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玩出天際,這些寶貝不細看都不知道是瓷器!

2020-12-18 龍九說藝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四司六局筵會假賃》曰:「果子局,掌裝簇飣盤看果、時新水果……像生花果。」可知「像生」一詞在宋代特指仿製的供陳設觀賞的盤裝花果

景德鎮御窯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視頻 ] 在乾隆皇帝的高壓下,督陶官唐英對中國瓷器做出了極大的創新

時至明代江蘇宜興窯以各色紫砂泥製作的紫砂陶像生器已頗具聲譽,開像生陶瓷製作之先河但只有到了清乾隆時期,景德鎮陶工對釉、彩配方及燒窯技術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界後,才能做到隨心所欲地仿燒各種物品

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代乾隆年間,我國制瓷技術達到歷史上的最高峰。景德鎮御窯廠燒造了一批以瓷模仿各種工藝品和動植物、果品的瓷器,無論形態還是質感均酷似原物,甚至有時僅憑肉眼竟無法辨別真假:

像生瓷山子,清乾隆,高6釐米,長12.3釐米,寬4釐米

山子模仿天然山峰形狀,高低錯落。顏色亦模仿天然山色,系先燒成白胎後,再施釉彩經低溫焙燒而成。底部自右至左暗刻楷書「蝸寄居士清玩」六字一排款

蝸寄居士為清代著名督陶官唐英的號。此件山子應為唐英親手製作的文房用具。他於雍正六年至乾隆二十一年負責督理景德鎮御窯廠窯務,深諳陶理。在任期間,親自督理陶務,創燒出不少精美的陶瓷製品,尤其是仿製其它各類工藝品的瓷器,達到了奇巧、逼真的藝術效果。

像生瓷海螺,清乾隆,高5.3釐米,長9釐米,寬6釐米

這是一件模仿天然海螺的像生瓷,內壁光滑,外壁粉彩裝飾,達到了形肖逼真的程度。

粉彩像生瓷果品盤,高6.5釐米,口徑22釐米,足徑12.3釐米

盤折沿,底平坦,圈足。盤心爬伏一隻螃蟹,四周散落核桃、紅棗、荔枝、荸薺、石榴、花生、蓮子、瓜子、櫻桃、菱角等。盤口沿處模印纏枝蓮花紋,圈足內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件像生瓷果品盤仿生效果精湛,盤中諸果品不但酷似實物,而且都具有吉祥含義,如螃蟹寓意「一甲」,即科舉殿試第一荔枝樹有「經四百餘年猶能結實者」之說,象徵長壽核桃、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徵而棗、花生、瓜子等則寓意「早生貴子」

粉彩像生果品高足盤,通高13釐米,口徑17.3釐米,足徑8.7釐米

盤敞口,弧壁,瘦底,下承以喇叭狀中空高足。盤內及高足內均施松石綠釉,盤外壁為珊瑚紅釉地描金彩繪圈點及勾蓮紋。

盤內擺放與盤連燒在一起的粉彩繪雕塑果品,中間為一蜜柑式盒,周圍有核桃仁、桑椹、櫻桃、荸薺、石榴、桔子、棗、白果等。蜜柑式盒內亦施松石綠釉。足內沿一長方形留白內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橫邊六字款。

粉彩雕瓷鴨,清乾隆,高9.4釐米,底長10釐米

瓷鴨昂首伏臥,張口捲舌,一翅揚起,尾羽上翹。全身以粉彩裝飾呈白色,雙翅及尾羽為淡灰色,喙及雙蹼為黃色,並以黑色點睛。頭、頸及腹下以篦劃出羽毛紋,背、雙翅及尾羽則凸鵰翎毛。下腹及足底平坦,無款識。

各種以動物為造型的瓷器在生產工藝上都較為複雜,傳統的成型工藝有模製、雕塑、捏制、分體粘合等不同手法。該鴨採用雕塑成型法,在裝飾上則集合篦劃、彩繪等多種工藝於一體,是乾隆時期御窯廠燒造的仿生瓷雕精品之一

