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美食大賽」奪冠秘籍竟然是——偷師古人的食譜?!

2021-02-27 假日貓館長

作為被網際網路便捷生活「寵壞」的「外賣一代」,許多人習慣的生活仿佛就是「打開手機,飯菜到家」。兩個月的疫情居家隔離,竟意外地讓無數「廚房黑洞」洗手做羹湯,給快節奏的生活按下暫停鍵,感受煙火氣的溫馨。

不僅是廚藝app頻頻登上應用市場第一名,微博也每日都有熱門菜登頂熱搜。

科技時代的信息分享讓廚藝小白輕而易舉就可以獲取烹飪秘訣變身大廚,受歡迎的菜譜全網跟做不在話下↓↓↓

但放在古代,私家菜譜也許就是如武林秘籍一樣珍貴的秘方。

古代一些名家名菜往往都世代傳承,因商業競爭的緣故秘不外傳,一般只留給自己的後代或徒弟,外人想要獲得祖傳菜餚秘制配方則要付出價值連城的代價。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曾記載:「王太守八寶豆腐」的秘方是聖祖康熙皇帝賜給徐健庵尚書的,「尚書取方時,御膳房費一千兩」。

「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覃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湯中炒滾起鍋。用腐腦亦可。用瓢不用著。」

(「著」是什麼呢?下文有答案喲!)

沅陵虎溪山1號漢墓出土的竹簡《美食方》證明,早在漢代,人們就有意識地開始記錄食譜。不過想想一邊做菜一邊翻閱沉重的竹簡,簡直需要三頭六臂才能完成,實用性極低。

足可以、看出當時的菜譜與如今的意義並不相同,廚師不但在實踐中難以操作,對於認字識字能力也是一場考驗。一段時間以來,菜譜都是由文人書寫,更多地是描述饕餮的趣味。

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食譜當屬北魏高陽郡太守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該書在飲食烹飪部分撰寫了許多酒、醬、菜、點的製作方法和原料配比,有些食品還突出了不同季節的用料變化。

該書中食品原材料和製作過程較為完整,讓我們在今天甚至也可以一嘗「古味」。下面這道「雞羹」,完全可以加入大家的日常菜單:

雞一頭,解,骨肉相離。切肉,琢骨,煮使熟。漉去骨。以蔥頭二升,棗三十枚,合煮羹一鬥五升。

不僅局限於農學著作,熱愛生活的古人也熱衷於在各種藝術創作中為後世留下些美味食譜。高度發展的飲食文化在《紅樓夢》中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書中直接提及的珍饈佳餚就有40餘種。

借著劉姥姥逛大觀園的好奇,我們也可以偷師賈府的佳餚「茄鯗(xiǎng)」——

「把才下來的茄子皮削了,只要淨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式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

古人沒有可以做蛋糕的烤箱、電飯煲,沒有我們用來煎制「滋滋」冒油香的豆腐、肉的鍋。

他們用什麼做飯,又用什麼吃飯呢?

別急,下面有答案:

雖然菜譜上沒有記錄,但顯而易見,美食不光是食材的簡單排列,烹飪的器具也直接影響著組合的方式。倘若沒有炊具的發明,我們便只能「一天三頓小燒烤」,以最原始的方式烹飪。

舊石器時代,飲食烹飪器具是人類社會進入熟食發展階段的歷史必然產物。

新石器時期,人類最初是利用一些打擊石器作為工具,後來才逐步學會使用和製作工具。

在我國飲食器具史上,真正烹飪器具的誕生則始於陶器的發明。陶器的發展經過了從陶罐到釜、到鼎再到鬲的過程,不同的形狀各司其職,用於烹飪不同的食物。當人們做飯的手藝越來越好、飲食越來越豐盛,對餐食器、酒器等用具的需求也顯現出來,碗、盤、盆、尊等器具也一個接一個地出場。

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炊具的材質也一點點改變著。從陶器到青銅器,到漆器、金銀器,再到我們今天常用的鐵器、瓷器,炊具不僅代表了實用器具,也代表著一種文化。

走入中華文化的大廚房,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便是筷子

筷子原稱「」,在商代便有發現。在使用筷子的過程中,我們潛移默化地接受著中華飲食文明與餐桌禮儀的薰陶。

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炊具不自覺地與天地人倫產生起關聯。便是從最初的炊煮之器逐漸演化為區分長幼尊卑、象徵天子地位的禮器。

炊具還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體現,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的廚房便出現了「世界最早的冰箱」——青銅冰鑑缶。其不僅是戰國鑄造業的集大成者,更是當時科技發展水平的縮影。

想知道這隻「冰箱」究竟有怎樣的特別之處嗎?

別急!我們接下來的活動裡將有一位藝人朋友來到假日博物館,與我們分享它的故事!敬請關注與期待喲!

