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磊(字逸之),山東臨沂人,書法家協會會員
朱耷,又號八大山人,按現在的地區劃分,應該屬於江西。朱耷此人可大有來頭,是明太祖第十六個兒子寧獻王朱全的第十世孫,正兒八經的的皇室血統。明朝滅亡了之後就進了寺廟,當了和尚,後來又修道,期間字號換了無數,比如驢、驢屋、人屋、刀庵、雪個、良月、破雲樵者……最後就用了八大山人。
什麼是八大?八大的意思是四方四域皆我為大,強調畫中要有我在,這體現了朱耷當時的思想及藝術觀念,從其字號中可以看出,朱耷強烈的自信心和百折不撓的奮發精神,一往無前的決心。
朱耷的父親也擅長畫畫、書法,在江右地區名噪一時,但是有個缺點,口不能言,也就是啞巴,明朝滅亡後,朱耷的老父親也在這一時期去世。朱耷的性格比較的孤僻,但是非常的聰明,天資卓越,八歲的時候就可以作詩,在少年的時候就可以懸腕寫出一手漂亮的小楷書法,也能刻印,最擅長的還是畫國畫,妥妥的少年天才。
朱耷少年時喜歡議論,一旦開始了某個話題便侃侃而談,文辭卓越,常常傾倒四座。明朝滅亡的時候,朱耷正好十九歲,作為明朝皇室後裔,朱耷順從了父親所希望的樣子,到山裡當了和尚,號雪個,時間沒過多久,朱耷便精神有些不正常了,變得有些瘋癲,哭笑無常。
住在山裡十幾年,原配的妻子和孩子也在這期間都沒了,然而經受過這麼多的打擊,朱耷並沒有失去信心,他把自己的字號也改了,「八大山人」便成了朱耷最後的字號,用來激勵自己,最起碼給自己活下去樹立一個精神支柱。
沒有老婆和孩子,這對古人來說是大事,這涉及到傳宗接代,涉及血脈的延續,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朱耷當然也不能免俗,所以他便蓄髮還俗,找老婆生孩子,順便幹他的人生大事——反清事業。
為什麼要反清?第一,朱耷是明朝皇室後裔,這個天下容不下他,而且他還有學問,正經工作比如當個幹部啥的完全乾不了。第二,朱耷本來生活好好的,明朝的時候妥妥的皇室貴族,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好傢夥,你們清人來了,搶了我們的土地銀兩和女人,朱耷當然想搶回原本屬於老朱家的土地銀兩和女人了。再次,朱耷現在在清廷的逼迫下過得這麼慘,老爹沒了,老婆沒了,連孩子也沒了,自己也差點成了神經病,任誰也咽不下這口氣。
為了掩蓋自己的行蹤,朱耷在南昌城南的一個古道場遺址處,重建了清雲譜道院,在此期間,和他交往最多的就是反清復明的義士。
朱耷在南昌一帶活動,在燈社、北蘭寺、芙山房、寤歌草堂度過殘年,和反清復明的義士交好,用畫畫來養活自己,但是朱耷的畫從來不賣給富商權貴,但是普通人想要,比如貧困的人、僧人、還有平民百姓,朱耷則是有求必應。
朱耷常在他的詩畫中創作有反清復明寓意的作品,比如如「孔雀圖」,在一上大下小的危石上扒著兩隻孔雀,只畫尾羽三根,暗合清廷官員頭戴三眼花翎帽子,隱射滿清統治不得人心,基礎不穩,危危欲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