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用全面的遊戲指南|積木、磁力片、滾珠軌道、拼圖、樂高一文說...

2020-12-12 什麼值得買

昨天跟大家推薦的滾珠軌道和磁力片,是我家兩個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以至於發文後孩子們都主動讓我在朋友圈裡打call,讓大家記得去買,因為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好玩了。▼

孩子為什麼那麼百玩不倦、愛不釋手,這背後便是孩子的建構遊戲(Constructive Play)世界的魅力。

今天這個文章,是特地為喜歡建構遊戲的孩子準備的。無論你家孩子是喜歡玩積木,磁力片、滾珠軌道,還是拼圖、樂高、沙、水、粘土、麵團等等,都非常合適仔細閱讀。好的建構遊戲材料,永遠都不嫌多,我為什麼說昨天的推薦一套是基本款,兩套才能變出花樣,恰恰是因為建構遊戲,非常需要足夠的數量和空間,來幫助孩子創造世界。▼

英國著名的兒童教育研究專家Tina Bruce教授就曾經在專著裡說過:

「孩子參與到建構遊戲的每一分鐘,都意味著孩子更進一步地接近工程學。孩子開始嘗試關注重心,關注連接,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作品」——《Learning Through Play: For Babies, Toddlers and Young Children》

文章所涉及的主題,適合不同年齡期,也把二胎家庭的情況考慮了進去,希望可以讓大家在實際中陪孩子玩的時候,也更有策略和方法,找到開發孩子建構能力的啟蒙之道。

1、孩子建構發展的7段水平

○ 「我家1歲多的孩子只會推倒積木,然後就跑走,我該引導孩子去搭建呢?」(孩子年紀:1歲)○ 「孩子目前只會把建構類玩具排成一排,或者直線往上搭」(孩子年紀:2歲)○ 「我家的情況是,現在是大塊的積木,我搭好底座,我插一塊他來插一塊,他能拿的穩、插的準,我想等他大一點,積木就換小一點,合適嗎?」(孩子年紀:3歲)很多時候,我們會誤以為孩子建構搭建一定是創造出一個大的城堡和世界,但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並非如此。從孩子1歲多到7歲玩建構的過程,可以劃分為7個階段:

第一階段 -攜帶和把玩積木(1~2歲)。年幼的孩子會拿著積木看或者到處跑,但是不會用它們來建造東西。

當你發現給孩子一塊積木的時候,孩子會去觀摩和用手指感受表面的紋理,或者什麼都不做,就想要帶著積木走走來去的。給孩子兩個磁力片,孩子會嘗試靠近、分開、靠近、分開的動作,這都是孩子在做的「科學實驗」。▼

第二階段 - 水平或垂直堆疊積木(2~4歲)。孩子把積木排成一排,橫著排(放在地板上)或者豎著排(堆起來),孩子會重複性去做這個動作。

當你發現孩子開始水平去堆2~4塊積木(用積木鋪成一條路),或者垂直去堆2~4塊積木(用積木來疊高高),或者把你堆好的積木拆出來的時候,這個其實是孩子的第二階段的建構發展,就是他開始意識到一個物體在不同空間方向的延伸。▼

第三階段 - 用積木搭建橋梁(3~4歲)。在兩個積木中間的空隙處搭上第三根積木橋梁,其實是一個連接的概念。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可以讓孩子去觀察,比如說一個桌子,它的四個凳腿上面有一個平板,它們便可以形成連接。對於積木也是如此,在兩個積木中間的空隙處搭上第三根積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讓小孩子了解什麼叫橋梁,以及理解從基礎到複雜的邏輯。下圖示範的是磁力片的搭橋過程。▼

第四階段 - 圍圈(4~5歲)。在積木擺放成一個圈。橋梁和圍欄都是孩子解決問題最早用的一個技巧。

他會發現原來我想解決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可以通過圍起來,去創造一個我自己的領域。這個過程中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原來我可以用這樣的圍欄的方式去連接,通過改變外圍環境的形狀和尺寸,我們就可以創造出屬於我自己的東西和領域。▼

第五階段 - 造型(4~6歲)。當孩熟練使用積木的時候,他們會觀察到積木的對稱性,並開始設計裡面的細節。

你會看到他一定要左邊是什麼顏色,右邊也要是什麼顏色,這其實是小孩子精細設計的發展過程。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希望可以把模式、設計和對稱都結合在一起考慮,這個過程中他們要做的事情,已經不是疊高高或者是堆積木,他在進行一個建造,在進行創造性的探索。▼

