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三臺「新春走基層」接地氣有活力

2021-01-09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記者 楊驍


自中宣部1月中旬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黨委宣傳部和中央各主要新聞單位,繼續組織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以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派出眾多記者深入基層,先後推出了一批有故事、有溫度、有情懷的精品力作,著力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圖文音視齊發 欄目豐富多彩


1月13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並配發「開欄的話」,連續推出編輯記者春節期間深入基層的報導。據統計,「新春走基層」活動開展期間,中國之聲播發連線報導700餘條,錄音報導350餘條,推出18場《溫暖回家路》大型現場直播,開設特色專欄超過20個,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發布相關報導超過100條,有效引導了輿論,引發社會強烈共鳴。


中國之聲連續第四年啟動大型記錄報導《十年,這裡》,以全媒體形態聚焦10個中國基層觀察點,進行長達10年的持續追蹤,記錄國家、社會、個人10年間的變化與進步。《新聞和報紙摘要》播出年味兒片花《年年話兒》,各地記者走上街頭對話群眾,採集各地喜迎新春的心情。1月27日(大年三十)開始,中國之聲連續7天推出特別策劃《春節異鄉人》,《新聞縱橫》《央廣新聞》等重點新聞節目推出特別策劃《食物裡的年味兒》,經濟之聲推出系列報導《過年不回家的人》。此外,對臺灣廣播、對港澳廣播等都推出了新春特別節目。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的《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等重點新聞欄目也先後播出《新春走基層 一路回家》《新春走基層 零點後的中國》《新春走基層 家是什麼》等系列報導。1月13日「新春走基層」報導啟動以來,央視共播發相關報導120多條,總時長超過20小時;在《新聞聯播》共播出精編版29條,總時長1小時25分。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推出18集春運系列報導《春運進行時之最美鐵路人》,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欄目推出12集系列報導《新春走基層》,央視網推出「網絡媒體走轉改」系列報導與「溫暖中國」特別策劃……這些系列報導用生動的人物故事,體現了平凡勞動者的奉獻與堅守,展現出中國人民的精氣神。


春節期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共播發文字報導650餘篇,圖片千餘張,通過全臺65種語言多媒體平臺刊發。全臺通稿發稿平臺以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刊發相關報導。其中,聚焦普通中國人的微視頻系列產品《我們的2017年滋味兒》,記者將鏡頭對準了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煎餅攤主、超市員工、糖畫手藝人等,通過一問一答的街頭採訪,講述這些普通中國人2016年的快樂與悲傷,關注他們的生活、事業和訴求。


克服重重困難 報導深入基層


「新春走基層」活動開展以來,央視新聞中心共派出100多路近400名記者奔赴祖國各地,把鏡頭對準百姓、對準家庭、對準親情、對準感動,不僅走入基層生活,更走入人心。新聞中心記者在拍攝「90後」淘糞工人時,記者和採訪對象一起通宵淘廁所;中文國際頻道記者前往西藏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拍攝,承受著高海拔帶來的缺氧、頭疼等身體不適,克服大風、嚴寒等困難,打著吊瓶進行採訪拍攝;前往浙江舟山的一組記者,登上沒水、沒電、沒暖氣的孤島,走近孤島上的守島人,切身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記者在內蒙古零下20多攝氏度的天氣裡,爬上50多米高的直梯,用鏡頭記錄風電場員工的工作生活……


