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銀保監局:統籌抓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銀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廣東銀保監局:深化大灣區金融「放管服」改革 推動創新舉措率先落地廣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7月27日,廣東銀保監局召開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暨紀檢工作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銀保監會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上半年工作,研究分析當前形勢,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務。

上半年,廣東轄內(不含深圳)各項貸款餘額11.6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21萬億元,同比多增2647億元。投向實體經濟貸款同比增長超20%,保險賠付支出超590億元,保險資金在廣東累計投資餘額突破萬億元。累計為1700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約1.08個百分點。產業精準扶貧貸款同比增長34%。

會議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會黨委工作安排,切實把工作重心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的形勢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抓好中央決策部署和銀保監會、廣東省委、省政府各項政策的落地見效。局系統各級黨委要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以實際行動支持紀委履行監督責任,堅定不移把「兩個責任」落實到位,一以貫之推進黨建高質量發展。抓緊推進「燈下黑」問題專項整治、基層黨組織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等,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守好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

會議強調,要按照銀保監會黨委、駐會紀檢監察組工作要求,進一步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為監管中心工作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精準監督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和駐會紀檢監察組工作安排落地生效,紮實完成廉政風險排查防控試點工作,緊盯惠企讓利政策落地,高質高效完成金融支持復工復產和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項自查督查。從嚴執紀嚴防監管失守,堅決保持金融反腐高壓態勢,以強監督促進防風險。馳而不息狠抓四風樹新風,堅定不移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紮實推進廣東銀行業保險業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活動。堅決配合做好銀保監會黨委巡視工作,深入開展轄內巡察審計工作。加強紀檢隊伍建設,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鐵軍。

會議指出,要全力以赴抓好中央決策落地見效,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要繼續以穩企業保就業為重點,抓實紓困政策落地實施,督促嚴格落實延期還本付息要求,用好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性銀行專項轉貸款政策。持續跟進穩外貿重點任務落實情況,合力推動廣東外貿加快恢復發展。

要認真落實「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要求,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加大貸款優惠、整治不當收費等方式引導機構合理讓利。積極服務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更好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優化完善保險產品,提升理賠質效。落實普惠金融「增擴提降」要求,提升普惠金融在分支行和領導班子績效考核中的權重。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落地落實。助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和汙染防治攻堅戰。

會議要求,風險應對要走在市場曲線前面,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提早謀劃應對銀行業不良資產大幅增長。做實利潤、提足撥備、補充資本,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深化農合機構改革,持續鞏固改革成果。嚴防亂象反彈回潮,嚴防影子銀行死灰復燃。盯緊重點機構、重點地市,繼續保持車險市場亂象整治高壓態勢。對違規行為露頭就打,嚴防亂象反彈。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促進房市平穩健康發展。繼續穩妥推進重點案件、重大風險處置。