△ Eric設計出來的軌道圖

第六階段 - 命名(4~6歲)。在此階段之前,孩子也有可能會對他們搭的東西起名字,但是他們起的名字和建構的主題聯繫不大,但是到了這個階段,孩子不僅僅會給自己所搭的東西起名字,還會告訴你裡面的含義。

比如我家孩子搭了這一個軌道,Eric可以一邊搭一邊告訴我,他是怎麼樣一步一步去想像這個主題的,「我想給滾珠一個過山車的軌道,在最後的部分滾珠可以飛起來,就像宇宙飛船一樣。」這個便是孩子的命名過程,也是孩子打開他創造力和想像力發展的關鍵要素。▼

第七階段 - 模仿(5~7歲)。孩子開始用積木蓋自己知道的真實的建築,孩子非常願意使用這些建築作為道具來玩扮演遊戲。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創意已經延展開了,孩子會創造出自己想像的世界,並且依賴於大量的建構材料來創造世界。孩子會告訴你裡面每一個積木塊的組成結構,比如積木是他們用來代表樓梯,塔樓和花園裡的建築物等。孩子會使用塊來表示現實中的對象,並且經常做戲劇表演。

這是我家孩子之前的團隊作品,用樂高積木結合粘土、顏料來還原秋遊剛去的動物園之旅。▼

這個階段劃分,來源於英國青少年教育協會出版的《Blocking》。從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建構遊戲的發展遵循著一定的規律。

如果孩子處在2歲的年齡,喜歡推和拆,其實也是符合這個年齡的特徵的。比如孩子處在第二階段,那我們可以讓孩子重複性地感受第一、第二階段,並且嘗試示範第三階段,讓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體驗機會。▼

如果發現孩子明明年齡已經到了4歲,卻還處在第一、二階段?那往往是因為我們早期的環境建設沒有做好,沒有給到孩子豐富的建構環境。

很多時候,孩子能否走進建構世界的關鍵,不是是否需要父母懂得建構,是否知道如何指導孩子搭建這個建構邏輯,而是最早期的時候,有沒有給小孩子準備足夠豐富、合適、容易上手的建構材料。

2、建構世界裡的開放式溝通

○ 「給孩子買了一堆建構玩具,孩子自己不動手,總是看著我來搭建怎麼辦?」(孩子年紀:3歲)

○ 「建構這塊從一歲開始關注但一直不知道怎麼引導,在家一般是跟娃說今天想搭什麼呀,然後一起來娃往往玩一會就跑走了,去拿隔壁的賽車或者玩偶。能看到孩子的興趣但感覺不大夠,所以我想了解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孩子年紀:3歲)

在早期的搭建遊戲中,這個表現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但是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看起來好像不喜歡積木,就不給孩子提供建構的環境哦。我們可以把引導方法分為兩個階段。

在邀請階段,我們需要記住這句話: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的起點也萌發自家長。

給孩子提供一個豐富的建構材料,並通過有趣的故事(「我們新來了一堆小方塊朋友」)、圖片(「看,我們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些什麼呢?」)和話題(「你說我們能不能給家裡的玩偶搭一個城堡呢」)來吸引孩子的興趣,邀請孩子進入建構的世界。

在搭建階段,我們仍然有很多溝通策略我們都可以嘗試做起來,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給出更多的示範、創造和鼓勵,我舉我經常會跟孩子溝通的句子,跟大家解釋:

1. 提出問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有時候,我不知道積木該搭什麼,所以我只是將它滾來滾去,敲擊它,用手指感受它,不是每一次都必須用積木做出些什麼,對吧?」

2. 提出引發孩子思考的問題,「如果我們把積木拼在一起,上面再放上你最喜歡的車,會怎麼樣?你覺得下一步我們還可以加什麼東西?」

3. 引導孩子思考場景,創造或增加遊戲難度,「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將所有磁力片都用來搭建一個東西。」

4. 進一步描述物體,引導孩子觀察,「我看到你的建築上面有一處方塊非常高,可以跟我介紹一下嗎?」

5. 進一步觀察細節,引導孩子思考,「我注意到你的軌道顏色不一樣,藍色和灰色搭配起來,是有規律的重複呢」

總而言之,我們要記住,很多時候建構材料只是一個載體,我們要做的是走進孩子的過程中,別錯過和孩子交流的真正有意義的機會。要做到這點,需要我們認可孩子的行為、鼓勵他們的努力,並且基於孩子的表現給出具體的反饋。