清乾隆粉彩象生瓷鯉魚蓋盒

清乾隆粉彩雕鑲荷葉香櫞盤

清乾隆瓷塑金魚(觀復博物館館藏)

清乾隆粉彩仿生瑞鹿擺件

清乾隆仿生瓷白菜

清乾隆唐英制粉彩荔枝

清乾隆仿生瓷粉彩籟瓜

清乾隆像生瓷喜歲連年荷葉杯

清乾隆仿生瓷靈芝型筆架

清乾隆仿古銅彩出戟尊

清乾隆仿雕漆釉碗

清乾隆仿生竹節鎮紙

像生瓷是景德鎮御器廠工匠利用瓷土,仿照自然中的胡桃、蓮子、棗、慄子、花生、菱角、石榴螃蟹、海螺等各種動植物形象燒制的瓷器,釉色和形狀都達到了逼真的程度。正如清乾隆年間朱琰《陶說》所云:「戧金、鏤銀、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諸作,無不以陶為之,仿效而肖。」

唐英(1682-1756),字雋公、叔子,號蝸寄老人,關東瀋陽人,清代制瓷家、書畫家、篆刻家、劇作家

像生瓷的標新立異,是乾隆時期瓷器造型成功的顯著標誌之一。它是專門為宮廷生產的高級陳設和觀賞品,因此更顯珍貴。其實,瓷器的神奇魅力遠不止此,今天我們能看到瓷器很多新的品種,很多都是唐英這個時期製作的。

唐英《陶冶圖說》

我們如果有機會看到雍正、乾隆年間的陶瓷製作精品的時候,應該想一想,幕後還有這樣一個人,16歲進宮造辦處,75歲去世,中間60年,全部為皇上工作,一輩子只幹這一件事,他叫唐英。

