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爸爸」火了,新生兒剛出產房被奶奶搶先抱走,親爹一旁哭泣

2020-12-13 辣媽育熊娃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爸爸都感受過在產房門口的焦急等待,等待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被護士抱出後第一眼見到孩子的一幕,整個過程是牽動人心的,緊張的情緒沒法用言語形容,這就是新生命給家人帶來的感受,非常之奇妙。

新生兒剛出產房被奶奶搶先抱走

期盼孩子出生是每個父母最激動的事情,尤其是在產房門口等候的時間,家人的心也都懸了起來,網上一位年輕的爸爸正在焦急地等待著孩子的降生,陪同的家人有好幾個,看得出爸爸的心情很複雜,喜極而泣見到孩子的第一刻,本想伸手第一個接住孩子,在一旁的奶奶搶先了一步,爸爸想要第一個抱寶寶的心願沒有實現。

沒想到爸爸委屈的視頻火了,看到沒有抱到孩子哭了起來旁邊的親人發現了這一幕,開始忍不住笑了,笑的原因是剛才爸爸還好好的,迫切的眼神一下子進入委屈的狀態,看來這個爸爸真的被奶奶的舉動傷到了。或者奶奶也不是有意的,只是看到寶寶這麼小,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抱會好一些。

網友評論

網友一:或許是和家人商量好了吧,本來第一個要抱孩子的,沒想到讓奶奶先搶一步,這個奶奶也太有意思了,這都和兒子搶,難怪兒子會委屈。

網友二:看看這帥氣的爸爸,心情多麼複雜呀,再怎麼說也不能哭呀,自己以後就是當爸爸的了,要好好在孩子面前表現啊。

網友三:其實在產房門口最著急的就是爸爸了,最關心兩個人的也是爸爸了,我孩子出生的時候婆婆將兒子抱回病房,老公一直在產房門口等我。

作為新手爸媽,該如何抱新生兒?

1、橫著抱

新生兒出生後身體是很脆弱而且很柔軟的,先讓有經驗的醫生或者護士抱著,新手爸媽要注意保護寶寶,選擇抱的方式要橫著抱,將孩子放到胳膊的大臂位置,另一隻可以護住寶寶的臀部或者腰部,不要對寶寶進行搖晃,選擇平穩的方式抱就可以了,在抱起的時候也要輕不要讓寶寶覺得害怕。

2、護著頭頸部

身體柔軟沒有力氣支撐,需要父母用自己的力氣來幫助寶寶,尤其是頭部和頸部要靠緊大人的胳膊,不要有晃動的空間,孩子也會比較平穩的躺著也會舒適。正常頭部和頸部是最容易受傷的地方,在抱寶寶的時候新手爸媽也要多多學習,沒有把握的時候就讓家裡的老人幫助。

新生兒出生後,新手爸媽需要注意些什麼?

1、寶寶的第一次排便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一直都是吸收大人的營養,出生後要經過幾天的排便,將身體的便排出,黑色的大便需要幾天的時間才可以排空,父母要關注孩子的這幾天的大便情況,每個寶寶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需要短一些,發現排空口就可以正常,父母也不要過於焦慮。

2、奶粉

開始時候產婦沒有奶水,新手爸媽可以提前準備好奶粉,出生後可以少量的給寶寶餵養,第一次的時候不要過多,讓寶寶有個學習的過程,這也是寶寶第一次開始接觸食物,寶寶也會很喜歡這種感覺。餵養要按照一定的標準,按照新生兒的量來操作,合理的餵養可以讓寶寶更加健康。

3、準備好必備的嬰兒用品

寶寶剛出生後需要有自己的用品,新手爸媽要準備好包裹寶寶的小被褥,和新生兒要穿著的貼身衣服,及時的給寶寶穿上包裹好。還有一些其他的用品,比如尿不溼,可以讓寶寶睡得踏實安穩。

