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漢字之美

2020-12-26 天眼新聞

「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發見。」自現代考古學在我國興起以來,諸多考古發現與宏富考古資料,不斷引起學術界矚目,為研究增添新可能、新視角。比如漢字研究,現代考古學就使其突破傳統小學、金石學、書學範疇,步入全新的廣闊領域。《中國漢字美學史》的研究就建立在20世紀現代考古發現的新資料基礎之上。

漢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代表,歷經幾千年發展,至今仍以蓬勃生命力在當今社會發揮重要作用。漢字也是解讀中國歷史文化奧秘的鑰匙,一個字、一個讀音、一個偏旁部首甚至一個點畫,都蘊藏古老文化和深厚內涵。在漫長發展演變中,漢字發展出獨特美學,《中國漢字美學史》聚焦於漢字形體及其美學特徵,尤其是漢字的裝飾美化功能。

漢字的裝飾美化功能萌生於史前刻畫符號,成熟於商周圖形文字,繼之有春秋戰國以鳥蟲書為代表的金文以及秦漢篆書,轉折於宋元雕版宋體字,昌盛於20世紀現代美術字。這一研究與文字學、藝術學、史學、考古學等學科關係密切。漢字是線的藝術,裝飾文字筆畫中的直線、曲線及其變化組合,構成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象形是漢字最鮮明的特徵,其在史前文化的陶器、玉器刻畫符號中已見雛形,其中蚌埠雙墩文化與良渚文化器物上的諸多動物形象就很突出。在史前時代,刻畫符號已經初具垂直刻畫和縱向構造的骨架,具備平衡對稱架構,具有造型裝飾美感,是漢字形體美的源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以鳥蟲書為傑出代表的金文中,文字裝飾豐富多樣。現代美術字是20世紀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諸多現代設計觀念和設計流派,改變傳統文字美化觀念,形成具有現代設計觀念的文字造型裝飾形式。

漢字之美不僅體現在漢字自身,還體現於漢字與其載體的構成關係上。比如,史前刻畫符號多集中在器物外口沿、上腹、正中、圈足底部等,也有些居於器物的柄部、容器的流部,均以特定器體的中軸線為參照。即便是玉琮、玉璧等禮器,也從其形體出發,選取最利於人們觀察的部位,使符號成為視覺焦點。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銘文的「文飾」作用加強,文字對器物美化的意識尤為突出。以越國劍器為例,銘文造型與劍身、劍格、劍首渾然一體,銘文採用錯金銀與鑲嵌工藝,更是錦上添花。

漢字載體有各種材質,如陶器、玉器、青銅器、刻石、木器、金銀器、紙品等,載體材質固有的色澤和質地以及不同的工藝,都使漢字表現出獨特美感。據《周禮·考工記》所記,周代工藝技術中攻木、攻金、攻皮、設色、雕刻、制陶等手段俱全,說明當時針對不同材質的製作工藝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隨著社會發展與技術進步,後世文字刻畫工藝技術更是遠超周代。

欣賞這些優秀文化遺產,感受其藝術魅力,是我們研究漢字美學秉持的基本態度。希望從海量資料中遴選的這些文字作品以及從中梳理總結的美學規律,對發揚漢字文化有所裨益,在當代社會發揮積極作用。(《中國漢字美學史》:李學勤、李明君主編;海天出版社出版。此文為該書序言,刊發時有刪節)