(部分資料及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耿寶昌:乾隆瓷器如何鑑定入手,乾隆瓷器鑑定要領,值得收藏
    在收藏界有句話叫:玩收藏離不開瓷器,談瓷器離不開乾隆。我國的瓷器燒造發展到清代時,燒造工藝在前朝很好的基礎上再經過當時的研究發展,可謂是達到了歷史的巔峰高低。
  • 乾隆皇帝最愛的進口瓷器,如今卻變成我們的漱口杯?
    編輯:福羲拍賣陳生,ID:藝起聚財關鍵詞:乾隆、搪瓷下面這張圖片:搪瓷杯,看到這張圖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我們以前用來漱口用的漱口杯,可是你知道它曾是瓷中貴族的歷史嗎?在那些充滿歲月痕跡的時光裡,親戚鄰居不管哪家哪戶有喜事,親朋好友都會送來這麼一個搪瓷臉盆、搪瓷痰盂、搪瓷牙缸子,這些名字跟這些圖片有沒有喚醒大家的回憶。大紅色,價格優惠,象徵著喜慶與吉祥。重點是質量還特別好,都成為家裡的老物件了。
  • 英國使臣送來的寶貝,乾隆卻認為是「奇技淫巧」,因此埋下了隱患
    在外國來使覲見中國皇帝的時候,還十分看不起他們。在清朝乾隆皇帝統治時期,英國喬治三世派使者出使中原,來和中國進行友好交流訪談。在英國人看來這是一次兩國之間友好的交流,而在乾隆皇帝和眾大臣的眼裡,不過就是一個小小國家來進貢寶貝罷了。事實上英國這時候已經經歷了工業革命,國力非常強,在歐洲都是十分強大的。
  • 清代乾隆朝 —— 青花瓷器獨步天下
    在瓷器上有這樣一種有趣的規律,如果當朝皇帝庸庸碌碌或者懦弱無能的話,對應的瓷器紋飾也會顯得軟弱無力甚至草率敷衍。如果皇帝本身大權獨攬或者能力很強,則瓷器紋飾也會相應地精細獨到。我們時常聽說,乾隆的紋樣是圖案化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康熙順治時期的瓷器紋飾圖案顯得很隨意,沒有一定的模式。而乾隆時期宮廷放樣的時候,會明確規定模式。
  • 轉心瓶 | 連乾隆爺都嫌貴!
    明朝中晚期開始瓷器進入彩繪時代清初技藝更上層樓甚至採用西洋的琺瑯技法將瓷器當成畫布畫出鮮豔的圖案只可惜,這麼精巧的瓷器只有清朝的乾隆皇帝玩得到乾隆之前,沒人做過乾隆之後,它也停產了瓷器在明清兩代進入彩繪的高峰期在製作工藝上也不斷追求創新轉心瓶就是結合了彩繪和創意才能變身成
  • 乾隆的突發奇想,造就了瓷器「大雜燴」,也造就了驚豔世界的國寶
    在中國各種文物中,瓷器是最重要的一種,沒有之一。這是因為瓷器本來就是中國的特產,歷代以來都有極為重要的品種。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瓷器技術的巔峰引領者一直都是中國。故宮中有百萬件(套)文物,瓷器就有三十五萬件,再加上三萬多塊瓷片標本,佔據了故宮文物的三分之一。
  • 和珅能百般逢迎乾隆皇帝,為啥不提前討好嘉慶皇帝?
    許多人在想:和珅是一個聰明圓滑的人,懂得使用各種辦法,對乾隆皇帝百般逢迎,獲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他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和巴結嘉慶皇帝?難道他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一、在很長時間裡,和珅並不知道乾隆皇帝將確立誰來擔任皇位繼承人清朝入關之初,曾經因為爭奪皇位繼承權,發生過皇子之間自相殘殺的悲劇,特別是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特點及真偽鑑定
    中國的古瓷器歷史非常悠久,尤其以清代的粉絲瓷器製作精美,工藝精湛。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述古瓷史話(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特點與真偽鑑定,通過本篇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您對清代鼎盛三朝的粉彩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 瓷器收藏:清乾隆御製青花海水雲龍趕珠紋缽盂式大卷缸的前世今生
    這是中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件,馬嘎爾尼使團以「清廷不失國威、英國外交失敗」的結局而告終。一方面,它打破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對於清朝的「東方幻想」;另一方面,也讓清廷並未真正意識到當時正在歐洲工業革命的成果帶給西方的強大。後面的結後果大家都知道了,清朝喪失融入世界的機會,英國沒能打開大清市場,最後為鴉片戰爭埋下伏筆。
