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牌反擊戰, 6年前被I.T集團收購的Bape進軍巴黎市場

2021-02-07 時尚頭條網

加入I.T集團成為Bape的轉折點,不僅品牌的經營狀況得到改善,同時Bape還成為I.T集團的增長動力

作者 | Drizzie

 

日本潮流品牌Bape正在從邊緣走向時尚世界的中心。

 

據時尚頭條網獲得消息,繼進軍中國、首爾、新加坡、曼谷、倫敦和紐約之後,BAPE於上星期在法國巴黎開設首家門店。門店以法國國旗紅白藍色為主,同時發售巴黎特別系列。有分析指,Bape挺進巴黎意義特別,在奢侈時尚品牌雲集的巴黎攻得一席之地,暗示潮流品牌的地位日益提升。

 

事實上,借勢街頭文化的崛起,Bape已經成為近兩年勢頭最猛的潮流品牌。Bape由日本著名設計師長尾智明NIGO於1993年創立,全稱A Bathing Ape in Lukewarm Water。品牌靈感來源於1968年電影《猿人襲地球》,因而品牌以猿人作為標誌性創作元素。1998年,在木村拓哉的明星效應影響下,該品牌迅速走紅,影響力遍及日韓,香港和臺灣。

 

Bape隸屬於長尾智明早年成立的Nowhere集團,集團旗下包括A Bathing Ape、Bape、baby milo、BAPE STA、URSUS BAPE、Mr. BATHING APE等品牌。但由於品牌為維持特別性採用飢餓營銷策略,產品價格高企,又被黃牛炒高價格,集團經營狀況並不樂觀,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錄得2.67億日元及1.19億日元的虧損。

 

Bape的明星單品鯊魚連帽衛衣

 

同年,長尾智明將Nowhere集團以2184萬港元低價賣給I.T集團(0999.HK)。有分析指,交易價格僅相當於一座豪宅,說明長尾智明出售集團時已經對其大失信心。

 

加入I.T集團成為Bape的轉折點,不僅品牌的經營狀況得到改善,同時Bape還成為I.T集團的增長動力。2011年I.T日本市場虧損錄得714萬元,第二年就扭虧為盈。

 

根據I.T集團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六個月中期業績,淨利潤同比猛漲54.7%至5975.4萬元。期內,銷售額增長0.2%至36.52億元;毛利增長3.4%至22.83億元,毛利率為62.5%。

 

上半財年港澳市場銷售額下跌11.2%至14.49億元,總銷售面積減少5.8%。而內地市場銷售額上升7.3%至16.36億元,內地市場收入超過港澳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Bape品牌全線產品在日本熱賣,加上別處心裁的多元化市場推廣活動的成功,帶動I.T集團日本及美國業務錄得強勁表現。日本及美國市場銷售額共計4.21億港元,同比大漲28.9%。

 

顯然,儘管內地市場增長動力強勁,日本及美國市場卻是I.T集團今年上半年增速最快的地區,遠遠超過I.T集團的大本營香港。

 

Bape業績翻身得益於I.T集團的正確策略。

 

接手Bape系列品牌後,I.T集團保持了長尾智明的設計調性,但通過擴充副線的方式佔領了更多市場份額。副線品牌中最有名的是Aape。相較於價格高企的Bape,Aape藉助主品牌的知名度,憑藉更加親民的價格受到年輕消費者歡迎。

 

圖為Aape的其中一家門店

 

在國內,憑藉YOHOOD和Innersect等潮流展會,Bape及副線品牌也獲得了更高的曝光度。今年天貓雙十一前夕,根據天貓官方發布的爆款清單,Aape名列男裝第二,在被傳統休閒男裝統治的中國線上市場打開了缺口。

 

身處潮流生意爆發的前夜,深耕市場多年的香港多潮流品牌零售商I.T集團正迎來快速增長的黃金時代。

 

隨著街頭風格和嘻哈文化在全球整體回潮,原本被高級時裝主宰的時尚產業不斷被顛覆。有分析認為,亞文化正向大眾演進,新崛起的年輕消費者是一群對獨特性、設計感、質地、文化內涵等有著挑剔眼光的人群。而這批消費者也開始熱衷於網購潮牌產品。

 