央視各路記者在整個拍攝報導中,克服了重重困難,也經歷了一次次心靈的滌蕩。記者陳映錡在採訪手記中寫道:「我們被採訪的自然環境折磨著,卻被那裡的笑臉感染著。我們在採訪中觸摸了生命的厚度。」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任謙帶隊的「CRI記者新春走基層·天津行」多語種採訪團隊深入基層一線,圓滿完成對春節前夕創新發展中的天津的採訪報導。春節期間,國際臺駐卡達、伊朗、俄羅斯、巴西等國的記者採寫「新春走基層」系列稿件10餘篇,形式多樣,視角獨特,內容豐富。駐卡達記者王鯤鵬趕赴駐紮在黎巴嫩南部地區維和部隊中國營,採訪在那裡堅守崗位的400多名中國官兵,發出《中國赴黎維和部隊在海外歡度春節》《中國赴黎維和部隊春節期間為黎以「藍線」栽設界樁》等稿件,讓聽眾深深感受到什麼才是「忠誠於黨、熱愛和平、不辱使命、作風過硬、業務精湛、不畏犧牲」的崇高維和精神。駐伊朗記者前往位於伊朗西南部洛雷斯坦省扎格羅斯山區的葛洲壩集團駐魯德巴水電站項目部,採寫了《魯德巴河畔的葛洲壩水電人》,生動呈現了數百名中國工人為了早日讓伊朗人民用上電,春節期間繼續施工,與伊朗員工一起共慶佳節的感人故事。


央廣中國鄉村之聲記者春節期間走進河南蘭考,深入26個村鎮,採訪當地脫貧致富的故事;深入貴州銅關村,採訪當地農民利用電商脫貧致富的故事;走進寧夏固原彭陽縣,採訪當地鄉村教師堅守崗位、教育扶貧的故事。民族中心蒙、藏、維、哈、朝5種語言廣播派出20名記者分赴各地採訪報導,播出了一批反映各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稿件。


多種平臺推廣 傳播效果廣泛


國際臺通過自有多語種廣播、網站和海外社交媒體、合作媒體等平臺,向海外受眾講述中國各地民眾過春節的歡樂氣氛,傳播廣泛,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國際臺用阿拉伯語拍攝的視頻節目《歡天喜地過大年——識中國傳統,品中國年味》,在臉書平臺面向外國受眾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瀏覽量達41萬,點讚2604。國際臺用日語在臉書和新浪微博平臺推出了講述中國春節傳說的專題系列,包括《年獸》《爆竹與山魈》《守護神·神荼與鬱壘》及《元宵節的傳說》,閱讀量超過21萬,點讚16萬。華語「知道」臉書帳號推出「尋找兒時年味」系列報導,發布圖文、微視頻100餘篇,點擊量13萬,點讚3670,目前粉絲數達87.4萬。微視頻報導《抱怨沒車位·那可能是你工作不努力 揭秘天大求實的員工激勵新措施》一文上線當日,瀏覽量就超過109萬。


1月20日起,央廣網加大了對央廣各頻率及38個地方記者站「新春走基層」報導的整理髮布。截至2月13日,央廣網共集納刊發新春走基層相關報導800餘篇。央廣新聞微信公眾號共推出「新春走基層」系列報導6篇,總點擊量超過4.2萬。新浪官方微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央廣網」共發布「新春走基層」系列報導25篇,總閱讀量達120萬。原創延時攝影視頻《世界再大,過年回家!》獲微博單篇最高閱讀量10萬。


央視《新春走基層》系列節目一經推出受到各界一致好評。包括人民網、新華網在內的各大門戶網站,都在第一時間進行轉載。「一路回家」「家是什麼」兩個系列報導分別在白天時段和《新聞聯播》播出,收視表現良好,最高提升幅度達49%。這些節目在新媒體傳播的熱度也一直持續,僅新浪微博的閱讀量就達6000多萬,視頻被廣泛轉載。「家是什麼」「厲害了我的國」「二孩之後」等多個系列還被全網集體轉發。在百度搜索中,「厲害了我的國」條目超過1億,在微博的話題討論量超過5200萬,持續成為網絡熱詞和熱搜話題,引領輿論場。有網友驚嘆:「《新聞聯播》竟然成了催淚彈。」有人直呼:「厲害了Word央視。」