3、給孩子建構世界的展示區

○ 「我很苦惱的是,孩子經常玩這些方塊玩到哪裡都是,不知道怎麼樣去幫助孩子改善那麼亂的習慣。」(孩子年紀:3歲)○ 「孩子玩了建構遊戲後不願意收拾玩具怎麼辦?」(孩子年紀:4歲)玩了建構材料之後的收納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比如我家孩子經常一玩就兩三套作品,真的是滿地都是材料啊。遇到這樣子的問題,如何收拾,誰來收拾,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但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意識到一點,建構遊戲和其他玩具不一定的地方在於,我們需要允許孩子有「展示區」。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小孩子的搭建過程是漫長的,比如說他可能想創造一個城堡,但是他要花一個月才能創造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每天創造一個小塊,不停地思考、延伸,進行自己想法的完善,所以我們反而要支持他把這個想法完善起來。這是Joshua花了一個月搭建出來的「自己的小屋」。▼

當孩子已經結束了一個完整的主題,或者到了需要收納的時候,我們有幾點需要特別留意:

一是跟孩子保持溝通。在和孩子一起收拾之前,可以和孩子溝通,我們到底要收拾什麼東西?如果小孩子提出說,「媽媽,這個東西不要收,我還想留著」,你可以聽他的話把這個留起來。我們可以跟孩子約定整個周期結束後,再一起把建構材料都收拾起來,換一個新主題。▼

二是給完整的作品做拍照存檔。讓孩子對這個建構進行命名,「寶寶,我們來為你的作品想一個主題吧,你給它命一個名字吧」。一開始可以用詢問的方式,比如說「你在做什麼事情」,「你的這個作品叫什麼名字」,「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們可以跟他溝通裡面的細節,拿一張很好看的紙,記錄下孩子的作品,署一個名字,進行拍照封存。▼

三是收納是需要示範和引導的。如果孩子最開始不願意收納,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劃定範圍,如果孩子不是立刻響應,或者在旁邊觀摩,允許孩子有猶豫的時間,先示範標準的收納,給孩子一個低門檻的收納要求。▼

慢慢地給孩子這個意識,你會發現可能孩子最開始的10次都不願意收納,但是第11次,他開始行動了第一步,這便是一個持續性的鼓勵和引導。做好示範,給出引導,並且用更多的平和心去等待孩子突破內心的猶豫和慢熱。▼

不知不覺又寫了長文,總結起來便是:提供豐富的材料、給予充分的空間、保持開放式的溝通,基本上是我們開拓孩子建構世界的基本法則。

我家的建構材料很多,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樂高、磁力片、滾珠軌道、積木、沙、麵團、粘土、拼圖,其實我都買了,而且每一個品類都不止一套。但是除了這類材料之外,我們家的廢棄快遞箱、礦泉水瓶、空盒子蓋子其實也是孩子開放性建構材料的選擇範圍。

但孩子最喜歡的,莫過於樂高、磁力片、滾珠軌道這三樣了,我覺得跟產品本身的吸引力是息息相關的。我從孩子2歲多就開始批量入手,到現在Joshua都7歲了,保存效果還非常好,這些建構材料的可玩性、效果和質量都是經典的。

這都是建構遊戲的魅力,它提供了孩子想像力,更放飛了孩子的創造力。坦白說,這3個月的疫情假期,滾珠軌道也真的是拯救了老母親,玩得安全又興奮的產品,而且還不用時刻盯著來提供幫助(磁力片的拼插難度比樂高低),哪有不喜歡的道理啊~好了,希望大家喜歡我今天的文章,點個在看支持下我吧,我們明天見~

今天的文章來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作者萌芽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創辦了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研發了孩子的第一門百科動畫課、0-5歲的早教啟蒙課、正面管教課、情緒管理課等針對孩子或父母的系列課程,在各大知名育兒平臺均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同時也是噹噹排名第一的育兒暢銷書《教養力》的作者。

