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申請」送菜也快、送水果也快」商標背後 疫情之下生鮮電商的...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美團申請了幾枚有關生鮮業務的商標。美團外賣,買藥也快;美團外賣,買菜也快;美團外賣,買水果也快;美團外賣,送花也快;美團外賣 送啥都快;美團外賣無接觸安心送……在這背後,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異軍突起。中國生鮮電商整體日活用戶從平日的不到800萬,在春節期間突破1000萬,節後再次突破1200萬。以節後日活用戶計算,相對於平日,增幅高達60%。

美團「一口氣」註冊近40件生鮮商標

近日,記者登陸中國商標網檢索發現,美團申請美團外賣,買藥也快;美團外賣,買菜也快;美團外賣,買水果也快;美團外賣,送花也快等商標。菜有了,水果有了,藥也有了,甚至還考慮到了2月14日情人節,美團外賣又申請了「美團外賣 送花也快」商標。

粗略統計,美團外賣所屬的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一口氣註冊了近40枚生鮮商標。

疫情之下,宅在家裡的人們,總歸還是離不開一日三餐。米、面、菜、水果等採購紛紛轉戰線上。美團外賣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26日至2月8日期間,在美團外賣平臺的連鎖超市門店中,生活必需品的訂單量漲幅明顯。米麵糧油、調味品、生鮮果蔬等品類的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00%以上。其中,橘子和鮮果切銷量分別突破了200萬份和100萬份,土豆、蔥、香蕉、豬肉、雞蛋、西紅柿、草莓、米麵糧油等商品銷量也名列前矛。

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之下,美團註冊眾多生鮮商標,釋放出其欲依託現有的外賣平臺拓展線上生鮮業務的 「野心」。

「此外,美團於2月中旬又提交了『美團智行碼』『無接觸安心送』『快驢進貨』等100餘件商標申請,從涉及的類別來看,也不難看出美團在生鮮領域的『志在必得』。」該人士表示。

在此之前,美團在生鮮領域也動作頻頻。2017年,美團曾主導運營的「掌魚生鮮」(後更名為「小象生鮮」),但於去年關閉。2019年1月,美團上線「美團買菜」服務和APP。此外,美團美團龍珠資本參與了誼品生鮮的20億元B輪增資,完成肉聯幫的A輪融資等。

蘇寧易購對6件生鮮商標的「執著」

對生鮮商標執著的不止是美團,在生鮮電商領域深耕多年的蘇寧易購,早在2017年就申請註冊了47枚有關「蘇鮮生」的商標。

2017年,蘇寧易購為布局生鮮零售市場,於同年4月份推出了「Su Fresh蘇鮮生」精品超市。2017年11月,蘇寧易購申請註冊「蘇鮮生」商標。

然而由於在第32類、第33類、第11類、第21類、第25類、第3類與已在先註冊的「蘇先生」商標「撞車了」,涉及啤酒飲料、酒、家用電器、家用器具、服裝鞋帽和日化用品。商標6件商標被駁回。

蘇寧易購隨即提出覆審申請。然而,覆審的結果不理想,這批商標再度被原商評委駁回。

商評委認為,兩者都是文字商標,在文字構成、讀音等方面相近,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誤認,已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據此「蘇鮮生」的註冊申請被駁回。

隨後,蘇寧易購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一審駁回了蘇寧易購的訴訟請求。蘇寧易購不服,隨後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定蘇寧易購申請註冊的6件「蘇鮮生」商標與他人在先申請註冊的「蘇先生」商標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據此判決駁回蘇寧易購上訴,維持原判。

時至今日,蘇寧易購依然沒有放棄這6件商標的註冊申請。

戰「疫」之下 生鮮電商風口重啟

阿里旗下註冊的「盒馬鮮生」商標多達近20件,京東生鮮去年一年新增500個水產品牌……無論是美團在商標註冊上的「一擲千金」,蘇寧「百折不撓」地註冊「蘇鮮生」背後,是生鮮市場的爭奪「白熱化」。

參與蘇寧的家樂福,從大年初一開始,消費者採購就明顯增加,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更多選擇線上下單,較平日訂單增2倍以上。截至2月3日,其累計銷售蔬菜近300噸,累計銷售豬肉近25噸。其中,線上銷售增長佔營業額約10%,僅蔬菜一項同比增長2倍以上。蘇寧易購的增幅也達85%。蘇寧相關人士也表示,其中大部分訂單都是蔬菜、肉禽、消毒液等用品。

