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生於書香門第,是科舉出身,但卻文武雙全,屢立戰功。他是明代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他的「陽明心學」不僅是對儒學的新發展,更是深受國外使者的推崇,遠播海外。
王陽明曾在「陽明心學」中告誡後人:人到中年,如果家中有這3種「常客」,千萬不能久留,留了容易招惹禍端。
一、花言巧語的玩伴
人在年輕時候往往會結交一大幫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脈,看看以後能不能互相幫忙;但後來真正在社會上浸染,「酒肉朋友、合作夥伴」也就多了。但這其中並沒有幾個是真心的朋友,通常是因為利益而結交的,在沒有了利益的相接點後也會自然散開。
當這些人有什麼危險想法的時候,自己不會去做,但是很有可能會用花言巧語慫恿你去做,把你推到風口浪尖上當靶子。一旦事情失敗就找不到他們了,所有後果由只能我們自己承擔。
所以當我們身邊出現這樣的人時,一定要注意和他們保持距離,這樣才能避免惹上一些麻煩。
二、多年不聯繫的朋友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朋友之間多年不聯繫只能說明感情很一般,他們如果突然找上門,十有八九是有事相求。
成年人要求人也大概率是借錢的事,人到了中年對感情越來越看重,老朋友求上門來,大多數人都會想著能幫一把是一把,殊不知這卻會把自己拉進深淵。
明明多年不聯繫,卻在落魄的時候想起來找你的人,很明顯是身邊的其他人都已經被借遍了,沒人願意再幫他了,他才想起你的價值。這種人並不是真的重感情,而是只想利用你。
所以,如果多年不聯繫的老朋友來找你,而你又不了解他的近況,千萬要小心行事,不要輕易答應他的要求,以免招惹禍端。
三、心懷不軌的同事
人到中年以後,生活和工作已經基本固定了,但還是有不少人想再往上努力一把。但有些人不想走正途,故意接近你,想從你身上找到一些可以毀掉你的東西。我們對於一些明明交情一般,還硬要湊上來的人,一定要格外留意。畢竟如果在中年失足了,想要重來就難了。
當身邊出現了經常找你的心懷不軌的同事,一定要留個心眼,及時遠離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人生在世熱情好客沒有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歡迎,擦亮眼睛,懂得辨別,才不會給自己的生活招惹禍端。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推薦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