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就餵奶?很多人都弄錯了!這7種哭聲各有含義,你必須要明白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剛出生的小寶寶不會說話,所以哭是他同外界、同父母交流的唯一的方式。

但是可惜的是寶寶的哭聲除了自己之外,家長們根本聽不懂,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家裡的老人就會說:孩子一定是餓了、沒吃飽、你奶水肯定不夠、多餵幾次吧……

對於這一點,相信很多媽媽都深有感觸。

但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能否認孩子餓了會哭,但哭不一定都是因為餓——尿了、拉了、熱了、不舒服都會引起寶寶哭。 這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平靜下來,通過哭聲去判定寶寶到底有什麼需求。

01 拉臭臭、尿了

因為寶寶皮膚敏感,一點點的粑粑、尿都會感覺不舒服。

尤其是在吃飽睡足的1——2小時之後,如果寶寶發出一種很輕的哭聲,不會流眼淚、但伴隨著蹬被、身體不停扭動。

這就是寶寶在提醒媽媽「我拉粑粑、尿尿啦,我在被子裡不舒服」~。

媽媽需要做的就是檢查寶寶的尿不溼,在換尿不溼的時候還要誇讚寶寶「寶寶真棒,拉臭臭都會提醒媽媽了。」

02 手腳被纏住、不舒服

如果寶寶哭起來沒完沒了,怎麼都哄不好,而且還一直在做小動作,那可能就是在告訴媽媽自己不舒服。

這個不舒服不一定是生理上的,可能是寶寶的小手被纏住了、想換個睡姿、冷了或者是熱了。

這就到了考驗寶媽們細心程度的時候了,要仔細檢查寶寶身上的每一個部位,儘量讓寶寶舒舒服服的。

03 寶寶腸脹氣

寶寶是不太能分清楚肚子餓和肚子痛,表現統統是嘴巴到處找吃的,如果是脹氣肚子痛,吃奶只會讓他更難受,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①看時間:平時記錄寶寶吃奶的時間,總結寶寶大概多久吃一次的規律,離上一次吃奶時間太近的顯然就不是因為餓了。

②餵一下試試:看看吃奶時候狀態,如果不認真吃,叼著睡,或者邊吃邊扭,顯然就不是因為餓,就不要硬灌了。

③看表現:肚子痛和肚子餓的哭鬧是不同的,肚子餓的寶寶一般是有規律的哭聲,而且越來越響,肚子痛的寶寶是蜷起身體或者使勁蹬腿、臉憋的通紅、聲音也更加尖銳一些,這種情況可能是寶寶腸脹氣了。

這時媽媽也不要驚慌,腸脹氣其實很普遍,幾乎在每個寶寶身上都發生過,任何時間都有可能發生,有時會伴隨強烈的哭鬧,但是一般排氣後就能得到緩解。

如何幫助寶寶排氣:

白天清醒時多讓寶寶趴著玩幫助排氣:

搓熱手掌給寶寶的腹部做順時針按摩幫助排氣;

給寶寶做撫觸及排氣操幫助寶寶排氣;

寶寶脹氣時候給寶寶飛機抱緩解。

寶寶有消化系統及其他疾病——如果寶寶伴有發熱、腹瀉、嘔吐等其他的症狀請及時就醫。

04

想要個抱抱

有些寶寶一在太陽落山之後就容易哭,但是只要被人抱一下就不哭了,這其實是寶寶安全感缺失、需要安慰的表現。

半歲以前的小朋友在沒有安全感哭的時候一定要抱抱他,輕輕的撫摸著他的背部,這樣就可以緩解寶寶的不安情緒啦。

媽媽不用擔心這樣會寵壞寶寶,早期得到積極回應的寶寶成年後會有更好的安全感和獨立性。

05 寶寶熱了或者是冷了

寶寶的手腳涼涼的就表示寶寶冷嗎? 不是的!

