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Love: 毛細現象、虹吸原理-----兒子的發現

2021-02-18 學會正確去愛

    

「媽媽,媽媽,我發現了一個空中傳水的遊戲..」兒子不顧我還在吃晚飯,一邊拽著我的胳膊,一邊激動地說:「快來看啊,快呀.」我快速地喝完稀飯,被兒子拉扯著走到暖氣片前,只見暖氣片上放著兩個一次性紙杯,中間用溼巾連著,一個杯子裡水少,一個杯子裡水多。兒子一邊指著其中水少的一個杯子一邊激動地說:「媽媽,這個杯子裡本來是空的,我只是用溼巾連著,是它自己傳過來的」,看著兒子得意的樣子,我又問道:「你怎麼會想起來用溼巾呢?」

前幾天,我用南瓜籽做實驗的時候,用溼巾蓋著,不一會兒南瓜籽裡就出了一攤水,我把水倒掉,將溼巾擰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又出了一些水.」兒子怕我不相信,又將水少的那個紙杯倒空,用溼巾搭著,自信地說:「媽媽,等一會兒再看。」趁這功夫,爸爸就跟孩子講了生活中的毛細現象和虹吸原理,比如大樹的根就是通過毛細現象將土壤裡的水分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莖、樹幹、樹枝、樹葉等等。

等到晚上臨睡前的時候,水位已經上升了1cm左右,兒子用標籤紙做了一個標記,經過一個晚上的滲透,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兩個紙杯裡的水位已經達到了平衡。兒子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我們在科技館看到的虹吸是不是就是這樣的。」我欣慰地點了點頭。

     

下面是我下載的關於毛細現象和虹吸原理的一些知識: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毛細現象的例子.植物莖內的導管就是植物體內的極細的毛細管,它能把土壤裡的水分吸上來.磚塊吸水、毛巾吸汗、粉筆吸墨水都是常見的毛細現象.在這些物體中有許多細小的孔道,起著毛細管的作用. 

有些情況下毛細現象是有害的.例如,建築房屋的時候,在砸實的地基中毛細管又多又細,它們會把土壤中的水分引上來,使得室內潮溼.建房時在地基上面鋪油氈,就是為了防止毛細現象造成的潮溼. 

水沿毛細管上升的現象,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很大.土壤裡有很多毛細管,地下的水分經常沿著這些毛細管上升到地面上來.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應當鋤松地面的土壤,破壞土壤表層的毛細管,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虹吸原理:就是連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閉容器裡液體上的壓強,處處都相等。而虹吸管裡灌滿水,沒有氣,來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體封閉住。此時管內壓強處處相等。一切安置好後,打開出水口,雖然兩邊的大氣壓相等,但是來水端的水位高,壓強大,推動來水不斷流出出水口。

虹吸現象是液態分子間引力與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壓力差,使水上升後再流到低處。由於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氣壓力,水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直到兩邊的大氣壓力相等,容器內的水面變成相同的高度,水就會停止流動。利用虹吸現象很快就可將容器內的水抽出。
 

媽媽的話:兒子非常喜歡在家裡搗鼓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法,做一些滑稽的手工,還美其名曰:「實驗」。前幾天,他弄了一些南瓜籽放在杯子裡,用溼巾蓋著,還做了一個觀察記錄表,弄的陽臺上碗、溼巾、紙杯,亂七八糟的,我真想把碗收起來,把溼巾扔掉,當時猶豫了一下,兒子沒在場沒敢擅自做主張。

現在想起來,如果把它扔掉了,也許就沒有孩子今天的「發現」。看來做父母的一定要尊重我們的孩子,不能用一個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也許在我們看來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中蘊含著一個「偉大的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玩法裡蘊藏著一個「偉大的發明」。通過這個試驗,我想以後,如果碰到類似「蓋房子打地基的時候為什麼要在面上鋪上一層油氈」、「農民伯伯為什麼要鋤地」等這些問題的話兒子肯定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媽媽後話:這是八年前(2009年11月1日)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時我記載下來的一件事情。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都是向善向上,喜歡大自然,有創造和探索欲望的,只要我們不扼殺孩子的天性,能夠尊重並順應孩子,讓孩子自然成長,不將我們的期望和焦慮強加到他們身上,我想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一個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擁有探索欲望遠比讓他多認識幾個字,多上幾天培訓班,多考幾分重要的多。 

