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24小時不打烊書店弘揚紅色文化 助力城市精神文明建設

2020-12-13 瀟湘晨報

位於遵義老城1935文化園的遵義新華書店1935分店,毗鄰遵義會議會址,是遵義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店內陳列的書籍共有45000多冊,其中紅色書籍和國學類書籍佔總量的50%,紅色書籍的種類與其他分店相比也更為豐富齊全。

市民在遵義新華書店1935分店挑選圖書

為了更好地弘揚紅色文化、助力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該店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不論裝修布局還是圖書選品,均突出紅色文化主題,並積極開展紅色故事會、《民法典》線上知識競答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市民能夠親近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王斌旭 李小芳)

【來源:遵義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4小時不打烊!遵義新華書店1935分店書香閱生活
    在遵義市紅花崗區有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致力於打造集主題圖書、創意產品、文藝活動為一體的多元文化空間,經常組織開展紅色主題活動,讓市民們在氤氳書香中「閱」享文明生活、傳承紅色基因、點亮心靈之光。走進位於老城1935文化園的遵義新華書店1935分店,記者看到,店堂小巧而精緻,設計別具一格,店內設有展示區、閱讀區、體驗區和活動區等功能分區。雖然是工作日,但仍有不少市民正在挑選圖書,或坐在角落認真閱讀。
  • 咱西安也有24小時不打烊書店啦!
    >情有獨鍾作為全球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誠品開啟了零時差的城市閱讀風尚與獨特的夜生活型態吸引全球各地「書蟲」前往朝聖7月16日,是閱西安城市書房開門營業的第二天,這是我市第一家24小時營業書店,由曲江新區
  • 太原有家小資咪咕書店,傳統書、咖啡香、24小時不打烊
    去一座城市應該先逛博物館和書店,博物館是城市的歷史積澱,書店是城市的精神花園,散落在城市各大角落的書店,它是一個城市靈魂的歸依,一道最靚麗的文化風景線。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隱匿在浩如煙海的藏書中,大概是最幸福的事了位於太原市解放路新華書店旁邊的「咪咕的店」,是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開業一年多來,兩本復古牛皮紙色的留言本上寫滿了讀者留言。其中,一條留言寫道:輕柔的音樂、香醇的咖啡、有一本書看,心裡一下就寧靜了。
  • 上海24小時不打烊書店,躲進精神世界的「深夜食堂」邂逅時光!
    在玻璃外立面上掛著書店的店牌,獨特設計感的城市不眠四個字非常顯眼,底下還標有24小時不打烊的字樣,顧名思義,每到深夜降臨的時候,它總會在此為你亮著一盞不熄滅的明燈,你可以在這裡找尋屬於深夜的一片靜謐歸屬。
  • 書店轉型:24小時書店 開創書+咖啡+文創產品經營模式
    4月4日下午5點,三聯書店在豆瓣網三聯小站和三聯書店微博等自有媒體上發布的幾句話,頃刻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開春了,春風沉醉的深夜,影院清場,商店打烊,我們這裡有一張書桌、一盞燈,留給熱愛閱讀和思考的人們——在這裡,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話語不多,卻是三聯書店開設24小時書店的前奏曲,更是日後各地24小時書店陸續誕生的前奏曲。
  • 疫情之中,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的自救和理想
    1200bookshop(以下簡稱為1200)是誕生於廣州的連鎖書店品牌,也是廣州第一家推行24小時不打烊的實體書店。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 春節以來,1200一半以上門店關閉,保持營業的店鋪也收入慘澹,不及往常十分之一。六年來,從未停止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不得不在夜間熄了燈。
  • 貴州遵義:24小時書店恢復正常營業了
    2020年4月22日晚,貴州遵義,讀者在位於遵義市老城一家24小時書店內閱讀。近日,位於遵義市老城的這一家24小時書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恢復正常營業,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書店讀書過夜。位於遵義市老城的這一家24小時書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恢復正常營業,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書店讀書過夜。位於遵義市老城的這一家24小時書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恢復正常營業,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書店讀書過夜。位於遵義市老城的這一家24小時書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恢復正常營業,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書店讀書過夜。
  • 廣州有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一定要去打卡
    在廣州,有一家店名稱1200bookshop不打烊書店,愛閱讀的人兒基本都知道這地方。店主劉二囍曾歷時兩個月,在臺灣環島徒步1200km後,被臺灣濃濃的人情味所感動,回到廣州後的他以1200為名,建立了廣州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 《航拍中國》裡的安徽最美書店,24小時不打烊,溫暖一座城!
