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惹是生非的人,切記王陽明這段語錄,能讓你避免很多禍端!

2020-12-16 啟路文學

活在這個世間的人,絕大部分人都不想惹是生非。而喜歡惹是生非的人,也無外乎兩種人,一種人是自己有靠山或是家庭條件好,父母很有本事,他喜歡惹是生非,覺得好玩,特別是看到別人怕他,明明別人錯了,最後還要跑來給自己道歉,他覺得這樣的事兒好刺激,更感嘆自己生了一個好爸媽,真好,自己做錯了事,也是對的。

而另一種人,就是喜歡欺負別人,從別人身上找到成就感。或是他經常被別人欺負,他也想找個比他還沒有用的人欺負,來找成就感。這樣的人,現實中也很多。我鬥不過他,我還鬥不過你。是啊,把鬥不過他的氣,全部釋放在另一個比他弱小的人身上。

大多數人都不想惹是生非,一是為了自己,二是不想連累身邊人,或是家人。特別是看到父母雙親和自己心愛的人,很多人即便被人欺負了,他都選擇忍著,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沒有忍住,可能就得罪了別人,別人不敢找自己,但敢去為難自己父母或是自己心愛的人,所以他情願自己受點委屈,來保護身邊人周全。

但自己受了委屈,那些人依舊還為難他家裡人,他就會站起來反抗,就不會再忍,最後哪怕惹是生非了,他也覺得在理,這也是先禮後兵,其實禮也算不上,有些人活著,可以忍受別人的欺負,但不能忍受別人欺負自己親人。

就像《海賊王》裡紅髮香克斯一樣,自己被人打了,還傻笑,但是別人卻欺負自己朋友了,就立馬露出自己真實可怕的一面。其實先表現的軟弱,真的可以避免一些災難,但有些人喜歡自不量力,非要把人真面目逼出來,那就真沒有辦法了。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王明陽的一段語錄,他的這段語錄,就道出了一個好的方法,可以讓人避免禍端,文字如下:

耳朵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閒是非;口不能說是非,又省了多少閒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夠了。——王陽明#王陽明語錄#

讀完王陽明的這段語錄,意思是說,讓大家去做一個耳朵不能聽是非,口也不去說是非,做一個心裡知道是非就夠了的人。我們現實中很多人就喜歡湊熱鬧,喜歡聽是非,也喜歡去議論是非,最後就惹禍上身,也只有儘量避免不去看,不去聽,不去說是非,自己就能避免很多是非。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王陽明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耳朵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閒是非;

一個人能做到耳朵不去聽是非,真的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有對新鮮事好奇的心,特別是哪裡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別人知道,在說這件事,自己耳朵就會情不自禁湊過去。

或是聽到有些人在說一些新鮮事,也會情不自禁去聽。很多時候,不是你的是,你也去聽,就會惹禍上身。就會被人抓住,狠狠暴打一頓都有可能。別人理由是,「關你什麼事,你也跑來聽。」

是的,你聽到了,別人怕你多嘴,讓更多人知道,就會打你,打得你發誓不把聽到的說出去,才會放過你,你一旦不守承諾,你會被他們打的更慘。所以,從今往後,不是自己的事,儘量不要去聽,也不要去了解。

因為你多聽一句,多了解一句,可能就對自己不利一點,你知道越多,對自己越是不利。也只有不去聽別人的閒事,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才能避免很多是非發生。

口不能說是非,又省了多少閒是非;

記得海明威就說過,「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這是真的,一個人說話多了很多時候,就會給自己帶來是非。

有句話說得好,禍從口出,說得多,很多時候,你自己都無法分辨出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甚至很多不該說的話,也說出來了,就會遭到別人的厭惡,就會得罪人,就會惹事端。

人也只有學會了閉嘴,少說話,能不說話,儘量不說,這樣才能保自己安全。古話有雲,「智者寡言。」是有一定道理的,聰明的人,都喜歡少說話,說也只會說重點,不會說廢話,廢話說多了,很多時候,就會引起別人的不滿。

更何況,現實中,我們聽到別人在議論別人的不是,在旁邊很難做啞巴,很多人也會選擇插幾句,「那個人,真的是這樣,我見過,我也很討厭他。」往往就是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那個人就聽到了,他就記恨你。甚至他可以忍讓任何人討厭他,就是不能忍讓你也討厭他,他覺得你沒有資格,所以他會跟你沒完,會讓你日子不好過。

所以說不想惹是生非的人,切記王陽明這段語錄,能讓你避免很多禍端!

維根斯坦的一句反問話,卻揭露了現實中很多人愛撒謊的原因!

假使你也喜歡誇讚別人很有錢,讀完蘇格拉底這段語錄,你會沉默!

