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回歸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立足「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創新打造「3D沉浸式」音樂體驗,帶領人們在歷史長河中追尋英雄足跡,給人以強烈的情感共鳴和精神激蕩。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首期節目收視率1.418%,收視份額達5.337%,同時段排名第一。除此之外,全新演繹的經典作品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收穫肯定和好評,譚詠麟一首粵語版《定風波》更是被網友盛讚為「十年來華語歌壇第一佳作」,而圍繞新一季「致敬英雄」主題所展現的音樂和故事,也讓不少網友表示:「真正感受到了英雄讚歌穿透時空的心靈力量。」
本周六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八點檔,節目第二期將繼續用歌聲傳頌英雄精神風骨。被觀眾稱為「央視boys」的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和尼格買提,繼第三季的一曲《嶽陽樓記》之後再次合體獻唱,向百年青春偶像李大釗致敬;廖昌永攜手18歲的女兒廖敏衝登臺,以一首《春日偶成》鋪展開周恩來總理心中的盛世願景;張韶涵化身「嫦娥」唱響《但願人長久》,歌詠中國探月工程背後一代又一代人對登月夢想的接力傳承;王力宏此次重新演繹原創作品《緣分一道橋》,唱出王昌齡筆下的英雄氣概;吉克雋逸則帶著獨特感悟,用搖滾方式展現王維極致的浪漫主義和愛國熱情。
「央視boys」同臺共唱《青春》 「以青春之我」致敬百年青春偶像
在2020年年初,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和尼格買提共同唱響的《嶽陽樓記》給了很多人鼓舞和力量。2021年,正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四人再次同臺,帶來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先生的《青春》,回望百年崢嶸歲月。撒貝寧坦言:「今年這首歌是極具壓力的一次展示,因為這個作品的分量實在太重了!」
1916年,27歲的李大釗揮筆寫下有九千餘言的《青春》,投稿至創辦不久的《新青年》。文章中,「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吶喊振聾發聵,喚醒無數青年的理想和信仰。105年過去了,這篇經典之作依然激勵著年輕人「鐵肩擔道義」,告訴人們「何為青春」。
節目中一本泛黃的《新青年》書卷,一架風琴,一張李大釗捐軀赴國難前的老照片,帶領觀眾們走近這位革命先驅充滿信仰的一生。康輝有感而發:「百年前,李大釗先生真的就是那個時候中國無數有志青年的偶像。因為他是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行動去引領很多年輕人的人生方向。」
廖昌永攜手18歲女兒傳唱經典 溫暖唱響周恩來16歲寫下的詩
今年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節目嘉賓廖昌永轉換身份,攜手18歲女兒廖敏衝共同傳唱周總理的詩作《春日偶成二首·其二》,深切緬懷敬愛的周總理。這首周恩來16歲時寫下的小詩,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春光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之所以選擇和女兒共同演繹這首作品,廖昌永表示:「女兒跟總理當時的年齡相仿,我想通過演唱這首歌讓更多孩子不斷學習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從我們的先輩身上,從英雄身上汲取榜樣的力量。」
廖昌永和女兒的溫暖對唱,仿佛當代年輕人和先輩跨越時空的對話,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周秉德聽後表示:「太好聽了,整個層次特別豐富,如果他(周總理)能夠聽到的話,肯定非常開心。」跟隨周秉德的追憶,眾人得以近距離感受周總理「為中華崛起」的鞠躬盡瘁。1955年的萬隆會議開了七天會,他只睡了13個小時;他帶病工作,體重降到只有61斤……
正如歌中所唱的,「中華崛起,盛世如願」,周總理用自己的一生實現中華崛起的理想,給祖國帶來無數明媚燦爛的春日。廖敏衝眼含熱淚地說:「我們會銘記他為我們創造的這些歷史,我們也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握好他給我們的這一根接力棒。」
張韶涵首登《經典詠流傳》 王力宏《緣分一道橋》唱響千古英雄氣概
2020年12月17日,經歷23天太空之旅的嫦娥五號帶著來自月球的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趟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再度勾起所有中國人內心對明月的獨特情懷。首次來到《經典詠流傳》的張韶涵不僅化身「嫦娥」,還帶來一首大眾耳熟能詳的詠月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她用空靈縹緲的嗓音演繹《但願人長久》,廖昌永從中聽出「整首歌在柔美中帶著一種自豪感」。
繼《三字經》之後,王力宏此次帶來又一首原創作品《緣分一道橋》。這首歌曲融入了王昌齡的經典邊塞詩《出塞二首·其一》,將爵士樂和中國風非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展現出千古名將的英雄豪情。在王力宏看來,選擇五聲音階「宮商角徴羽」來創作,是因為這是真正的中國聲音,像很多中國民樂器一樣,有餘音繞梁的中國風感覺。而吉克雋逸再登《經典詠流傳》舞臺,這次用自己獨特的演繹帶領觀眾重新置身於王維筆下所繪的那片邊塞風光。
在3D音樂的加持下,每一次經典傳唱都能為觀眾帶來更為豐富立體的「沉浸式」音樂體驗。只要戴上耳機,就能置身於詩詞和音樂的世界。更多精彩,盡在本周六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邀您一起浸享詩詞,傳唱經典,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