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羅與隱多珥女巫,Saul and the Witch of Endor,by Jacob Cornelisz van Oostsanen,1526
小盆友們春天好呀!你們的博主貓終於又上線了,今天繼續但丁和維老師的奇幻旅程!
上一次講到但丁來到了地獄第八層的第四惡囊,這裡關著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巫師和佔星術士,這些巫師有的自以為得知天機,有的索性自己假裝是個先知,總之都被罰頭頸向後扭了180度,人向前走,臉卻只能看到後方,這下可是一點兒未來都看不到了……複習請點這裡點這裡:
但丁的奇幻之旅|27. 佔卜算命洩露天機,如何當一個可男可女的先知?
那除了上次說的這幾位老法師,還有哪些反面典型呢?
順著維老師指著的方向看過去,那哭哭啼啼跟在泰瑞西阿斯後面的,可是比羅馬帝國還要古老的伊特魯裡亞時期的一位大佔卜師,名喚阿倫特(Arunte)。
阿倫特的故事,來自於古羅馬天才詩人盧卡努斯的史詩。在這部講述凱撒和大將龐培內戰的大作《法爾薩利亞 Pharsalia》(又稱《內戰記》)中,記載了阿倫特神奇的技能——他會從祭畜的內臟、飛鳥的行跡以及其他自然現象預知到未來,預言了內戰的爆發,還有凱撒最終的勝利。
這裡多說一句,這《法爾薩利亞》的作者盧卡努斯,曾經深受暴君尼祿的賞識,在尼祿的宮廷中出任近臣。但後來他的共和派立場引發了尼祿的不滿,盧卡努斯也加入了反對尼祿的密謀,結果起事不成,被迫割腕自盡。
盧卡努斯死的時候才剛滿25歲,他的《法爾薩利亞》並沒寫完,所以這部史詩大作也就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大坑之一。雖然坑了吧,也沒妨礙但丁對他推崇備至,大家回憶一下,在林勃那一層不是有4位古代的大詩人前來迎接但丁和維老師嗎?與荷馬、賀拉斯、奧維德同列逍遙班的,就是這位盧卡努斯大才子。
再回到我們的旅程,只見維老師指著前方一位長發遮住了身體的女子,告訴但丁:「你看這人,她可不一般,我的家鄉曼託瓦(Mantova)就是以她的名字所取,她可是個鼎鼎大名的女巫師啊。」
原來,這女子名叫曼圖(Manto),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也是上一期我們講過的那個忒拜城的大預言家,變男變女毫無障礙的泰瑞西阿斯的女兒。不過泰大師到底算不算她的父親呢?這閨女是他在當女人的7年裡生下的,儘管後來他又恢復成了男兒身,但似乎還得算是閨女的媽媽吧?
作為大預言家的女兒,曼圖的能力真可謂青出於藍。實際上,曼圖這個名字在希臘原文中的詞根就是「佔卜」的意思。因為泰瑞西阿斯雙目已盲,她就攙扶照顧她的男媽媽,為他指路,告訴他自然中的各種跡象,這麼日復一日得到口傳心授,最後修得了更高的神通,甚至可以呼喚已死的靈魂來卜問未來。
你別說,希臘神話裡忒拜城的孝順女兒可真不少,不管是泰瑞西阿斯這樣被神懲罰的,還是俄狄浦斯王那樣自我懲罰的,雙目失明後身邊總有這麼個好女兒照料,也算是充滿悲劇的希臘神話中一絲難得的溫情脈脈了。
還記得俄狄浦斯王的女兒安提戈涅嗎?請點這裡點這裡複習:
但丁的奇幻之旅|18. 沙地火雨,高傲的將軍,正直的公主,與俄狄浦斯的悲劇
傳說泰瑞西阿斯死後,忒拜城老國王俄狄浦斯王在自我放逐中死去,他兩個爭奪王位的兒子自相殘殺而死,國家被俄狄浦斯的妻弟克瑞翁霸佔,民不聊生。公主安提戈涅要安葬她的兄弟,也被舅舅克瑞翁處死了。
小巫女曼圖和隨從逃出了家鄉,就此四處流浪。關於她此後的人生,眾說紛紜,從大詩人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斯塔提烏斯的《忒拜戰記》,到後來但丁的腦殘粉薄伽丘的《名女傳》,大致可以提煉出這麼幾個說法:
第一個說法,曼圖輾轉到了小亞細亞,為阿波羅建立了神廟,她也成了阿波羅的情人。她和阿波羅生下了兒子摩普索斯Mopsus,摩普索斯長大也成了一代大預言家,參加了伊阿宋的阿爾戈遠航。
第二個說法,曼圖經過長途跋涉到了義大利,和臺伯河神生了兩個兒子,然後曼圖帶著隨從和孩子們到了阿爾卑斯山南的高盧地區,在格爾達湖畔定居下來,把這片無人的沼澤地變成了安全牢靠的家園——在這裡她自由地修煉法術,過著寧靜的生活,最後埋骨於此。後來,她的兒子將這座城建設得越來越繁榮,為了表示對母親的愛和敬重,以曼圖的名字Manto命名了這座城:Mantova,也就是現在的曼託瓦城。
第三個說法,曼圖終生都沒有嫁人,到死都是處女,她用一生侍奉了她的神明。
在我們的旅程中,維老師給但丁講的,恰恰就是第二個和第三個說法的雜糅版,他告訴但丁:
「這小巫女可是個殘忍的處女,但她將我的家鄉從一片荒地建立成了美麗的城市,後來居民越來越多,為了紀念她而用她的名字Manto為城市命了名。曼託瓦的來歷就是這樣,其他人再有別的說法,你可別信啊。」
說句題外話,咱們的大詩人維吉爾維老師可真會投胎,這曼託瓦也是我私心特別喜歡的小城,非常美麗又很安靜。能感受到它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繁榮和璀璨,也慶幸它現在沒有佛羅倫斯、威尼斯那麼熱門,更有一份悠然之美。
在曼託瓦,我個人最喜歡的莫過於得特宮,也叫泰宮、茶宮(Palazzo del Te,or Palazzo Te)。這裡是曼託瓦公爵費德裡科二世(Federico II Gonzaga)的別院,建築師是曾經當過拉斐爾助手的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也許正因為老師拉斐爾太完美了,羅馬諾索性打破了文藝復興大師們追求的和諧與完善,整座宮殿外表質樸,內在可是特別腦洞大開,充滿奇思妙想,滿天神佛天花亂墜,尤其是巨人廳,擁擠的布局,失衡的姿態,這種不可思議的衝擊力真是讓人目瞪口呆!
