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裔+矽谷 化學反應的背後根源

2021-01-14 搜狐網

  8月10日,谷歌創始人佩奇宣布,谷歌前高級副總裁、印度裔的桑達爾·皮查伊將出任新谷歌總裁。這是繼2月同為印度裔的薩提亞·納德拉擔任微軟總裁後,印度裔科技怪才再次光芒照耀矽谷。至此,全球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兩大科技巨頭微軟和谷歌,都已經被印度裔高管所掌控。

  印度人能統治矽谷,其原因可從皮查伊身上窺得一斑。首先,懂技術。像納德拉一樣,皮查伊大學時期在「精英工廠」印度理工學院接受一流的工程技術教育,之後赴美國進行深造,再到美國一流的科技公司中尋求職業發展。皮查伊先後負責過谷歌眾多關鍵產品,包括Chrome 瀏覽器和安卓系統,以此為基礎踏上總裁之路。

  其次,懂溝通合作。印度人溫和謙讓,尊重他人,擁有良好的溝通合作精神,這正好和美國的企業精神相契合。皮查伊的不俗溝通能力在矽谷並不是什麼秘密。對上,他是「佩奇的小棉襖」,佩奇只會講抽象的概念和宏偉的藍圖,他卻能從中「翻譯」並向每個團隊具體解釋他們的任務;對下,2012年掌管安卓業務後,他一舉打破了安卓業務和Chrome業務「老死不相往來」的傳統,擴大了兩個業務和許多產品的互相整合。

  最後,抱團文化,或者說親密的家人、朋友關係。印度高管能夠攀上金字塔頂峰,離不開印度裔移民之間的互相提攜。在矽谷內有所作為的印度裔伸手幫助其他印度裔兄弟,如此往復,就建立起來了一張無比堅實的人脈資源網絡,維持並持續增強著印度裔高管的競爭力,最終形成一種「品牌效應」。皮查伊在採訪中就曾表示,在11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曾接受過無數印度裔前輩的幫助;為了回報這些人的信任,他也會竭力幫助向他尋求幫助的印度人。

  印度人的性格特質和矽谷的企業文化發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印度裔的高管神話才得以產生,這是一個相互作用、各取所需的過程。這個「化學反應」還有另一個衍生物——印度人開始在矽谷創業。據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儘管印度裔只佔矽谷人口的6%,矽谷16%的新生企業擁有至少一位印度裔的共同創辦人,在商業軟體領域,這個數字甚至更高。印度裔的二代移民也開始登上創業舞臺,他們既擁有印度人謙遜、善於溝通的特質,又紮根美國社會,比父輩更容易取得成功。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包括阿普瓦·邁赫塔,他創辦的物流軟體Instacart目前估值已達到了20億美元。

http://it.sohu.com/20150817/n419004959.shtml it.sohu.com true 廣州日報大洋網 http://it.sohu.com/20150817/n419004959.shtml report 1061 8月10日,谷歌創始人佩奇宣布,谷歌前高級副總裁、印度裔的桑達爾·皮查伊將出任新谷歌總裁。這是繼2月同為印度裔的薩提亞·納德拉擔任微軟總裁後,印度裔科技怪才再次