  • 知識篇:乾隆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今天與大家分享乾隆時期瓷器以瓷器款識特點:一、乾隆時期瓷器特點1、乾隆時期瓷器,除部分裝飾風格仍沿襲康熙、雍正遺風外,有集堆貼、彩繪、鏤孔、色釉等裝飾在單個瓷器上面的情況。2、乾隆時期官窯、民窯瓷器釉面大多有橘皮紋,有少數瓷器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可以看到極其明顯的針眼感。3、乾隆時期瓷器圈足,官窯中的祭紅釉、霽藍釉等瓷器呈現糯米粉感的泥鰍背狀,多數已無康熙時期的缺口齒咬狀。4、乾隆時期有些瓷器底部釉面呈波浪紋,尤其以綠底紅款瓷器為突出。
  • 為了模仿鈞窯,雍正皇帝命人打造出這種瓷器釉料,蘇富比:3968萬
    一說到鈞窯,相信很多收藏家都有所耳聞。這種原產於河南禹州的瓷器,以顏色絢麗、工藝複雜著稱於世。鈞瓷雖然屬於青瓷,但釉料卻會在瓷器燒制過程中產生窯變,因此才會產生玫瑰紫、硃砂紅、天青、月白等諸多不同等的釉色,因此才被列為宋朝五大名窯之一。
  • 乾隆皇帝的心頭肉,三希堂裡隨處可見!
    ▲清乾隆 紫紅地粉彩開光式「靈仙壽慶」圖御製詩葫蘆壁瓶 此時清宮對壁瓶的稱謂也逐漸改為「掛瓶」、「轎瓶」,名稱的變化亦反映功能的轉變,因為乾隆時期壁瓶多出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懸掛在皇帝的御輦中
  • 拍價最高十大瓷器,一半是農家樂審美的乾隆督造,一件拍出五億!
    近幾年,乾隆的農家樂審美引發全民熱議,乾隆瓷成了浮誇的代表,似乎難登大雅之堂。然而,迄今為止創下最高拍賣價格的前十瓷器中,有一半都誕生於乾隆朝!難道是土豪間的心靈相通,審美契合嗎?轉動內瓶時,通過外瓶的鏤孔,能看見不同的畫面,猶如走馬燈,極盡奢華,讓人嘆為觀止「城會玩」!2014拍價人民幣1.51億元的乾隆瓷母小名「各種釉彩大瓶」,是古代瓷器中裝飾層次最多、釉彩用料最考究、設計複雜、製作難度極高的瓷器。集10多種高低溫釉、彩於一身,而且各種釉、彩都發色純正。不知道燒制了幾萬件才成這麼一件!
  • 清代乾隆和嘉慶青花瓷器有什麼不同,如何鑑別
    青花瓷器到了清代乾隆時期開始走下坡路了,青花從鼎盛走入歷史的衰退期,這是中國古代青花瓷器真正的分水嶺,青花瓷器的輝煌可能一去不復返。而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雖然做太子那麼多年但是仍然沒有學到乾隆瓷器的優點,嘉慶朝的青花瓷器胎釉青花都開始出現下滑,讓中國古代瓷器整體走向了下坡路,那麼清代乾隆和嘉慶青花瓷器有什麼不同,如何鑑別。
  • 從對和珅的態度上,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誰更勝一籌?
    國庫沒錢是常態,啥事都得皇帝幹。這哪裡是當皇帝,明明是在做保姆!每當夜深人靜,嘉慶回憶過往,自己老爹當皇帝好像很輕鬆。乾隆畫像嘉慶的老爹也就是乾隆,當皇帝都幹了些啥?不是六下江南,就是在避暑山莊、圓明園度假,無聊了,就到各地名勝留下墨寶,偶爾也支持下瓷器等傳統手工業的發展。
  • 皇家色瓷:故宮館藏明代黃釉瓷器賞析!
    《古銅瓷器考》中說"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 這時的瓷器向前有創新,向後有仿製,瓷器製造花樣百出。然而瓷器們卻在想: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不想玩跨界的瓷器不是好瓷器。」 「我想變青銅、我想變木頭、我想變橘子、我想變螃蟹、我想變變變!」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乾隆繼位之後,也採取這種秘密立儲的辦法。1773年,乾隆秘密立十五子永琰為太子,除了乾隆本人,包括永琰、和珅在內一干人等都不知道。直到1795年,大臣取下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的密旨,與乾隆身邊收藏的密旨對照,人們才知道原來永琰是太子。永琰即為後來的嘉慶帝。
  • 馬未都:這件康熙皇帝專用的琺瑯方壺,皇后連碰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但用馬未都自己的話來講就是:見得多了,故事就多了,也不是什麼經驗,就是一個興趣罷了。馬未都對古董的知識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牛人,甚至有專家形容他在整個北京城,他見過的東西玩過的古董件都是頂級的,一般的玩物他還看不上眼。
  • 盤點三件流落在日本的乾隆官窯瓷器,可以說每一件都十分的珍貴!
    乾隆這個時期,是大清朝的盛世時期,這個時候景德鎮可謂是名匠雲集,更是把康雍時期瓷器精髓發揚光大,乾隆瓷器也是在市場上除了康熙、雍正瓷器以外最受歡迎的品種,可以說乾隆時期的瓷器顏色最多,圖案最新、造型最奇、很多流落民間的名匠工藝精湛鬼斧神工。
  • 最頂級的瓷器不在日本 ,而是在臺灣 !
    汝窯瓷器的釉色風格獨具,它藍中帶綠,又微微閃現著淡粉色的光澤。和宋朝的耀州窯、南宋官窯、龍泉青瓷截然不同。自從明清以來,即深受鑑賞家所注意。無論是「天青色」、「雨過天青」或「淡青色」,都不足以形容實品的溫潤典雅。同樣的,汝窯瓷器的品級,無論是釉錶帶開片或是完美得一點紋路也沒有,它在鑑賞家的心目中,始終是獨領風騷,足以視為青瓷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