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隊裡有一個文案小女生芳芳,平時工作積極愛思考,不說正事兒的時候,就像話匣子滔滔不絕,一到開會培訓被點名講點正事兒,要麼使勁推辭,要麼就結結巴巴。
那天,公司舉行一個管理層會議,想了解一下員工對公司管理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就邀請了幾個員工一起參加,芳芳也在此列。
會議中,大家都在互動討論,只有芳芳一直靜靜地在旁邊聽,我連忙招呼說:「別只顧聽啊,有什麼見解說一說。」
芳芳一聽我點名要她發言,立刻緊張得直搖頭:「我說不好說不好,就學習學習啦。」
我覺得,這樣的場合正是鍛鍊員工綜合能力的時候,便堅持要她發言。芳芳憋著一張紅紅臉,全身肌肉都繃緊了一般,好不容易講了幾句,也沒說清楚啥。
發言結束,芳芳使勁拍著胸口,深呼吸了一下說:「媽呀,在領導面前發言壓力好大!」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後來,芳芳下來跟我講,被臨時要求發言很緊張,一定表現很差,讓我失望了,有點不安。看來她自己內心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認為別人眼裡的自己很差,導致了情緒壓力。我告訴她,下次就好了,要多練多說。
對於到會的人來講,並沒有芳芳心裡感覺得這麼嚴重,誰被臨時叫上發言那一刻都會緊張。因緊張表現差真不必有太多顧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包括曾經的我,還有那些講師和領導們。
為什麼被要求臨時發言會緊張呢?
一是精神上沒有準備,二是講的內容不熟悉不擅長,三是擔心自己說不好,怕人笑話。
大腦一緊張,就無法組織思路;無法組織思路,就語無倫次;發言語無倫次,就擔心別人笑話,然後大腦出現空白。這是導致整個發言緊張的一連串反應,所以看上去表現就差。
緊張程度輕一點的可以斷斷續續把意思講完,緊張程度嚴重的,幾乎說不下去,還會出現心慌,手心冒汗,肢體顫抖。
掌握了以下3個小技巧,多練幾次,就能越來越輕鬆地應對臨時被要求發言的情況。
小技巧一:給發言做一個前奏鋪墊
一般來講,沒有想好怎麼回答就會出現「說了上句沒下句」的情況,怎麼給自己爭取時間去思考接下來怎麼說呢?
發言時,不忙著直奔主題,可以做一個前奏小鋪墊。比如,先總結前面幾個人的發言,講講你聽到了他們說什麼,或者你對某一個人發言有共鳴,還可以舉一個小例子去描述。講述中自己就放鬆下來,適應了環境,再組織下一步可以講什麼。受到別人的啟發後,靈感被激發,思路一下就打開了。
小技巧二:講自己熟悉的內容
被要求發言時,往往是不熟悉的內容,這個時候,要迅速變被動為主動。
領導讓自己參與會議發言,也是想讓在場的人聽到不同角度的想法,彼此碰撞火花。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就三言兩語鋪墊後,把話題拉回到自己熟悉的內容。
比如,聯想到自己工作上的想法問題,聯想到平時對公司管理的感受,聯想在外面體驗到的一些事情,將自己看見的,聽見的都可以講出來,這就自然順暢了。我們每個人講起自己熟悉的事情和內容,是不是都會滔滔不絕呢?
小技巧三:講故事、講場景
將自己平時遇到的事情,感受到的一些過程,跟主題關聯上,講一個故事就好。既然是故事,就不刻意強調觀點如何,還要論證什麼,不會一說不清楚就緊張。
這種方式其實很輕鬆,還能受啟發,大家願意聽,又不需要特別組織語言。發言沒有對錯,就是內心真實的思考和感受,找一個方式帶動出來就能順順暢暢地表達好。
一個有真實情感的故事,最能打動人,也容易把聽的人帶入場景激發思考。大家都聽故事去了,有誰還在意你說得好與不好,有沒有邏輯性。故事結尾,自己也就有了一點感悟,順帶就講出來了。
在會上臨時發言,也是即興發揮,說話可長可短,想到多少說多少,跑偏一點也不打緊。關鍵是學會怎麼開口,敢發言,不怕發言。首先,我們讓自己開口順利,不緊張;其次再考慮怎麼說效果好。我們在職場上的很多場合都積極發言,多練多說,時間一長,就遊刃有餘了。每個人都有能力講得很好,只要不緊張,你說是嗎?
我是春天工場的葉子雨,與你同行在路上。請關注我,一起討論職場和創業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