李明君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

相關焦點

  • 興工一校教師變身「行走的字帖」在橫平豎直中展示漢字之美
    書法大賽中,從校長、主任到班主任、科任教師、各學科教師均參與其中,展示紮實的書寫基本功。實際上,這只是學校「規範漢字書寫」特色辦學的一個縮影。平日裡全校教師每天堅持寫書法「作業」,學生每天則至少保證20分鐘的練習時間。在校園裡,師生們寫下的每一筆,都透著認真執著和對漢字之美的敬畏。
  • 《漢字書法之美》:漢字書法的美,在指腕間,更是品性和信仰
    譬如,歐洲中世紀僧侶手抄的羊皮卷,其中不乏字體華麗,工整優美的上乘之作。但是,只有中國的漢字書法藝術,才是人類藝術塔尖上那顆最璀璨奪目的明珠,獨一無二,無可比擬。蔣勳老師曾說,「美」比「歷史」更真實,「美」才是歷史真正的核心。
  • 規範漢字書寫,弘揚漢字文明——七年級開展硬筆書法展示活動
    日前,南陽市第三完全學校初中部七年級舉辦以「規範漢字書寫 ,弘揚漢字文明」為主題的書法展示活動。此次活動的宗旨在於展示學生硬筆書法風採,增強學生寫規範字、用規範字的意識,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傳承傳統文化,營造校園文化建設氛圍。
  • 中華文明的國粹《論漢字之美》!
    《論漢字之美》 作者:張翼飛 歷來興國安邦,必擇文字優良。 我觀世界之大,種類何其繁多。 若論文字之優,當屬漢字居首。 君可見漢字之靈活:既可單獨排列,亦可組合成詞。 方格千變萬化、包羅萬象。神趣生動自然、渾然天成! 君可見漢字之絕倫:上有帝王貴胄,下有文人騷客。
  • 長沙上演「千人書法」 不禁驚呼:漢字太美!
    孩子們的書法作品展現出漢字形體之美、韻味之美。紅網時刻長沙11月13日訊(記者 彭超 通訊員 王鄆瑞)嫋嫋溫氣、潤潤暖冬。11月12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墨韻頌文明·書寫新時代」東郡小學文明校園書法傳統文化展示活動暨「長房杯」芙蓉區書法教育聯盟主題研討活動舉行。
  • 巴蜀書社攜手大美漢字 梳理全世界最美的文字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漢字,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文字。10月16日下午,由四川巴蜀書社有限公司、大美漢字(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看動漫,識漢字」新聞發布會亮相天府書展,重要著作《字理識字》等初露真容。
  • 中華書法之美23:上下結構漢字之美!
    中華書法之美23:上下結構漢字之美!
  • 漢字的故事:漢字的小故事
    、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最牛的漢字當屬「犇」,美中不足的是「犇」的字義不是特別牛。古人為何用三頭牛來表示「奔跑」呢?我估計造字者曾目睹三頭牛角鬥你追我趕奮力奔跑的場景。據說有球隊的名字叫「犇牛隊」的。如果名字牛,球隊就牛的話,我強烈建議中國隊改名為「犇牛隊」。好像有個叫「牛犇」的,是個老藝術家,他在1983年憑《牧馬人》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犇」自然是最牛的漢字。
  • 方正之美!漢字設計的基本結構規律
    文/崔武 投稿 漢字的結構如同建築一樣,同樣有均衡、對稱、和諧、節奏的變化,也像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的組合,存在著力的呼應和對比。漢字只有按照一定的規律和視覺心理構成完美的整體時,才能產生優美和諧及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字體。
  • 世界博物館日 重溫一字一世界的漢字之美(下)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我們來重溫中華漢字之美。中華漢字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承傳,其書法之理念、境界追尋「天人合一」,不求嫵媚華麗和偽飾造作,崇尚回歸本真與自然。中華書道起於筆畫,成於章法,而美於神韻,自成一種藝術形式。篆、隸、楷、行,任何一種書體,都有獨特之章法風格。形式雖殊,但意境卻同,即達至「天人合一」之境界。
  • 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興隆校區:賞析甲骨文字 發現漢字之美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發現漢字之美,感受漢字魅力,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興隆校區依託書法校園陣地,將甲骨文融入到各科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甲骨文的興趣,積累甲骨文識字量。學校組織教師依據人教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生字表,從中找出相應的甲骨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字體的演變、字義的轉化等甲骨文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感受到甲骨文字的美麗神秘之處。
  • 現代字體設計——探尋漢字的設計美
    漢 ● 字 /設計美—種獨特的藝術形態美。漢字起源於像甲骨文一樣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創作,而現代社會使用的中文簡化字也保留著大量的象形文字的感覺,其他國家的文字很少具備這樣的特性。因此,每個漢字都有獨立的含義,它既是文字又是圖形,這與現代字體設計領域中形意結合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註定了漢字成為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重要元素。
  • 聞翰墨之香,品經典之美——柴桑區第二小學教師蘭詩書寫比賽(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吳美報導: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激勵廣大教師練好教學基本功,提升漢字書寫文化素養,展示書法風採,同時也為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11月12日上午,柴桑區第二小學開展了以「聞翰墨之香,品經典之美」為主題的教師蘭詩書寫比賽活動。
  • 關於漢字的小故事:關於漢字的有趣故事
    、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羅馬皇帝派了一位大使,不遠萬裡來到中國,按禮儀向孔夫子下跪,請求賜予文字。此時孔夫子正在吃飯,口無二用,無法答覆,於是用筷子夾了幾莖豆芽菜放在大使的帽子裡。
  • 漢字的故事:關於漢字的故事
    、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 領略漢字之美 鼎墨軒文化用品助你走進書法世界
    觀山川天地,青山綠水中掩映著漢字的形,古剎廟宇間隱藏著漢字的意,歷經瘦勁挺拔、平衡對稱的篆書,化繁為簡、化圓為方的隸書,橫平豎直、規矩嚴整的楷書和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的草書等,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在每一個方塊字中得到了傳承,同時漢字的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講究,也使之成為了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為無數人所熱愛。
  • 漢字的來歷:漢字妻的歷史故事
    、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古代的「妻」是搶來的。古文的「妻」字生動地描繪了上古社會中搶奪別人的女子作為自己配偶的一種風俗。   搶別人的女子為妻這在古代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
  • 有關漢字的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
    、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在一叢茂密的綠蔭之下,兩位聰明的學者席地而坐,相互打著手勢,似在熱情地探討著什麼。左首是蒼頡,右邊是沮誦。相傳他倆就是中國古代文字畫的創造者。
  • 為漢字「熔魂鑄魄」——小記漢字學者、書法家馬魏華
    展廳內展示了漢字學者、書法家馬魏華用時三年臨寫創作的從殷商甲骨文到唐代漢字成熟,反映漢字及書法衍化過程的作品251幅,每幅作品都有其特點及在漢字、書法發展進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詮釋,是一個「圖文並茂"、具有知識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大型展示館。透過這些作品,可以窺見馬魏華為漢字研究與傳播所傾注的心血。
  • 北京西城區第二圖書館舉辦《發現漢字之美 賞快雪時晴帖》「書香e...
    活動伊始,朱錦武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立冬的由來,並通過數字閱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其物候特點。據悉,立冬是季節類節氣,代表冬季自此開始之意。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這也就導致立冬的習俗多與飲食禦寒有關,人們喜歡以牛羊煲、薑母鴨、藥膳雞湯等等滋補身體抵禦嚴寒。《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