Supreme、Vetements、Balenciaga、Off-White、Kanye West等受街頭文化影響的品牌在國際時尚界重塑行業秩序,為潮流生意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I.T集團也因此顯現出更大野心,持續引進全球的潮流品牌擴張國際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Off-White最近在香港、上海新開兩家店鋪 ,目前該品牌在全球的10家店鋪只有2家分布在亞洲之外,而Off-White的中國地區合作夥伴也是I.T。

 

目前,I.T集團分為I.T和i.t,前者包括Comme des Garcons, Alexander McQueen, Balenciaga,3.1 Phillip Lim等國際時裝品牌,後者則包括Stylenanda,izzue,b+ab等平價潮牌。集團已經形成從國際大牌到亞洲平價潮牌規模龐大的品牌矩陣,多年累積的品牌資源和線下網絡成為I.T與向來以品類豐富聞名的電商進行抗衡的資本。

 

另一方面,I.T也通過加大線上投入的方式,正式展開與快時尚和電商的「決鬥」。9月22日, I.T集團在十五年前在中國內地設立的首家店鋪上海新天地旗艦店重裝上線其全新電商平臺ITeSHOP,試圖打破線上線下的壁壘。據悉,ITeSHOP香港版與國際版也在同期籌備中,將分別於2017年底及2018年上線。

 

