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第二圖書館舉辦《發現漢字之美 賞快雪時晴帖》「書香e...

2021-01-0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千龍網北京11月8日訊 11月8日上午,北京西城區第二圖書館舉辦以「體驗立冬民俗文化賞《快雪時晴帖》」為主題的「書香e讀」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由文化學者朱錦武進行主講,並吸引了30餘名讀者前來參加。

活動伊始,朱錦武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立冬的由來,並通過數字閱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其物候特點。據悉,立冬是季節類節氣,代表冬季自此開始之意。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這也就導致立冬的習俗多與飲食禦寒有關,人們喜歡以牛羊煲、薑母鴨、藥膳雞湯等等滋補身體抵禦嚴寒。《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

接下來,朱錦武老師帶領讀者朋友們鑑賞《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是以行書寫就的一封書札,內容為王羲之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好友的問候,雖短短二十餘字,但字字珠璣、神態自如,整件書跡以圓筆藏鋒為主,起筆與收筆,鉤挑波撇都不露鋒芒。其橫轉豎也多為圓轉的筆法,結體勻整安穩,被乾隆奉為至寶,愛不釋手。經過朱老師的講解,每名讀者不僅對書法藝術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同時也都按捺不住想要揮毫潑墨一番。

本次活動從一代書聖的筆墨中得以一覽書法的絕美之處著手,讓現場讀者明白了漢字書法何以被稱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醉心於翰墨書法之時,心中也湧起深深的民族自豪感。現場的讀者朋友也希望將來繼續開展此類文化方面的講座,西城區第二圖書館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再接再厲,把推廣傳統文化作為使命,讓更多讀者領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相關焦點

  • 乾隆摯愛,《快雪時晴帖》究竟好在哪?
    伴隨著北京第一場雪,氣溫驟漸,賞雪的日子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繼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後, 10月4日,臺北故宮博物院也亮出了自己的「家底」。新展「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展出被乾隆視為「三希」之首的晉朝書聖王羲之作品《快雪時晴帖》等歷代書畫精華45件。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短短28字,乾隆為何蓋170多個章?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大作,這幅帖的內容咱們就不做過多的分析了。只要是王羲之的真跡,就已經算得上國寶級的文物了。普通人得到這幅帖的時候,恨不得要把它鑲進一個相框裡,要看也是隔著東西看,一不小心口水滴上去了可怎麼辦?
  • 「快雪時晴——董立寶水墨山水專題展」亮相北京798藝術區
    6月20日,藝術家董立寶首個個人作品展——「快雪時晴——董立寶水墨山水專題展」在北京798藝術區BOE畫屏藝術體驗館開幕。此次展覽集中展出了藝術家在疫情期間創作的水墨山水主題作品。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2020年圖書館服務宣傳月活動
    本網訊(記者徐平 通訊員陳佩湘)記者從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獲悉,該館於5月31日至6月30日,以「e起讀,更精彩」為主題,舉辦2020年圖書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讓廣大讀者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增強復工復產信心。
  • 「2020年海澱全民閱讀」活動:書香飄海澱 閱讀E起來
    按照北京市委宣傳部《2020年北京全民閱讀暨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總體方案》精神,根據海澱區委宣傳部關於全區全民閱讀工作的總體部署,在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海澱區圖書館持續深入開展2020年海澱區全民閱讀活動,以「書香飄海澱 閱讀E起來」為主題,圍繞七個單元32個項目展開,成功搭建全民閱讀服務平臺,為海澱區營造了愛讀書
  • 「天下子敬第一帖」,乾隆皇帝視若珍寶的王獻之行書《中秋帖》
    《中秋帖》在清朝時期藏於清朝內府,乾隆皇帝將《中秋帖》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合稱為「三希」,備受乾隆皇帝的喜愛,甚至將保存三帖的房間,起名為「三希堂」。《中秋帖》卷首,是由清高宗弘曆所題的行書二字「至寶」。
  • 「閱讀的年輪 西城區新年誦讀盛典」在紅樓公共藏書樓成功舉辦
    12月31日,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西城區閱讀推廣中心承辦,啟迪控股成員企業北京國際廣告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北京馨藝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支持的"閱讀的年輪2020-2021西城區新年誦讀盛典"在雲上直播。
  • 書香與食香交織,廣州北京路上的這家味道圖書館新鮮開鑊啦!
    9月27日,位於北京路步行街的越秀區味道圖書館正式舉行揭牌儀式,新鮮開鑊,給「千年城脈」增添縷縷書香。定格與粵菜美食的美好記憶據介紹,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越秀區圖書館與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州市委員會合作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共建越秀區味道圖書館。
  • 對「字如其人」之說怎麼看?
    書法美的本質,自古以來被認為是人品的外化與表現。蘇軾《論書》中說,"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世之小人字書雖工,而其神情終有睢忓側媚之態"。蔡京、秦檜的字雖也被收入《三希堂法帖》,但未聞有多少人臨寫,是因為人品差,還是因為字裡確有「奸相"之態呢?
  • 《漢字書法之美》:漢字書法的美,在指腕間,更是品性和信仰
    蔣勳《漢字書法之美》蔣勳老師在《漢字書法之美》一書裡,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象形之美、書寫之美、以及生命之美。04 《蘭亭序》的「即興」之美中國漢字書法之所以能成為審美藝術,是因為方塊文字本身具有的視覺美感,更是因為一代代書法家在書寫漢字時,傾注其間的個人情感和意趣。
  • 妙法自然 漢字跨界創新展
    ▲呂敬人參展漢字設計海報。書法不單能展現漢字結構與線條之美,若結合傳統和現代美學設計,更可呈現一場亞洲設計大師的跨界藝術。7月7日至8月3日,由香港設計中心及亞洲文化藝術發展協會共同舉辦,臺灣書法家董陽孜、香港著名設計師劉小康及臺灣著名平面設計師陳俊良策劃的「妙法自然 ——董陽孜×亞洲海報設計暨文創跨界創新展」將在香港鰂魚湧太古坊ArtisTree舉行,作為2012香港設計年的重點活動之一。
  • 北京西城「閱讀春天」開幕 海棠詩會頌歌獻給戰「疫」逆行者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鮑聰穎)今天上午,伴著宋慶齡故居中的琅琅書聲,北京的閱讀愛好者們迎來了第25個世界讀書日。西城區「閱讀春天」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海棠花開,愛在新時代」——2020第三屆海棠詩會如期舉辦。
  • 見證中國奇蹟 致敬中國精神|首都圖書館舉辦「聚焦」巡展
    經歷過無數次驚濤駭浪的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繪就了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磅礴畫卷。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02科技創新手段 雲上觀展永不落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場畫冊首發暨圖片全國巡展開幕式均通過網絡直播形式與全國人民見面。開幕式在首都圖書館直播間、快手等8家平臺同時播出,兩場總觀看量達455.7萬人次,收穫點讚數196.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