你家的寶寶出生的時候一家人有沒有手忙腳亂呢?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相關焦點

  • 出產房,第一個抱新生兒的人選很重要,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
    文|好孕姐記得早先我生樂樂的時候,親朋好友都在產前跟我開玩笑,說等下就要見證樂爸對你是不是真愛了,他要是敢在出產房時去抱孩子,那你生完可要揍他的。我聽後好奇,這是什麼道理,我們說好了要讓他第一個抱孩子的。
  • 寶媽寶爸須知,這3種人在新生兒出產房時,最好不要貼身接觸
    新生兒剛抱出產房,就被奶奶一把「奪走」,戲精寶爸模樣逗笑眾人我在病房生產過程中非常安心,因為我知道產房外家人一直在等待,。 當豆豆剛被抱出產房的時候,就被奶奶一把奪走,這時候寶爸的模樣別提有多逗了。其實不僅僅是我,在我閨蜜二胎分娩的時候,我也去產房外等待了,她的寶寶剛被抱出來的時候的場景和我那時很相似,一家人高興壞了,寶寶的爸爸是最激動的,他伸手想要抱抱自己的寶寶。沒有想到剛伸手的時候,寶寶卻被一旁的奶奶搶了過去,一把抱在了懷裡。爸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寶寶在奶奶的懷裡,感到非常委屈。
  • 新生寶寶剛出產房,還是不要給這幾類人抱,別等吃了虧才知道懊悔
    說娃將來會和第一個抱他的人相像,婆婆還特地找來了親戚裡唯一的博士來第一個抱娃,結果讓不懂事的她全攪和了。這位粉絲也又委屈又後悔,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闖了大禍,娃以後要是只能和她一樣考個大專,姐姐一家不得埋怨死自己。
  • 新生兒出產房後,「第一抱」很有講究,這3種人最好別抱他
    但是有很多老一輩的人相信,第一個抱孩子的人非常重要,以後孩子長大了就會和第一個抱他的人性格相似,這種說法在民間一般被稱為「採生」。因此為了有一個「好兆頭」,剛出產房的嬰兒由誰來抱就會特別講究,有的老人甚至會全程監督。
  • 嬰兒出產房後誰來抱,這裡頭大有講究,不僅僅是身體健康方面
    所以現實中,很多新生兒的第一抱都是給了父母以外的人,不僅如此,誰來享有"第一抱",裡頭還大有講究呢。月初表姐生娃的時候,小姨家的表弟就被要求去第一個抱孩子的。突然被下了這樣的要求,表弟受寵若驚,看到嬰兒抱出產房後,就興奮地迎上前去,然後小心翼翼地用手託起寶寶,滿臉寫著得意。然而他抱娃的姿勢不太對,還被大家一頓吐槽。
  • 老一輩的忌諱:出產房時,以下人選不適合抱新生兒,不是迷信
    文|秘籍君上個月堂姐誕下頭胎,我們一眾小姐妹紛紛都去醫院探望,等到新生兒出產房的時候,人人都想伸手去抱抱孩子,然而只有我被允許了,其他小姐妹全部被隔絕在外。當時我喜滋滋的想,果然堂姐跟我是最親的,連姐夫都沒能第一個抱寶寶。
  • bb出產房誰第一個抱有講究嗎?
    我家妞妞第一個抱的是她的奶奶。當時奶奶一手抱過去之後,妞妞就笑了,可把我婆婆給樂壞了。以後奶奶就專門帶她,妞妞的性格也越來越像她奶奶了。@小綿羊麻麻:我那會兒是剖腹產,聽說護士把孩子抱出來後,指名道姓要我老公抱,說對寶寶好。我老公第一次當爹沒經驗,都不敢抱,還是護士手把手教的,孩子抱過手也沒有哭,靜靜地吮手指,非常可愛。
  • 爸爸和舅舅爭著抱新生兒,網友:看這身形,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尤其是新生兒剛出生時第一抱,老人認為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第一個抱孩子的人會將自己的運氣傳遞給寶寶,寶寶的脾性也更像這些人一些,所以很多人都搶著抱新生兒。 寶媽從產房出來後便被家人圍了起來,護士看到孩子爸爸在一旁,便直接將孩子給了爸爸。 隨後一行人推著病床,和寶媽一起回到了病房,這邊寶媽剛生產完準備閉目養神一會,沒想到卻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哥哥,開始爭著抱孩子。
  • 新生兒出產房,4種人最好不要貼身接觸,再親的家屬也不行
    對於新生兒,每個人都有想「探尋」的欲望,想看一看新生兒長什麼模樣,到底是像爸爸多一樣,還是更像媽媽。如果可以,甚至還想要貼上前,摸一摸小傢伙的臉蛋,牽牽他們的小手,以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喜愛之情。然而,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毫不避諱地接觸新生兒,畢竟孩子剛從新媽媽們的肚子裡出來,還不適應這個「新世界」,自身免疫系統等尚且未建立,很容易遭到周圍「環境」的「攻擊」。心心念念的女兒出生了,寶爸卻只能眼巴巴看著!
  • 新生兒究竟能不能多抱?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抱,這兩個狀態最好不抱
    只是習慣了溫暖的懷抱和熟悉的聲音,當環境發生改變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哭泣。關於多抱優勢的三個誤區很多家長可能會反駁,覺得多抱孩子有很多有點,對於新生兒寶寶為什麼不能多抱呢?多抱培養安全感是指哭泣之後我們常說多抱抱孩子可以培養安全感,並不是說隨時隨地抱著孩子就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 剛出生的小嬰兒誰來抱比較合適?產科護士:別讓這三類人抱就行!