相關焦點

  • 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增強「四力」中央新聞單位先進集體和...
    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增強「四力」中央新聞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增強「四力」中央新聞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  一 先進集體(15個)
  • 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增強「四力」中央新聞單位優秀作品目錄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增強「四力」中央新聞單位優秀作品目錄  報送單位:人民日報社(10件) 作品體裁:組合報導 作品標題:《曬曬咱家年貨》 作者(主創人員):集體 刊播單位:人民日報  報送單位:人民日報社(10件) 作品體裁:通訊與深度報導 作品標題:《脫貧攻堅看海雀》 作者(主創人員
  • 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增強「四力」中央新聞單位優秀作品目錄...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2019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增強「四力」中央新聞單位優秀作品目錄報送單位:人民日報社(10件) 作品體裁:組合報導 作品標題:《曬曬咱家年貨》 作者(主創人員):集體 刊播單位:人民日報報送單位:人民日報社(10件) 作品體裁:通訊與深度報導 作品標題:《脫貧攻堅看海雀》 作者(主創人員):王一彪、禹偉良、萬秀斌、汪志球 刊播單位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2020新春走基層的故事
    這個春天,走過十年的新春走基層活動更顯厚重。踏著新春的腳步,光明日報近百名記者奔走在決戰脫貧攻堅的基層一線,奔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疫」前線。今天,光明日報推出《只爭朝夕不負韶華·2020新春走基層的故事》專版,讓我們共同傾聽記者們在基層不斷增強「四力」、踐行初心使命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讓我們永遠記住2020新春的故事。
  • 【新春走基層】三都澳的「海上郵遞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福建寧德的三都澳海域,有一位「海上郵遞員」,他專門為海上的漁排人家和偏遠小島的居民遞送信件和包裹。今天的新春走基層一起去認識這位叫石進全的郵遞員。
  • 「金牛奮蹄舞新春」2021年春聯網絡書法展暨傳統文化走基層公益...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和提升春節期間群眾性文化活動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基層,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將舉辦「金牛奮蹄舞新春」2021年春聯網絡書法展暨傳統文化走基層公益活動。
  • 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廣東站綜述
    1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廣東站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40餘名採編人員沿深圳、汕頭、潮州、惠州、廣州一路深入走訪,挖掘這片改革開放先行地上誕生、延續、醞釀著的精神夢想。
  • 種好山貨腰包鼓(新春走基層)
    原標題:種好山貨腰包鼓(新春走基層)臘月二十四,南方小年。燒出美酒好待客,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獨坡鎮蝦團村村民陸言禮家的灶火正旺,蒸餾出的黑老虎酒滴落在瓦罐中,發出動聽的聲音。「以前我們是做這個的。」但這麼多年,蝦團村依然貧困——1030人的寨子,2014年經精準識別,有貧困戶74戶312人。「村裡沒長久產業,全面脫貧難實現。」縣委組織部駐蝦團村第一書記楊良明說,「大夥種好黑老虎,這次應該能徹底脫貧了。」楊良明說的黑老虎,是湖南山間一種野果,果實一顆顆簇擁在一起,可入藥,也可釀酒。
  • 「新春走基層」老溫的幸福年
    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空氣中洋溢著節日氣氛,內蒙古2020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集中採訪媒體團踏雪而行,來到脫貧戶溫艮忠家中。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2013年有1.3萬名貧困人口,截至目前已全部脫貧,塔布賽鄉北園子村溫艮忠家就是其中一戶。
