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以彈丸之地引領全球高科技潮頭,可以說將無界和國際化做到了極致。很多人奇怪,矽谷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今天,微眾控股的營銷專家來帶你剖析這個問題。
微眾控股的營銷專家認為,矽谷地區的多元文化,是矽谷公司注重國際化的價值觀根源。
先看一下矽谷地區的前世今生。矽谷地區的人口,是經歷了四次殖民和移民增長起來的。這裡的人口結構和美國整體的人口結構完全不同。比如亞裔在美國人口比例中大約只有4%,但是在矽谷,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亞洲人,蘋果總部的所在地庫帕蒂諾市更誇張,亞裔佔到了三分之二。即便是矽谷地區的白人,主要也不是本地人,很多都是從東歐、法國、德國移民過來的。當然,這裡還有大量的拉美裔和非洲裔。特殊的人口結構,是矽谷多元化的根基,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舒適感,都覺得在這裡生活非常方便,亞洲人會覺得這裡還是亞洲,墨西哥人會覺得自己還在墨西哥。多元文化,是矽谷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說,矽谷雖然是美國領土,但在經濟和文化上,這裡屬於全世界。矽谷公司的全球化視角,就是多元文化影響下的產物。
矽谷,是世界的矽谷,只是地址在美國而已。
如果細看美國的優秀公司,你就會發現他們幾乎都是跨國公司,做的都是全球生意,這些公司的收入,有一半來自海外。一般公司,往往是先做國內市場,然後才逐漸地進入國際市場。但矽谷不一樣,很多矽谷公司在只有幾十個人的時候,就開始進入國際市場了,並且很快就能成為跨國企業。就比如 WhatsApp,這個產品和中國的微信差不多,但它的用戶比微信多很多,2017年全球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了12億。
WhatsApp怎樣把國際化做得如此成功?WhatsApp創業初期一共就有十幾個工程師,很多基礎功能都沒優化好,就開始做支持20種語言的工作。這和騰訊微信的開發順序完全不一樣。微信非常注重細節,功能很完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正因為太注重優化,微信逐漸地變成了只適合中國人使用的產品。當微信做大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才發現完全鬥不過 WhatsApp。
WhatsApp 的做事方法在矽谷非常典型,他們都有非常強烈的國際化意識,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矽谷的多元文化。在矽谷很容易就能找到各個國家的人,他們對自己國家的文化、習慣比外人更了解。矽谷公司開個商業交流會,七個人可能就來自五個國家,這些人每天聚在一起,對世界各地的文化自然都會有一些了解,所以他們一開始就做好了全球化的準備。
對叛逆的寬容和多元的人口結構,讓世界上的優秀人才都願意匯聚在矽谷,盡情地發揮著他們的創造力。
微眾控股的營銷專家認為,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像矽谷公司那樣國際化,但矽谷的開放心態和多元文化卻值得所有企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