第二步:

畫的反面,在花的部分平塗白色。

第三步:

反襯的白色幹透後,把紙背噴潮溼,調頭綠十鵝黃+黑十白,沿花的外圍平刷全紙,右上角虛淡,使其有個透光感,並增加一個層次。如此刷一或二次,即可。

第四步:

把刷背面的色,經過沉澱後,取上面的漂色,刷正面,即畫面。幹後上棚。現在正,反面都刷了偏暖的綠色,基調色已確定,色彩也有了一定的厚度,下一步將逐個描繪。

第五步:

用白色平塗花朵,用三綠十少許黃,+少許黑平塗葉子,到葉尖的地方虛淡,趁溼接染胭脂十黃+赭的合色。一,二遍即可。

第六步:

落黑。墨+點花青+點紅,染各物的最深暗處。

第七步:

花青7十藤黃2十墨1,調成深綠色,染葉的中灰面。要把握好柒的次數和染的面積,即淺亮的葉,積染的次數少些,面積窄小些,深色的葉則積染的次數要多,面積寬些。下一步是統罩固有色一一一草綠。

第八步:

花青5+藤黃4十墨1之合色平塗全葉。

第九步:

牡丹紅中十點點葉子綠,分染花。色要調得稀淡些,萬不可濃稠,否則染上的色會板滯,而不輕盈,並且瓣與瓣的形廓會分明刻露。染時,先用清水筆把要柒的花瓣塗溼潤,接著用色筆從瓣基向瓣緣下色,或平或川,再用清水筆將色引到瓣緣淺無處。同樣要注意淺瓣染面窄,次數少,深瓣染面寬,次數多。這花淺的地方染了一次,右下方己重疊加染三次了,現在仍感覺「平」,還得有選擇性的繼續加染。

這朵半開的牡丹,染法和前面的牡丹畫法一樣,只是顏色不同而已。

第十步:

這張牡丹畫的花,葉,背景底色,等基本面貌都已呈現。就此收工,也過得去。但不耐看,還要深入,把細微的東西,整幅的和局部的黑,白,灰及白極與黑極的關係表現出來。下一步就是作全面的調整了。

第十一步:

畫面經過調整後,比原來的色彩顯得厚重統一些,花也明亮起來了。所謂調整就是深得不夠的繼續加深,淺得不夠的把它提亮。

工筆牡丹的畫法(二)

丹的花苞呈圓球形,外層裹著豐滿的萼片,萼片底部一般有5-6片的帶狀萼。靠近花苞的花莖上通常會有一片不分叉的單葉,也就是頂莖葉。牡丹的芽苞通常環抱老乾而生,顏色嬌嫩而帶有紅暈。嫩葉顏色翠綠且有清晰紅邊。

1.牡丹萼片主要見於花苞初綻時,後期隨著花頭的開放而逐漸枯萎。萼片頂部因收攏而較尖銳,後期則慢慢展開。託葉靠近花苞的根部較粗,然後變細到了葉梢附近又變得非常飽滿,託葉也稱為帶狀萼,顏色豔麗,邊緣紅暈明顯,造型也挺拔靈動。

2.萼片、莖、託葉平塗汁綠色。萼片根部用極淡草綠色統染一次,此步驟不留水線。

3.萼片根部繼續用草綠分染,靠近根部的邊緣留水線,萼片邊緣用淡胭脂提染。託葉用淡胭脂從尖部統染後,再用稍濃胭脂分染出葉筋部分。筋用草綠由右邊往左分染,靠暗部的那一邊留水線。

4.薄三綠罩染萼片凸起部分,也就是萼片的中間部分,往四周斡染開去。用色不可太粉,要綠翠一些。萼片、莖、託葉如處於近景部分,可再次局部復勾淡胭脂。本圖為遠景,故復勾部分省略。

工筆牡丹的畫法(三)

步驟一:

遊絲描淡墨勾勒花頭,重墨勾勒託葉、反葉,重墨勾勒正葉。此張作品牡丹葉豐腴飽滿,線條要凝練流暢。玉板白為單瓣類牡丹,花瓣造型並不算複雜。所以,為了避免造型過於單調,花瓣邊緣捲曲處的變化和裂紋可多加描繪。用線上也以輕靈為主,勿板滯。

步驟二:

空出所有物象,背景部分先平塗一層淡墨,再平塗暗紅色(朱磦加曙紅加微量墨)6次左右,平塗時色彩逐層加厚,塗均勻為止。花頭平塗白粉,正葉、葉梗正面平塗中墨,花房、反葉、葉梗側面平塗汁綠色(酞青藍加藤黃加少許朱磦)。託葉平塗淡朱磦。

步驟三:

花頭用極淡的墨色分染,可加入少許朱磦,讓花頭的色彩偏暖一些。正葉用淡墨直接分染,不要刻意留水線,重點表現牡丹葉雍容、厚重的感覺。反葉、花房草綠(藤黃加花青)分染。託葉朱磦分染。

步驟四:

如花頭後背景為紅色部分,用淡淡的暗紅色從外往內整體統染。如花頭後背景為葉子等墨色部分,則用極淡的清墨整體烘染。幹後再用上述色彩邊緣留水線淡淡分染。靠近花房的正瓣根部和花房周圍用清墨統染。正葉用淡墨繼續分染,因為本張作品底色較重,所以,葉子分染不要過分,葉子的整體亮度描繪要合適。反葉、花房用很淡的墨綠色(草綠加少許墨)繼續分染。

步驟五:

正葉葉尖大面積罩染赭石色,底層的葉尖直接罩染淡墨,明暗層次要清晰且富有變化。反葉和花房罩染稍厚的三綠,幹後再平塗一層極淡的清墨。花頭反瓣及正瓣亮部用中等濃度白粉提染,反瓣要注意反光部位的表現。託葉仍用朱磦繼續分染。

步驟六:

正葉用較粗的筆法淡墨勒邊,進一步強化厚重感和裝飾味,中墨細筆勾輔脈。反葉以淡草綠粗筆勒邊,淡胭脂細筆勾輔脈。花房周圍的正瓣根部先以淡桔黃色(藤黃加朱磦)整體統染後再以絳紅色(朱磦加墨加胭脂)局部提染最暗處,隨後以濃粉黃色點蕊,淡朱磦勾蕊線,濃白粉勾花絲。託葉以淡絳紅色勾勒細葉脈。

▲《玉板白》尺寸:38X45cm

推薦一個超實用的公眾號,給喜歡養花的你:

相關焦點

  • 牡丹畫法
    愛牡丹的人很多,能把牡丹畫好的人卻寥寥無幾,這篇文章將告訴你牡丹的基本畫法,對於學習牡丹的書畫愛好者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寫意牡丹畫技法:洛陽畫家畫牡丹,都習慣用乾淨的專用筆畫牡丹。所以形成了乾淨利落、層次分明、有情有神、大富大貴的洛陽牡丹繪畫風格。
  • 【國畫教程】小寫意牡丹畫法,一學就會
    牡丹花、葉畫法示範 葉的基本畫法 朝左的葉畫法 牡丹範畫(三)步驟 這種留白法是一種較新的畫法,看似有點隨意其實要求對牡丹結構的熟悉程度較高。
  • 詳細的寫意牡丹畫法圖解
    比較簡潔的花苞、花頭畫法 學畫牡丹先從花苞開始,畫花苞主要以點的筆法來完成,但每個點的用筆都有一定的行筆方法
  • 牡丹花頭和花葉的三十種畫法,讓你學畫事半功倍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不存在先驗的人性和先驗的善惡之分,任何現實的人性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社會環境中,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性的建構有決定意義。,可能是後天經過學習或引導而獲得或表現的。
  • 牡丹花頭畫法三十種
    (來源: 書法尋常道)花頭的畫法初學畫牡丹花頭時,不論是臨摹還是寫生,都不能只盯著一瓣一葉,而要學會整體把握,做到「
  • 怎樣畫牡丹:深紅牡丹、二喬牡丹、背面牡丹的畫法以及枝幹和葉子的簡單畫法,供國畫愛好者學習參考
    愛牡丹的人很多,能把牡丹畫好的人卻寥寥無幾,這篇文章將告訴你牡丹的基本畫法,對於學習牡丹的書畫愛好者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牡丹畫法深紅牡丹畫法:筆肚蘸較稀的白粉,調入曙紅,再調胭脂。先畫出花頭的前部,然後筆尖再調花青或墨,按前後濃淡關係畫出花頭。大瓣小瓣相間,不要雷同。完成花形後,再進一步調整刻畫層次,著意表現花頭的透視和厚重感。幹後點蕊。
  • 牡丹畫法講解,太實用了!
    引導語——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可愛者甚番!愛牡丹的人很多,能把牡丹畫好的人卻寥寥無幾,這篇文章將告訴你牡丹的基本畫法,對於學習牡丹的書畫愛好者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 國畫之牡丹畫法
    牡丹花冠畫法花冠中的花瓣用點厾筆法,先醮朱磦,再調胭脂加水。花瓣有圓形花瓣與方形花瓣,用筆也最好方圓結合。花瓣中有不同大小的缺口,整體是圓中有缺,分大缺口與小缺口。牡丹花冠有單瓣、復瓣和多層瓣之分,內外層大瓣及碎瓣都要細心刻畫,最後整碎之間虛實結合。花冠的造型儘量重疊交錯,長短大小曲折變化,體現其雍容華貴,端莊典雅。點厾用筆要快慢結合,提按有序。
  • 【技法】牡丹畫法講解,太實用了!
    愛牡丹的人很多,能把牡丹畫好的人卻寥寥無幾,這篇文章將告訴你牡丹的基本畫法,對於學習牡丹的書畫愛好者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作者:白雲來源:網絡    編輯:超市整理 牡丹畫法深紅牡丹畫法:筆肚蘸較稀的白粉,調入曙紅,再調胭脂。先畫出花頭的前部,然後筆尖再調花青或墨,按前後濃淡關係畫出花頭。
  • 牡丹花頭畫法示範
    調整、豐富:最後對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改,增加花瓣的層次。畫內層花瓣:蘸白粉,調勻後再以筆尖蘸取曙紅調勻,先畫出內層花瓣。點蕊:最後為半開花頭點上花蕊,方法和全開花瓣的畫法一樣。可以看出,半開牡丹與盛開牡丹在用色、用筆、畫法上大致相同。花心內層花瓣要緊而密,小而短,花瓣多層交錯。
  • 圖文教程:淡彩牡丹畫法