寶寶的手腳涼並不代表身體冷, 因為寶寶末梢血液循環弱,手腳摸起來總是涼涼的。

如果想知道寶寶冷熱的話,可以摸摸寶寶的後頸,以溫熱不出汗為宜。如果摸起來涼涼的則是冷了;如果摸起來熱或是有汗則是熱了;寶寶在太熱或者太冷的時候都會哭。

新生寶寶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成熟,天冷的時候比媽媽多穿一件衣服就好;不要用老人去比較,因為老人新陳代謝慢很多、穿得自然也多些。

每個寶寶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要比成人多加一件衣服,但是只要寶寶的的後頸溫度適宜就好。

06 寶寶困了、要睡覺了

如果寶寶的哭聲軟綿無力,還伴有打哈欠、揉眼睛的小動作,有的還會揪耳朵、搖頭,基本就可以確定他是困了。

此時媽媽可以輕輕地拍拍寶寶,但要注意拍打的節律要隨著寶寶哭聲,如果哭聲是時有時無,越來越輕,那麼拍打的節律也要越來越慢、直到寶寶睡著。

07 這才是寶寶餓了的表現

寶寶餓了嗎?是不是要餵奶?

相信寶寶,除了哭、他還會用自己的信號來告訴你。

寶寶的身體扭動嘴巴張開,舌頭吐出來舔嘴唇、頭部轉動開始尋找,出現尋乳反射的動作時,就是在告訴媽媽「我餓了,我要吃奶。」

媽媽也可以按照時間來算出寶寶的「飢餓需要「, 在上述6種哭鬧錶現都排除的情況下,基本就能確定是寶寶餓了。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學會讀懂孩子的需求, 而不是孩子一哭鬧就給孩子餵奶。

PS: 寶寶突然從安靜的狀態變的哭鬧也並不說明就是孩子餓了,也可能是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現。

如果寶寶飽了,又會怎麼做呢?

吃奶不是很賣力:如果寶寶吃飽的話,吃奶就不會再那麼有力,媽媽也能覺察出寶寶好像洩氣了一樣,還有微微睡著的感覺。

被周圍的事物吸引:當周圍出現一些響動或者亮光的時候,寶寶會好奇地看和聽,很自然就鬆開不吃了。

吃奶速度變慢像玩耍一樣:寶寶吃奶的速度慢下來、邊玩邊吃,吃一口看看媽媽再銜住、似吃非吃的樣子。

會頂出乳頭: 還有的寶寶乾脆鬆開,給他吃他就頂出來,反覆試驗都是這樣。

剛出生的寶寶VS新手媽媽都還在彼此熟悉和琢磨中,這個階段是寶寶發育最快的時期,對於寶寶的餵養問題,媽媽們千萬不可大意哦。

當寶寶出現餵養、睡眠等問題時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時解決!

