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
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現在的很多歷史類書籍,要麼枯燥乏味,擺上一堆的專業術語和史學界成果,將普通的歷史愛好者拒之門外;
要麼就寫得像歷史故事書,為了吸引讀者將故事講得精彩,而犧牲掉其嚴謹性,對於一些學術界有爭論的話題避而不談,或者僅僅將其列在附錄中。
但是本書卻並非如此。對於歷史事件,作者的敘述生動而精彩,讀起來不費力,而且很容易被故事吸引;但是對於歷史事件背後的辯論和爭議,作者也會隨著故事的推進來介紹。
我個人是喜歡這樣的敘述方式的。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歷史愛好者,並非什麼專業研究人士,但我依然希望對歷史的認知是全面的,多角度的,而不是僅僅去了解浮於皮毛的故事。
總之,在我看來,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是一本可讀性和學術性兼具的書,值得一讀。
諾曼徵服前的大不列顛島
有人說,諾曼人的進駐,使英格蘭這個古老又新生的國度,重新煥發了活力。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說它古老又新生,其實是有道理的。
不列顛島的原住民是凱爾特人,但是從5世紀開始,不列顛島就遭遇著不同外族的入侵。
先是日耳曼民族的一些部族,現在被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一支隊伍,向不列顛島移民。他們將凱爾特人驅逐到了北部和西部的高地地區,自己佔據了英格蘭的南部和東部。
自此,新的大大小小的王國在這片土地上紛紛崛起,有點類似於我們的春秋戰國時期群雄逐鹿的局面。
到了9世紀,新的入侵者維京人強勢來襲。他們展示出極強的戰鬥力,一路所向披靡,使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王國接連陷落。怎麼樣,是不是又覺得很熟悉?我們的歷史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
但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統治並沒有就此終結。他們逐漸開始了反擊,並且在驅逐維京人的過程中,威塞克斯的國王們將昔日分屬不同王國的地區納入治下,確立了單一的統治權威。
也就是說,此後所有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向同一個國王宣誓,遵守同樣的法律,通用同一銀幣,崇拜唯一的基督教之神。
可惜這一統一的國家雛形建立還沒有多久,卻又迎來了巨大的挑戰。維京人沒過幾十年就捲土重來,不時地來打劫擄掠,暴力騷擾一下。
而此時的英格蘭王國,恰恰處於一個昏庸無能的君主,綽號為「倉促王」的埃塞列德的統治下。他錯信卑鄙的大臣埃德裡克,使得貴族們陷於長期的派系鬥爭。
最終,維京人在丹麥的「八字鬍王」斯韋恩的帶領下,徵服了英格蘭,埃塞列德國王及其皇室成員都流亡到了諾曼第。
戲劇性的是,斯韋恩王沒多久駕崩了,埃塞列德又被迎回英格蘭做了國王。
更戲劇性的是,此後的英格蘭內外動蕩不安,王室叛亂,外族侵擾,殺戮在朝廷上演,重臣反覆倒戈,維京人再次徵服,王室再次流亡諾曼第後,又再次逆襲,簡直比《權力的遊戲》還要精彩。
總之,經過一系列的外亂內亂,最終收割勝利果實的,是埃塞列德國王的兒子——被稱為「懺悔者」的愛德華。
而所謂的1066年諾曼徵服,便是發生在這位愛德華王死後。
諾曼徵服及黑斯廷斯戰役始末
1066年初,愛德華去世,因為無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二世被推選為國王。
這位哈羅德,是愛德華的妻兄,他的妹妹是英格蘭王后,父親是英格蘭的實權掌控者,身份尊貴且位高權重。
但是,遠在海峽對岸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卻十分不服。
這位威廉,與愛德華也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威廉的爺爺理查公爵,是愛德華王的親舅舅。愛德華年輕時流亡諾曼第,正是當時的這位諾曼第公爵收留了他。
威廉的父親羅貝爾,是愛德華的表兄,他曾經下令在整個諾曼第海域內籌建一支龐大的海軍部隊,支持自己的表弟奪回王位,可惜後來隨著羅貝爾的猝死而不了了之。
當然,雖然沒有這位表兄的支持,愛德華最後還是陰差陽錯的獲得了王位,並向自己的表侄威廉許下了王位之諾。
而在愛德華死後,威廉也就順理成章地參與到了皇位爭奪戰中。他以愛德華的許諾為由,想要繼承王位。未能得逞後,於1066年9月末,率兵入侵英國,英王哈羅德迎戰,1066年10月14日,雙方會戰於黑斯廷斯。
這場戰爭,最終以哈羅德陣亡,倫敦投降結束。威廉被加冕為英國國王,也就是威廉一世,從此,開始了諾曼王朝對英格蘭的統治。
其實,在盎格魯-撒克遜統治後期,英格蘭這片土地上,統一的封建制國家已經初具雛形。而諾曼徵服,也帶來了王權的興起和封建制度的完備。
此後,英國皇室又經歷了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瓦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等多次更迭,一直到現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所在的溫莎皇室。
因此,諾曼徵服,被視作英國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結語
其實,讀英國史,你會很容易發現,跟中國歷史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比方說諾曼徵服這段歷史,就有點像中國的春秋戰國向秦漢過渡時期。
一開始是大大小小的王國,諸侯混戰,群雄逐鹿。到了後期,雖然方式不盡相同,但都形成了統一國家的雛形。
英格蘭是在驅逐維京人的過程中形成的,而我們戰國後期的秦國,則是在吞併對手的過程中形成的。
但是,這個統一的政權卻並不穩固,又經過了一系列的混戰、廝殺,再次建立起統一政權,且穩定下來。之後漫長的歷史時期裡,這個政權在不同姓氏、家族之間傳承,並最終過渡到現代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