");}

相關焦點

  • 多元文化:矽谷公司注重國際化的價值觀根源。微眾控股說營銷
    微眾控股的營銷專家認為,矽谷地區的多元文化,是矽谷公司注重國際化的價值觀根源。先看一下矽谷地區的前世今生。矽谷地區的人口,是經歷了四次殖民和移民增長起來的。這裡的人口結構和美國整體的人口結構完全不同。比如亞裔在美國人口比例中大約只有4%,但是在矽谷,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亞洲人,蘋果總部的所在地庫帕蒂諾市更誇張,亞裔佔到了三分之二。即便是矽谷地區的白人,主要也不是本地人,很多都是從東歐、法國、德國移民過來的。當然,這裡還有大量的拉美裔和非洲裔。特殊的人口結構,是矽谷多元化的根基,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舒適感,都覺得在這裡生活非常方便,亞洲人會覺得這裡還是亞洲,墨西哥人會覺得自己還在墨西哥。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後院早已被中國佔領
    據不完全統計,在矽谷工作的工程師有三分之一來自印度,百分之十五的中高層領導是印度裔,據此大家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印度人有稱霸矽谷的勢頭"。 得到美國媒體另類的"認可"稱矽谷印度裔CEO即將要統治世界,那麼常年被群嘲又窮又落後的印度人是如何實現自身逆襲的呢?
  • 在矽谷吃日料是種怎麼樣的體驗?說說矽谷二三事
    矽谷大家都知道,但所謂矽谷其實是怎麼樣一片區域,很多人可能不清楚。 我們所說的矽谷其實主要是舊金山灣區的聖塔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最早這裡主要生產半導體晶片,晶片中要用到的矽,上個世紀70年代,有個美國記者第一次把這一片區域稱為矽谷。
  • 矽谷光鮮背後的真相
    「美國夢」、矽谷996背後隱藏的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TO)的研究調查,四分之一在城市生活的人,都有某種精神健康問題,比如抑鬱症、躁狂症等等。但四分之一這個數字,根本沒法概括矽谷的情況。大多數矽谷的「成功人士」,即便有這種精神健康或者心理問題,也不會和人談起,只是在眾所周知的巨大陰影中,選擇沉默。2016年,常駐矽谷的精神病學家Michael Freeman進行了一項針對於探究精神病與企業家精神之間的關係的學習。
  • 記者暗訪矽谷在線奴隸市場,觸目驚心
    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把目光瞄準了手機APP工具,於是,通過矽谷各大公司的APP平臺工具,從事私下在線買賣家庭勞工的業務,就這樣應運而生了不久前,BBC派出記者,臥底暗訪了科威特的「矽谷的線上奴隸市場」,並拍攝了相關的紀錄片。兩位臥底的中東裔記者假扮成剛到首都科威特城工作的夫妻,他們定下來之後,便開始著手通過APP來買一個女傭….
  • 記者暗訪矽谷在線奴隸市場,觸目驚心
    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把目光瞄準了手機APP工具,於是,通過矽谷各大公司的APP平臺工具,從事私下在線買賣家庭勞工的業務,就這樣應運而生了不久前,BBC派出記者,臥底暗訪了科威特的「矽谷的線上奴隸市場」,並拍攝了相關的紀錄片。兩位臥底的中東裔記者假扮成剛到首都科威特城工作的夫妻,他們定下來之後,便開始著手通過APP來買一個女傭….
  • ...州基諾沙縣日前發生非裔男子布雷克被警察從背後連開7槍的事件...
    【美國威斯康星州進入緊急狀態】美國威斯康星州基諾沙縣日前發生非裔男子布雷克被警察從背後連開7槍的事件,當地已連續兩晚爆發嚴重騷亂。當地時間8月25日,威斯康星州州長埃弗斯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稱示威者不能再繼續破壞。
  • 印度裔都要當美國副總統了,為什麼華人沒有闖出來?
    助理國務卿曼尼沙·辛格(Manisha Singh)是印度裔,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阿吉特·派(Ajit Pai)是印度裔,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主席查特吉(Neil Chatterjee)是印度裔,智慧財產權執法協調專員阿明(Vishal Amin)是印度裔,白宮副新聞秘書拉傑·沙(Raj Shah)還是印度裔。
  • 開學季特發:神獸開學季看矽谷科技大佬母校——群聚舊金山半島的...