會議強調,要更大力度深化改革開放,統籌抓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深化大灣區金融「放管服」改革,推動創新舉措率先落地廣東,進一步推進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積極推動跨境「理財通」試點,持續優化跨境車險、人民幣跨境貸款、個人見證開戶等業務,爭取新突破、新進展。牢固樹立「管法人就要管公司治理」監管理念,把完善公司治理作為推動法人金融機構改革的重中之重。嚴格規範股東股權管理。提高「三會一層」治理有效性。深入推進保險體制改革。創新落實車險綜合改革。加快發展巨災保險,將重大公眾衛生事件、洪澇災害等納入保障範圍,進一步發揮好保險在重大災害化解防控體系中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深一度|專家:如何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川在線記者 羅之颺 王眉靈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6%,其成就世界矚目。有人評價,在經歷三次產業結構大調整後,目前廣東正處於第四次調整階段,而這一次調整的支點,就是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圍繞這一話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 僑銀環保榮獲「粵港澳大灣區寶藏企業」獎
    原標題:僑銀環保榮獲「粵港澳大灣區寶藏企業」獎   以「暢通雙循環,構建新格局」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
  • 國家發改委: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
    ,及時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堅決守住安全底線,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要堅持系統觀念,找準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實效性和協同性。
  •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及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發展論壇舉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是科技創新要素最為集聚之地區,是謀劃和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的先行地。
  • ...組合拳」 緊跟灣區大發展,農行廣東分行金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有重要戰略地位。今年,四部委《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落地後,廣東省細化落實四部委《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80條措施也已經出臺。
  • 廣東: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
  • 金融26條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香港買保險有望內地續保理賠!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監證會、外匯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共26條舉措,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穩步推進態勢下,保險業是其中的一支積極力量。而支持香港保險在內地設立服務中心、完善資金匯兌業務、互買理財等各方面的利好建設,都有利於保險業的互通互融。四部委力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1.首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升本外幣兌換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
  •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書香報告(2019)》 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建設...
    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是對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切實保障,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表示,要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應實現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的發展目標。
  • 統籌發展和安全
    我們將統籌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更大範圍支持江西擴大開放,支持對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服務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推動內陸制度型開放全面拓展;更寬領域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遊集群保稅、協同監管,支持打造新型共性技術平臺,主動參與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工程,促進解決「卡脖子」問題;更深層次支持江西外貿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 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競賽已吸引100多萬名職工參加
    陳浩 攝中新網廣州5月14日電 (郭軍 李佳珊 吳羊佩)為確保粵港澳大灣區項目建設快速有序推進,大灣區工程項目勞動競賽暨2020年重點工程勞動競賽推進會在中鐵二十五局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項目舉行。記者了解到,該競賽自去年4月份啟動以來,被全國總工會列為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包括中鐵二十五局集團在內的全省40多家企業、380多個項目、100多萬職工參加到了競賽中來。據悉,近期,隨著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廣東不少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積極採取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活動,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把因疫情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 至2025年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網架(廣東電網目標網架) 南方電網...
    2020年11月16日,粵港澳大灣區網架(廣東電網目標網架)系統方案論證成果通過專家組評審,並取得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南方電網」)正式批覆。這標誌著廣東省未來電網的主網架和技術發展路線最終明確。
  • 廣東農行:以金融力量助推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紮根於南粵大地的廣東農行堅持創新先導,加快數位化轉型,在服務「三農」、精準扶貧、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智慧金融等重點領域穩步發力:目前,廣東農行各項貸款增量已連續兩年保持千億以上,均居廣東同業第一;2018年各項貸款、2019年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分別達到1452億元、1613億元,均居廣東同業和全國農行首位,為廣東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而深厚的金融動能。
  • 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惠州分院揭牌!
    鄒新月致辭鄒新月在致辭中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成立惠州分院表示充分的肯定,指出研究院要在聚焦惠州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上深度參與,集聚各方科研機構的力量,加強科學研究,助力惠州經濟發展品質提升,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惠州現代化新城。
  • 大灣區這份「成績單」沉甸甸
    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們經歷了不少挑戰,也收穫滿滿:高質量發展平穩推進,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按下快進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家戰略。
  • 專家把脈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揮灣區優勢 打造海洋...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面對「藍色經濟」新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應該如何把握?   打造海洋經濟新引擎   海洋經濟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廣東海域面積達42萬平方公裡,大陸海岸線約4114公裡,坐擁1431個海島和510個海灣,區位優勢顯著。作為沿海大省,廣東早已瞄準海洋經濟,蓄勢待發。
  • 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在廣東東莞舉行
    11月3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導,廣東院士聯合會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在廣東東莞開幕。
  • 廣東攜手11家央企合作共贏推動高質量發展
    華潤集團也將深化與廣東在科技創新、醫藥健康、消費升級等多領域務實合作,攜手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國際的創新中心,航天科工作為戰略性、高科技、創新型的大型企業集團,與廣東發展高度契合。」
  • 從大庾嶺千年官道,看江西今日為何選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文/豫章節度使前幾日,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交流會在廣東深圳舉行,再度推動贛粵合作深入發展。從歷史上看,贛粵兩省淵源頗多。這也造就了江西人耕讀傳家的傳統,讓江西在宋明時代發展佔盡了便利。然而,隨著近代粵漢鐵路(京廣鐵路前身)的開通,新的交通幹線繞開江西,江西開始在近代走向衰落。廣東等沿海地區和湖南這樣的鐵路沿線地區開始大發展。江西因四周山脈阻隔,對外交通閉塞不便,發展被大大甩下了。
  • 農業銀行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為落實好人民銀行等四部委《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精神,近日,農業銀行出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力度,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方案》從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提升金融創新服務能力、提升綜合營銷服務水平、提供差異化支持政策等四個方面,提出了17條具體工作措施,並明確任務目標、提出實施步驟、完善保障措施,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東莞沙田:創新港城建設再提速 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但是,沙田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逆襲突圍,GDP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三個季度東莞全市第一,引起社會關注。 一季度沙田經濟逆勢飄紅,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全市唯一正增長;上半年,沙田經濟持續向好,多項指標數據跑出「加速度」;前三季度,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連續三個季度排名全市第一,重大項目建設和服務企業發展情況獲央視新聞聯播多次聚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