相關焦點

  • 象頭神與毛細現象的奇蹟
    這位奉獻者很驚訝地發現,他向甘尼撒嘴唇傾斜的金屬勺中的液體消失了。他叫來了附近的牧師,自己再次試著給神像餵奶,而牧師們證實了他看到的一切。由於寺廟中的神像大多由陶瓷或石頭等多孔材料製成,並有花朵、莖幹和枝條的裝飾,因而存在許多能夠通過毛細現象「吸入」牛奶的細孔。 儘管毛細現象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但直到15世紀末才被達文西正式發現確認——他在幾位關注這一現象的知名科學家中搶佔了先機。
  • 美文_00155_《True Love》
    It seems that not everyone experiences this kind of strong love. The increasing poverty, crime and war tell us that the world is in desperate need of true love.   一篇古代希伯來文說到:「愛和死一樣強烈」。
  • 優秀作業 | 探究魚缸換水的虹吸原理及影響因素
    在該實驗中,作者探究了魚缸換水的虹吸原理及影響因素。作者指出,虹吸現象是一種利用液面高度差產生的作用力現象;作者通過實驗探究發現,該現象的顯著程度(以體積流量進行刻畫)受到吸管口徑、高度差和液體密度影響。在致謝部分,作者表達了對課程的喜愛,感嘆物理世界的奇妙道理離你我並不遙遠。1. 探究魚缸換水的虹吸原理。2. 加深對大氣壓強和液體壓強的理解。3.
  • 毛巾能吸水背後的物理知識——毛細現象
    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浸潤、不浸潤和毛細現象。分子的作用力中學的時候我們就了解過分子的作用力,作用距離的數量級非常的小,大概可以看一下圖。分子間的距離小於r0時,此時表現為斥力;當距離大於r0時,則表現為引力。但是超出一定範圍,就沒有作用力了,就好像一根鐵絲拉斷了一樣。其實斥力和引力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哪個力大,表現為哪個力而已。
  • 【手工】利用虹吸原理DIY製作彩虹玫瑰花的方法教程
    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現象,將液體充滿一根倒U形的管狀結構內後,將開口高的一端置於裝滿液體的容器中,容器內的液體會持續通過虹吸管從開口於更低的位置流出。溫習過了什麼是虹吸原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DIY啦,利用虹吸現象製作一朵彩虹玫瑰!整個過程超簡單的,簡直令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試試啊~
  • 植物根莖吸水是利用了毛細作用的原理
    如果直徑很細的開口細管插入一液體中(見圖),往往會出現管內的液面高於或低於管外液面的現象,這種現象就是毛細現象。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液體在容器與重力場中力圖使其表面具有最小的面積,通常一個液滴在空氣中是球形的,是因為包含相同體積液體時,以球形表面積為最小。
  • 科學小實驗---虹吸原理
    材料: 洗耳球,長橡膠管,兩個大燒杯 步驟: 1.我們先取出兩個燒杯,將一個裝滿水,放在高處,另一個不用裝水,放在低處;2.將橡膠管的一端沒入裝有水的燒杯底部,固定好,將另一頭放在空燒杯內;3.用洗耳球輕輕洗一下空燒杯那端的橡膠管口
  • 乾貨更新 | 科學效應庫——毛細現象
    毛細現象(又稱毛細管作用)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或多孔物體內部,由「液體與物體間附著力」和「因液體分子間內聚力而產生的表面張力」組合而成,令液體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況下,流向細管狀物體或細縫的現象,屬於一種液體界面現象。這種神奇的現象使得液體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
  • 【每日科普】毛細現象
    【延伸閱讀】墨水如果沾到衣服上,很快就會滲透浸入,這種液體主動流進狹窄空間的現象就是毛細現象。它有時能讓液體逆重力方向移動,比如利用毛細現象輸送墨水的記號筆,即使筆尖向上也可以寫出字來,而通過重力輸送墨水的原子筆,筆尖向上寫字時,墨跡則會逐漸變淡甚至沒有墨跡。
  • GORE-TEX鞋的漏水「誤區」--談談「虹吸現象」