廚房中的故事不勝枚舉,在假日博物館《博物館裡的中國通史》課程中,你可以更系統地了解到原始人如何採集食材、如何馴化動植物作為食物,甚至是如何釀酒、制陶,一步步將生活過得有聲有色起來。廚房可不止是填飽肚子的地方,廚房裡也有精神食糧。

《博物館裡的中國通史·文明起源》第6集

了解了古代的廚房,便會發覺:原來我們的一碗、一筷、一道菜,都源於歷史、根植於文化。那些習慣的背後,竟有著如此深厚的故事。

在我們尚未重視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時,我們的每日的習慣、每一餐飯已經替我們傳承這份歷史。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口味都會標記我們的來源、我們的根。

什麼?《博物館裡的中國通史》的主編在這周五、周六也要來直播課開講啦?還不快來!有啥問題?(不僅僅限於跟「吃」有關喲)快快拋過來!在下面這篇推送裡留言喲!

→復旦大學學者開講啦!歷史跟你想得不一樣!

【趕不上直播的小夥伴也別擔心!有回看!】

相關焦點

  • 宅家不無聊秘籍:10大神器充實你的生活,最低可至0元
    為了控制肺炎疫情,宅在家裡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最值得做和最應該做的事情。亓紀想通過這篇文章將宅家不無聊秘籍分享給大家,讓宅在家裡的網友也能躲過一個充實和歡樂的假期,為抗擊肺炎做出自己的貢獻。
  • 美的美居App智能食譜,小白變身烹飪大師
    有了智能食譜,只需簡單處理食材,剩下的就可以全部都交給智能家電,就像家裡請了一個「五星級廚師」。最近,美的這兩款智能炒菜機器人、智能微蒸烤一體機因為擁有強大的菜譜功能,疫情期間竟然成為了抖音美食網紅們展示廚藝的寶貝,還掀起了「用手機做館子菜」的話題熱潮,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播放量近500萬次,微博話題「宅家天天下館子」登上熱榜,曝光量超過1000萬次。
  • 浙江人花式窩家 玩法笑掉大牙 朋友圈宅家大賽現在開始
    朋友圈宅家大賽現在開始!才藝達人慈谿小朋友陳樂雅宅家讀唐詩,讀到一句「獨共南山守中國」,馬上用隸書把它寫下來了,用在當下疫情艱難時刻真是太貼切了,鍾南山老爺爺振臂一呼,和廣大醫護一起庇佑中國。陽光雖好,仍不出門。
  • 《一人之下》巴蜀美食大賽怎麼玩 巴蜀美食大賽玩法技巧分享
    導 讀 一人之下巴蜀美食大賽是最近官方推出的一個活動內容,很多小夥伴對於這次的活動玩法還不是深了解,只要掌握了活動的規則才能夠在這裡面獲得更好的收益與名次
  • 宅家必備超快手食譜——秘制日式擔擔麵
    因為疫情關係在家宅了好久,再也不想吃泡麵了,怎麼辦?不用慌,李小廚教大家一道超快手超美味宅家必備食譜,在家就能吃到美味的日式擔擔麵啦!
  • 奪冠高手東方杯期貨實盤大賽第三屆頒獎典禮暨第四屆開幕式在上海...
    11月28日,由奪冠高手和東證期貨聯合主辦的《乘風破浪·星耀東方——奪冠高手東方杯期貨實盤大賽第三屆頒獎典禮暨第四屆開幕式》在上海盛大... 11月28日,由奪冠高手和東證期貨聯合主辦的《乘風破浪·星耀東方——奪冠高手東方杯期貨實盤大賽第三屆頒獎典禮暨第四屆開幕式》在上海盛大召開。
  • 大叔家的宅家美食:西班牙海鮮飯,鮮美可口,香氣撲鼻,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宅家美食:西班牙海鮮飯,鮮美可口,香氣撲鼻,家人愛吃!今天大叔除了帶來不同地區西班牙海鮮飯的食譜,也要告訴大家海鮮飯的料理門道,還有什麼比秋天來一份熱氣騰騰食材豐富的海鮮飯更幸福的事呢?宅在家沒事幹,總要琢磨些好吃的。
  • 18道花樣麵餅食譜,讓你宅家的日子每天不重樣!
    趁著這難得的在家時間,好好地研究美食吧。18道各式花樣麵餅食譜合集,每一道都是好味道,讓你宅家的日子每天美食不重樣!
  • 我珍藏的【電子食譜】開卷有益【宅家之選】
    Hi,這個悠長假期,大家宅在家裡都在忙什麼呢?宅家期間,廚藝是否都突飛猛進呢?
  • 楊冪宅家練廚藝不胖反瘦,曬兩位數體重引羨慕,美食當真是擺拍?
