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媽媽,我發現了一個空中傳水的遊戲..」兒子不顧我還在吃晚飯,一邊拽著我的胳膊,一邊激動地說:「快來看啊,快呀.」我快速地喝完稀飯,被兒子拉扯著走到暖氣片前,只見暖氣片上放著兩個一次性紙杯,中間用溼巾連著,一個杯子裡水少,一個杯子裡水多。兒子一邊指著其中水少的一個杯子一邊激動地說:「媽媽,這個杯子裡本來是空的,我只是用溼巾連著,是它自己傳過來的」,看著兒子得意的樣子,我又問道:「你怎麼會想起來用溼巾呢?」
前幾天,我用南瓜籽做實驗的時候,用溼巾蓋著,不一會兒南瓜籽裡就出了一攤水,我把水倒掉,將溼巾擰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又出了一些水.」兒子怕我不相信,又將水少的那個紙杯倒空,用溼巾搭著,自信地說:「媽媽,等一會兒再看。」趁這功夫,爸爸就跟孩子講了生活中的毛細現象和虹吸原理,比如大樹的根就是通過毛細現象將土壤裡的水分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莖、樹幹、樹枝、樹葉等等。
等到晚上臨睡前的時候,水位已經上升了1cm左右,兒子用標籤紙做了一個標記,經過一個晚上的滲透,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兩個紙杯裡的水位已經達到了平衡。兒子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我們在科技館看到的虹吸是不是就是這樣的。」我欣慰地點了點頭。
下面是我下載的關於毛細現象和虹吸原理的一些知識: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毛細現象的例子.植物莖內的導管就是植物體內的極細的毛細管,它能把土壤裡的水分吸上來.磚塊吸水、毛巾吸汗、粉筆吸墨水都是常見的毛細現象.在這些物體中有許多細小的孔道,起著毛細管的作用.
有些情況下毛細現象是有害的.例如,建築房屋的時候,在砸實的地基中毛細管又多又細,它們會把土壤中的水分引上來,使得室內潮溼.建房時在地基上面鋪油氈,就是為了防止毛細現象造成的潮溼.
水沿毛細管上升的現象,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很大.土壤裡有很多毛細管,地下的水分經常沿著這些毛細管上升到地面上來.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應當鋤松地面的土壤,破壞土壤表層的毛細管,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虹吸原理:就是連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閉容器裡液體上的壓強,處處都相等。而虹吸管裡灌滿水,沒有氣,來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體封閉住。此時管內壓強處處相等。一切安置好後,打開出水口,雖然兩邊的大氣壓相等,但是來水端的水位高,壓強大,推動來水不斷流出出水口。
虹吸現象是液態分子間引力與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壓力差,使水上升後再流到低處。由於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氣壓力,水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直到兩邊的大氣壓力相等,容器內的水面變成相同的高度,水就會停止流動。利用虹吸現象很快就可將容器內的水抽出。
媽媽的話:兒子非常喜歡在家裡搗鼓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法,做一些滑稽的手工,還美其名曰:「實驗」。前幾天,他弄了一些南瓜籽放在杯子裡,用溼巾蓋著,還做了一個觀察記錄表,弄的陽臺上碗、溼巾、紙杯,亂七八糟的,我真想把碗收起來,把溼巾扔掉,當時猶豫了一下,兒子沒在場沒敢擅自做主張。
現在想起來,如果把它扔掉了,也許就沒有孩子今天的「發現」。看來做父母的一定要尊重我們的孩子,不能用一個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也許在我們看來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中蘊含著一個「偉大的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玩法裡蘊藏著一個「偉大的發明」。通過這個試驗,我想以後,如果碰到類似「蓋房子打地基的時候為什麼要在面上鋪上一層油氈」、「農民伯伯為什麼要鋤地」等這些問題的話兒子肯定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媽媽後話:這是八年前(2009年11月1日)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時我記載下來的一件事情。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都是向善向上,喜歡大自然,有創造和探索欲望的,只要我們不扼殺孩子的天性,能夠尊重並順應孩子,讓孩子自然成長,不將我們的期望和焦慮強加到他們身上,我想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一個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擁有探索欲望遠比讓他多認識幾個字,多上幾天培訓班,多考幾分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