    但我們在銷售過程中常會遇到一種情況:消費者在使用「臉盆泡水」一段時間後,發現鞋內溼了。便認為鞋是漏水的。寄回工廠進行離心機檢測後發現根本不漏水。然而消費者「眼見為實」,又無其他辦法。那麼,這是什麼問題呢?我們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呢?  筆者來到HBN工廠,抱著這種疑問,參觀了生產線。並以事實為依據,將可以測量的標準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 90後女科學家師從諾獎得主發現納米限域毛細凝聚新現象|專訪
    比如,在沙灘上堆砌的「沙堡」,離開了毛細凝聚現象,也無法矗立。沙粒之間會形成一個個很小的凝聚水 「彎月面」,在尺寸很小的時候,相互接觸的沙粒間會產生巨大的副壓,這個壓力可以將每個沙粒相互『粘』在一起。可以想像一旦水幹了之後,沙堡便會坍塌成不定型的沙丘。
  • #STEAM科學藝術#毛細現象的魔力遊戲合集
    附之前玩的毛細現象相關遊戲春花君叨叨:本期分享我和米谷玩過的毛細現象遊戲合集像科學家一樣實驗記錄,用科學思維藝術實踐,還設計繪製根據低年齡的專屬科學筆記貼紙,一起發現問題,提出猜想,實踐實驗,結論反思。陪你玩,我是認真的!
  • 抽水馬桶工作原理及結構介紹
    抽水馬桶工作原理:1、你按下按鈕從而會拉動馬桶內部的鏈子,所以就可以打開衝水閥了。2、然後你就會發現水箱中有大量的水衝到馬桶中,從而衝洗乾淨,這時候衝水閥也會回到原位。 馬桶的內部結構和組件:馬桶結構圖1、便池虹吸裝置虹吸現象的原理解析:往馬桶裡倒一杯水是幾乎沒有變化的,其實不管你倒多少杯水都是沒有反應的,因為倒入的便池中的水上升以後
  • 虹吸式咖啡壺——適合東方審美的玻璃壺衝泡
    最好在一個閒散的下午,有點陽光,比較安靜,坐在柔軟的沙發上,聽些舒緩的音樂,比如 Diana Krall(黛安娜·克瑞兒)的《 The Look of love》(深情的目光)。農耕文化傳統的東方人,更捨得花工夫來打磨自己的鐘愛之物,所以西方人發明的虹吸式咖啡壺能夠深受東方咖啡愛好者的歡迎。
  • |雙語美文|Be True To Yourself
    To be true to yourself means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believe. 真誠面對自己意味著按自己的本性和信仰行事。
  • 省錢玩魚缸過濾的魚友看過來:底濾魚缸自製虹吸管教程,2張圖片
    這篇文章並不是科普文,也不是教大家養魚的,而是要讓大家動起手來製作一個底濾虹吸管。很多魚友認為底濾的製作需要在魚缸的底部打上一個孔,其實底濾也可以用虹吸管來製作,實現不用打孔的效果。我們先來跟大家說一說虹吸的原理。虹吸的大體原理概念。
  • 陪孩子一起玩之18:小實驗(毛細現象)
    這部分內容,我不配圖,因為陪盒子玩的成品圖在微博中,時間太久不想找了,我又不想在網絡搜圖,就算對最終效果留點懸念吧~~碎碎念: 在帶孩子玩的過程中,請儘量少向孩子提問題;儘量避免提醒孩子注意我們注意到的某些現象,尊重孩子的玩法,不要在心裡預設結果,不要認為孩子就應該達到我們預設的結果才算成功,因為每個孩子對同一活動的做法都不相同。
  • 大玩家 2 | 虹吸咖啡製作指南
    到20世紀中期,經過不斷設計改進,逐漸風靡世界,虹吸壺成為咖啡師情有獨鐘的專業器皿,但因其特殊的造型和科學工作原理,仍被很多人戲謔為化學儀器,而烹煮咖啡的過程也如同是一場化學實驗。理科生可能會很享受,但其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文科生也完全能夠玩出精彩來。
  • 直衝式、虹吸式,哪種更省水、噪音小,且不易堵塞?
    //什麼直衝式馬桶//直衝式馬桶又叫衝落式馬桶,由歐洲人發明的,問世時間比虹吸式馬桶要早上很多年,它汲取了重力加速度原理,池壁坡度較高,衝水路徑較短,在衝水時,能使水流衝力更為集中並進一步加大,然後通過強大的水流衝力對空氣進行壓縮,從而形成推力,將髒汙強勁排出。
  • |ki媽科學啟蒙系列之毛細現象
    ki媽科學啟蒙系列之毛細現象文:ki媽穀雨那期,裡面有關於水上開花的實驗,當時問kiki,為什麼會花開,然後kiki說:有可能是紙吸了水,變重了,所以花瓣打開了。世界變化萬千,我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知識,原理、現象,然而一旦孩子知道怎樣進行自我的科學探究,他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創造性去跟生活跟周圍的環境建立連結,科學啟蒙的重點,我想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