今年以來,I.T集團股價累計上漲18%至每股3.37港元,目前市值約為40億港元。

更多

BAPE

  的資訊

相關焦點

  • 潮牌反擊戰 6年前被I.T集團收購的Bape進軍巴黎市場
    據時尚頭條網獲得消息,繼進軍中國、首爾、新加坡、曼谷、倫敦和紐約之後,BAPE於上星期在法國巴黎開設首家門店。門店以法國國旗紅白藍色為主,同時發售巴黎特別系列。有分析指,Bape挺進巴黎意義特別,在奢侈時尚品牌雲集的巴黎攻得一席之地,暗示潮流品牌的地位日益提升。      事實上,借勢街頭文化的崛起,Bape已經成為近兩年勢頭最猛的潮流品牌。
  • 潮牌反擊戰 被I.T集團收購的Bape進軍巴黎市場
    據時尚頭條網獲得消息,繼進軍中國、首爾、新加坡、曼谷、倫敦和紐約之後,BAPE於上星期在法國巴黎開設首家門店。門店以法國國旗紅白藍色為主,同時發售巴黎特別系列。有分析指,Bape挺進巴黎意義特別,在奢侈時尚品牌雲集的巴黎攻得一席之地,暗示潮流品牌的地位日益提升。  事實上,借勢街頭文化的崛起,Bape已經成為近兩年勢頭最猛的潮流品牌。
  • Bape被收購後反哺I.T,這些支線你認識哪幾個?
    這件迷彩鯊魚頭外套就是來自潮牌Bape的產品,說到Bape大家肯定會想到另一個名字—Aape, 別急讓我們慢慢說來。BapeBAPE全稱A Bathing Ape ,在1993年 由NIGO、Mankey、Skatething一同成立,一開始只是動手製作一些自己設計的服飾,這些被製作出來的服飾大部分送給好友,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來出售。
  • 「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就品牌運營來看,I.T集團旗下囊括了I.T, i.t, ete! 與double-park等多個品牌。大I.T主要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小i.t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巔峰時期,I.T集團旗下擁有超過300個代理品牌和超過10個自創品牌。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此時,在內地市場如此「不務正業」能否救其於業績進一步虧損「水火之中」?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能否止住虧損?
    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此時,I.T在內地市場如此「不務正業」能否救其於上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的水火之中?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務正業」能否止住虧損?
    近日,「財經女記者部落」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
  • I.T:老潮牌的新問題
    I.T藉助「買手店」這種形式一次性引入了大量的潮流品牌,給出了兩極中間的另一種選擇,或者說,兩種選擇——大I.T主營巴黎世家這樣的歐洲高端品牌,小i.t則主要出售日韓大眾品牌。超過450個海外品牌和自有品牌讓I.T可以打出不同的品牌組合門店來迅速佔領市場,僅在上海南京西路一條街上,就曾出現兩個街區內有3家I.T門店同時存在的局面。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2016年初開始,I.T集團股價不斷攀升,但是在2018年6月達到峰值後便不斷回落。今年上半年,I.T集團淨虧損超過3億港元。
  • 潮牌「鼻祖」I.T未來路在何方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  近日,中國潮牌 「鼻祖」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發布了財報預警。董事會預計集團截至2月29日止的財年內淨虧損將不少於3億港元。  據了解,I.T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大I.T」和「小i.t」兩條線,「大I.T」主要發售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Wang)、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產品,「小i.t」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面向年輕人的日韓潮牌,可以說I.T覆蓋了潮牌、工裝、高街、休閒等多種風格。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2016年初開始,I.T集團股價不斷攀升,但是在2018年6月達到峰值後便不斷回落。今年上半年,I.T集團淨虧損超過3億港元。
  • i.t、UR、PdH等潮牌入駐廣州西城都薈店
    而i.t更是旗下b+ab、white chocoolate及Fingercrocxx三個品牌同時進駐西城都薈。  i.t旗下三個潮牌同時進駐  說起i.t,年輕潮人就再熟悉不過了,該品牌是香港知名品牌IT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品牌,以年輕潮流時裝為主打,不管是店鋪風格,還是服裝設計風格,處處都體現出年輕的態度,說它是年輕時尚有型人士的潮流風向標一點都不為過。
  • I.T 集團退市,潮流不再後繼有人?
    (圖片來源:insideretail)   12月6日,I.T(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集團在官網上發布其私有化公告,決定撤銷I.T Limited的上市地位。每股股份註銷價為3港元,與最近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1.940港元相比,溢價達54.6%,涉及金額超13億港元。此重組計劃生效後,集團將在有效期後即刻退市,創辦人沈嘉偉的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50.65%的股權,CVC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49.35%的股權。
  • 西城都薈匯聚i.t、UR等時尚潮牌 填補廣州西部潮流空白
    最新消息,時尚品牌UR西城都薈店是其2006年進駐天河區後在廣州開設的第二家門店,西班牙第二大服飾品牌Grupo Cortefiel旗艦品牌Pedro del Hierro(PdH)及Springfield首度分別進駐廣州及西區市場,預計元旦開業。而i.t更是旗下b+ab、white chocoolate及Fingercrocxx三個品牌同時進駐西城都薈。
  • 潮牌「鼻祖」I.T的日子每況愈下 未來路在何方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近日,中國潮牌 「鼻祖」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發布了財報預警。董事會預計集團截至2月29日止的財年內淨虧損將不少於3億港元。據了解,I.T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大I.T」和「小i.t」兩條線,「大I.T」主要發售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Wang)、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產品,「小i.t」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面向年輕人的日韓潮牌,可以說I.T覆蓋了潮牌、工裝、高街、休閒等多種風格。
  • 潮牌「鼻祖」I.T的日子每況愈下未來路在何方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近日,中國潮牌 「鼻祖」香港多品牌零售商I.T發布了財報預警。董事會預計集團截至2月29日止的財年內淨虧損將不少於3億港元。據了解,I.T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大I.T」和「小i.t」兩條線,「大I.T」主要發售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Wang)、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產品,「小i.t」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面向年輕人的日韓潮牌,可以說I.T覆蓋了潮牌、工裝、高街、休閒等多種風格。
  • 上半年虧損加劇 I.T再搬「服飾+美妝」模式進內地
    「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在內地多品牌集合探索上又邁出了一步。近日,藍鯨財經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
  • Supreme 被 Vans 母公司 VF Corp 收購,集團有意進軍中國?
    威富收購前,Supreme 主要股份分別掌握在:凱雷集團 The Carlyle Group 和 Goode Partners LLC 手中,兩者皆為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據《Bof》報導,2014 年 Goode Partners LLC 私下收購部分 Supreme 的股份,交易金額與持有股份等細節完全保密。據悉,Goode 的資金後,不僅支持原有業務,更大力推動 Supreme 拓展電商、在巴黎和布魯克林設立新店鋪。
  • 國產潮牌鼻祖I.T淨虧7億,創始人娶了王晶最在乎的女人邱淑貞
    事實上,I.T品牌此前發展迅猛,曾是業內公認的潮牌「鼻祖」,手握I.T和i.t兩條品牌線。其中,I.T經營的時裝品牌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而i.t主打年輕化產品,以售賣歐洲、日本、韓國年輕潮流品牌為主。 媒體稱,整體而言,I.T品牌矩陣豐富,覆蓋了奢侈、輕奢、大眾等多個消費階層。與此同時,I.T背後,站著香港兩大「女神」邱淑貞、張曼玉。
  • 紅星資本局丨潮牌鼻祖I.T集團巨虧,女神邱淑貞身家縮水,新興品牌...
    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潮牌近年已經從「小眾」向「大眾」蔓延,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之一。