相關焦點

  • 懂「嬰語」以後太輕鬆,翻譯寶寶各種哭,六種哭聲含義你都懂嗎?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只要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家長第一反應一定是奔向寶寶身邊,寶寶雖然只有這一招,卻是屢試不爽,寶寶確實達到了吸引關注的目的,但是對媽媽來說,最頭痛卻是理解不了孩子為什麼哭。如果你細心研究,嬰兒的哭聲其實有很多類別,代表著他們不同的需求。只知道孩子愛哭,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哭?露露當媽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要崩潰了。」以前看見別人家的娃逗一逗還覺得挺有趣,自己親自養一個孩子,怎麼就這麼難呢?
  • 你會分辨寶寶的哭聲麼?教你讓寶寶一秒止哭
    叮叮叮叮~ 寶寶哭了 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餵奶 覺著孩子餓 錯!
  • 寶寶這7種哭聲都代表啥?正確安撫哭鬧寶寶,是新手爸媽必備技能
    寶寶的情緒千萬種,匯成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哇哇哇」大哭,哭鬧是寶寶唯一能表達的語言。所以,新手媽媽讀懂寶寶的「哭」就很重要,它是你和寶寶溝通的重要媒介。寶寶的哭聲都代表什麼意思呢?相信很多新手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寶寶餓了,所以寶寶一哭就餵奶,但是,盲目的餵養會造成餵養過量,長此以往,對寶寶的危害很大。第一,寶寶的胃口會逐漸被撐大。
  • 寶寶的哭聲啥意思?我算是捉摸明白了.....
    成人的哭聲代表著什麼?傷心、難過、疼痛甚至喜極而泣……但寶寶的哭聲卻有著更豐富的含義,除了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外,還包含著自己想說的話。寶寶的哭有很多的花招,如果不仔細分辨很難弄清楚他究竟要表達什麼。還會先急促地哭上一小會兒,然後停頓一下,然後繼續小聲地哭泣。整個過程就像是在說"我好餓啊!"一樣。當媽媽用手指觸碰寶寶的面頰時,寶寶會立即轉過來,並有吸吮動作,如果媽媽不給餵哺,而是把手拿開,寶寶就會哭得更厲害,一旦餵奶,哭聲戛然而止,吃飽之後絕不再哭,有時還會露出笑容。在餵奶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讓寶寶一邊哭一邊吃,不然容易有脹氣。
  • 聽懂寶寶的6種哭聲
    健康性啼哭 有節奏、不刺耳、沒有眼淚小寶寶會有一種健康性的啼哭,這類哭聲很有節奏,聲音響亮但不刺耳,沒有眼淚。這種啼哭既不妨礙睡眠,也不妨礙進食,且時間很短,媽媽們不用太擔心。應對:密切留意,及時餵奶距上次餵奶兩三個小時後,媽媽們就要開始留意了:寶寶哭是不是因為餓了?如果寶寶邊哭邊張著小嘴四處找食,媽媽就要趕緊給寶寶餵奶了。只要寶寶吃飽了,就不會再哭鬧了,還會露出滿意的笑容呢。3.
  • 寶寶的哭聲告訴你,他是怎麼了?
    呻吟和啼哭有所不同,它不帶有情緒和要求,似哭又似微弱的「哼哼」聲,表現為無助的低聲哭泣,是疾病嚴重的自然表露。寶寶的大哭大鬧很容易引起父母的重視,但呻吟低哭卻往往被父母忽視,有的時候這是疾病加重的表現,請儘快就醫。連續短促的急哭特點是哭聲低、短、急,連續則帶急迫感,好像透不過氣來,同時伴有痛苦掙扎的表情,這是缺氧的信號。
  • 寶寶哭聲的含義有10種,你都能聽懂嗎?
    ,吃飯、睡覺、玩耍等活動都不受影響,這種哭其實是寶寶的一種運動方式,有助於增強肺活量,寶媽們只要及時採取撫摸、摟抱、輕拍的安撫方式就可以啦。寶寶哭時發出的聲音有點類似我們困時,張著嘴打哈欠(保持這個口型)時發出的哭聲。
  • 教你巧妙破解寶寶的三類哭聲
    1、飢餓性啼哭:哭聲帶有乞求感,聲音由小到大,很有節奏;只要用手觸及寶寶面頰或嘴邊,他會馬上扭轉頭,張開小嘴做出找東西吃的樣子,並有吸吮動作;如果媽媽把手拿開,沒有給餵奶,寶寶會哭得更厲害。表達意思:我餓了,快給我餵奶!媽媽應趕緊給寶寶餵奶。只要一給奶吃,哭聲立即停止。2、口渴性啼哭:寶寶嘴唇發乾,時不時地小舌頭舔嘴唇,而且顯得很煩躁。
  • 最全解讀:寶寶15種不同哭聲的象徵意義
    這樣的啼哭每天4~5次,累計總時長為2個小時,是語言的前期及另類的運動,不耽誤飲食、睡覺及玩耍。如果輕輕摸摸他或朝他笑一笑,或把他的兩隻小手放在腹部輕輕搖兩下,他就會立刻雲淡風輕,豔陽高照。  初來乍到的,什麼都還不懂,上天預支給寶貝的唯一技能就是餓了得趕緊用哭來通知人餵他。
  • @家長朋友們,辨別哭聲背後的含義
    我們都知道由於新生兒還不會說話,哭就是其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可是由於很多新手父母並不懂得寶寶的哭聲背後所隱藏的含義,所以當孩子哭時就急忙使用哄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桔梗裙嗎?這三個「設計」必須有,很多人弄錯了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桔梗裙嗎?這三個「設計」必須有,很多人弄錯了關於「桔梗裙」這個名詞,很多女生應該都聽說過吧?在夏日穿搭中經常出現的桔梗裙,很多女生卻不清楚具體長什麼樣,甚至誤以為小清新風的裙裝都算是桔梗裙。