相關焦點

  • 聰明玩具庫∣價格任性的滾珠軌道積木
    也正因如此,歐美等國家的早期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視遊戲力。也就是玩具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其中使用數量最多的教具之一,就是滾珠軌道積木。為什麼歐美國家用滾珠軌道積木來訓練孩子呢?發展及激發兒童的創意思維鼓勵實驗的樂趣發揮兒童的多元空間想像提升邏輯思考能力,組織能力及專注力訓練幫助兒童發展潛能同時,滾珠軌道積木也在培養兒童解決問題與敢於接受挑戰的能力,尋求進步與創新,讓兒童能輕鬆愉快地體驗一種嶄新的學習模式。滾珠軌道積木怎麼玩?
  • 迷宮遊戲?磁力片積木還能這樣玩
    一說到磁力片積木,大家最常想到的是各種建構遊戲,比如:
  • 聰明玩具庫∣價格任性的滾珠軌道積木(含攻略)chap.2
    想看《聰明玩具庫--價格任性的滾珠軌道積木(含攻略)chap.1》,請回複數字字母:104a照顧到大家的流量,公眾號內一個品牌只放1-2樣產品。如果想看更全的玩具庫,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的滾珠軌道積木玩具信息。
  • 最棒的的益智玩具大測評,優缺點大比拼巨詳細!
    雖然這套玩具也涉及軌道,但與交通軌道類不同的是,這類玩具更加強調的是搭建,以及通過小部件去設計滾珠走向,滾珠只是用於驗證你搭建的軌道是否走得通、是否可以有更多的走法,所以對孩子來說比較有挑戰和思考,更偏向於迷宮類的遊戲。
  • 最省錢的軌道積木選購指南,誰看誰賺到
    最關鍵的是價格非常接地氣。 上述3個昂貴品牌有可替代的祖國版嗎?有!不僅有祖國版,還有性價比版以下信息供參考,大家可按需選擇。 Hubelino可以兼容樂高,是拼插類軌道積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品牌。 Cubora是我最喜歡的軌道積木品牌。開放式的設計大大提高了可玩性,不用學不用看說明書,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直接上手玩。開放式設計體現在:除了積木表層軌道外,更設有內管隧道功能。也就是說,每一次的隨意堆疊,都可以創造出新的軌道線路,有無窮盡的組合可能。
  • 積木、樂高、雪花片、磁力片…六大建構玩具大比拼,你給娃選對了嗎?
    ID: jjtongnian積木、樂高、雪花片、磁力片…建構類玩具琳琅滿目,傻傻分不清楚。積木是否需要買?買多大的合適?樂高要準備幾套?雪花片多大的孩子可以玩?磁力片那麼貴,真的需要買嗎?讀完今天的文章你大概就心裡有數了。
  • 【玩具】除了樂高,還能玩什麼積木?
    另外,群眾的力量大無邊!消息靈通的奶爸奶媽們紛紛推薦各種新奇好玩的拼插、組合玩具,簡直是「沒有買不到,只有想不到的」,讓人眼睛一亮大開眼界狂漲姿勢。推薦語:@苗仔媽:這個東西非常妙,用水管、龍頭、閥門、漏鬥和各種零件組裝起來,真的能流水放水,小朋友洗澡的利器!此外,還能當做吹管、能變成一把手槍、蜘蛛等各種造型,居然還能組裝成椅子,一個小小朋友坐上去沒問題!
  • 樂高、積木、磁力片……1 歲後孩子最值得買的構建類玩具,你選對了...
    構建玩具成員那麼多,積木、樂高、雪花片、磁力片……琳琅滿目,怎麼買才不踩坑,怎麼玩才最物超所值?今天的文章來自丁媽說育兒(ID:dingmashuoyuer),丁香媽媽旗下專注孩子教育問題的平臺。看過之後,也許你就學會了如何在眾多建構類玩具中選中最值得的,讓孩子樂趣更多,家長冤枉錢花得更少。
  • 滾珠玩具大家庭的「卡通明星」,哆啦A夢帶你進入神奇的滾珠軌道世界【玩具測評】
    玩具內含許多有趣的小機關,通過「軌道連結+機關組合」的方式能搭建出數種不同的造型。經過TR親子測評員試玩後發現,這款軌道玩具上手難度適中,適合3+的孩子和家長一同玩耍。說明書也充分體現了日本產品特色,不用看字光看圖片就能讓人看懂,說明書還包含圖紙的功能。不足的是整體色彩不夠豔麗,圖片文字還小,孩子看著比較費勁兒。① 塑料材質,無異味,手感較好,無毛刺,但是小球和螺旋槳配件比較小,對小齡寶寶而言有吞咽風險,同時還容易丟失,需要自己配備收納箱。
  • 樂高、積木、磁力片……1 歲後孩子最值得買的構建類玩具,你選對了嗎?