    素材摘錄自《工筆淡彩牡丹畫法》,王繡主編;楊榮生編繪,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白牡丹的畫法 白花在花中相對來說比較難畫,輕了沒有立體感,重了又不白了,這個度不是太好把握,具體方法如下: 步驟一:把寫生整理好的花頭畫在一張白紙上,用上好的熟宣紙鋪在上面,用淡墨中鋒復勾出花的輪廓。
  • 國畫牡丹花畫法教程,附視頻
    工筆牡丹花頭畫法二:墨:一得閣瓶裝墨汁      顏料:上海馬利大盒國畫顏料    筆:長鋒勾線筆、大白雲、狼毫小楷、小描筆 、葉筋筆 一張工筆牡丹畫作中葉子的造型要避免多處重複的現象出現,也不要讓葉子四面生長,要避免零亂。在整體有序的基礎上多注意局部的靈活多變,這樣畫出來的葉子才可能生動耐看。這裡給出了十數種牡丹葉子的造型,只要多加練習,熟練掌握了每一片葉子的造型變化法則,再通過舉一反三,根據畫面構圖需要和牡丹葉子的穿插規則進行組織,我們很快就可以掌握大組葉子的組合規律。
  • 看國內著名花鳥畫家劉新春:牡丹畫法
    牡丹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木本名貴花卉,在中國進行種植已經有一千四百多 年的歷史了,而作為觀賞植物進行人工栽培,至少始於南北朝,謝康樂在《太平御覽》中說道:「南朝宋時,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牡丹一詞在歷史文獻中多有記載。古人培植牡丹不乏其力,品種繁多,色彩紛呈,唐人的《海山記》中記載: 「煬帝闢地二百裡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
  • 李向華:國畫牡丹畫法及常識「網課」課件(第一節)
    課件、授課:李向華前言:2020年12月4日,本人上線「線上教學」《國畫牡丹畫法及常識》網課並現場示範,今開始上牡丹主題第一課。現將課件簡要內容等編輯,並將陸續登出,供學員及愛好者參考和學習。△牡丹的地位至高無尚。歷史上畫牡丹者長盛不衰。國人都喜歡懸掛牡丹畫及收藏牡丹畫。△國畫家及愛好者幾乎無一不會畫牡丹,相信大家一定都學過和畫過牡丹。△牡丹主題授課,主要是想通過較系統、詳細的講解和示範,以便學員掌握牡丹的知識和寫意畫法。
  • 圖文教程:牡丹與白頭、綬帶畫法示意
    勾瓣牡丹花冠的勾染筆法與用色 勾瓣牡丹主要用於表現淡色牡丹的花冠,如白牡丹、綠牡丹、黃牡丹、粉紅牡丹及淡朱紅色牡丹等。用硬毫勾線筆「意勾」花瓣的輪廓,然後通過分染、點染、罩色體現花冠的色彩。意勾是寫意畫法的勾法,以行書的筆意入畫,用硬毫渴筆蘸灰墨側鋒勾寫。
  • 國畫寫意牡丹之骨——枝幹的畫法
    牡丹的枝幹分老乾和新枝,作為多年生木本植物,每年春季在老乾的基礎上發新枝。作畫時,無論是用墨還是用色,都要注意用筆方法。畫新枝多用弧線,中鋒用筆使其圓潤有力。畫老枝可以用雙勾皴擦法,以表現出樹幹上的鱗片,體現其蒼老感。枝幹是牡丹之骨,在畫面中起著整體的支撐作用。
  • 六種牡丹花頭畫法,一學就會!
    三、墨牡丹畫法1.先濃後淡法步驟一:先調出淡墨,筆頭點上濃墨,畫出牡丹正面的花瓣,注意花瓣的大小長短變化。↓↓②填上所設想的牡丹顏色,如黃色,注意用色最好要有濃淡變化。③點花蕊、花託等。也可先用色打底,再勾畫花瓣,幹勾、溼勾都可以。溼勾法:先畫底色,再用墨勾勒。↓↓
  • 圖文教程:簡單易學的寫意牡丹三步畫法
    單瓣型·海棠紅牡丹畫法步驟 步驟一:單瓣型紅牡丹,以硃砂紅加曙紅調合,兩點起筆。 步驟二:在第二筆花瓣上再點兩個圓點花瓣。
  • 工筆畫牡丹圖片賞析及畫法快來看哦!
    牡丹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花卉,以其雍容華貴的姿態傲然屹立於群芳之首。被譽為「花中之王」。我國人民喜愛牡丹,不僅僅因其花朵碩大、豔麗、秀韻多姿,更因其清香宜人端莊絢麗,集天地之靈氣於一身。下面我們來看看工筆畫牡丹圖片賞析及畫法吧。
  • 寫意牡丹花頭畫法詳細步驟
    >  盛開花頭的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