  • 寶寶哭聲裡的大學問,新手媽媽聽懂這7種嬰語,高效帶娃少操心
    經常是孩子一哭,爸爸媽媽就手忙腳亂的,不知從何下手。但是專家提出小嬰兒的不同的哭聲是有不同的意思的,這是嬰兒表達自己的方式,只要爸媽能夠聽懂孩子哭聲中的意思,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了。大家都知道,小嬰兒剛生出來沒多久的時候不會說話,只會咿咿呀呀地哭,哭其實也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相當於嬰兒的語言。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新手媽媽要抓緊寶寶的清醒時間,給寶寶餵奶、換尿布,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新生兒出生後第2-4周:及時餵奶、換尿布、哄睡。月子娃有自己的成長節奏,還處於按需餵養的階段。新手媽媽的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做好配合。
  • 寶寶哭聲的10種代表,媽媽你讀懂了嗎?
    專家有話說:避免讓寶寶在大哭後吃東西父母平日須密切觀察寶寶喝奶前後的情緒變化,慢慢地就能在適合時間滿足寶寶的喝奶需求。陳培濤醫師提醒,應避免讓寶寶習慣在大哭後吃東西,長期下來,可能會讓他跳過前面的小動作,直接養成用哭泣來要東西吃的模式,這對於未來飲食習慣的養成毫無幫助。
  • 能哭出來是治癒的開始,沉默是心裡最大的哭聲
    能哭出來是治癒的開始,沉默是心裡最大的哭聲1: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奢望別人來疼你,大家都很忙的;我明知道有些東西不屬於我,可我不願意放棄。4:我們都是一群多麼可憐的人,喜歡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懷疑,失去的懷念,懷念的想相見,相見的恨晚,終其一生,滿是遺憾5:做事一定要保持激情,眼光放長遠,做了就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放棄,因為開始不容易6: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手的。
  • 新生兒哭鬧的12種原因,月嫂一定要知道(附安撫方法)
    寶寶一旦哭鬧,很多新手月嫂們往往會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寶寶到底是餓了?累了?還是身體不舒服了?如果沒有第一時間發現寶寶哭鬧的原因,對症解決,還可能被客戶質疑我們的專業度。所以,月嫂姐妹們要讀懂寶寶不同的哭鬧方式代表的含義,給寶寶最合適、最及時的安撫。
  • 嬰兒「一哭就抱」對不對?千萬別毀了孩子!
    關於「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的難題,相信每位新手爸媽都會面臨! 有人說不能抱,時間長了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有人說必須抱,孩子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做父母的怎麼能看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卻又不管呢?
  • 寶寶啼哭的密碼:媽媽別擔心,我用哭聲告訴你
    他通過哭聲提醒大人注意他、照料他,及時滿足他的各種生理需要,啼哭能對成人照顧嬰兒的活動起一種導向作用。不同的寶寶哭聲有大有小,時間有長有短,有的寶寶還會經常在夜間哭,但是要知道這些啼哭都是寶寶在告訴父母自己的需求。
  • 寶寶夜醒,寶媽第一件事是餵奶還是換尿不溼?很多老手媽媽都做錯
    目前有兩種爭論,一種認為應該先換尿不溼,一種認為應該先餵奶。那麼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呢?據說很多老手媽媽都做錯了。寶媽正反觀點PK,誰對誰錯?,所以還是要換完在餵奶。反方寶媽認為:應該先餵奶小可媽媽:孩子晚上醒了一般都是餓醒的,如果先換尿不溼的話,就換尿布的時間, 孩子已經嗷嗷哭了一輪,本來只是我被吵醒,這樣全家都被吵醒,也影響大家的睡眠質量,所以還是應該先餵奶,餵飽了孩子不哭了再去換尿布。
  • 「一睡,二哭,三認人」,寶寶在第二個月性情大變,是有原因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五出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斷夜奶,十叫爸媽,十一站,十二走」,這是典型的寶寶發育規律口訣。但是相較於其他月份,人們卻很少提及二月的寶寶,為什麼呢?1、先排除餓了、尿了拉了、被噪音吵到等正常情況:寶寶隔一段時間哭一次,每次開哭之前伴有扭動不安、肢體幅度大、情緒逐漸煩躁,最後放聲大哭,多半是寶寶餓了的表現。找到孩子吃奶規律,記住吃奶時間,準時給寶寶餵奶,就能將哭鬧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