    實體書店,曾經一度在網絡書店和電子書的衝擊下一蹶不振,但隨著一些傳統書店的轉型,逛書店反而又成為了很多年輕人時尚的標誌。在《航拍中國》亮相的書店「在每一個車流和喧囂逐漸淡去的深夜裡,都市網格中,這一個個小小角落,每個人都可以捧一卷書,隔絕快節奏生活中的焦慮和困惑,擁有一個獨立而寧靜的世界。
  • 24小時不打烊,48位名家帶你換一種方式逛書店
    如何「遇見一家書店」?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音樂人魏小石等48位名家,講述他們的書店故事,用具有「在場感」和「臨境感」的內容,讓大眾「聲臨其境」,體驗一場不打烊的書店漫步。
  • 疫情之下,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的自救與未來
    對於本就利潤微薄的線下實體書店來說,這次衝擊是致命的。根據書萌公布的《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 —— 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在1021家參與調查的書店中,有926家停止營業,而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的商家達到77.62%。
  • 不打烊書店丨有些風景,只能在這裡遇見
    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去的地方,不僅有清涼的風與浪漫的景,還有書籍、有夥伴、有活動,有24小時不間斷的溫情。它們是廣東省內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即使是在漫漫長夜,這裡也有讓你意想不到的精彩。作為廣州第一間不打烊書店,1200自2014年開業至今已有四家書店,每一家都各有特色。
  • 雨「企」同行丨德思勤24小時書店為城市「燃燈」(內含「六一」福利)
    年服務超170萬讀者為城市點燃一盞不熄的燈德思勤24小時書店逐漸成為長沙城市文化新地標德思勤24小時書店是長沙首家晝夜不打烊書店,2015年6月24日開業。3200平方米的空間內涵蓋了24小時書區、名人書房、外文書店、文化長廊、咖啡吧、創意集市、文化講壇、兒童書區等,24小時不間斷提供集閱讀、電影、音樂、美食、創意設計、藝術、展覽於一體的文化大餐。
  • 為長沙點亮文化之燈——德思勤24小時書店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每逢周末,最有趣的事就是穿梭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裡,尋找書店,然後像一條蟲子一樣,在書山裡尋覓,發現心儀的書籍,細細啃著。當夜幕收拾了長沙城的緊張節奏,我便依依不捨地離開。那時候,我就想,要是有一家書店,即便到了燈火闌珊時,它依舊不打烊,為像我這樣的書蟲,點燃一盞不熄的燈,那該有多好啊!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太原島上書店24小時不打烊
    我突然想到了附近的一家書店——島上書店。感覺這名字聽上去更適合我當下焦躁的心,我急需要安靜一下了。雖然島上書店早有耳聞,但我之前從沒有去過。正好當時自己所在的位置離島上書店並不遠,步行200多米就到了。在太原,島上書店被很多人熟知。然而,我所不知道的是,原來它是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
  • 【大眾文化】24小時書店——大眾書局的深夜生意
    比咖啡館更多的書,比傳統書店更舒適的環境,在跨界中,大眾書局「24小時書店」用更柔和的方式告訴我們:服務讓書店的深夜生意更有魅力引言:4月6日,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始嘗試「24小時試營業」,首夜銷售額達到1.4萬元。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對於這次業態升級,當時的中原圖書大廈負責人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說:「為讀者提供全新的閱讀空間和文化服務,在時間和空間上留給讀者最大便利」。不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8月19日探訪時發現,其24小時的營業時間在堅持三年之後,在2019年調整為營業至第二天凌晨3點。在回聲館之前,鄭州第一家吃螃蟹的24小時書店是書是生活。
  • 六年來,廣州從未停止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不得不在夜間熄了燈
    疫情期間,六年來,從未停止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不得不在夜間熄了燈。2月4號晚上10點,廣州體育東路1200bookshop的店員開始準備打烊。「疫情期間,1200bookshop一半以上的門店關閉,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 跨界房地產 蘇州誠品書店領航「城市文化綜合體」
    記者看到,目前該建築群還在建設中,尚未封頂,被密密的腳手架所包圍。事實上,坐落在金雞湖東CBD核心區的蘇州誠品,並不只是單純的書店而已。誠品書店(蘇州)營運總監郎正中介紹說,蘇州誠品將成為一個集文化、商務、觀光、休閒、自然、住宅於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  是的,住宅。
  • 有一種文化,很遵義!
    通過文化建設,增強了遵義人的自信,提高了遵義的文化影響力,為城市精神增添了精彩的文化註腳。 2 有一種影視現象叫「遵義創作」 黔北遵義歷來就是貴州文化重鎮。在新時代,遵義堅持把「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貫徹落實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去,努力走出一條精品迭出的文化發展新路,為把遵義建設成為黔川渝結合部中心城市提供堅強文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