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谷歌創始人佩奇宣布,谷歌前高級副總裁、印度裔的桑達爾·皮查伊將出任新谷歌總裁。這是繼2月同為印度裔的薩提亞·納德拉擔任微軟總裁後,印度裔科技怪才再次光芒照耀矽谷。至此,全球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兩大科技巨頭微軟和谷歌,都已經被印度裔高管所掌控。
印度人能統治矽谷,其原因可從皮查伊身上窺得一斑。首先,懂技術。像納德拉一樣,皮查伊大學時期在「精英工廠」印度理工學院接受一流的工程技術教育,之後赴美國進行深造,再到美國一流的科技公司中尋求職業發展。皮查伊先後負責過谷歌眾多關鍵產品,包括Chrome 瀏覽器和安卓系統,以此為基礎踏上總裁之路。
其次,懂溝通合作。印度人溫和謙讓,尊重他人,擁有良好的溝通合作精神,這正好和美國的企業精神相契合。皮查伊的不俗溝通能力在矽谷並不是什麼秘密。對上,他是「佩奇的小棉襖」,佩奇只會講抽象的概念和宏偉的藍圖,他卻能從中「翻譯」並向每個團隊具體解釋他們的任務;對下,2012年掌管安卓業務後,他一舉打破了安卓業務和Chrome業務「老死不相往來」的傳統,擴大了兩個業務和許多產品的互相整合。
最後,抱團文化,或者說親密的家人、朋友關係。印度高管能夠攀上金字塔頂峰,離不開印度裔移民之間的互相提攜。在矽谷內有所作為的印度裔伸手幫助其他印度裔兄弟,如此往復,就建立起來了一張無比堅實的人脈資源網絡,維持並持續增強著印度裔高管的競爭力,最終形成一種「品牌效應」。皮查伊在採訪中就曾表示,在11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曾接受過無數印度裔前輩的幫助;為了回報這些人的信任,他也會竭力幫助向他尋求幫助的印度人。
印度人的性格特質和矽谷的企業文化發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印度裔的高管神話才得以產生,這是一個相互作用、各取所需的過程。這個「化學反應」還有另一個衍生物——印度人開始在矽谷創業。據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儘管印度裔只佔矽谷人口的6%,矽谷16%的新生企業擁有至少一位印度裔的共同創辦人,在商業軟體領域,這個數字甚至更高。印度裔的二代移民也開始登上創業舞臺,他們既擁有印度人謙遜、善於溝通的特質,又紮根美國社會,比父輩更容易取得成功。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包括阿普瓦·邁赫塔,他創辦的物流軟體Instacart目前估值已達到了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