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這個世間的人,絕大部分人都不想惹是生非。而喜歡惹是生非的人,也無外乎兩種人,一種人是自己有靠山或是家庭條件好,父母很有本事,他喜歡惹是生非,覺得好玩,特別是看到別人怕他,明明別人錯了,最後還要跑來給自己道歉,他覺得這樣的事兒好刺激,更感嘆自己生了一個好爸媽,真好,自己做錯了事,也是對的。
而另一種人,就是喜歡欺負別人,從別人身上找到成就感。或是他經常被別人欺負,他也想找個比他還沒有用的人欺負,來找成就感。這樣的人,現實中也很多。我鬥不過他,我還鬥不過你。是啊,把鬥不過他的氣,全部釋放在另一個比他弱小的人身上。
大多數人都不想惹是生非,一是為了自己,二是不想連累身邊人,或是家人。特別是看到父母雙親和自己心愛的人,很多人即便被人欺負了,他都選擇忍著,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沒有忍住,可能就得罪了別人,別人不敢找自己,但敢去為難自己父母或是自己心愛的人,所以他情願自己受點委屈,來保護身邊人周全。
但自己受了委屈,那些人依舊還為難他家裡人,他就會站起來反抗,就不會再忍,最後哪怕惹是生非了,他也覺得在理,這也是先禮後兵,其實禮也算不上,有些人活著,可以忍受別人的欺負,但不能忍受別人欺負自己親人。
就像《海賊王》裡紅髮香克斯一樣,自己被人打了,還傻笑,但是別人卻欺負自己朋友了,就立馬露出自己真實可怕的一面。其實先表現的軟弱,真的可以避免一些災難,但有些人喜歡自不量力,非要把人真面目逼出來,那就真沒有辦法了。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王明陽的一段語錄,他的這段語錄,就道出了一個好的方法,可以讓人避免禍端,文字如下:
耳朵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閒是非;口不能說是非,又省了多少閒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夠了。——王陽明#王陽明語錄#
讀完王陽明的這段語錄,意思是說,讓大家去做一個耳朵不能聽是非,口也不去說是非,做一個心裡知道是非就夠了的人。我們現實中很多人就喜歡湊熱鬧,喜歡聽是非,也喜歡去議論是非,最後就惹禍上身,也只有儘量避免不去看,不去聽,不去說是非,自己就能避免很多是非。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王陽明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耳朵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閒是非;
一個人能做到耳朵不去聽是非,真的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有對新鮮事好奇的心,特別是哪裡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別人知道,在說這件事,自己耳朵就會情不自禁湊過去。
或是聽到有些人在說一些新鮮事,也會情不自禁去聽。很多時候,不是你的是,你也去聽,就會惹禍上身。就會被人抓住,狠狠暴打一頓都有可能。別人理由是,「關你什麼事,你也跑來聽。」
是的,你聽到了,別人怕你多嘴,讓更多人知道,就會打你,打得你發誓不把聽到的說出去,才會放過你,你一旦不守承諾,你會被他們打的更慘。所以,從今往後,不是自己的事,儘量不要去聽,也不要去了解。
因為你多聽一句,多了解一句,可能就對自己不利一點,你知道越多,對自己越是不利。也只有不去聽別人的閒事,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才能避免很多是非發生。
口不能說是非,又省了多少閒是非;
記得海明威就說過,「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這是真的,一個人說話多了很多時候,就會給自己帶來是非。
有句話說得好,禍從口出,說得多,很多時候,你自己都無法分辨出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甚至很多不該說的話,也說出來了,就會遭到別人的厭惡,就會得罪人,就會惹事端。
人也只有學會了閉嘴,少說話,能不說話,儘量不說,這樣才能保自己安全。古話有雲,「智者寡言。」是有一定道理的,聰明的人,都喜歡少說話,說也只會說重點,不會說廢話,廢話說多了,很多時候,就會引起別人的不滿。
更何況,現實中,我們聽到別人在議論別人的不是,在旁邊很難做啞巴,很多人也會選擇插幾句,「那個人,真的是這樣,我見過,我也很討厭他。」往往就是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那個人就聽到了,他就記恨你。甚至他可以忍讓任何人討厭他,就是不能忍讓你也討厭他,他覺得你沒有資格,所以他會跟你沒完,會讓你日子不好過。
所以說不想惹是生非的人,切記王陽明這段語錄,能讓你避免很多禍端!
維根斯坦的一句反問話,卻揭露了現實中很多人愛撒謊的原因!
假使你也喜歡誇讚別人很有錢,讀完蘇格拉底這段語錄,你會沉默!
找不到人愛的時候,讀下饒雪漫的這段語錄,心裡會暖暖的,很幸福
面對23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母親的心情如何?史鐵生描寫得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