    最近楊冪頻繁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做的美食秀廚藝,天天煲湯忙不停,還被大家稱為「養生俏廚娘」。此前大冪冪一直是個大忙人,這次趁著疫情宅家實屬難得,所以順便也解鎖了廚藝這個技能。本以為宅家這段時間,大冪冪會將自己養胖,沒想到「人家的宅家」和「我們的宅家」完全不在一個調上。2月18日下午,大冪冪就罕見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曝光了自己的體重,她還俏皮寫道:「今日份的體重」。
  • 疫情宅家,德國的國民美食竟然是它,吃貨們來看看
    原標題:疫情宅家,德國的國民美食竟然是它 新冠疫情正在歐洲不斷蔓延,學校「空中課堂」,企業遠程辦公
  • 古人風水:「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指哪5種樹,原因為何呢?
    不過有五種樹是絕對不能種在家中的,古人曾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五種樹分別是梨樹,桑樹,槐樹,柏樹和松樹。梨雖是清熱解暑、甘甜可口的水果,但古人從不在院中種植梨樹。因為梨讀音與「離」相同,古人忌諱其讀音,認為在院中種植梨樹會導致家庭分崩離析。
  • 五一宅家自閉 不如巧用這些廚電DIY美食
    不過還得給大家提個醒,雖然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哪怕近幾個月你學會了製作黃燜雞油潑麵,看完了躺在觀影列表裡已久的那些電影,在家擼貓到生鏽...筆者還是建議宅家自閉比較好,畢竟安全第一嘛。想要待在家裡「閉死關」,還是要找些提升自己生活水平的事情做比較有意義。
  • 這位「女神」學子的宅家學習生活,發著「光」!
    宅不住啦!」「網課作業太多了,根本忙不過來。」「宅家上課實在太悶太無聊了,生活更是一團糟。」......然而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卻有一位將宅家上網課的生活過得多姿多彩的「女神」學子——旅遊管理專業1701班李梓嫣。「宅家學習生活」在她眼中,不僅不無聊,還格外充實明媚。這是為什麼呢?
  • 宅家書單 | 關於美食,關於生活
    地址:博客來網站 (不是最便宜的購買網站但是好在送貨穩定)作為一個美食博主,家裡必備的經典書籍有很多,比如廚藝之樂,食物與廚藝,但是多數這些西方食譜書籍跟中國人的共鳴沒有那麼深。今天推薦的《食經》是50年代任職《星島日報》總編輯的陳夢因。因為每天都要看大樣,他自嘲為「特級校對」,其實更確切地說他應該是個經常穿梭在菜市場和餐廳的特級老饕。
  • 宅家失敗廚藝實錄
    疫情期間的熱搜榜前十名,宅家可做的美食必須擁有姓名。從電飯鍋蛋糕、炸酸奶、口罩餅到無米炒飯……哪一個沒在剛接觸柴米油鹽的吃貨心中,掀起躍躍欲試的狂潮。為了打發蛋清,沒有電動打蛋器,他們甚至自製陀螺打蛋器上陣。只期待著做出新花樣,吃出新高度。
  • 中朵中心「滿漢全席宅家做」 載愛落幕 溫暖回顧!
    為了豐富疫情期間青城人民宅家生活,2月20日——3月31日,中朵中心開展了「滿漢全席宅家做」線上美食大賽,傳遞積極樂觀的「抗疫」精神!攜手呼和浩特樂居,與各位知名餐飲企業大廚以及美食愛好者,一起為廣大青城市民呈現了一道道精美的「滿漢全席」。
  • 宅家美食日記,廚房還能這樣玩兒
    顏色金黃、一口咬下酥脆鮮香的蛋餅是路邊常見的街攤美食,蛋餅上還能放上新鮮蔬菜粒,顏值和營養一下都有了。 那今天中午吃什麼?抄起來一個小砂鍋,咕嚕一鍋蘿蔔牛腩吧。
  • 營養師私房減肥秘籍(附食譜)
    古人云:「三月四月不減肥,五月六月徒傷悲」。古人又云:「七月八月不減肥,對不起吊帶露背」。既然已經七月了,還是應該走出傷悲,正視自己的身材了。在萌萌抖出減肥秘籍之前,還是先來個身材自測吧☟☟☟① 體重:身高(cm)-105② BMI(kg/m2):18.5<BMI<23.9③ 腰臀比:腰圍/臀圍<0.9(女性);腰圍/臀圍<1.0
  • 古人言「人窮家敗」,皆因「五樹進宅」,這5種樹木別亂種!
    五樹進宅,人窮家敗 古人云:「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指的是5種樹木不能在家中種植,否則家道中落!那麼到底是哪5種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第一種,桑樹。古代有通假字,漢字博大精深,諧音字很多,「桑樹」的「桑」跟「喪事」的「喪」,讀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