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透露,在疫情期間,消費品、生鮮和健康品類的增長表現非常好,尤其是生鮮和健康品類。據公開數據顯示,京東每天僅生鮮食材就要賣掉3000多噸。據統計,從1月20日到2月18日,已經銷售超過8.8萬噸生鮮食材,同比增長超過230%。

重慶永輝超市(8.910, 0.10, 1.14%)則表示,包括永輝生活、永輝買菜、京東到家、餓了麼、美團在內的所有永輝超市重慶線上板塊,訂單量較節前增長了一倍,且每天以10%~20%的速度增長。「2月初,每天差不多有5~6萬多單;到了2月中旬,每天達9萬~10萬多單。」

多點披露在春節期間全平臺到家訂單量相較去年增長95%。

據QuestMobile克日公布的《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陳訴》,中國生鮮電商整體日活用戶從平日的不到800萬,在春節期間突破1000萬,節後再次突破1200萬。以節後日活用戶盤算,相對於平日,增幅高達60%。

觀點

危、機並存 這場角逐才剛剛開始

疫情壓力之下,用戶被「逼」到了線上。即即是往常對網際網路接受度較低的中年及以上人群,也在這次疫情之中不得不低頭,開始加入線上搶購雄師。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19年國內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225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交易總額將突破4600億元。

人手不足,蘇寧、盒馬在內的多家生鮮電商發布「共享員工」計劃。重慶蘇寧也向全市物流、外賣、社區配送等同行發起「人才共享」邀約計劃,提供倉內分揀、包裝,社區騎手、快遞配送等工作崗位。目前已與「黃馬甲」達成合作協議,首批「共享員工」於2月29日上崗。而在家樂福,截至2月12日晚,全國已有近6000人報名蘇寧物流和家樂福的緊急人才共享計劃。

截至2月10日,已有1800多名其他行業員工加入了該計劃,重慶盒馬的「共享員工」也已上班。

與此同時,盒馬、京東7FRESH、永輝超級物種、家樂福等加碼到家+到店模式。該模式主要特點為「店倉一體」,服務門店周邊1-3公裡的消費者,消費者可選擇到門店消費和送貨到家服務。這一模式的優勢在於,由於貼近用戶,門店能夠提供30分鐘內送達的快速配送。同時,盒馬、超級物種等門店能夠提供線上下單加工生鮮產品服務,能夠有效降低生鮮產品的損腐率。

此外,憑據中物聯冷鏈委的數據,中國農產物冷鏈率僅有45%,相比之下,蓬勃國家冷鏈率到達了95%。受制於較低的冷鏈運輸水平,我國每年僅果蔬一項的損失金額就有上千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斷拓展零售業務的中石化也開始賣菜了。2月14日,杭州盒馬與中石化聯手,開展便民服務,在杭州指定中石化加油站(首批8個,位於親橙裡、龍湖、運河和下沙店附近)可以購買盒馬的新鮮生鮮包,生鮮包涵蓋雞蛋,豬肉,青菜,土豆等家常需求。2月6日,京東生鮮迅速做出應對,發起「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倡議餐飲企業加入,推動其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並在京東全渠道拓展銷售,助力餐飲企業在陣痛中轉型,開拓業務創新。各個社區的小商販也轉為微商,瞄準周邊社區,打開銷路。

電商觀察家魯振旺認為,未來生鮮電商的規模要比去年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同時,這次疫情也會加速生鮮電商的洗牌速度,暴露出生鮮電商比拼的本質是供應鏈和規模的較量。未來,擁有自己供應鏈的一些大企業會「強者更強」。

在業內人士看來,生鮮電商的生死局年年上演,且愈演愈烈。儘管目前由於疫情影響而帶來的線上生鮮流量猛增,但疫情之後,面對菜市場、餐廳等對手回歸,生鮮電商如何補齊高配送成本、高損耗等短板,才是要務。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相關焦點