找不到人愛的時候,讀下饒雪漫的這段語錄,心裡會暖暖的,很幸福

面對23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母親的心情如何?史鐵生描寫得很詳細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人到中年,家中這3種「常客」不能留,留了易遭「禍端」
    王陽明:人到中年,家中這3種「常客」不能留,留了易遭"禍端"王陽明,開創的「心學」,稱得上「儒家在人類的歷史的新發展」。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這一些理論研究不僅僅對我國造成了長遠的的影響,更加是備受其他國家使者的青睞,促使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 有人說你壞話了怎麼辦?請記住王陽明的語錄,能讓你聰明地去應對
    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王陽明的語錄前都會心裡超級難受,甚至會去反駁別人,或是去解釋自己,總而言之,會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好感,來挽救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那麼,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年代,為何有人喜歡說別人壞話呢?不排除有些人是故意的,說你壞話對他有好處。就好比你名聲倘若不好,臭了,對他有很多好處,甚至他可以在聲譽上超越你,比你更具有人氣和魅力。
  • 汪國真的經驗之談,讓無數人都能夠走向成功,贏得愛情,真知灼見
    一個人如果掌握了走向成功方法,真的能讓人做起事來,事半功倍,會提前走向成功。相反,如果沒有掌握成功的方法,雖然有些人也能成功,但會走很多彎路,會很晚走向成功,會成為大器晚成的那一種。愛情也一樣,如果在沒有談戀愛之前,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或是看了很多這方面的電視,談起戀愛來也會相對容易一些,會知道怎麼去哄女人,知道怎麼能快速俘獲一個女人的心。會少花很多冤枉錢,會找準愛情,一談就成。在沒有讀汪國真的經驗之談前,大家會認為一個人要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呢?
  • 很在乎自己榮譽的人,不妨讀一下王陽明的語錄,就不會再在乎了!
    每個人都有羨慕嫉妒恨的事兒,尼採就羨慕大家崇拜神而不崇拜他,當然這也是我們的猜測,而尼採這句話,更是想敲醒很多以神為中心的人,感覺是神創造了萬物,甚至創造了自己,從而敬仰神,看低人,小看自己。尼採這句名言實則是想讓人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以自己為中心,信仰神不如信仰自己,信神不如信自己,尼採是在傳遞這樣的思想。
  • 尼採振聾發聵的語錄,放在當今都不過時,看透了很多人的命運!
    很多人的命運是什麼呢?在我們這個年代,相信很多人也能找到一些相似之處。就好比說我們這個年代很多人的命運就是擺脫不了當房奴,為何如此呢?因為房價太高,很多人都買不起,是很多人打工半輩子都難買起的,只能付首付,然後慢慢還房貸。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命運,很多人都逃避不了,除非你不想住進大城市,除非你不想結婚。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身上大多有這三個特徵,一眼便能識破
    一、「賊眉鼠眼」之人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往往賊眉鼠眼,一眼便能識破,皆因相由心生。」「賊眉鼠眼」之人一般形容神情鬼鬼祟祟,往往面相為眼白露出和兩腮無肉。這樣的人眼神中透露出狡猾,與人交流時眼神閃爍。
  • 《知行合一》:「過於聰明」的人,往往都很無情,切記要敬而遠之
    過於聰明的人並不是說的智商高的人,而是重算計輕友情,就算和他們成為朋友,他們也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這段友情中,因為他們精於算計,就算是做朋友也是會算計你對他有什麼好處,一旦他們沒有得到好處就會拋棄你。過於聰明的人並不是說的智商高的人,而是精打細算,在情感方面重視利益輕視情感,和他們在一起,他們並不一定是因為感情深厚才和你才一起而是看到你的身上有他想要的東西,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人選。我們身邊要是出現這樣過於聰明的人,一定要注意在情感的時候他們往往都很無情,我們一定切記敬而遠之,不然很容易被對方欺騙。
  • 王陽明:人到中年,家中這3種「常客」不能留,容易招惹禍端
    王陽明曾在「陽明心學」中告誡後人:人到中年,如果家中有這3種「常客」,千萬不能久留,留了容易招惹禍端。一、花言巧語的玩伴人在年輕時候往往會結交一大幫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脈,看看以後能不能互相幫忙;但後來真正在社會上浸染,「酒肉朋友、合作夥伴」也就多了。
  •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是這兩個字,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是這兩個字,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王陽明提醒大家,人和人之間一直有差異性的,我們在致良知的過程中會由於本人的差異性保證不一樣的高寬比。假如今日保證了那樣的1個水平,那麼就依據今日的情形再去提升自身;當明日對良心有新的了解和掌握後,便在掌握的基本上再次提升,這才算是潛心這門大學問的心態。王陽明表示:打開人和人之間間距的,不是工作能力也不是勤奮,只是潛心,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2不管,3不問」,或能助你成大器
    王陽明的一生遭受賊人破壞,卻還是頑強地活下去,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聰明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而王陽明語錄也成了如今商界大佬推崇的對象,比如馬雲多次提到創業者都應該看看王陽明語錄,可以提高思想境界,學到很多處世哲學。
  • 分手時候,請大聲對他說大仲馬這段語錄吧,能幫你挽回愛情!