得特宮外景
得特宮巨人廳天頂畫,by Giulio Romano,1532-1534
日月廳天頂畫,by Giulio Romano,1532-1534
也許,羅馬諾的這份鬼才天賦,正和曼託瓦這座小巫女建立的城市一拍即合吧。
咱們的維老師心懷思鄉之情,給但丁講述了他家鄉曼託瓦的來歷。接著,他又應但丁的要求,接著給他介紹了前面幾個「淚流滿背」的罪人:
那個瘦骨嶙峋的,是麥可·司各特(Michael Scot)。看名字就知道他不是義大利人,沒錯,此人來自蘇格蘭,教士出身,早年赴牛津、巴黎以及託雷多求學,對自然科學、哲學和神學都很有研究,精通拉丁語、希臘語、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是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教皇洪諾留三世曾經任命他做愛爾蘭的卡舍爾大主教,但被他拒絕了——義大利是他更想要停留的地方。
後來,司各特果然在義大利擔任聖職,還到了當時最開放的文化與藝術之都——西西里島的巴勒莫,成為了傳奇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科學顧問,度過了十幾年的自由學術之路。
Michael Scot,13世紀其著作插圖
最不走尋常路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我們之前在講自殺森林的時候也講過,他和他忠誠的臣子之間的愛恨情仇,複習請點這裡點這裡:
但丁的奇幻之旅|17. 自殺森林,女妖哈爾皮,西西里首相與國王的糾結
當今的我們看來,司各特最大的成就是將阿拉伯學者保留下來的亞里斯多德的作品,包括《動物志 Historia animalium》、《論靈魂 De anima》和《論天 De caelo》等書,連同阿拉伯學者的批註一起,從阿拉伯語翻譯成拉丁語。
同時,司各特也在數學、物理和化學方面進行了不懈的研究,儘管他是站在鍊金術和佔星術的立場上,他也被同時代的人們公認為是個法術高超的魔法師,但我們都知道,現代科學並不是從天而降,而恰恰就是從這些神秘科學中孕育產生的,鍊金術和佔星術作為人類的探索,已經成為歷史,但其中沉澱出的科學原理、研究方法,到今天還在引領我們的好奇之路。
咱們的大詩人但丁恐怕只關注了司各特的魔法標籤,但也要感謝他,雖然是黑了司各特一把,但也讓即使是毫不關心科學的讀者都知道了麥可·司各特這位中世紀鄧布利多,司各特無疑是一位值得名垂青史的科學先驅!
那麼,其他魔法師、預言家、佔星家呢?簡單說來,還有《埃涅阿斯紀》裡講過的希臘佔卜師歐利皮魯斯(Euripylus),腓特烈二世的佔星師圭多·波納提(Guido Bonatti),義大利巴馬城的神漢阿茲頓特(Asdente),以及形形色色會用草藥和扎小人害人的女巫……
這裡說一句,當時的所謂女巫,其實大多是用民間醫學和經驗幫助患者的年長女性,很多也是接生婆,雖然不怎麼科學,但當時也沒啥科學啊,現在咱們看,誰比誰更迷信還說不好……但在當時基督教一統江湖的思想下,這樣跟教會有分歧還能自己掙錢招人嫉恨的女性,必須成為犧牲品。在中世紀的「獵巫審判」中,十幾萬無辜的「女巫」死於非命。還好,我們的赫敏和露娜趕上了好時候。
女巫被處以火刑,14世紀圖書插圖
見了這麼多巫師,但丁和維老師要加快腳步了,月亮已經西沉,天色亮起來了,他們的旅程時間不多了,可前方還有很多要看到的悲慘罪人和妖魔鬼怪!
至於下一個惡囊的奇聞,嗯吶,我們下期再說!
- 期待留言,歡迎轉發 -
謝謝觀看,我是@珊珊cat
人文地理與旅行,但丁《神曲》解讀
請進入公共號查看目錄
有但丁之旅,有吃吃喝喝,也有最萌藝術!
近期熱文:
穿越歷史這麼簡單?13幅卡拉瓦喬的名畫走下畫框變活了,逐幅解讀幫你認出誰是誰!
教皇、香奈兒、聖母、範思哲……這場大都會博物館史上最熱門展覽到底展了什麼?
D&G道歉了,然而這些25年前的「中國遊」時尚大片能教會他們尊重和品味嗎?
但丁的奇幻之旅|27. 佔卜算命洩露天機,如何當一個可男可女的先知?
但丁的奇幻之旅|26. 最傲慢的教皇,被仇家扇了耳光憤懣而死,這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
但丁的奇幻之旅|25. 倒栽蔥被火燒的到底有幾個教皇?
但丁的奇幻之旅|24. 美人一笑傾人城,她是妖姬還是聖女?
未與本人聯繫,禁止任何媒體/公眾號轉載。
知乎專欄:貓的咖啡漫遊
微信公眾號:mockupcoffee / 貓的咖啡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