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
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出的哭鬧、睡眠不踏實
這是因為小寶寶睡眠分深、淺睡眠,小寶寶則以淺睡眠居多,在淺睡時,寶寶可能會有各種奇怪的動作出現,像您說的,孩子或使勁、擰巴,而有時是吸吮動作,有時面露微笑,有時像是在做鬼臉,有時撅嘴,有時還有大的舞蹈樣肢體運動,身體像伸懶腰,有時突然發生一陣陣顫抖,偶爾還會發聲,呼吸不規則,眼球在閉合或半閉合的眼瞼下活動等。都是正常的,淺睡在嬰幼兒發育中起著重要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有研究表明,淺睡眠時可以增加人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使學到的新知識保留起來。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在淺睡眠時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而擔心,也不要做出叫醒寶寶或抱起寶寶等打斷寶寶淺睡眠的行為。
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出的哭鬧、排便問題
這是因為新生兒腸道發育不成熟,易產生生理性腸道不適的問題,如腸絞痛腸脹氣。多在寶寶3-6月齡後消失,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家長可以按照以下建議緩解不適1飛機抱,將寶寶面朝下放在你前臂上或者腿上,輕輕搖晃。給予腹部一定的壓力,寶寶會覺得舒服一點
2溫柔地幫寶寶按摩腹部,儘可能保持嬰兒舒服的體位,睡覺時可用小被子把寶寶包裹起來,對於寶寶睡眠有輔助的作用。3如果寶寶睡眠不好,睡覺時可用小被子把寶寶包裹起來,研究顯示,裹襁褓法對於寶寶睡眠有輔助的作用。
其次攢肚多是生理性現象
6月齡以內的小寶寶,出現排便間隔延長,不是疾病指徵,是正常的攢肚現象,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食物被儘可能的吸收,所以就導致了食物殘渣變少,排便間隔延長。如果家長摸到寶寶肚子軟軟的,平時吃喝玩也不受影響,那麼家長等待寶寶下次排便即可,一般正常寶寶的排便為金黃色的糊狀或者膏狀便,只要每次排便都是這樣的,那就是正常的,攢肚可能有3、5天排次便或是8-10天不排便,最長的見過22天才排便的,只要孩子吃得好、玩的好、長的好,家長就不用過於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