    或是,「你跟我分手,你會無法生活,會餓死。因為你離不開我,這麼多年你也習慣了我,沒有我,你生活肯定過不好。」這兩種回答,是否能挽回愛情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很難。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大仲馬的一段語錄,你會發現,大仲馬這段語錄,真的適合在分手時候說,勝過千言萬語,文字如下:假如我們分手的話,絕不是出於我的意思,要知道,樹是不願離開花的,是花離開樹。
  • 王陽明5句經典語錄,通俗易懂,句句精華,道盡人生真諦!
    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蔣介石原名瑞元,因痴迷王陽明「大中至正」一說,於是將名字改為「蔣中正」;還有大家熟知的孫中山先生也很認同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更甚至,其學術思想流傳到了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地區,影響極為深遠。今天小編就分享《王陽明心學》裡幾句經典語錄,供大家學習和思考。
  • 王陽明: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吃虧了才知道!
    但是總有一些人皮笑肉不笑,一般看到這種不發自內心的笑,就會覺得非常虛偽或者不懷好意。如果身邊有皮笑肉不笑的人,一定要小心。這種人一般非常有心計,你往往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如果不想相處得太累,就遠離這種人。
  • 王陽明:心軟之人窮一生!不想窮忙,對這2件事要「狠心」
    當今社會,心軟的人被人欺,往往被人利用,做一些不合本心的事情。「明朝一哥」王陽明有一句話:心軟之人窮一生!不想一直窮忙下去,要對這2件事「狠心」。一、對自己心狠不想一直窮下去,就要對自己狠一點。王陽明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影響海內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人到中年,看一下王陽明的書,能涵養福報,發現字字道盡了人生。
  • 王陽明:一個男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或能成大器
    王陽明曾說過:一個男人,尤其是有野心的窮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早晚能成大器,再窮也能翻身!1、「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王陽明提出一句很經典的觀念:「做事要專心,持志如心痛」,這句話大意是:人心懷志向,一日沒有實現,一日便會感覺它在刺痛,痛得人心頭髮痛。不是」頭懸梁錐刺股「的頭痛,而是心痛,這是一種何其緊張的緊迫感,也正是這種緊迫感才能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抱負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做到「3不問」,別等到四十歲才知道
    人這一生,不同的階段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而有些人總是吃了很多虧才學會成長,而有些人,懂得做一個「聰明人」,可以讓自己人生少走許多彎路。而王陽明語錄也是對後世影響深遠,如今也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特別是很多商界大佬包括馬雲、馬化騰等都十分認可,並且都反覆讀了好幾遍。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問,別等40歲以後才知道!「一不問」王陽明:「過去之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 王陽明心學: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2種話!希望你不是
    他的的出身還算不錯,但是仕途卻頗為坎坷,前期考學失利,後期終於做了官,卻在正值盛年時期因為得罪了宦官而被貶官,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但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挫折,鍛鍊了他的內心強大,成就了他聞名後世的「陽明心學」。在經歷了如此的人生起伏以後,王陽明對於「修心」「識人」這兩個方面,可是非常有一套自己見解了,他就曾告誡過自己的弟子: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2種話!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中國自古以來,不少書籍都記載了「相由心生」的說法,其實這個書說法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人內心的想法多多少少會從面相上流露出來,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卻能以相鑑人,王陽明的心學中曾經提及:「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三種怪相」。
  • 王陽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苦盡甘來,這3種人只會苦上加苦
    有人說先苦後甜,苦盡甘來,但也有人嘗遍苦頭,最終也沒能等到甘來。被譽為「千古奇人」的王陽明,是明朝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的陽明心學流傳至今,影響了無數國內外的知名人物。他的思想中最突出的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兩個真理。陽明心學中蘊含著許多為人處世的經驗和人生真理。如果你正處於人生低谷,就更應該看看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不要讓自己成為「苦上加苦」的3種人。
  • 牛頓的這段語錄,道出了他的成功方法,值得想要成功的人學習!
    不過,不管怎麼樣,很多人都是在沒有成功之前,都在嘗試別人的成功方法,因為很多成功方法,即便不一樣,也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都是離不開很多定律的。就算沒有去讀牛頓這段語錄,我們很多人也是能說出很多成功的方法。比如說成功方法之一,就是選擇好方向,只要方向對了,你再堅信不疑,再去堅持努力,一直努力下去,往往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