    玲玲這是第一胎,一群人等在產房前,等待著新生兒的出生。一旁的婆婆滿懷期待地說:「等會孩子出來後,一定要讓我第一個抱他哈!」玲玲老公聽後不解地說道:「為什麼?要抱也是我第一個抱孩子吧,畢竟我是當爸爸的!」
  • 當大雄爸爸見到了奶奶,所有的委屈都會告訴媽媽
    當大雄爸爸見到了奶奶,所有的委屈都會告訴媽媽「大人真可憐,因為沒有比他們更大的「大人」了,沒有能用在懷裡撒嬌或者責罵們當大雄爸爸見到了奶奶,所有的委屈都會告訴媽媽有時候真正長大了才會理解,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但是在外面受了委屈,家長的一句關心的話,也許就會情緒失控。
  • 新生兒出生後為什麼護士都會給帶「腕帶」?護士:好處多著呢
    此時,寶媽們仔細觀察便會發現被抱到眼前的寶寶手腕上會多了條腕帶,上面清楚地寫著母親和孩子的名字,當然,這條窄窄的腕帶並非只有儀式感這麼簡單。奶奶嫌棄小孫子手脖上的腕帶不好看,想要把腕帶換成銀手鐲,護士:別動阿玲順產生下了6斤重的小寶寶,小傢伙長得白淨可愛,接生的護士手腳麻利地給小傢伙清洗了身體,還特意帶上一條藍色的腕帶。隨後小傢伙被抱到了阿玲身旁,看著小寶寶大口大口地喝著母乳的樣子,阿玲覺得此刻的自己幸福極了。
  • 多數寶媽抱早了,過來人:這個時間儘量不抱
    文/甜心奶爸每一個新生兒仿佛是上帝派來的天使,讓一個家庭充滿希望和歡聲笑語。小寶寶在剛出生時,抱在手裡是那麼柔軟,生怕一用力把孩子弄疼。新生嬰兒多大可以抱出門小趙上個月剛生了一個女兒,坐月子20天後,她看到網上說,新生兒多曬曬太陽可以補鈣,而且長得更快更健康。於是小趙就讓孩子爸爸等天氣好的時候,把孩子抱出門曬一會。這天湊巧趕上婆婆來看寶寶,一聽兒子竟然帶著孫女出門了,趕緊給叫了回來。
  • 橫抱、豎抱、飛機抱,剛出生的孩子該怎麼抱?正確抱姿需了解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剛出生的孩子用「柔軟」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是作為大人面對這麼小的孩子,總是忍不住想去抱他們的衝動。不過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們還沒有正確掌握抱孩子的姿勢,總是讓孩子處於不舒服的狀態,這樣就會引起孩子的哭鬧。
  • 新生兒哄睡很困難?找對方法才重要!
    給大家分享這5個哄睡小技巧,幫助新手爸媽遠離「熊貓眼」~有些寶寶是那種白天睡的香,到了晚上就非常精神,開始變著法的折磨自己的親爹親媽~所以想要更好的哄睡新生兒,第一步就是要讓他分清白天和夜晚。🙋 「一個月大的小朋友,哪裡能分得清白天還夜晚?」
  • 麗江3歲男孩被坐白色車女子抱走,父親發聲:孩子系奶奶放牛時被人抱走
    據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被抱走男孩小琨的父親告訴記者:「今天上午孩子是我媽帶著的,我和媳婦早上7點鐘就出門打工了,上午10點半我媽打電話來說孩子被抱走後,我和媳婦10點40分就趕到了孩子丟失的地方。」小琨爸爸說,他們家就住永勝縣永北鎮涼誰大甸尾,夫妻倆一直在打工,事情發生後和媳婦趕到現場,從路邊老人的得知帶走孩子的車是張白色川牌車。「路邊的老人看到了,說是白色的,能確定川字,白色,但離得遠,後面的數字沒看清,川後面的數字老人也不認識。」
  • 每天「公主抱」奶奶十多次,浙江姑娘一抱就是整整7年!
    像這樣的「公主抱」,蔣松梅每天都要做十多次,已經堅持了7年!蔣松梅知道,自己是爸爸抱養回來的棄嬰。這在祖孫三人間,從來不是秘密,也從不是隔閡。她總說:「要不是我當年被遺棄,我就碰不到對我這麼好的奶奶和爸爸。」7年前,湯招弟癱瘓在床,蔣松梅辭職專職照顧;前年,養父蔣根興患癌,她拿出所有的積蓄,卻依然沒能留住父親。
  • 爸爸首次接娃火了,老師一臉警惕,爸爸急出汗:我真是他爸
    爸爸首次接娃火了,老師一臉警惕,爸爸急出汗前段時間,一所幼兒園門口,就上演了一出,爸爸接孩子老大難的戲碼。這個爸爸平時工作比較忙,孩子上幼兒園後,是沒接過孩子的。遇到幼兒園的什麼活動,也都是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參加,他從未露過面。因此,這次去接孩子放學,還真是第一回,而令他沒想到的是,他首次接娃放學,就火了。
  • 闢謠:脖子沒長硬,新生兒不能豎抱?橫抱豎抱按月齡分,並不科學
    小寶寶剛出生時,軟綿綿一團,我們想當然覺得寶寶脖子沒長硬,豎著抱會傷害孩子的脊柱,但其實真相未必如此,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出生的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該如何豎抱呢?新生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豎抱好處有很多因為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老話」,許多新手爸媽唯恐豎抱會影響孩子脊柱發展,就放棄了豎抱。但其實,豎抱並不僅僅是一種抱孩子的方法,對於新生兒身心發育也是有許多好處。首先,豎抱緩解「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