    本文來源:矽谷文科生 編者按:感謝矽谷文科生號主小譯醬多次賜稿。時值開學季(終於開學了!),轉發一下他們的文章,讓大家感受一些開學氣氛。同時,文章中有一些文化背景類的詞彙值得一讀,暫歸為「詞語」欄目,歡迎感興趣的讀者查看。——翻譯教學與研究
  • 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菲律賓裔排第2,這個是很多人難以想明白的,日本裔第3,華裔第4,越南裔第5。無論是作為選民、倡議家、捐款者或候選者,他們在政治環境中十分活躍。在過去的20年間,有2位州長、1位美國參議員、5位眾議員議員和下任副總統都是印度裔美國人。
  • 馬來西亞印裔大叔製作年糕22年 10天生產過萬塊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隨著新春腳步臨近,在馬來西亞新山的印裔大叔巴拉姆拉裡,又要開始製作傳統年糕了。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率領員工們一起製作年糕,「開爐」10天能生產逾萬塊。
  • 魔都潮流圈大事件,adidas 4D帶你見識「當運動遇見矽谷」的科技力!
    別急,答案就在接下來的「當運動遇見矽谷」潮流運動派對中。adidas 4D科技到底牛在哪兒?!點擊視頻,回顧活動現場盛況阿迪達斯大咖閃現發布派對,帶來「當運動遇見矽谷」的科技魔力。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科技力,adidas的4D中底科技背後足足蘊藏著品牌近20年的科研成果。
  • 美國15歲印裔少女獲《時代》周刊首屆「風雲兒童」稱號,憑什麼?
    這名15歲的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印裔少女從5000多名競選兒童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時代》周刊首屆「風雲兒童」稱號的獲得者。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小的疑問:為什麼是她?小拉奧是一名對科學充滿激情的少女,並且真的是一名小發明家。
  • 1.5米身高的單親印度裔母親,培養出來美國第一位非裔女性副總統!
    對睿媽來說,比拜登更值得關注的是,他身邊這位女士——未來的副總統,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非裔、女性副總統——哈裡斯。一般來說,美國副總統好比是綠葉一般的存在,一定要配上總統這朵大紅花才有價值。但是卡瑪拉·哈裡斯,可不一樣。她絕對不是個活在別人光環之下的存在。
  • 《矽谷》第四季回歸了,看看矽谷的小夥伴們過得怎樣了
    而在第三季的開頭,粉色的鬍子氣球 Lyft 取代了之前 Napster 的位置。片頭中 Google 換了新 logo,還有就是更大的 Alphabet 廣告牌出現,這背後是 5667 億美元的市值在支持。Tesla馬斯克永遠不缺新聞。年銷僅 6 萬輛,特斯拉的市值就已經超過通用汽車成為全美市值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用了百年時間獲得的估值被特斯拉 4 年實現了彎道超車,而這僅僅是關於馬斯克最近的一個頭條。
  • 矽谷精英回國一年記——是希望,還是希望破滅?
    回到矽谷,一妻一女一宅一狗的生活才是讓他覺得踏實的,儘管就在一年前決定逃離矽谷回國時,他在抱怨這種生活「死氣沉沉」。和張昂乘坐同一航班的,也是同為「海歸」的楊曉峰(匿名)。楊曉峰一年多前加入了今日頭條,已經在北京總部工作了22個月,但是他這一趟回矽谷的目的,卻和歸心似箭想要和妻子女兒團聚的張昂不一樣。這一趟回矽谷,他的目的是幫公司多招聘幾個工程師。
  • 為什麼拉丁裔/非裔感染人數最多?
    Sonia Angell)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各族裔的感染和死亡比率,在疫情爆發後逐漸浮現,而且近期加州確診和死亡病例大增,非裔和西裔的高感染和高死亡比率愈來愈明顯,因此不能不受到注意。另外,體重和呼吸疾病也可能增加非裔和西裔的感染率;各個族裔的經濟收入也可能是原因。基本上,在經濟上有能力留在家裡不出門的人就可避免感染,愈多出門的人就愈會感染。另有一種情況是,病毒傳入美國後,逐漸在各族裔的社區中傳播,進入非裔和西裔社區後的傳播速度顯然比白人和亞裔社區快,這可能因為感染者愈多,則病毒傳播得愈快。
  • 印裔妹子哭訴:長了張棕色的臉,在中國不好過啊……
    今天給我們投稿的,是一枚印度裔的英國妹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