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能入藥、能泡茶、能煲湯、能制香,用法很是多樣。而且民間素有「一兩陳皮一兩金」的說法,可見陳皮的保健價值之高。
最近正是橘子上市的季節,不少朋友為了方便,直接把吃剩的橘子皮晾乾,自製陳皮用作養生。但這樣做真的可行嗎?
把吃剩的橘子皮曬乾,當做陳皮泡水的習慣很多家庭都有。但在喝自製陳皮泡的水時,你是不是感覺又苦又澀,和買來的陳皮口感不同呢?
其實,陳皮雖然是曬乾的橘子皮,但並不是所有曬乾的橘子皮都可以叫陳皮的!
首先,陳皮的存放年限是有講究的,它至少需要放置3年以上,這樣才能降低其中的燥性,達到寬中理氣、健脾和胃的功效。
貯藏時間越長,陳皮的藥性通常越好。《神農本草經》中就曾提到「橘皮入藥以陳久者為良,故名陳皮,貴老。」
而家中自製的陳皮,橘子皮上可能有農藥殘留,曬制時間通常只有幾天,過程中密封、保存不當還可能發生腐爛、黴變,食用後可能引起上火、腹瀉甚至更嚴重的健康危機。
所以一般來說,更建議大家直接到藥房購買陳皮使用。如果真想自己在家自製陳皮,那一定要注意清洗、保存這兩個方面,一旦發生黴變、變質,就不能再使用了。
【家庭自製陳皮法】
①橘子剝皮前先用淘米水或加麵粉的水浸泡10分鐘,用細鹽輕輕搓洗橘皮表面,再用流水衝乾淨;
②剝下來的橘皮瀝乾水分後放於通風處晾乾,注意不要陽光直射;
③將陰乾後的橘皮放入兩層塑膠袋中,或用保鮮盒密封保存,放置於家中陰涼乾燥處貯存3年以上;
④最好每年夏天把陳皮拿出來晾曬一下,以去除潮氣,防黴防蛀。
常看我們節目的人,除了陳皮之外,應該還經常聽到橘紅和化橘紅這兩種藥材。陳皮是橘子皮,那橘紅、化橘紅又是什麼呢?
陳皮和橘紅同來源於芸香科植物橘,直接剝下果皮,陰乾而成的稱為陳皮或橘皮;如果去掉了果皮內部的白色部分,只保留橘紅色的外層,陰乾後則稱為橘紅。
而化橘紅和前兩者完全不同,它是化州柚曬乾後,直接切片或壓果入藥,外皮和內瓤兒均保留。看起來就像一個長毛的橘子,但其實並沒有腐敗。
陳皮最常見的用法就是泡水喝,但就是這個看似簡簡單單的吃法,其中也有講究,要是沒做對,保健價值會大幅下降。
正確的陳皮水泡製方法,應該有兩步:
陳皮放入杯中,加水衝泡,然後把第一泡的水倒掉。這樣能洗去陳皮中的塵土和雜質,同時也利於其中有效物質的釋放。
把洗好的陳皮放入鍋中,直接煮水飲用即可。
中醫上說「百年陳皮,千年人參」,儲存年份久的陳皮,其養生保健價值足以與人參相提並論,如果再配上幾個好搭檔,功效翻倍,作用更好!
【材料】陳皮5~10克,生薑皮5~10克。
【做法】清洗乾淨後煮水代茶飲即可。
【提示】陳皮與生薑搭配,能促進體內尿酸的排洩,日常代茶飲用,有助於預防痛風。飲用前可諮詢醫師。
【材料】陳皮5克,肉桂粉5克。
【做法】把陳皮先放入500毫升水中煮沸,再將其衝入肉桂粉中,燜泡5分鐘即可。
【提示】肉桂具有暖胃祛寒、活血舒筋、通脈止痛等功效,與陳皮搭配後,祛寒活血效果更好,很適合痛經或經期怕冷、乳房脹痛的女性服用。飲用前可諮詢醫師。
【材料】陳皮6克,山楂15~30克,蜂蜜適量。
【做法】陳皮和山楂加水浸泡軟,然後煮15分鐘左右,涼到合適溫度時調入蜂蜜即可。
【提示】飲用前可諮詢醫師。
防燥是此時養生的一大重點,最近天氣漸冷,燥多為「涼燥」,而陳皮山楂蜂蜜飲很適合用於涼燥證的調理,可潤肺生津、和胃消食、控脂解膩。
除了代茶飲之外,陳皮還可以入菜,與牛肉等肉類搭配,消脂解膩助消化,味道還很不錯。
【材料】冬瓜、陳皮、牛肉、香菜、雞蛋、姜、澱粉。
【做法】牛肉剁成餡,加香菜碎、陳皮水、姜水、陳皮粒、蛋清、澱粉、鹽,攪拌均勻。鍋中放水,下入薑絲、陳皮,水開後小火汆制牛肉丸,丸子變色後放入冬瓜,再加入適量鹽、香油、胡椒粉調味,煮熟即可出鍋。
【提示】食用前可諮詢醫師。
不過陳皮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像舌苔黃膩的胃熱患者、伴有黃白色痰的熱咳患者、失眠多夢伴有咽喉乾澀的陰虛氣虛人群,都不宜食用陳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