    構建玩具成員那麼多,積木、樂高、雪花片、磁力片……琳琅滿目,怎麼買才不踩坑,怎麼玩才最物超所值?今天,我們請立正媽媽和大家一起嘮嘮,她家小哥倆玩遍無數構建玩具後,總結出來的選購寶典。而且與積木、樂高本身自帶的即搭即立體不同,磁力片是通過一片片的平面圖形搭出立體的建築,對於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建構能力要求更高,很能激發孩子的立體思維。在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認識圖形,色彩,認識平面及立體,是一個很好的空間認知啟蒙工具。
  • 四年慘痛陪玩經歷,我終於看懂了樂高、磁力片、電控玩具、積木、粘土...!
    、電動遙控玩具、拼裝積木、粘土等)。這家玩具商是1985年成立的,據說他家最開始創立時的玩具的設計思路來源于貝爾實驗室工程師的業餘遊戲,其實說不定就是他家BOSS跟貝爾實驗室有點關係而已。他家的玩具多以小小棋盤的邏輯排布為長,簡單說來就是洋人版的華容道,玩法都非常有意思。
  • 測評 | 10款滾珠積木橫向對比,國內外一網打盡,誰是性價比之王?(上)
    積木可以說是家家必備的玩具,滾珠積木類更是孩子的頭號喜愛。
  • 剁手是一種病,這裡有良心藥:木質積木和磁力片,到底剁哪個?
    一直關注公眾號的老讀者都知道,我是一個木質積木的忠實擁護者,曾經的兩篇關於各種積木玩法的推送,也因為當時還沒有原創保護功能,而被抄襲了不知道多少次 。可以說,小E就是一個玩著積木長大的小孩,他的童年遊戲裡,是沒有磁力片這個概念的。
  • 積木軌道音樂套終於有貨了,六一前收了吧
    我們在春節前向大家推薦過「積木軌道」這款玩具,三種型號中,最受歡迎的是音樂套裝,結果,迅速斷貨。
  • 爸媽最心儀、孩子最愛玩的玩具清單來了!
    積木類玩具裡,最推薦、質量最好、也最貴的還是樂高,考慮到性價比,肯定會買點國產類似樂高的積木玩具,這裡面,啟蒙的質量最好,但是太大的套裝(300粒以上的)還是不推薦,可能會容易塌。小的套件性價比非常好。4歲以後有個Junior系列的短暫過渡,就可以全面上小顆粒了。木頭積木也得有,樂高不能完全取代木頭積木。@CC:目前我和寶寶同樣喜歡的是樂高及兼容的大顆粒機械系列。
  • 剁手不及的積木攻略(下篇),可是,忍不住買這麼多要藏哪裡好呢?
    談到拼圖,許多媽媽也在問,怎麼引導小寶寶愛上拼圖?滿滿還差一個月兩歲,拼圖初接觸,目前可以完成12塊crocodile creek的地板拼。最值得開心的並不是她能完成多少,而是,她的拼圖起步是伴隨著她的愉快笑聲和濃厚興趣展開的。拼圖和積木一樣,是一面極好地幫助我們看到孩子一步步成長的鏡子。
  • 【團購】拼圖牛娃最愛的積木拼圖二合一木質玩具來襲!
    最有愛的親子出行故事最全的親子旅行攻略投稿&合作請聯繫dxloveplay@163.com入群請回復「我願意」拼圖是一款非常經典的益智類遊戲。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媽媽推崇拼圖遊戲。小愛也曾經為如何給寶貝選購一款合適的拼圖而大傷腦筋。市面上普通拼圖多為紙質,今天小愛要給大家介紹的是Begin Again益智積木拼圖,經過小愛團隊的每一個媽媽進行了親身體驗,真心值得推薦哦。
  • 這套讓孩子著迷的磁性軌道車,是你構建類玩具列表中的必選項!
    它的優點是所有的軌道片都有磁力,所有的軌道片同時也是異形磁力片,拼搭拓展性很強。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有N多種無上限的玩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用這些基礎形狀變幻出無數精彩的平面、立體造型,簡直不可思議。看似規則簡單沒有什麼硬性要求的磁力軌道給小孩子的創造力提供了無數種可能,每種玩法都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挑戰。
  • 吐血整理 | 親測了近20多款積木後,我推薦這幾款......
    看這一篇就夠了)我們講的拼圖一樣,積木可以說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備的玩具,對於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類型的積木可以選擇。如果拼圖是2D平面玩具,那麼積木就是3D立體玩具,它的可玩性比之拼圖更是翻倍。搭建類玩具是配合孩子認知發展過程中的最佳選擇,你可以在觀察孩子玩耍的過程中,看到孩子思維質的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