  • 「三個三」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今年以來,金海湖新區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採取「三個三」聚力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建設活力。「上下」聯動,著力「三個突出」聚合力。突出部署謀劃。328名致富能手、退役軍人、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後備力量在村(社區)進行跟崗鍛鍊,夯實基層隊伍建設。「左右」暢通,落實「三個到位」增效力。聯審機制到位。
  • 文旅融合活力多!嘉興300多臺「村晚」鬧新春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嘉興市各地農村文化禮堂上演了一臺又一臺屬於村民自己的喜慶晚會。村民上臺是演員,下臺是觀眾,全市陸續上演的300多臺「村晚」,讓村味和年味融合成了一席獨特的鄉村文化盛宴。嘹亮的歌聲、激情洋溢的舞蹈……近日,秀洲區王店鎮南梅村、建林村、慶豐村三村聯辦的「我們的村晚」在南梅村文化禮堂精彩上演,華東理工大學學生和海寧雙喜村也送來了特色節目。「沒有華麗舞臺,沒有明星大腕,我們的『村晚』卻擁有最熱情的觀眾粉絲。」
  • 總臺上海國際傳媒港新春燈光秀來了
    △視頻:「瑞鼠迎春」燈光秀鼠歲報佳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上海總站、國際傳媒港)在黃浦江畔,以一場「瑞鼠迎春」為主題的大型樓宇燈光秀,許下對全國人民的新春祝福。一起來看看,國際傳媒港燈光秀到底有多優秀!△「瑞鼠迎春」燈光秀全景「瑞鼠迎春」主題燈光秀,講述了在新一輪12生肖起始的鼠年,小鼠一家裝扮新家過新年的故事。
  • 答案在一線 活力在基層
    一南一北兩個生動的例子,再一次告訴我們,雙擁工作答案在一線,活力在基層。怎樣貼近實際、貼近軍民、貼近生活?如何滿足服務對象所需所盼?的確是雙擁工作面臨的永恆課題之一。雙擁之源在一線,一線冒著熱乎氣,給人以解決難題的決心。不論是專業的雙擁工作者,還是志願的雙擁參與者,想法再高明、資金再充足,如果不到一線,不問計於優撫對象,想做的事都難接地氣。「讓聽到炮聲的人呼喚炮火!」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莊村唱起新民謠
    央廣網海東1月21日消息(記者劉澤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新莊村,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新莊村原來是「兩面荒山一片天,太陽出來曬死人」的地方。村支書李連和自籌資金2000多萬元,綠化新莊村東西兩面荒山3000多畝,種植樹苗幾十萬顆,昔日光禿禿的大山披上了綠裝,新莊村變成了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 中央宣傳部等表彰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周瑋)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做好基層文化工作,豐富廣大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廣電總局開展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評選表彰工作,並於近日公布表彰名單。
  • 【新春走基層】昆明老街2020新春廟會開街
    紅紅的燈籠掛起來,鮮豔的花朵擺出來,豐富的年貨賣起來……1月10日,昆明老街2020新春廟會正式開街。即日起至2月9日,昆明老街街區範圍的甬道花市一條街、民俗年貨街、老字號-美食一條街將帶你感受昆明的年味兒。
  • 「新春走基層」忠縣:新春將到 年飾走俏
    各種以老鼠為造型或點綴的新春飾品走俏熱銷,「鼠」你最棒、「鼠」你最美等諧音的吉祥祝福印在各種掛飾的顯眼位置,製作精美,栩栩如生。忠縣臺 劉太華
  • 新春走基層|東營齊潤化工捐資460餘萬為70歲以上老人發紅包
    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鍊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幹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福州九峰村:用「一筆一畫」勾勒...
    在人民網福建頻道「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專欄中,記者走進田間地頭、走進群眾生產生活,捕捉感人瞬間、記錄奮鬥故事、感受發展之美。七月的烈日炎炎,避暑的「桃花源」自然成了好去處。近兩年來,福州市民發現,避暑的「桃花源」就藏在市區「家門口」。從前名不見經傳的「九峰村」的名氣漸漸大了起來,引得福州市民紛紛驅車。
  • 「中國夢·泰安年」新春走基層:社區80歲老人奉獻「針情」 手工...
    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全體編輯記者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進一步錘鍊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脫貧攻堅」主題,在春節期間、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時代變化,集中反映山東幹群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欣欣向榮、歡度春節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