  • 美團新增註冊多個生鮮商標,或以美團外賣品牌拓展生鮮業務
    「疫情期間,美團外賣米麵糧油、生鮮果蔬等銷售額同比增400%以上。」 (美團點評,03690.HK)近期新增多個生鮮商標註冊信息。天眼查信息顯示,包含美團外賣買菜也快、菜大全、美團外賣青山計劃等商標在近期多次申請,目前顯示多個系列商標還在等待實質審查中。
  • 疫情下的生鮮電商:定鬧鈴也搶不到菜,平臺「缺貨」更「缺人」
    一「今天你搶到菜了嗎?」,已經成為疫情期間最常見的問候語之一。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出門買菜也成了一項大工程,而生活總要繼續下去,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生鮮電商平臺上來。為了搶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人們幾乎無所不用其極,有人手機裡突然多了好幾個鬧鈴,還有老年人連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也不要了,一心一意要搶菜。為了在生鮮電商平臺上搶到菜,有網友一下子定了3個鬧鈴,每個鬧鈴都備註上對應的搶菜平臺,整的天天都像「雙十一」搶購,結果還不一定能搶到菜。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26期:電商戰「疫」助農,「直播+拼購...
    加快農產品、食品準入進程,壓縮檢疫審批時長,對符合要求的申請隨報隨批。在重點口岸開闢農產品、食品進口綠色通道,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需現場檢查的,無需企業書面申請,現場即可安排優先實施檢查,未見異常的快速放行;發現疑似病蟲害特徵需送實驗室檢測的,優先安排檢測。
  • 美團關聯公司申請註冊「美團優選 便宜有好貨」等商標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社區團購業務正快馬加鞭全國布局,美團也在進行相關業務布局。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美團關聯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申請信息,新申請商標包括「美團智慧廚房」「美團優選 便宜有好貨」「小美果園」等。
  • 送書送手機送啞鈴… 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不同的是,疫情所限,越來越多的線下經營活動轉至線上,並因此引發了諸多疑問——這究竟是一時的自救措施還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不論怎樣,對身處其中的外賣平臺而言,都相當於消費場景的進一步延伸。換句話說,它們正試圖撬動實物電商的基本盤。這背後既是美團為了尋找價值增量與阿里巴巴之間產生的必然交鋒,也意味著包括外賣平臺、實物電商平臺、品牌和消費者在內所有參與者在新零售領域的共同探索。
  • ...美團圈圈」、「美團本地圈圈」等商標。上述商標申請日期均為...
    【美團關聯公司申請「美團拼拼」等商標】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美團關聯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美團拼拼」、「美團圈圈」、「美團本地圈圈」等商標。上述商標申請日期均為11月4日,國際分類涉及廣告銷售、教育娛樂、科學儀器等。商標狀態均顯示為「商標申請中」。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拼多多買菜小程序正式上線 商家...
    拼多多關聯公司申請「菜小買」商標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條商標信息 「菜小買」,國際分類為辦公用品,申請日期為2020年8月,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7月,該公司還申請多條「多多買菜」商標,國際分類涉及網站服務、運輸貯藏、社會服務等。
  • 《2019年度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GMV超2000億元
    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2554.5億元 增速持續下滑今年,疫情期間,許多消費者選擇在線購買生鮮類產品,生鮮電商平臺商品被搶購,但也出現了訂單暴漲、配送負載、商品缺貨等問題。生鮮電商規模雖然保持增長,但是增速持續下滑。
  • 社區新零售,線下體驗店與電商快送店共生
    無論傳統的百貨公司、大賣場、購物中心,還是電商或社交電商,流量是零售業的根本,當無流量可用或流量獲取成本高出盈利的時候,零售相關的商業模式也就失效了。其中,生鮮是社區生活的一款剛需產品,過去的幾年有很多生鮮電商做得不溫不火,大家依然喜歡到線下超市或菜市場去買,所以線下依然是生鮮流量的大入口。
  • 生鮮電商,你有貨麼?
    變數來自疫情。1 月 20 日(農曆臘月二十六)國務院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鍾南山院士通過央視確認病毒「人傳人」;再之後,武漢「封城」,疫情在全國蔓延。用戶被「逼上梁山 」 被疫情堵在家裡的民眾為了避免和人接觸,攜帶著巨量生鮮購買需求,湧向了每日優鮮、盒馬、美團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後者也因此迎來了交易金額與訂單數的快速增長。
  • 中通快遞申請「中通同城」商標
    12月14日消息,《電商報》獲悉,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名為「中通同城」的商標信息,申請日期為2020年11月30日,國際分類涉及39-運輸貯藏,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據了解,京東到家在6月6日-6月14日期間的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38.8%;6月1日至6月14日,達達快送累計配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73.4%;盒馬鮮生的銷售額在1—3月高峰期同比增加3—4倍,目前平均增幅達到60%左右。「疫情給生鮮電商帶來發展機會,也帶來反思機會。」業內人士認為,新的快速增長期或將 迎來新一波的行業洗牌。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發力社區團隊!京東集團7億美元...
    京東關聯公司申請多條「京喜通」等商標近日,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商標名稱含「京喜通」、「省出新生活」、「京理賠」等,國際分類包括家具、鈕扣拉鏈、運輸貯藏、社會服務、建築修理、方便食品、廣告銷售等。狀態均為「申請中」。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4月,為京東的關聯公司。
  • 京東到家、餓了麼、美團生鮮電商平臺被安徽消保委約談!後續來了
    2020年3月下旬,安徽省消保委組織消費維權志願者開展了生鮮電商消費評測活動。活動結果發布後,省消保委於4月16日和4月24日分別約談了京東到家、餓了麼、美團三家生鮮電商平臺和大潤發、家樂福、永輝三家實體商超,要求經營者對評測活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並就6家經營者的質量管控措施、消費者權益保護情況進行了查詢。
  • 沒有菜、不退款 河南第一生鮮電商菜籃網緣何走到絕路?
    生鮮電商,一條玫瑰與荊棘並存的賽道。近日,創立於2005年、完成7輪近60億元融資的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申請破產重組,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負債23億。不少網友表示,早期的菜籃網蔬菜質量好、價格便宜、經常有秒殺活動,且免費送菜到家,除了營銷,也靠實實在在的優惠與服務收穫了大量的用戶。
  • 消費者定鬧鐘搶菜,平臺高價招募外送員,買菜App們復活了嗎?
    這次春節,蘇寧按照經驗準備了15天的豬肉,結果疫情帶來蘇寧到家業務的暴漲,才4天豬肉就被買光了。因為買不到菜,人們開始大量囤積方便麵,方便麵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搶手,從除夕到初九,京東上賣出去了1500萬包,有些店鋪直接賣到缺貨。水果也成為緊俏商品,美團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以來,橘子賣出去200萬份,買不到橘子的人開始買橘子罐頭,後來就連橘子罐頭也搶光了。
  • 生鮮電商來勢兇猛,菜市場是否真的消失
    而在該市場五百米的半徑內,至少還有10家賣菜的便利店,以及盒馬、美團、叮咚、樸樸等網商及社區團購。&nbsp&nbsp&nbsp&nbsp而附近信華花園邊上的臨時市場更是冷清。「自疫情之後就沒什麼生意了!」正在水果攤邊打盹的攤主告訴記者,以前還是有些年輕人來買的,但現在基本只有大媽了,她們斤斤計較,又喜歡挑,稍微差一點的水果就不要,「太難侍候了」。
  • 澳洲疫情催生生鮮外送 場場開團火爆
    你好鮮生提供的新鮮蔬菜水果。(圖為受訪者提供)新冠病毒疫情三月中旬在澳洲大地蔓延開來,確診人數一路飆升。澳洲聯邦政府建議,民眾如非必要,請儘量待在家裡。在這段特殊時期,出門買菜也成為了疫情之下的一大考驗,特殊時期直接催生了微信群裡生鮮外送服務,訂單量暴增。據報導,在中國疫情爆發的春節期間,京東生鮮銷量環比增長超370%,賣出了4000多噸生鮮產品。數據顯示,蔬菜產品最暢銷,銷量同比增長超9倍。2003年後,SARS開闢了中國網上購物的新紀元。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背後竟是這樣!
    瞄準平價菜籃子網際網路巨頭入場搶用戶記者注意到,疫情的衝擊改變生鮮電商領域的傳統結構,生鮮電商的訂單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尤其今年下半年以來,「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高調闖入社區團購賽道,行業快速發展。
  • 線下購物體驗PK線上配送到家:生鮮電商的路要咋走?
    田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中一家菜店是有自己的蔬菜基地,每天早上從基地進來新鮮的水果蔬菜,價格也非常便宜,現在下班都會路過這家菜店,就順道直接挑選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了。」「生鮮部分在實體銷售的體驗要比電商更好,而且價格上也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